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48篇文章
< 1 2 2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财经院校课程建设的经验与问题分析——以首都经济贸易大学为例
1
作者 高杰英 张琪 《中国大学教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61-63,共3页
本文以首都经济贸易大学课程建设为例,总结了财经院校课程建设的一般经验:在贯彻国家"本科教学工程"的基础上通过课程建设逐步形成"质量立校"的理念和课程建设相应的制度与保障,并搭建了课程建设平台。本文分析了... 本文以首都经济贸易大学课程建设为例,总结了财经院校课程建设的一般经验:在贯彻国家"本科教学工程"的基础上通过课程建设逐步形成"质量立校"的理念和课程建设相应的制度与保障,并搭建了课程建设平台。本文分析了课程建设中面临的教学与科研、课程建设与利用以及教与学的矛盾,并针对这些问题,展望了课程建设进一步开展的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课程建设 经验 问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教师组织社会化策略在首都经济贸易大学OTA中的运用 被引量:1
2
作者 玉红玲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73-76,共4页
新教师是高校组织社会化的主体,高校新教师的组织社会化已成为影响教师职业发展的首要因素。首都经济贸易大学OTA(Office of Teacher Advancement)在组织社会化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新教师的组织社会化策略在OTA工作中得以成功地运用,并... 新教师是高校组织社会化的主体,高校新教师的组织社会化已成为影响教师职业发展的首要因素。首都经济贸易大学OTA(Office of Teacher Advancement)在组织社会化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新教师的组织社会化策略在OTA工作中得以成功地运用,并能科学地指导新教师职业生涯的发展,加快他们组织社会化的进程,引导新教师走向职业成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组织社会化策略 高校新教师 OT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科技金融政策对经济绿色转型的影响效应研究——基于“促进科技和金融结合试点”的准自然实验
3
作者 张优智 刘寅可 +1 位作者 赵璟 王菁怡 《生态经济》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47-157,167,共12页
金融创新对于促进可持续发展,实现经济绿色转型至关重要。科技金融作为旨在推动科技创新,促进实体经济发展的新兴金融模式,为中国经济绿色转型提供新契机。论文基于2007—2021年282个地级市的面板数据,将“促进科技和金融结合试点”政... 金融创新对于促进可持续发展,实现经济绿色转型至关重要。科技金融作为旨在推动科技创新,促进实体经济发展的新兴金融模式,为中国经济绿色转型提供新契机。论文基于2007—2021年282个地级市的面板数据,将“促进科技和金融结合试点”政策视为准自然实验,采用多时点双重差分模型评估科技金融政策对经济绿色转型的影响效应及作用机制。研究发现:科技金融政策对经济绿色转型起显著促进作用,且该影响存在城市地域、城市类型和不同分位点的异质性。机制分析表明,试点政策能通过创新能力显著促进经济绿色转型,而转化为投入产出后,创新投入不是试点政策影响经济绿色转型的作用机制。三重差分分析结果表明,高铁开通和环境目标约束对试点政策的经济绿色转型效应均起显著促进作用,且环境目标约束产生的影响存在差异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技金融政策 经济绿色转型 创新能力 双重差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金融集聚与城市经济效率:基于城市群视角的实证 被引量:4
4
作者 王韧 宋爽爽 +1 位作者 段义诚 张奇佳 《统计与决策》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150-155,共6页
城市群是中国经济空间重构和高质量发展的载体,金融集聚则是区域范围内资源优化配置的动能。文章基于2008—2021年国内十大典型城市群数据,梳理金融集聚对城市经济效率的空间影响,结果表明:(1)金融集聚具有显著空间溢出效应,不仅能正向... 城市群是中国经济空间重构和高质量发展的载体,金融集聚则是区域范围内资源优化配置的动能。文章基于2008—2021年国内十大典型城市群数据,梳理金融集聚对城市经济效率的空间影响,结果表明:(1)金融集聚具有显著空间溢出效应,不仅能正向驱动本地经济效率提升,还能带动周边城市效率提升;(2)金融集聚对城市经济效率的影响呈现“倒U”型特征,适度金融集聚有助于提升城市经济效率,过度集聚则会产生负向作用;(3)金融集聚对城市经济效率的影响受制于城市群模式特征以及区域资源要素流通,多核城市群金融集聚的经济效率提升作用显著高于单核城市群。由此,城市群建设既需充分挖掘金融发展的空间溢出效应,推动金融要素合理适度集聚,又要强化地理空间内的资源要素流通,更应围绕不同地域特征和城市群形态设计差异化的金融发展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融集聚 城市经济效率 空间杜宾模型 城市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赋能金融强国:“十五五”时期数字金融发展的方向与着力点 被引量:3
5
作者 吴卫星 李文 《改革》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58-70,共13页
“十四五”时期,我国数字金融实现从“立柱架梁”到“积厚成势”的跨越,数字金融政策体系、数字金融基础设施、金融数据资产价值发现、金融机构转型、金融科技创新及数字金融监管治理等方面进步明显。但对标建设金融强国的目标要求,仍... “十四五”时期,我国数字金融实现从“立柱架梁”到“积厚成势”的跨越,数字金融政策体系、数字金融基础设施、金融数据资产价值发现、金融机构转型、金融科技创新及数字金融监管治理等方面进步明显。但对标建设金融强国的目标要求,仍面临诸多挑战:数字金融区域发展不平衡、数字鸿沟制约普惠金融服务质效、核心技术瓶颈限制数字金融发展潜力、金融数据要素价值释放不充分、数字金融快速发展伴生新型风险、金融科技领域面临规则竞争和开放性挑战。展望“十五五”,我国数字金融发展应聚焦五大核心方向:技术驱动的金融创新与智能化升级、金融数据制度规范驱动的多源数据融合应用、场景驱动的金融服务实体经济与普惠金融深化、规则驱动的数字金融治理体系现代化、开放驱动的数字金融国际合作与竞争。实现这一蓝图,需系统推进强化数字金融顶层设计、攻坚金融核心技术、完善金融数据市场等战略路径,为中国式现代化和金融强国建设注入强大而持久的数字动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融强国 数字金融 金融创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学生村官与农村家庭金融市场参与 被引量:4
6
作者 张明欣 刘新言 吴卫星 《财经问题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49-61,共13页
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推进,探索促进农村家庭金融市场参与的有效途径,对于优化农村金融服务体系、推动普惠金融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基于2020年“六省普惠金融调查”数据,运用Probit模型实证检验了大学生村官对农村家庭金融市场... 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推进,探索促进农村家庭金融市场参与的有效途径,对于优化农村金融服务体系、推动普惠金融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基于2020年“六省普惠金融调查”数据,运用Probit模型实证检验了大学生村官对农村家庭金融市场参与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研究结论如下:基准回归结果表明,大学生村官显著促进了农村家庭金融市场参与,并且,主要促进了农村家庭银行理财参与和互联网理财参与。机制分析表明,家庭收入水平的提高、金融素养的提升和金融可得性的增强,是大学生村官推动农村家庭金融市场参与的重要机制。异质性分析表明,对于缺乏金融知识培训或希望参加金融投资的农村家庭,大学生村官促进家庭金融市场参与的影响更加显著。在信贷条件相对宽松的家庭中,大学生村官促进农村家庭金融市场参与的作用则更为明显。这一研究揭示了大学生村官在促进农村金融发展中的重要作用,为发挥人才在乡村振兴中的作用和农村金融市场的健康发展提供了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学生村官 金融市场参与 农村金融 乡村振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25世界经济宏观态势展望
7
作者 吴卫星 《人民论坛》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7-21,共5页
2025年世界经济面临很多不确定性,全球贸易冲突可能进一步加剧,地缘政治风险特别是战争风险进一步凸显,全球经济增长可能放缓。特朗普开启第二个总统任期给未来国际经济贸易格局带来了更多变数,西方发达国家差异化的经济结构和利益诉求... 2025年世界经济面临很多不确定性,全球贸易冲突可能进一步加剧,地缘政治风险特别是战争风险进一步凸显,全球经济增长可能放缓。特朗普开启第二个总统任期给未来国际经济贸易格局带来了更多变数,西方发达国家差异化的经济结构和利益诉求导致其经济发展态势出现一定程度分化。亚洲国家总体来说增长潜力巨大,金砖国家扩员后进一步增加了代表性,在全球经济事务中的影响力亦随之攀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球贸易体系 地缘政治风险 金砖国家 经济增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金融集聚对企业创新质量的影响研究——基于战略性新兴产业的视角
8
作者 陈啸 张峰 邹德仁 《商业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52-62,共11页
提升战略性新兴产业创新质量,是我国推动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培育竞争新优势的关键举措。本文基于2013—2022年中国沪深A股913家战略性新兴产业上市公司的微观数据,系统考察了金融集聚对战略性新兴产业创新质量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研究... 提升战略性新兴产业创新质量,是我国推动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培育竞争新优势的关键举措。本文基于2013—2022年中国沪深A股913家战略性新兴产业上市公司的微观数据,系统考察了金融集聚对战略性新兴产业创新质量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研究发现,金融集聚对战略性新兴产业创新质量的影响呈现显著的倒U型特征。异质性分析显示,金融集聚对东部地区、高市场化程度地区的企业,以及属于国有类型、处于成长期或成熟期的企业影响作用更为显著。机制检验结果进一步揭示,金融集聚能够通过金融机构竞争、企业风险传染等路径影响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创新质量。调节效应分析表明,数字化转型能够有效推动金融集聚与战略性新兴产业创新质量之间的倒U型曲线趋于平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融集聚 战略性新兴产业 创新质量 数字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金融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效应与机制研究——基于双创驱动视角 被引量:27
9
作者 张高明 边亚静 +1 位作者 石可敬 冯琛琛 《经济问题》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69-75,共7页
在选取2011—2021年面板数据,并基于主成分分析法测度了各省级行政区经济高质量发展指数后,从双创视角研究了数字金融助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效果和机制。研究发现,数字金融对经济高质量发展有明显的推动效应,且双创驱动发挥着重要的机制... 在选取2011—2021年面板数据,并基于主成分分析法测度了各省级行政区经济高质量发展指数后,从双创视角研究了数字金融助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效果和机制。研究发现,数字金融对经济高质量发展有明显的推动效应,且双创驱动发挥着重要的机制作用;异质性检验结果表明,地区与政府干预程度不同,数字金融的作用效果会有所区别;数字金融与经济高质量发展存在门槛效应,且双创因素能够动态强化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金融 经济高质量发展 技术创新 创业活跃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学习贯彻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专家笔谈 被引量:2
10
作者 姜长云 王国刚 +2 位作者 杜志雄 汪三贵 吴卫星 《农村金融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3-19,共17页
2025年是“十四五”规划的收官之年,也是将全面深化改革推向纵深的关键之年。2024年12月11日至12日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对2024年经济工作进行了全面总结,对2025年经济工作进行了一系列重要部署,阐述了“五个必须统筹好”的规律性认识... 2025年是“十四五”规划的收官之年,也是将全面深化改革推向纵深的关键之年。2024年12月11日至12日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对2024年经济工作进行了全面总结,对2025年经济工作进行了一系列重要部署,阐述了“五个必须统筹好”的规律性认识,强调了“稳中求进、以进促稳、先立后破”的12字工作要求,提出实施更加积极的财政政策、实施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打好政策“组合拳”,提高宏观调控的前瞻性、针对性、有效性,同时围绕推动高质量发展确定了9项重点任务,为扎实做好2025年经济工作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本刊编辑部约请五位专家,以笔谈方式从不同视角研究阐释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以飨读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025年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 十四五规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金融赋能乡村振兴:来自中国城乡社区治理调查的证据 被引量:15
11
作者 郭沛瑶 尹志超 +1 位作者 沙叶舟 勾可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37-54,共18页
乡村振兴是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战略工程。多元化的数字普惠金融服务能否激发农村经济活力,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本文基于2015—2021年中国城乡社区治理调查数据、中国家庭金融调查与北京大学数字普惠金融县级层面指数,深入考察数字普... 乡村振兴是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战略工程。多元化的数字普惠金融服务能否激发农村经济活力,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本文基于2015—2021年中国城乡社区治理调查数据、中国家庭金融调查与北京大学数字普惠金融县级层面指数,深入考察数字普惠金融对乡村振兴的影响。研究发现:数字普惠金融为乡村振兴提供有力支撑。异质性分析发现,在金融业务中,数字信贷赋能乡村振兴的效果最佳。同时,数字普惠金融在空心化程度低、智能手机普及率高的地区作用更为显著。机制分析表明,数字普惠金融通过促进产业生态协调发展,弥合数字鸿沟,缓解收入不平等,谱写农村发展新篇章。本文为考察数字普惠金融对乡村振兴的影响提供了实证依据,为相关部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提供政策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普惠金融 乡村振兴 农业农村现代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经济冲击下重资产企业的资源诅咒效应研究
12
作者 刘静怡 朱超 易祯 《管理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838-847,共10页
以2010~2021年中国A股上市企业为研究样本,从资产定价的视角探究企业“轻-重”资产结构在形成数字化股票超额收益过程中的作用。研究发现,重资产企业在数字经济转型中面临资源诅咒而处于弱势地位。资产组合分析发现,重资产企业的数字化... 以2010~2021年中国A股上市企业为研究样本,从资产定价的视角探究企业“轻-重”资产结构在形成数字化股票超额收益过程中的作用。研究发现,重资产企业在数字经济转型中面临资源诅咒而处于弱势地位。资产组合分析发现,重资产企业的数字化转型带来的股票超额收益低于轻资产企业。个股横截面的回归结果表明,资产结构的定价因子能够有效解释轻重资产企业在数字化超额收益上的差异。企业微观面板证据显示,资产结构越重时数字化超额收益水平越低。异质性分析发现,在东部地区、规模较大以及非国有企业样本中,重资产企业的资源诅咒更为凸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企业数字化转型 重资产 资源诅咒 股票超额收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住房公积金制度如何影响家庭金融脆弱性?
13
作者 郭润东 尹志超 《当代经济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29-143,共15页
中国家庭经济风险复杂多变,如何改善家庭在应对住房这一重大民生问题时面临的金融脆弱性不容忽视。采用2015—2021年中国家庭金融调查数据,实证研究住房公积金制度对家庭金融脆弱性的影响。研究发现,家庭缴存住房公积金能够显著缓解家... 中国家庭经济风险复杂多变,如何改善家庭在应对住房这一重大民生问题时面临的金融脆弱性不容忽视。采用2015—2021年中国家庭金融调查数据,实证研究住房公积金制度对家庭金融脆弱性的影响。研究发现,家庭缴存住房公积金能够显著缓解家庭金融脆弱性;进一步分析表明,住房公积金制度能够为家庭提供较低成本的住房融资方式,提高家庭住房还贷能力并缓解家庭住房还贷压力,从而显著改善家庭金融脆弱性;异质性分析显示,住房公积金制度对有房家庭、一套房家庭以及有房有贷家庭金融脆弱性会产生更大的抑制作用。此外,住房公积金制度具有普惠性,显著缓解了低人力资本、流动人口、中西部地区以及人均年收入位于40%分位以下家庭的金融脆弱性,有利于实现共同富裕。据此提出扩大住房公积金缴存范围,改善住房公积金制度背后的公平性问题,优化公积金贷款政策,提高住房保障水平等政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住房公积金 家庭金融脆弱性 住房保障制度 住房融资方式 家庭住房压力 共同富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组织结构数字化对银行风险承担的影响研究——兼论数字化部门与金融科技子公司的差异
14
作者 杨小洋 丁鑫 祁敬宇 《金融监管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9期79-94,共16页
本文基于手工搜集整理的2008—2024年间银行年报、招聘信息、二级资本债券募集说明书等公开资料中披露的银行组织结构数据,构建银行组织结构数字化的多期双重差分模型,实证研究银行组织结构数字化对风险承担的作用效果和影响渠道。研究... 本文基于手工搜集整理的2008—2024年间银行年报、招聘信息、二级资本债券募集说明书等公开资料中披露的银行组织结构数据,构建银行组织结构数字化的多期双重差分模型,实证研究银行组织结构数字化对风险承担的作用效果和影响渠道。研究发现:(1)总体上,银行组织结构数字化能够降低风险承担。(2)区分银行组织结构数字化方式来看,成立金融科技子公司会提高银行风险承担,而仅设立数字化部门会降低银行风险承担。设立数字化部门的效果会随着数字化部门数量的增加而减弱。(3)机制检验表明,银行组织结构数字化主要通过推动业务多元化、缓解信息不对称以及提升治理水平这三条路径缓解风险承担。(4)异质性分析发现,区域性银行的组织结构数字化对风险承担的抑制作用更显著。本研究为数字化转型背景下银行优化风险管理、完善金融科技监管提供了理论依据与政策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组织结构 数字化转型 金融科技子公司 银行风险承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济政策不确定性下商业银行流动性囤积行为——基于预防性动机与投机性动机的视角 被引量:1
15
作者 丁鑫 刘怡然 赵世宽 《金融经济学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71-88,共18页
在当前全球频繁调整经济政策带来的不确定变局下,流动性囤积制约着银行的流动性传导,是实体经济平稳发展的关键。基于2007—2022年172家商业银行的面板数据,实证研究经济政策不确定性对银行流动性囤积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经济政策不... 在当前全球频繁调整经济政策带来的不确定变局下,流动性囤积制约着银行的流动性传导,是实体经济平稳发展的关键。基于2007—2022年172家商业银行的面板数据,实证研究经济政策不确定性对银行流动性囤积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经济政策不确定性通过强化银行的预防性动机和投机性动机,从而提升银行流动性囤积,在两种动机的权衡中,预防性动机发挥了主要的作用。异质性分析表明,经济政策不确定性对高风险、低盈利水平、低流动性与低资本充足率银行的流动性囤积影响更显著。在不同的经济周期中,繁荣时期经济政策不确定性对银行流动性囤积的作用减弱,银行的投机性动机增强,但逆周期监管调控能够有效缓解投机性动机。在不同类型的货币政策实施下,宽松的数量型货币政策和紧缩的价格型货币政策会抑制经济政策不确定性对流动性囤积的影响,缓解银行过度囤积流动性。本文的研究为拓宽经济政策不确定性对实体经济的影响渠道,促进银行高质量服务实体经济提供持提供理论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济政策不确定性 流动性囤积 预防性动机 投机性动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股票期权激励与企业金融资产配置
16
作者 王姝勋 齐云溪 马思超 《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81-92,共12页
有效利用金融工具优化企业资源配置效率,对于企业高质量发展至关重要。基于2006—2023年中国沪深A股非金融类上市公司数据,实证分析了股票期权激励对企业金融资产配置的影响及作用机制。研究发现,期权激励能够有效抑制企业金融资产配置... 有效利用金融工具优化企业资源配置效率,对于企业高质量发展至关重要。基于2006—2023年中国沪深A股非金融类上市公司数据,实证分析了股票期权激励对企业金融资产配置的影响及作用机制。研究发现,期权激励能够有效抑制企业金融资产配置,且通过提升会计信息质量和风险承担水平抑制了企业金融资产配置。异质性分析结果表明,上述抑制作用仅存在于非国有企业和小规模企业中。进一步研究显示,企业实施期权激励的有效期越长、激励强度越高,对企业金融资产配置的抑制作用越明显。因此,应充分发挥期权激励对企业资产配置的优化作用,提高企业会计信息质量和风险承担水平,优化期权激励的合约设计,进一步推动企业资源向实体经济领域精准配置,促进经济“脱虚向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融资产配置 期权激励 会计信息质量 风险承担水平 合约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货币政策调控与非金融企业杠杆率间的U型非线性关系探析
17
作者 谭小芬 宋佳馨 +1 位作者 徐慧伦 李源 《统计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90-102,共13页
货币政策的整体基调对于企业杠杆率水平和结构具有重要作用。准确识别货币政策调控对企业杠杆率的影响,是实现货币政策灵活适度、精准有效的必要条件。本文构建了含有银行部门和非正规金融部门的局部均衡模型,探讨货币政策与非金融企业... 货币政策的整体基调对于企业杠杆率水平和结构具有重要作用。准确识别货币政策调控对企业杠杆率的影响,是实现货币政策灵活适度、精准有效的必要条件。本文构建了含有银行部门和非正规金融部门的局部均衡模型,探讨货币政策与非金融企业杠杆率之间的非线性关系及其形成机制。进一步地,基于2010—2023年我国非金融上市公司数据对理论模型中的主要推论进行实证检验。结果发现,货币政策收紧一方面会通过银行信贷收缩直接影响企业的负债端规模,另一方面会通过替代性融资机制和净利润机制影响企业的负债端和权益端规模,最终使货币政策调控与企业杠杆率呈U型非线性关系,且这一关系在短期杠杆率、非国有企业、金融市场化程度较高的地区和行业竞争程度较低的企业表现更明显。本研究有助于理解货币政策调控与企业杠杆率之间的关系,为推动我国金融体系的健康发展提供实证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货币政策 替代性融资 企业净利润 企业杠杆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海区域金融发展与区域经济增长关系的实证研究 被引量:10
18
作者 谢太峰 王子博 《经济与管理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53-57,共5页
本文在单整、协整检验的基础上,构建误差修正模型(ECM)并运用Granger因果检验模型,对上海区域金融发展与区域经济增长的内在关系进行实证研究,得出如下结论:上海区域金融发展对其区域经济增长具有正向带动作用;上海地区存在金融发展引... 本文在单整、协整检验的基础上,构建误差修正模型(ECM)并运用Granger因果检验模型,对上海区域金融发展与区域经济增长的内在关系进行实证研究,得出如下结论:上海区域金融发展对其区域经济增长具有正向带动作用;上海地区存在金融发展引起经济增长的单项因果关系,同时上海区城金融发展对区域经济增长的跨期影响间隔为一期;上海地区存在区域经济增长的内部跨期影响。上海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的这种内在关系是对包括北京在内的国内其他城市"金融中心热"的最好诠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区域金融发展 区域经济增长 误差修正模型(ECM) GRANGER因果检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北京区域金融发展与区域经济增长关系的实证分析 被引量:9
19
作者 谢太峰 王子博 《金融理论与实践》 北大核心 2008年第9期42-45,共4页
作为我国经济中心的首都北京,日前已进入建设具有国际影响力的金融中心的新时期,分析北京区域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问题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与现实意义。本文运用数量经济方法,在单整和协整检验的基础上,利用误差修正模型(ECM)及Granger因... 作为我国经济中心的首都北京,日前已进入建设具有国际影响力的金融中心的新时期,分析北京区域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问题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与现实意义。本文运用数量经济方法,在单整和协整检验的基础上,利用误差修正模型(ECM)及Granger因果检验对北京地区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的内在联系进行实证分析,认为首都的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不仅存在正向促进关系,而且存在Granger意义上的因果关系。在此基础上本文结合北京实际,对北京金融业发展和金融中心建设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区域金融发展 区域经济增长 误差修正模型(ECM) GRANGER因果检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后国际金融危机时代我国宏观经济政策的重大理论与实践——全国高等财经院校《资本论》研究会第二十七届学术年会观点综述 被引量:2
20
作者 张润锋 张志杰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93-96,F0003,共5页
全国高等财经院校《资本论》研究会2010年第二十七届学术年会在石家庄市举行,年会主题是"后国际金融危机时代我国宏观经济政策的重大理论与实践",主要对马克思主义的经济危机理论、我国宏观经济及其政策分析、转变经济发展方... 全国高等财经院校《资本论》研究会2010年第二十七届学术年会在石家庄市举行,年会主题是"后国际金融危机时代我国宏观经济政策的重大理论与实践",主要对马克思主义的经济危机理论、我国宏观经济及其政策分析、转变经济发展方式、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经典思想、地方特色等进行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经济学 后国际金融危机时代 宏观经济政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