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15篇文章
< 1 2 1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北京市大学生满意度调查研究——以首都经济贸易大学为例 被引量:8
1
作者 刘娟 王莉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116-119,共4页
随着高校间竞争的日益激烈,高校满意度逐渐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如何合理测量学生的满意度,了解学生心理需求,是高校改革要考虑的首要问题。本文从顾客满意度模型出发,利用其基本思想建立高校满意度模型,并采用某高校的调查数据进行实证... 随着高校间竞争的日益激烈,高校满意度逐渐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如何合理测量学生的满意度,了解学生心理需求,是高校改革要考虑的首要问题。本文从顾客满意度模型出发,利用其基本思想建立高校满意度模型,并采用某高校的调查数据进行实证分析,力求为高校满意度研究提供新思路,并为提高大学生满意度提出了几点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等教育 大学生满意度 ACSI模型 PL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等 两岸四地六所高校 共同主办2009年第三季度海峡两岸四地消费者信心指数发布 被引量:1
2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F0003-F0003,共1页
2009年10月16日,2009年第三季度海峡两岸四地消费者信心指数新闻发布会在首都经济贸易大学拉开帷幕。此次新闻发布会由首都经济贸易大学、中央财经大学、中国人民大学、香港城市大学、澳门科技大学、台湾辅仁大学海峡两岸四地的六所高... 2009年10月16日,2009年第三季度海峡两岸四地消费者信心指数新闻发布会在首都经济贸易大学拉开帷幕。此次新闻发布会由首都经济贸易大学、中央财经大学、中国人民大学、香港城市大学、澳门科技大学、台湾辅仁大学海峡两岸四地的六所高校共同主办,首都经济贸易大学承办。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副校长王文举教授及各高校相关专家学者和首都经济贸易大学统计学院的部分教师、学生也参加了此次新闻发布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 消费者信心指数 两岸四地 高校 海峡 主办 新闻发布会 中央财经大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数字经济发展水平的统计评价 被引量:10
3
作者 魏艳华 王丙参 马立平 《统计与决策》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134-138,共5页
文章构造加权主成分评价法(WPCEM),并根据切片逆回归理论构造监督PCEM(SPCEM),从而在综合得分中融合辅助信息,基于新评价法对2015—2020年中国数字经济发展水平进行评价。结果表明:中国数字经济发展水平地区差异有增大趋势,东、中、西... 文章构造加权主成分评价法(WPCEM),并根据切片逆回归理论构造监督PCEM(SPCEM),从而在综合得分中融合辅助信息,基于新评价法对2015—2020年中国数字经济发展水平进行评价。结果表明:中国数字经济发展水平地区差异有增大趋势,东、中、西部地区差异也明显上升,总体差异主要取决于三大地区间的差异,且数字经济呈现空间集聚现象,地理位置对数字经济发展影响显著;数字经济发展水平相对排名较稳定,北京、上海稳居第1、第2,处于第一梯队,浙江、广东、江苏、天津稳居第二梯队,贵州进步较大;数字经济发展水平状态稳定,跨级状态转换几乎不会发生,较低水平状态为贫困陷阱,陷于其中的地区需借助外力才能提升自身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经济 监督主成分评价法 马氏链 集聚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差异测算与分解方法 被引量:2
4
作者 魏艳华 王丙参 马立平 《统计与决策》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20-125,共6页
文章给出了Gini系数、Theil指数、Canberra指数、Zenga指数、CV的加权形式与数值分解方法,不仅考虑了评价对象的重要性差异,还构建了数值分解的统一框架;将Gini系数及其分解方法推广到多维场合,用于揭示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差异的多... 文章给出了Gini系数、Theil指数、Canberra指数、Zenga指数、CV的加权形式与数值分解方法,不仅考虑了评价对象的重要性差异,还构建了数值分解的统一框架;将Gini系数及其分解方法推广到多维场合,用于揭示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差异的多维特征,从新视角度量其不平等程度;比较了Dagum Gini系数分解与加权变异系数平方二重分解方法,建议空间分解以Dagum Gini系数分解方法为准,结构分解以WCVS二重分解方法为准,以便更详细地探索差异的成因。最后,通过对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的差异测算与分解验证了所提改进方法的可行性与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 不平等指数 空间分解 结构分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系统冲击下消费者信心对经济预期的影响——基于海峡两岸暨港澳消费者信心调查 被引量:1
5
作者 霍青青 阮敬 《统计与决策》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37-142,共6页
消费者信心对于经济预期有着先行作用,尤其是在宏观经济下行期间。文章在马斯洛需求理论的基础上,运用海峡两岸暨港澳消费者信心调查微观序数数据,将有序Probit回归模型和Oaxaca-Blinder分解理论创新性地融入消费经济学领域,探究非系统... 消费者信心对于经济预期有着先行作用,尤其是在宏观经济下行期间。文章在马斯洛需求理论的基础上,运用海峡两岸暨港澳消费者信心调查微观序数数据,将有序Probit回归模型和Oaxaca-Blinder分解理论创新性地融入消费经济学领域,探究非系统冲击下,疫情前(2019年第四季度)、疫情中(2022年第二季度)和疫情后(2023年第二季度)三个不同时间节点的消费者未来就业、未来收入、未来物价、未来生活、未来房价、未来投资等解释变量对经济预期的影响,同时分析解释变量自身禀赋和系数变化所造成的贡献度差异。研究结果表明:我国经济总体韧性强、潜力大、活力足,疫情后经济形势逐步向好;未来就业、未来收入、未来生活和未来投资对经济预期有着显著影响;城镇和已婚人群变量的边际效应高于农村和未婚人群;学历与就业存在跨层次交互效应,就业歧视导致的不可解释部分占比最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系统冲击 经济预期 消费者信心 有序Probit回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据资产核算范围、核算方法与统计调查方案研究 被引量:2
6
作者 关会娟 许宪春 陈丹丹 《统计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3-15,共13页
为拓展数据的统计核算理论与方法研究,充分发挥数据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本文基于国民经济核算方法论,从宏观层面探讨数据的概念内涵、属性特征,数据资产的核算对象、核算范围、核算方法和统计调查方案设计等基础理论方法问题。... 为拓展数据的统计核算理论与方法研究,充分发挥数据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本文基于国民经济核算方法论,从宏观层面探讨数据的概念内涵、属性特征,数据资产的核算对象、核算范围、核算方法和统计调查方案设计等基础理论方法问题。本文清晰界定了数据资产核算对象和核算范围,提出了数据资产核算的一般理论模型“调整的成本法”,并设计了数据资产统计调查方案。本研究为完善数据资产统计核算基础理论和开展数据资产核算实践工作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据 数据资产 核算对象 核算范围 核算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现代化经济体系建设水平时空演进与收敛特征研究
7
作者 王若男 马立平 慕娟 《统计与决策》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81-85,共5页
文章首先从多维视角分析并构建现代化经济体系建设水平评价指标体系,利用二次加权PCA-EM法测度2012—2022年中国30个省份的现代化经济体系建设水平;其次,运用Dagum基尼系数和核密度估计对其区域差异及演进趋势进行分析,基于结构视角利... 文章首先从多维视角分析并构建现代化经济体系建设水平评价指标体系,利用二次加权PCA-EM法测度2012—2022年中国30个省份的现代化经济体系建设水平;其次,运用Dagum基尼系数和核密度估计对其区域差异及演进趋势进行分析,基于结构视角利用方差分解法探究产生发展差异的内在因素;最后,利用空间收敛模型对其收敛性进行分析。研究表明:中国现代化经济体系建设水平两极分化较为明显,从时间上看,研究期内各省份现代化经济体系建设水平均有所提升,但增速不同。从空间上看,呈现由东向西递减的特征,同时具有较强的集聚性且大部分省份处于低水平;地区差异主要来源于区域间的发展差异,而结构上的差异主要来源于技术驱动、生产要素和产业结构的发展差异;现代化经济体系建设水平存在显著的β空间收敛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现代化经济体系 Dagum基尼系数 核密度估计 时空收敛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数字经济发展水平的地区差异、空间集聚与状态转移 被引量:7
8
作者 魏艳华 王丙参 马立平 《统计与决策》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5-10,共6页
文章基于TOPSIS法,通过CRITIC权与灰色关联理论构建CRITIC权灰色关联TOPSIS法,并将其在空间与时间上应用两次,从而可对面板数据进行短期评价。根据新评价法测算2015—2020年中国31个省份的数字经济发展水平并展开分析,结果显示:中国数... 文章基于TOPSIS法,通过CRITIC权与灰色关联理论构建CRITIC权灰色关联TOPSIS法,并将其在空间与时间上应用两次,从而可对面板数据进行短期评价。根据新评价法测算2015—2020年中国31个省份的数字经济发展水平并展开分析,结果显示:中国数字经济发展水平地区差异显著,主要取决于三大地区间的差异,且有扩大趋势;北京、上海稳居前2名,浙江、广东、福建、天津、江苏稳居第3至第7名;贵州、青海数字经济发展进步较大,东北三省排名退步显著;省域数字经济发展水平状态转移较难,跨级状态转移基本不会发生,较低水平状态为贫困陷阱,陷于其中的省份很难靠自身得到提升;中国数字经济发展水平存在空间集聚现象,基于配对t检验的结果表明,数字经济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打破地理限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经济 TOPSIS法 马尔可夫链 Dagum基尼系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高维标度评价法的数字经济发展水平评价 被引量:2
9
作者 魏艳华 王丙参 马立平 《统计与决策》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0期73-77,共5页
文章构建多种形式的高维标度评价法(MDSEM),该系列方法从评价对象间距离矩阵出发,更适用于小样本。当采用欧氏距离时,MDSEM等价于第一主成分评价法,基于熵权Minkowski距离的MDSEM可提高评价结果的一致性。基于MDSEM对2013—2020年中国... 文章构建多种形式的高维标度评价法(MDSEM),该系列方法从评价对象间距离矩阵出发,更适用于小样本。当采用欧氏距离时,MDSEM等价于第一主成分评价法,基于熵权Minkowski距离的MDSEM可提高评价结果的一致性。基于MDSEM对2013—2020年中国数字经济发展水平进行测度并分析其时空分布特征,结果表明:中国数字经济发展水平呈现空间集聚特征,上海、江苏、浙江、北京、天津等东部地区省份相互促进、高水平运转,而大多数中西部地区省份则处于低-低弱集聚状态;区域差异较大,总体Gini系数先下降后略有上升,区间Gini系数贡献率在高位震荡下降,主要取决于东-中部、东-西部差异;从省份排名来看,2013—2020年,贵州、湖南、河北、江西等进步较大,而宁夏、新疆、黑龙江、山西等退步较大;5种数字经济发展状态较为稳定,跃级转移几乎不可能发生,稳态分布呈现橄榄球形状,较为合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维标度评价法 数字经济 地区差异 莫兰指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数字经济产业统计分类问题研究 被引量:135
10
作者 关会娟 许宪春 +1 位作者 张美慧 郁霞 《统计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2期3-16,共14页
数字经济在推动经济增长和转变人们生活方式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已成为推动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新引擎"。然而,中国数字经济统计研究明显滞后于数字经济发展实践,这不利于相关部门监测数字经济发展和科学制定政策。本文系... 数字经济在推动经济增长和转变人们生活方式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已成为推动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新引擎"。然而,中国数字经济统计研究明显滞后于数字经济发展实践,这不利于相关部门监测数字经济发展和科学制定政策。本文系统梳理了数字经济的概念演进以及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美国经济分析局等国际组织和官方统计部门对数字经济相关产业的统计划分。结合中国已有相关统计分类标准,提出了中国数字经济产业统计分类,具体包括数字设备制造、数字信息传输、数字技术服务、数字内容与媒体、互联网应用及相关服务5个大类,共计22个中类、122个小类,并与国际上现有的相应产业分类进行了对比分析。本文可为官方统计机构建立数字经济产业统计分类标准、统计和发布相关统计数据提供理论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经济 产业分类 国际比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数字经济水平地区差异、空间集聚及收敛性研究 被引量:14
11
作者 王丙参 魏艳华 张宝学 《统计与信息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63-78,共16页
构建了数字经济发展水平与经济水平评价指标体系,运用全局保序主成分评价法对两方面测算,将二者对比研究;引入绝对与相对不平等测度,并将Gini系数及其分解推广到多维场合,更深入、全面地度量数字经济水平以及经济水平的地区差异,一维Gin... 构建了数字经济发展水平与经济水平评价指标体系,运用全局保序主成分评价法对两方面测算,将二者对比研究;引入绝对与相对不平等测度,并将Gini系数及其分解推广到多维场合,更深入、全面地度量数字经济水平以及经济水平的地区差异,一维Gini系数仅从水平高低度量地区差异,而多维Gini系数可以反映地区差异的多维特征,提供新的地区差异测度;基于莫兰指数构造检验统计量,检验数字经济是否可以打破经济发展的地理位置限制,并探讨数字经济水平的时空收敛性。研究发现:总的来说,数字经济水平与经济水平相关性很高,相辅相成;从数字经济水平排名来看,北京、上海、浙江、江苏、广东、天津排名靠前,山西(20~27)、河南(23~27)、广西(28→30)、甘肃(27~29)、新疆(25~30)排名靠后,重庆、河北、江西、黑龙江、贵州等地排名进步较大,福建、宁夏、内蒙古、青海、山西、新疆等地排名退步较大;在新冠疫情下,中国多数省份经济水平有一定下降,但从数字经济发展水平来看,仅有福建、海南略有降低,其它省份数字经济水平仍在提高;中国经济及数字经济发展水平地区差异都较大,主要取决于东—中、东—西地区差异,中—西地区差异相对较小,它们均有不同程度下降,表明中国协调共享、共同富裕发展策略已取得初步成效;数字经济与地理位置显著正相关,但可在一定程度上打破地理位置限制,且打破程度较大;对于数字经济水平,全国及东部地区存在明显的σ收敛,全国、三大区域都存在绝对与条件β收敛,经济水平提高有效促进了全国、三大区域数字经济增长,而政府干预对全国数字经济增长有一定抑制作用,对三大区域影响不显著,人力资本对数字经济尚未表现出显著的促进作用。为促进中国数字经济健康、快速发展,同时缩小地区差异,应多措并举:继续加大数字基础设施投入力度,进一步突破空间限制,为经济落后地区提供更多支持;在经济落后地区,集中优势资源,培育数字产业龙头企业;加快产业数字化转型,大幅度提升经济发展效率;加大数字经济规范与监管力度,积极引导,以促进数字经济健康、有序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经济 数字经济水平 地区差异 GINI系数 空间集聚 收敛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风险与机会——中等收入群体演化的动态测度研究
12
作者 阮敬 孙琰蕙 王兴玉 《人口与经济》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02-117,共16页
稳健的中等收入群体是增强社会凝聚力和缓解贫富差距的中坚力量,在共同富裕视域下,中等收入群体的扩容提质问题显得尤为紧迫。基于中国家庭追踪调查(CFPS)数据,聚焦中等收入群体在发展过程中面临的两大核心问题:从中等收入跌落至低收入... 稳健的中等收入群体是增强社会凝聚力和缓解贫富差距的中坚力量,在共同富裕视域下,中等收入群体的扩容提质问题显得尤为紧迫。基于中国家庭追踪调查(CFPS)数据,聚焦中等收入群体在发展过程中面临的两大核心问题:从中等收入跌落至低收入的风险,以及晋升至高收入的机会,创新性地提出了一种评估中等收入群体风险与机会的方法,并从短期和长期两个时间维度,全面剖析了该群体所面临的挑战与机遇,深入探讨了样本期间内的退出风险,并系统分析了影响其风险与机会的因素。研究发现,2014—2016年期间,中等收入群体的收入流动性高达17%,但此后有所下降。整体生存概率呈阶梯式下滑,而跌落与晋升的概率呈现倒“U”型曲线。尽管城镇居民最初更容易进入中等收入群体,但随着时间推移,其跌落风险逐渐增加,甚至超过了农村居民。通过XGBoost算法和Cox比例风险模型的进一步分析表明,良好的健康状况、较高的受教育年限以及稳定的职业有助于降低家庭跌落至低收入群体的风险,而家庭资产则是推动家庭晋升为高收入群体的主要影响因素。揭示了中等收入群体在收入跃迁过程中的复杂动态,并强调应重点关注该群体的风险与机会,以通过精准施策增强其稳定性,从而实现共同富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等收入群体 风险与机会 生存分析 扩容提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省际边界、农产品价格与统一大市场
13
作者 任韬 贺羿涵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03-119,共17页
为明确省际边界对农产品价格及统一大市场的影响机制,基于2021—2023年20个省(区、市)蚂蚁商业联盟865家门店农产品条形码月度价格数据,实证分析省际边界对农产品价格的影响及其异质性,并进一步剖析省际边界对统一大市场的影响。研究发... 为明确省际边界对农产品价格及统一大市场的影响机制,基于2021—2023年20个省(区、市)蚂蚁商业联盟865家门店农产品条形码月度价格数据,实证分析省际边界对农产品价格的影响及其异质性,并进一步剖析省际边界对统一大市场的影响。研究发现:(1)农产品价格存在显著的边界效应,省际边界地区农产品价格显著低于非省际边界地区,距省际边界线越近,农产品价格越低;(2)农产品价格边界效应在多个维度存在异质性:在商品特性维度,蔬菜类、价格水平较低的农产品价格边界效应相对较强,边界地区农产品价格显著低于非边界地区;在地区维度,非东部地区、主产区以及与相邻省份消费偏好存在较大差异的省份,其农产品价格边界效应相对强于其他地区;(3)市场分割主要体现在相邻省份非边界县域地区,相邻省份边界县域地区市场相对统一。据此,相关部门应当建立跨省协调机制,与市场协同发力,完善基础设施建设和监管体系,多维施策缩小地区间农产品价格差异,助力建设统一大市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省际边界 农产品价格 边界效应 统一大市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式现代化水平的空间关联及其收敛特征 被引量:1
14
作者 王若男 马立平 慕娟 《统计与决策》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125-129,共5页
中国式现代化是全面推进强国建设、实现民族复兴的根本之路。文章立足中国式现代化的五个特征,从发展动力视角切入,构建中国式现代化水平评价指标体系,采用保序主成分方法测算2012—2022年省级中国式现代化水平。在此基础上,运用基于修... 中国式现代化是全面推进强国建设、实现民族复兴的根本之路。文章立足中国式现代化的五个特征,从发展动力视角切入,构建中国式现代化水平评价指标体系,采用保序主成分方法测算2012—2022年省级中国式现代化水平。在此基础上,运用基于修正引力模型的社会网络分析法和空间杜宾模型,揭示中国式现代化水平的空间关联网络结构形态特征及其空间收敛性。研究发现:第一,样本期内,中国式现代化水平呈现增长态势,其中,东部地区相较于其他地区具有绝对领先地位。第二,中国式现代化水平空间关联的网络通达性及其溢出效应呈现多重叠加态势,省际关联度提升,呈现“核心—边缘”的复杂网络结构形态。其中,广东、上海、江苏等省份在网络中处于核心主导地位,具有“桥梁”的作用。第三,西部地区省份所在板块是网络中的主要受益方;而东部地区省份所在板块是要素的主要溢出方,且在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所起的扩散作用大于极化作用。第四,中国式现代化水平存在绝对β收敛特征,在考虑空间网络外部性时,有利于提高收敛速度,缩短收敛周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式现代化 空间关联 社会网络分析 空间杜宾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常见病和疑难病的疾病诊断相关分组权重划分研究 被引量:1
15
作者 陈吟 郝一炜 +5 位作者 刘晓宇 姚润徽 李昂 侯亚冰 董爱然 郭默宁 《中国卫生统计》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2-17,共6页
目的探索基于疾病诊断相关分组权重的疑难和常见疾病范围划分,为绩效评价和分级诊疗推进效果评估提供数据支撑。方法采用CN-DRG分组方案对2022年3188340份病案首页数据分为738组并以病组为单位进行k中心点聚类。模拟4个聚类模型并通过... 目的探索基于疾病诊断相关分组权重的疑难和常见疾病范围划分,为绩效评价和分级诊疗推进效果评估提供数据支撑。方法采用CN-DRG分组方案对2022年3188340份病案首页数据分为738组并以病组为单位进行k中心点聚类。模拟4个聚类模型并通过指标对模型解释力度确定最优模型后,划分常见病和疑难病的RW截点。结果经过模型测算确定纳入最优聚类模型的指标为平均住院日、进入重症监护室比例、呼吸机使用比例和例均费用四个指标。内科治疗常见病和疑难病的RW截点为0.97;外科治疗常见病和疑难病的RW截点为2.13。结论本研究首次通过资源消耗、疾病治疗界定了疑难病和常见病的疾病诊断相关分组权重范围。研究结果为医院功能定位落实、临床专科能力评估等提供高诊治难度疾病测算工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相对权重 诊治难度 疾病诊断相关分组 K中心点聚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经济、产业结构升级与全要素生产率 被引量:71
16
作者 张凌洁 马立平 《统计与决策》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5-10,共6页
文章在分析数字经济发展对全要素生产率影响机理的基础上,基于2010—2019年我国省际面板数据,应用中介效应模型考察数字经济发展对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的促进效应。结果表明,总体上数字经济可有效通过产业结构升级促进全要素生产率的增长... 文章在分析数字经济发展对全要素生产率影响机理的基础上,基于2010—2019年我国省际面板数据,应用中介效应模型考察数字经济发展对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的促进效应。结果表明,总体上数字经济可有效通过产业结构升级促进全要素生产率的增长。分区域看,数字经济对我国东部、中西部省份的产业结构升级均起到显著促进作用,但在产业结构升级和全要素生产率的优化方面,东部地区数字经济发展的作用明显高于中西部地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经济 全要素生产率 产业结构升级 中介效应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济分区与地区差异测度:以京津冀为例 被引量:8
17
作者 魏艳华 马立平 王丙参 《统计与决策》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121-124,共4页
文章运用拉直思想与主成分分析技术对多指标短面板数据的聚类与评价方法进行改进,针对数据标准化后常见的地区差异测度不适用问题,利用欧氏距离构造地区差异测度指标,并对京津冀地区进行实证分析。结果显示:京津冀地区经济系统比较稳定... 文章运用拉直思想与主成分分析技术对多指标短面板数据的聚类与评价方法进行改进,针对数据标准化后常见的地区差异测度不适用问题,利用欧氏距离构造地区差异测度指标,并对京津冀地区进行实证分析。结果显示:京津冀地区经济系统比较稳定,地区差异显著存在且有所增大,京津极化现象明显。目前,京津冀协同发展仍处于摸索阶段,尚未成熟,任重而道远,各地区需齐心协力,共同进步。文章所用方法稳定、有效,可为类似问题研究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京津冀 主成分分析 聚类分析 地区差异测度 综合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拟合优度检验统计量的设定方法 被引量:30
18
作者 王重 刘黎明 《统计与决策》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154-156,共3页
模型的拟合优度检验是模型构建的关键部分,决定模型分析经济问题的精度。文章通过实证分析,证明了统计量R2检验模型的拟合优度时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新的拟合优度检验统计量,通过实证分析新的统计量检验模型的拟合度更加有效。
关键词 数量模型 拟合优度 模型检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经济发展水平的综合评价 被引量:21
19
作者 王丙参 魏艳华 朱琳 《统计与决策》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9期97-100,共4页
针对分量定义域不同的多元函数型数据(MFD),可利用多元函数主成分分析法(MFPCA)将其降维为由主成分得分组成的多元数据,然后由多元数据代替MFD进行系统聚类,样本间采用自适应加权主成分得分距离,并以主成分综合得分对样本进行排序。文... 针对分量定义域不同的多元函数型数据(MFD),可利用多元函数主成分分析法(MFPCA)将其降维为由主成分得分组成的多元数据,然后由多元数据代替MFD进行系统聚类,样本间采用自适应加权主成分得分距离,并以主成分综合得分对样本进行排序。文章对中国31个省份选取5个经济指标,运用上述多元函数主成分评价法进行聚类与排序,并利用保序主成分评价法对2000年与2019年中国31个省份进行评价。结果显示:长期综合评价在一定程度上刻画了发展潜力,东北三省虽然退步明显,但发展潜力较大;整体而言,我国东部地区省份经济水平高,中部地区省份次之,西部地区省份较差;长期来看,中国各省经济发展水平都在提高,但发展速度存在较大差异;我国经济发展水平地区差异呈缩小态势,且效果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元函数型数据 经济水平 主成分分析 聚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时空熵权TOPSIS评价法的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测度——以广东省为例 被引量:27
20
作者 魏艳华 王丙参 朱琳 《统计与决策》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8期91-95,共5页
文章构建时空熵权TOPSIS评价法来处理多指标面板数据的短期评价问题,与传统方法相比,该方法允许评价对象在不同时刻观测指标不一致,适用范围更广。对广东省各城市从6个方面选取多个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评价指标,并将2014—2019年等分为... 文章构建时空熵权TOPSIS评价法来处理多指标面板数据的短期评价问题,与传统方法相比,该方法允许评价对象在不同时刻观测指标不一致,适用范围更广。对广东省各城市从6个方面选取多个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评价指标,并将2014—2019年等分为两个阶段进行短期评价,度量地区差异。研究结果表明:各评价指标之间相关系数较高,分别基于12个与6个评价指标所得综合得分的相关系数均大于0.95,但所得排名仍有显著区别;广东省经济系统稳定,各城市在不同时期的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排名变化较小,珠海市、深圳市稳居前二;广东省经济高质量发展城市差异显著,年度城市差异具有震荡上升趋势,但短期城市差异没有显著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济高质量发展 时空熵权TOPSIS评价法 多指标面板数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