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层间距为1.44nm层状氢氧化苯甲酸锌剥离重组行为研究 被引量:2
1
作者 苗建英 王宏社 +2 位作者 赵立芳 刘宗怀 冯旗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732-736,共5页
层间距为1.44nm层状氢氧化苯甲酸锌在乙醇、正丙醇、正丁醇介质中可剥离成其基本组成单元纳米层.用TG-DTA、XRD、SEM、TEM和元素分析等手段研究了剥离的纳米层重组得到样品的结构特征、形貌和化学组成.结果表明:水热合成样品和剥离的纳... 层间距为1.44nm层状氢氧化苯甲酸锌在乙醇、正丙醇、正丁醇介质中可剥离成其基本组成单元纳米层.用TG-DTA、XRD、SEM、TEM和元素分析等手段研究了剥离的纳米层重组得到样品的结构特征、形貌和化学组成.结果表明:水热合成样品和剥离的纳米层重组样品具有相同的层状结构,它们的化学组成分别为Zn(OH)1.12(C6H5COO)0.88和Zn(OH)1.1(C6H5COO)0.9.水热合成的纤维状粒子剥离重组后改变成为像纳米带和纳米花粒子形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层状化合物 氢氧化苯甲酸锌 剥离 纳米层重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具有层状碱金属盐结构的氢氧化氨基苯甲酸锌的制备及表征 被引量:2
2
作者 张锋 王辉 +1 位作者 赵立芳 冯旗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8期103-106,共4页
以自制的β-Zn(OH)2和氨基苯甲酸为原料,水热合成了具有层状碱金属盐(LBMS)结构的氢氧化氨基苯甲酸锌化合物。通过XRD、TG-DTA、SEM和TEM分析研究了合成产物的结构、形貌和热稳定性,探讨了合成条件对水热反应产物的影响及合成产物在有... 以自制的β-Zn(OH)2和氨基苯甲酸为原料,水热合成了具有层状碱金属盐(LBMS)结构的氢氧化氨基苯甲酸锌化合物。通过XRD、TG-DTA、SEM和TEM分析研究了合成产物的结构、形貌和热稳定性,探讨了合成条件对水热反应产物的影响及合成产物在有机溶剂中的剥离反应。当o-NH2C6H4COOH/Zn的摩尔比为1.2,水热温度70℃下反应12h时,得到的层状物具有板块状粒子特征,层间距为1.33nm;当m-NH2C6H4COOH/Zn的摩尔比为1.8,水热温度40℃下反应24h时,得到的层状化合物具有纤维状粒子特征,层间距为1.08nm。合成的层状物在醇溶剂中可发生剥离反应,层状氢氧化邻氨基苯甲酸锌在正丁醇中的剥离量为0.12g.L-1,层状氢氧化间氨基苯甲酸锌在乙醇中的剥离量为0.18g·L-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层状氢氧化氨基苯甲酸锌 层状碱金属盐(LBMS) 水热合成 剥离反应 纳米单元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热软化学法合成单轴取向钙钛矿型钛酸盐薄膜(英文)
3
作者 梶芳浩二 冯旗 +1 位作者 柳泽和道 RI MAN E. Richard 《陕西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8年第3期1-5,共5页
采用具有纤铁矿型层状结构的层状钛酸盐K0 .8Ti1 .73Li0 .27O4·nH2O(KTLO)制备出层状H+-型钛酸盐H1.07Ti1.73O4·nH2O( HTO) ,并将其以之作为前驱物,将HTO前驱物粉末通过与0 .1 M的n-丙胺反应剥落成其结构单元层的纳米片,接着... 采用具有纤铁矿型层状结构的层状钛酸盐K0 .8Ti1 .73Li0 .27O4·nH2O(KTLO)制备出层状H+-型钛酸盐H1.07Ti1.73O4·nH2O( HTO) ,并将其以之作为前驱物,将HTO前驱物粉末通过与0 .1 M的n-丙胺反应剥落成其结构单元层的纳米片,接着采用HTO纳米片胶体溶液通过旋转涂覆工艺在金属基体Ti、Pt或者Au上制备出择优取向的HTO薄膜,随后加热至200 ~400 ℃.在A(OH)2(A=Ba ,Sr)溶液中于150 ~350 ℃温度范围内水热处理HTO前驱物薄膜成功制备出具有高度[110]择优取向的ATi O3(A=Ba ,Sr)薄膜(取向因子≈1 .0) .钛酸盐薄膜择优取向的方向受控于HTO前驱物薄膜的结构且不依赖于基体的性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钛酸钡 纳米微粒 取向 薄膜 二氧化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