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耳内镜下手术治疗咽鼓管异常开放症 被引量:5
1
作者 冯国仿 王宇 周成勇 《中华耳科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230-232,共3页
目的探讨耳内镜下以骨蜡为材料行咽鼓管鼓口粘膜下半堵塞术治疗咽鼓管异常开放症的疗效、复发率及其优点。方法回顾性分析我科2002年1月~2011年6月收治的45例(56侧)经保守治疗无效后采用耳内镜下手术治疗的咽鼓管异常开放症患者资料。... 目的探讨耳内镜下以骨蜡为材料行咽鼓管鼓口粘膜下半堵塞术治疗咽鼓管异常开放症的疗效、复发率及其优点。方法回顾性分析我科2002年1月~2011年6月收治的45例(56侧)经保守治疗无效后采用耳内镜下手术治疗的咽鼓管异常开放症患者资料。所有患者均在局部麻醉后,在耳内镜下分离外耳道皮瓣至鼓环,将鼓环连同鼓室粘膜一起分离开,暴露咽鼓管的鼓室口。取骨蜡少许,适形后置入分离开的鼓口粘膜下,至患者耳鸣消失。治愈标准:患者自觉症状消失,耳内镜检查鼓膜随呼吸扇动消失,鼓室压力曲线恢复正常;好转标准:患者自觉症状大部分消失或减轻,耳内镜检查呼吸时鼓膜偶有扇动,鼓室压力曲线基本正常;无效:自觉症状无改善,呼吸时鼓膜扇动仍明显,鼓室压力曲线异常。术后门诊随访半年~9年。结果治愈40例48侧,治愈率85.7%;好转5例8侧(2例单侧,3例双侧),好转率14.3%;无效率0%。同时,未观察到任何不良反应。结论耳内镜下以骨蜡为材料行咽鼓管鼓口粘膜下半堵塞术治疗咽鼓管异常开放症疗效好且微创,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咽鼓管异常开放症 外科手术 耳内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阿托伐他汀联合氯吡格雷对颅内大动脉狭窄进展性脑梗死患者临床疗效 被引量:14
2
作者 张晓艳 沈建昀 +1 位作者 张生 张国欣 《海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17年第12期1726-1729,共4页
目的:研究阿托伐汀联合氯吡格雷对颅内大动脉狭窄进展性脑梗死患者临床疗效。方法:研究对象选取我院收治的颅内大动脉狭窄进展性脑梗死患者88例,随机分为研究组和研究组,每组各44例。对照组患者口服氯吡格雷治疗,在此基础上研究组患者... 目的:研究阿托伐汀联合氯吡格雷对颅内大动脉狭窄进展性脑梗死患者临床疗效。方法:研究对象选取我院收治的颅内大动脉狭窄进展性脑梗死患者88例,随机分为研究组和研究组,每组各44例。对照组患者口服氯吡格雷治疗,在此基础上研究组患者加用阿托伐他汀治疗,所有患者均连续治疗4周。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不良反应发生率及血脂水平,同时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的神经功能缺损(NIHSS)评分和日常生活能力(ADL)评分。结果:研究组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研究组的NIHS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BI指数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研究组LDL-C、TG、TC均显著低于对照组,HDL-C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氯吡格雷联合阿托伐他汀对颅内大动脉狭窄SIP患者的疗效显著,改善患者神经功能及生活质量且安全可靠,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氯吡格雷 阿托伐他汀 进展性脑梗死 NIHSS评分 ADL评分 颅内大动脉狭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布拉氏酵母菌对于急性腹泻小儿的细胞免疫功能影响及疗效观察 被引量:2
3
作者 安静 赵正阳 刘丽媛 《世界中医药》 CAS 2017年第A01期128-129,共2页
目的探究布拉氏酵母菌对急性腹泻小儿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及治疗效果。方法选择2014年2月至2016年2月我院收治的180例急性腹泻小儿,随机分为2组,即对照组经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经布拉氏酵母菌散剂治疗。比较2组治疗效果。... 目的探究布拉氏酵母菌对急性腹泻小儿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及治疗效果。方法选择2014年2月至2016年2月我院收治的180例急性腹泻小儿,随机分为2组,即对照组经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经布拉氏酵母菌散剂治疗。比较2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后3d观察组大便次数为(2.74±1.25)次/d,大便性状评分为(1.21±0.38)分,对照组大便次数为(3.61±1.33)次/d,大便性状评分为(1.74±0.63)分;治疗后7d观察组大便次数为(1.79±1.20)次/d,大便性状评分为(0.58±0.20)分,对照组大便次数为(1.90±1.02)次/d,大便性状评分为(0.62±0.18)分,均显著低于治疗前,且治疗后3d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止泻时间为(75.84±20.03)h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止泻时间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1个月对照组CD3为(63.82±3.19)%,CD4为(41.93±6.83)%,CD8为(30.48±1.57)%,CD4/CD8为(1.53±0.77)与治疗前相比(P>0.05);观察组CD3为(67.87±2.75)%,CD4为(47.39±4.51)%,CD4/CD8为(1.82±0.42)均显著高于治疗前与对照组,CD8为(26.85±1.93)%显著低于治疗前与对照组(P<0.05)。结论急性腹泻小儿采用布拉氏酵母菌治疗,可有效减少大便次数,缩短腹泻时间,增强细胞免疫功能,疗效确切,值得临床推广采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布拉氏酵母菌 急性腹泻小儿 细胞免疫功能 疗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脑白质疏松轻度认知功能障碍静息态默认网络研究 被引量:2
4
作者 石庆丽 毕延超 +4 位作者 陈伟康 陈红燕 杨志杰 陈宏宝 张玉梅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2期1133-1139,共7页
目的通过静息态功能磁共振成像(rs-f MRI)技术对脑白质疏松(LA)轻度认知障碍(MCI)患者脑默认网络进行分析。方法LA患者31例,临床痴呆评分(CDR)0.5;年龄、性别和受教育程度匹配的正常对照组27人,CDR为0。对入组人群进行rs-f MRI数据采集... 目的通过静息态功能磁共振成像(rs-f MRI)技术对脑白质疏松(LA)轻度认知障碍(MCI)患者脑默认网络进行分析。方法LA患者31例,临床痴呆评分(CDR)0.5;年龄、性别和受教育程度匹配的正常对照组27人,CDR为0。对入组人群进行rs-f MRI数据采集。使用SPM5软件进行分析处理,使用f MRI工具盒对预处理后的数据进行独立成分分析(ICA),组间差异进行双样本t检验。结果静息状态下,对照组默认网络包括扣带回后部/楔前叶,双侧额叶内侧,双侧颞中回,双侧顶下回、角回,双侧海马。MCI组默认网络激活区域同对照组一致;同对照组相比,MCI患者扣带回前部/左侧额叶内侧、右侧海马旁回/钩回、右侧颞下回、左侧额叶深部白质/尾状核头部激活减低,左侧尾状核/扣带回前部、左侧额叶、左侧颞上回/顶下回的激活升高。结论LA患者静息状态默认网络活动异常,可能与认知障碍的发生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白质疏松 轻度认知障碍 静息态功能磁共振 默认网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轻度胃肠炎伴胼月氐体压部可逆性病变的轻度脑炎/脑病患儿1例并文献复习
5
作者 安静 赵正阳 刘丽媛 《世界中医药》 CAS 2016年第B03期1477-1478,共2页
目的探讨轻度胃肠炎伴胼胝体压部可逆性病变的轻度脑炎/脑病(mild encephalitis/encephalopathy with a reversiblespleniaI lesion,MERS)患儿的临床及影像学特点。方法:对我院2015年诊治的1例MERS伴轻度胃肠炎患儿的临床资料进... 目的探讨轻度胃肠炎伴胼胝体压部可逆性病变的轻度脑炎/脑病(mild encephalitis/encephalopathy with a reversiblespleniaI lesion,MERS)患儿的临床及影像学特点。方法:对我院2015年诊治的1例MERS伴轻度胃肠炎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刨顾性分析,并对相关文献进行系统复习。结果:患儿以消化系统轻微症状起病,以抽搐为主要症状,神经系统未见异常体征。实验室检查:血钠≤135mmol/L,肌酸激酶同工酶明显升高,中性粒细胞绝对值〈1.5×10^9/L。头颅MRI:胼胝体压部见小片状异常信号.TIWI呈略低信号,T2WI及T2 FLAIR上呈略高信号。两侧上颌窦腔内可见异常信号影,T1WI呈低信号,T2WI呈高信号。结论:MERS为一种临床一影像综合,征,多以急性起病,临床症状轻微,头颅MRI表现为胼胝体压部有特征性改变,为可逆性病变,预后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炎 意识障碍 发作 胼月氐体 磁共振成像 儿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呼吸道合胞病毒肺炎患儿的SP—D与KL-6变化
6
作者 安静 刘丽媛 赵正阳 《世界中医药》 CAS 2016年第B03期1474-1475,共2页
目的探讨肺表面活性蛋白D(SP—D)和KL-6在呼吸道合胞病毒肺炎支气管肺泡灌洗液中的变化及意义。方法:选择收治的72名呼吸道合胞病毒肺炎患儿,采用自身对照研究的方法,检测肺泡灌洗液中SP—D和KL-6变化,并检测血清sP—D和KL-6变化... 目的探讨肺表面活性蛋白D(SP—D)和KL-6在呼吸道合胞病毒肺炎支气管肺泡灌洗液中的变化及意义。方法:选择收治的72名呼吸道合胞病毒肺炎患儿,采用自身对照研究的方法,检测肺泡灌洗液中SP—D和KL-6变化,并检测血清sP—D和KL-6变化。结果:呼吸道合胞病毒肺炎患儿的患侧肺泡灌洗液中SP-D和KL-6含量高于健侧,血清sP—D和KL-6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呼吸道合胞病毒肺炎患者肺泡灌洗液及血清sP—D和KL-6升高,提示患者肺泡上皮细胞受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表面活性蛋白D Ⅱ型肺泡细胞表面抗原 呼吸道合胞病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右美托咪定滴鼻在儿童扁桃体手术麻醉中的应用效果研究 被引量:2
7
作者 刘立永 宁军宏 +2 位作者 王桂荣 王勇 吴安石 《世界中医药》 CAS 2015年第A02期1495-1496,共2页
目的探究右美托咪定滴鼻在儿童扁桃体手术麻醉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择行儿童扁桃体手术的13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65例,两组患者在实施手术前均采用七氟烷吸入进行麻醉诱导,观察组患者在麻醉前30 min采用... 目的探究右美托咪定滴鼻在儿童扁桃体手术麻醉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择行儿童扁桃体手术的13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65例,两组患者在实施手术前均采用七氟烷吸入进行麻醉诱导,观察组患者在麻醉前30 min采用1.0μg/kg的右美托咪定溶液进行滴鼻,对照组在麻醉前采用相同容量的生理盐水进行滴鼻,观察两组患者用药后的情况,比较两组的苏醒期躁动评分(PAED)及疼痛评分.结果:观察组的总体麻醉效果优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在麻醉苏醒期躁动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在手术中的疼痛评分也低于对照组,但差异不具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儿童扁桃体手术麻醉中采用右美托咪定滴鼻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减轻患者的疼痛,并有效的预防患者在麻醉苏醒期出现躁动,临床效果显著,具有临床应用和推广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右美托咪定 儿童扁桃体手术 麻醉 躁动 预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治疗超高度近视合并白内障的临床效果观察 被引量:3
8
作者 安海红 张莹 李春伶 《世界中医药》 CAS 2017年第A02期200-200,共1页
目的 观察分析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治疗超高度近视合并白内障的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6年12月于我院就诊的超高度近视合并白内障患者98例,采用数字随机法,均分为观察组(n=49)和对照组(n=49),观察组患... 目的 观察分析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治疗超高度近视合并白内障的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6年12月于我院就诊的超高度近视合并白内障患者98例,采用数字随机法,均分为观察组(n=49)和对照组(n=49),观察组患者给予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治疗,对照组患者则给予传统手术治疗,对比2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前,2组患者的视力情况对比差异不显著,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患者的视力均显著改善(P<0.05),且观察组患者的视力改善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2组患者的散光度数对比差异不显著,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患者的散光度数显著降低(P<0.05),且观察组患者的散光度数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采用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治疗超高度近视合并白内障,具有切口小、创伤小、术后视力恢复快等优点,且术后并发症少,安全性较高,具有临床推广使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高度近视 白内障 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 人工晶状体植入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银杏叶提取物联合阿托伐他汀钙治疗缺血性脑病的临床效果观察 被引量:2
9
作者 沈建昀 《世界中医药》 CAS 2016年第B03期462-462,共1页
目的探讨缺血性脑病患者经银杏叶提取物联合阿托伐他汀钙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在2013年2月-2015年7月间收治的104例缺血性脑病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数字随机分组法原则,将患者分为两组,每组各有病患52例。对照组采用阿托伐... 目的探讨缺血性脑病患者经银杏叶提取物联合阿托伐他汀钙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在2013年2月-2015年7月间收治的104例缺血性脑病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数字随机分组法原则,将患者分为两组,每组各有病患52例。对照组采用阿托伐他汀钙治疗,观察组采用银杏叶提取物联合阿托伐他汀钙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血流变学参数、椎基动脉收缩期峰值流速。结果:①观察组有49例患者治疗有效,总有效率为94.23%,对照组有36例患者治疗有效,总有效率为69.23%,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观察组治疗后的血流变学参数与对照组相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③观察组治疗后的基底动脉、右侧椎动脉、左侧椎动脉各参数改善效果优于对照组,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缺血性脑病患者经银杏叶提取物联合阿托伐他汀钙治疗,有利于提高临床治疗有效率,改善患者的基底动脉参数与血流变学参数,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血性脑病 银杏叶提取物 阿托伐他汀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醒脑静联合还原型谷胱甘肽与常规方法治疗急性苯二氮卓类药物中毒疗效对比
10
作者 韩凤英 艾志国 +2 位作者 张惠明 高福庆 韩小磊 《世界中医药》 CAS 2016年第B06期2114-2114,共1页
目的探讨醒脑静、还原型谷胱甘肽(GSH)联合治疗急性苯二氮卓类药物中毒的疗效。方法:将100例中毒患者分成对照组(贝美格联合维生素C组)和治疗组(醒脑静联合还原型谷胱甘肽组),比较两组的自主意识完全恢复时间、中毒症状缓解情... 目的探讨醒脑静、还原型谷胱甘肽(GSH)联合治疗急性苯二氮卓类药物中毒的疗效。方法:将100例中毒患者分成对照组(贝美格联合维生素C组)和治疗组(醒脑静联合还原型谷胱甘肽组),比较两组的自主意识完全恢复时间、中毒症状缓解情况,脏器损伤治愈情况以及副作用。结果:治疗组自主意识完全恢复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中毒症状缓解情况、脏器损伤治愈情况均优于对照组。结论:醒脑静联合GSH治疗急性苯二氮卓类药物中毒其疗效显著优于对照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醒脑静 还原型谷胱甘肽(GSH) 贝美格 维生素C 苯二氮卓类药物中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生乳化白内障吸除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治疗超高度近视合并白内障的效果分析
11
作者 李春伶 安海红 张莹 《世界中医药》 CAS 2017年第A02期54-54,共1页
目的 分析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治疗超高度近视合并白内障的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7月1日至2016年6月30日期间在本院接受治疗的超高度近视合并白内障的患者80例,随机分成对照组(白内障囊外摘除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治疗... 目的 分析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治疗超高度近视合并白内障的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7月1日至2016年6月30日期间在本院接受治疗的超高度近视合并白内障的患者80例,随机分成对照组(白内障囊外摘除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治疗)与观察组(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治疗),每组40例。对比2组患者视力和散光度数改善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术后3天视力恢复至0.6~1.0的为52.50%,术后1个月为70.00%,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同时术后散光度数(0.82±0.69D)较对照组更低(p<0.05)。结论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治疗超高度近视合并白内障效果十分可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 人工晶状体植入 超高度近视 白内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改良性超生乳化手术治疗高度近视合并白内障的临床疗效研究
12
作者 张莹 安海红 李春伶 《世界中医药》 CAS 2017年第A02期222-222,共1页
目的 观察改良性超生乳化手术治疗高度近视合并白内障的临床效果。方法本次选取我院2016年3月25日~2017年4月25日住院部收治的高度近视合并白内障患者40例;将其按照随机抽取的方式分为2组,观察组20例采用改良性超生乳化手术,对照组2... 目的 观察改良性超生乳化手术治疗高度近视合并白内障的临床效果。方法本次选取我院2016年3月25日~2017年4月25日住院部收治的高度近视合并白内障患者40例;将其按照随机抽取的方式分为2组,观察组20例采用改良性超生乳化手术,对照组20例采用常规性超生乳化手术治疗。观察2组患者的临床总有效率、角膜内皮计数、并发症。结果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总有效率95.00%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的并发症(角膜水肿1例、黄斑水肿0例、晶状体后囊膜破裂0例、眼睫状沟固定人工晶体0例)低于对照组(P<0.05);且观察组患者的角膜内皮计数(术前2612.12±571.25mm2、术后1周2506.11±525.11mm2、术后1个月2472.65±515.42mm2、术后3个月2512.66±536.14mm2)与对照组对比,观察组明显处于优势(P<0.05)。结论采用改良性超生乳化手术治疗高度近视合并白内障具有显著的临床效果,可以有效的减少乳化术能量对角膜内皮和晶状体后囊膜造成的损伤,从而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临床上值得推广和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改良性超生乳化手术 高度近视 白内障 临床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