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04篇文章
< 1 2 1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国际碳市场授权制度的法治困境与纾解之道——以《巴黎协定》第6条为视角
1
作者 魏庆坡 《甘肃社会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31-143,共13页
授权制度作为《巴黎协定》第6条碳市场机制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确保减缓成果顺利进入市场并实现全球减排目标的关键途径,以法治化导向推动授权的制度选择和规范构造是保障碳市场有效运作的基石。《巴黎协定》及其实施细则为授权制度法治... 授权制度作为《巴黎协定》第6条碳市场机制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确保减缓成果顺利进入市场并实现全球减排目标的关键途径,以法治化导向推动授权的制度选择和规范构造是保障碳市场有效运作的基石。《巴黎协定》及其实施细则为授权制度法治化提供了法理涵养、功能定位和规范基础的依据。基于东道国参与碳市场的逻辑和要求,从授权的范围、时间、内容和变更等要素层面进行系统分析,注重授权制度的运行效率和公平性,进而勾勒、型塑出授权机制的基本法律制度框架。深入分析第6条碳市场机制中授权制度面临的法律困境,探讨授权法治化的标准和需求,不仅要求法律层面的细致规划与设计,还需从法律实践角度保证其可操作性与合规性,进而促进缔约方实现“国家自主贡献”。坚持统筹推进国内法治和涉外法治理念,从设置兼具职能履行和规则制定的授权机构、构建以公平正义为支撑的程序规则以及强化缔约方国内驱动的实体规则等维度推动实现授权法治共识向授权具体制度的转化,为全球气候治理提供坚实的法治保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授权制度 巴黎协定 碳市场 自主贡献 气候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普通刑事案件中对物之诉的建立——论涉案财物处置程序的诉讼化改造
2
作者 高洁 《政法论丛》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27-140,共14页
长期以来,普通刑事案件中的涉案财物处置程序问题重重。《刑事诉讼法》修改时,亟需对其进行诉讼化改造,构建普通刑事案件中的对物之诉。首要问题是厘清对物之诉的诉讼标的范围,将其限于涉案财物没收问题,而被害人损失退赔问题则应从中剥... 长期以来,普通刑事案件中的涉案财物处置程序问题重重。《刑事诉讼法》修改时,亟需对其进行诉讼化改造,构建普通刑事案件中的对物之诉。首要问题是厘清对物之诉的诉讼标的范围,将其限于涉案财物没收问题,而被害人损失退赔问题则应从中剥离,另寻其他救济路径。应当确立利害关系人和被害人在对物之诉中的主体地位,赋予其诉讼权利。鉴于没收程序主体的多元性以及没收审理事项的复杂性,目前附属于定罪量刑程序的审查程序无法为没收审理提供足够的程序支持,需要将没收裁判与定罪量刑裁判相分离,设置独立的对物之诉裁判程序。相应地,还应设置特定的对物之诉证据规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对物之诉 利害关系人 涉案财物处置 刑事诉讼法修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经济法的根本价值追求:社会效益 被引量:3
3
作者 高桂林 杜晓成 《社会科学家》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2期59-62,共4页
经济法作为我国十一届三中全会的产物,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保驾护航。法的价值在于实现附着在其身上的公平和正义。经济法在追求经济效益的同时,还应当追求更为深入、更为全面的社会效益,将自身的价值不仅仅囿于对经济效率的追求,... 经济法作为我国十一届三中全会的产物,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保驾护航。法的价值在于实现附着在其身上的公平和正义。经济法在追求经济效益的同时,还应当追求更为深入、更为全面的社会效益,将自身的价值不仅仅囿于对经济效率的追求,同时,也应当包括政治、人文、生态环境等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体现为经济法价值的社会效益从最广泛的方面以及最深入的程度,为社会主义经济改革和建设在提供动力、保驾护航的同时,也让改革发展的成果真正惠及最广大的人民群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济效率 社会效益 价值 正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环境保护法律体系的经济分析 被引量:3
4
作者 高桂林 陈昊博 《学术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134-136,165,共4页
环境保护法的经济分析是用经济学的分析方法来分析环境保护法律制度的一门独立学科,其独特的经济学视角往往使我们对环境保护法律现象产生柳暗花明的感觉。我国目前环境保护实体法律体系由民事侵权法、行政管理法、刑事法等三种不同类... 环境保护法的经济分析是用经济学的分析方法来分析环境保护法律制度的一门独立学科,其独特的经济学视角往往使我们对环境保护法律现象产生柳暗花明的感觉。我国目前环境保护实体法律体系由民事侵权法、行政管理法、刑事法等三种不同类型的法律制度组成,每种法律制度都有各自具体的运行规则。文章并不涉及这些具体的内容,而是秉承以最小的成本实现环境污染总量控制这一经济学思想,利用经济分析的方法来看待每种制度的优缺点,最终提出优化权利运行配置的方案,从而为环境保护法律规则的制度设计提供一种独特的借鉴视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保护 污染 赔偿 成本 效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在比较法学的表象背后 被引量:7
5
作者 喻中 《现代法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3-14,共12页
就像舞台上的演员会受制于幕后的导演及编剧,在比较法学的理论表象背后,也有一些决定着比较法学走向的因素。其中,比较法学研究者所在国家及其法律在世界法律格局中的强弱程度,会影响到比较对象的选择。比较法学研究者在普适主义与历史... 就像舞台上的演员会受制于幕后的导演及编剧,在比较法学的理论表象背后,也有一些决定着比较法学走向的因素。其中,比较法学研究者所在国家及其法律在世界法律格局中的强弱程度,会影响到比较对象的选择。比较法学研究者在普适主义与历史主义之间的不同倾向,会决定他对法律移植的态度。比较法学研究者在立法者与阐释者之间的不同站位,会决定他的学术理论是科学的还是解释学的。比较法学研究者与政治的关系,也会决定其作品的学术成色与政治成色。通过察看比较法学表象背后的若干因素,有助于增强比较法学研究者的角色意识,有助于洞悉中国法律在比较法学中的地位,同时还有助于从比较法学的角度提升中国的制度能力与文化实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比较法 学术自觉 文化解释 法律移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法律职业化趋势下的地方院校法学教育改革 被引量:5
6
作者 翟业虎 《湖北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1期173-177,共5页
法律职业人才的培养是地方院校法学教育的既定主要目标之一,合格的法律职业人才筛选是司法考试的既定目标。加强地方院校本科法学教育与司法考试之间的良性关联关系,以合理设计的司法考试制度推动地方院校本科法学教育改革,改变地方院... 法律职业人才的培养是地方院校法学教育的既定主要目标之一,合格的法律职业人才筛选是司法考试的既定目标。加强地方院校本科法学教育与司法考试之间的良性关联关系,以合理设计的司法考试制度推动地方院校本科法学教育改革,改变地方院校法学教育与法律职业需求相脱节的局面,形成法律职业、司法考试与地方院校法学教育三者之间信息传导的良性机制,最终将法律职业的要求通过司法考试制度传递给地方院校法学教育,使地方院校法学教育改革与法律职业需求更加紧密地有机联系起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司法考试 意向调查 法学教育 教育改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度重视大学章程建设中的“空心化”问题 被引量:10
7
作者 焦志勇 《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7期17-20,8,共5页
大学章程建设是构建我国现代大学制度的"基础性工程"。制定好大学章程,已成为我们实现《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1020)》,深化高教改革的关键一环。为此,教育部颁布了《高等学校章程制定暂行办法》。这一部门... 大学章程建设是构建我国现代大学制度的"基础性工程"。制定好大学章程,已成为我们实现《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1020)》,深化高教改革的关键一环。为此,教育部颁布了《高等学校章程制定暂行办法》。这一部门规章的出台与实施,不仅有效地促进大学章程的建设,而且也将终结大多数公立大学长期无章程的状况。但《暂行办法》出台后能否真正地使章程制定成为公立大学自觉地行动,并有效地防止"基础性工程"空心化,成为我们贯彻该《暂行办法》的关键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学章程 空心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格义的再现:法家学说与法学对等关系之建构 被引量:3
8
作者 喻中 《现代法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3-18,共16页
在印度佛教传入中国的早期,为了促成中国人对于佛教名相的理解,竺法雅开创了格义之法。清末民初,在西方法学传入中国的早期,格义之法再次浮现:外来的法学被理解为中国的法家学说,法家学说与法学之间的关系,逐渐被建构成一种虚拟的对等... 在印度佛教传入中国的早期,为了促成中国人对于佛教名相的理解,竺法雅开创了格义之法。清末民初,在西方法学传入中国的早期,格义之法再次浮现:外来的法学被理解为中国的法家学说,法家学说与法学之间的关系,逐渐被建构成一种虚拟的对等关系。其中,严复运用格义之法,以中国固有的"法家"解释西方的"法学家";梁启超、沈家本、胡适等人以外来的法学解释甚至取代中国固有的法家学说,则是对反向格义方法的运用。反向格义也是格义。无论是以法家学说解释法学,还是以法学解释法家学说,都表明格义之法乃是中国现代法学兴起的一个环节。回顾法家学说与法学对等关系的建构及其终结,省思格义与中国现代法学之间的隐秘联系,是当下及未来中国的法学实现理论自觉的必要前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格义 反向格义 法学 法家 孟德斯鸠 严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医美新经济发展痛点与监管创新 被引量:4
9
作者 李晓安 李超 《人民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4期106-107,共2页
作为新经济的典型代表,医疗美容业近年来把握经济创新和消费升级的历史机遇,保持了高速稳健的发展态势,但同时也暴露出了资本逐利和盲目扩张的发展弊端。一些医疗机构脱离医疗本质而追求商业利益的迹象明显,引发了诸多行业乱象。因此,... 作为新经济的典型代表,医疗美容业近年来把握经济创新和消费升级的历史机遇,保持了高速稳健的发展态势,但同时也暴露出了资本逐利和盲目扩张的发展弊端。一些医疗机构脱离医疗本质而追求商业利益的迹象明显,引发了诸多行业乱象。因此,审视行业现状,分析行业症结,创新行业监管,对于医疗美容业高质量发展至关重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疗美容 监管创新 高质量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子商务法中删除权的法经济学分析 被引量:2
10
作者 李晓安 王美慧 《北京行政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89-96,共8页
大数据时代的到来使得企业、团体、个人都可能获取他人信息,而当代互联网的特性——海量的数据信息、快捷的计算速度以及巨大的储存空间使大数据时代的个人信息保护问题尤为重要。国内外关于删除权的相关法律文本和司法实践已经有较多... 大数据时代的到来使得企业、团体、个人都可能获取他人信息,而当代互联网的特性——海量的数据信息、快捷的计算速度以及巨大的储存空间使大数据时代的个人信息保护问题尤为重要。国内外关于删除权的相关法律文本和司法实践已经有较多讨论展开,而从大国博弈、消费者选择和厂商行为三个视角对2019年电子商务法中有关删除权的合理性和前沿性做进一步探讨后,可开启另一认知路径。以法经济学理论和经济学原理进行论证分析后发现,我国需要专门的“个人信息保护法”以确立删除权,而鉴于立法成本和紧迫性,可暂通过完善司法的方式,实现保护公民个人信息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删除权 电子商务法 个人信息 法经济学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学公民理念与志愿者精神 被引量:2
11
作者 沈敏荣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114-118,共5页
公民是个人组成组织后,个人与组织共同发展的最为理想的模式。公民理念是促进现代组织变革的根本力量。在组织,表现为组织公民;在企业,表现为企业公民;而在大学,则是大学公民。建立在组织公民基础之上的大学公民以无私、热情、忠诚、遵... 公民是个人组成组织后,个人与组织共同发展的最为理想的模式。公民理念是促进现代组织变革的根本力量。在组织,表现为组织公民;在企业,表现为企业公民;而在大学,则是大学公民。建立在组织公民基础之上的大学公民以无私、热情、忠诚、遵从、创造、主动、自我完善从优秀走向卓越。志愿者精神正是大学公民理念的最为直接的表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学公民 组织公民 助人 遵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市场经济与经济社会中的正当性 被引量:1
12
作者 沈敏荣 《江苏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133-139,共7页
市场经济不单纯是经济制度,作为近现代社会思想的有机组成部分,它隐含着强烈的社会"正当性"的内涵。它是为了克服近代民族国家产生以来个人与国家和政治社会存在的紧张关系和潜在的分裂,而建立起来的个人与社会共同发展的现... 市场经济不单纯是经济制度,作为近现代社会思想的有机组成部分,它隐含着强烈的社会"正当性"的内涵。它是为了克服近代民族国家产生以来个人与国家和政治社会存在的紧张关系和潜在的分裂,而建立起来的个人与社会共同发展的现代社会的理念。市场经济及在此之上建立的经济社会的内涵决定了以人的品格为取向的法治社会的建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市场经济 经济社会 民族国家 城邦国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济社会的性质与竞争法的社会基础 被引量:1
13
作者 沈敏荣 《社会科学辑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80-86,共7页
经济社会具有与市民社会相同的目的,但同时也存在着背离市民社会人的发展这一宗旨,竞争法在防止经济社会背离这一目的上起着基本的作用,这也是其作为基本法的重要原因。现代社会以竞争法为中心的经济法体系在维护经济与社会秩序上也集... 经济社会具有与市民社会相同的目的,但同时也存在着背离市民社会人的发展这一宗旨,竞争法在防止经济社会背离这一目的上起着基本的作用,这也是其作为基本法的重要原因。现代社会以竞争法为中心的经济法体系在维护经济与社会秩序上也集中体现了这一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济社会 市民社会 政治社会 竞争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知识产权到数据要素:AIGC相关制度困境的化解
14
作者 季冬梅 《科技进步与对策》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22-131,共10页
人工智能生成物的出现导致知识产权法理论基础遭遇困境,既有规则存在解释与适用困境。生成式人工智能技术带来的知识产权法律争议背后是过程论抑或结果论的不同选择。化解争论与分歧的根源在于对生成式人工智能涉及的对象予以准确、科... 人工智能生成物的出现导致知识产权法理论基础遭遇困境,既有规则存在解释与适用困境。生成式人工智能技术带来的知识产权法律争议背后是过程论抑或结果论的不同选择。化解争论与分歧的根源在于对生成式人工智能涉及的对象予以准确、科学的界定,对相关客体的关照应从知识产权转变为更广泛的数据要素视角。数据要素视角下,传统的劳动价值说、个人自由主义与激励理论应进行时代性解读,以适应人工智能科技发展与利益平衡的现实需求。结合数字经济与产业发展动态、知识产权法的社会功能以及保护范围扩张趋势,对生成式人工智能技术创新与应用需作人本主义的解读,推动AIGC(Artificial Intelligence Generative Contents,人工智能生成内容)知识生产与理性运用的利益协调,基于数字市场中知识产权与数据要素的复杂关系,开展制度价值判断与效果评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IGC 人工智能 知识产权 数据要素 制度困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平台数据互联互通的竞争法治理模式拓展
15
作者 陈汇臻 《现代法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66-80,共15页
高质量互联互通是平台经济快速发展的基础。当前,平台互联互通治理框架更关注竞争法事后规制,与超大型平台事前监管相互配合,形成了“约束”型治理模式。然而,随着平台经济和生成式人工智能的深入发展,互联互通需求逐步向数据层面延伸... 高质量互联互通是平台经济快速发展的基础。当前,平台互联互通治理框架更关注竞争法事后规制,与超大型平台事前监管相互配合,形成了“约束”型治理模式。然而,随着平台经济和生成式人工智能的深入发展,互联互通需求逐步向数据层面延伸。单纯基于否定性禁止的治理模式,难以凭借滞后的商业道德标准评价高度内部化的数据行为,或者制定出差异化的互联互通方案。因此,有必要在竞争法体系下,针对数据增设“引导”型竞争法治理模式。该模式应赋予相关经营者自主决定数据互联互通水平的权利,将数据生产要素中的剩余控制权界定为公有,并将数据互联互通提升为平台竞争规制制度的核心目标之一。建议将数据互联互通确定为直接测度市场力量的因素,以及排除不正当竞争行为违法性的合理事由,并纳入企业合规制度及反垄断法基本救济措施,最终形成治理平台互联互通的“约束—引导”二元框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平台数据互联互通 平台经济 资产专用数据 治理模式 竞争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时代“枫桥经验”视域下商事仲裁财产保全程序完善路径
16
作者 牛正浩 刘钊 《河北学刊》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208-217,共10页
中共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要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深化仲裁制度管理体制改革,健全国际商事仲裁制度。商事仲裁制度作为主要的替代性纠纷解决方式,在商事矛盾纠纷的非诉讼方式化解、促进国际经贸争端解决等领域发挥着至关重要的... 中共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要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深化仲裁制度管理体制改革,健全国际商事仲裁制度。商事仲裁制度作为主要的替代性纠纷解决方式,在商事矛盾纠纷的非诉讼方式化解、促进国际经贸争端解决等领域发挥着至关重要的治理功能,是中国式现代化的有机组成。当前,中国商事仲裁财产保全制度存在裁决主体不合理、衔接机制不畅、救济手段缺失、程序运行效率较低等突出典型问题,故应从理论上作深入研究,并通过科学界定仲裁保全主体、完善互构式保全机制、规定复议救济途径、细化保全程序时限等方式,充分借助《仲裁法》全面修订的契机,对中国仲裁财产保全程序加以优化完善,助推国际一流仲裁机构的培育和国际商贸规则的参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时代“枫桥经验” 《仲裁法》修订 仲裁财产保全 诉裁衔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数字检察诉前类案监督权的边界
17
作者 史一舒 周珂 《江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79-90,共12页
数字检察诉前类案监督是中国式现代化检察监督质效导向的重要体现,决定着检察监督权的数智化发展方向。在诉前阶段,传统法律监督模式与新型数字技术的融合边界须深入厘定。具体而言,存在电子数据获取与审查制度的精细化、数字模型参与... 数字检察诉前类案监督是中国式现代化检察监督质效导向的重要体现,决定着检察监督权的数智化发展方向。在诉前阶段,传统法律监督模式与新型数字技术的融合边界须深入厘定。具体而言,存在电子数据获取与审查制度的精细化、数字模型参与诉前程序输出的稳定性、“数据—算法”运行约束机制的体系化等层面的边界影响因素。在尚未建设完全统一的模型设计和运作标准之际,应以程序理性推动办案模型的模块调节,将证据标准融入办案系统,建立“实体规则—技术性正当程序”的衔接。通过“权能—技术—人员”层面的程序保障机制,进一步厘定数字检察诉前类案监督权的边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检察 类案监督 程序理性 算法治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解除或终止劳动合同之经济补偿的实务研究
18
作者 翟业虎 《人口与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S1期77-78,共2页
《劳动合同法》已实施半年有余,其对劳动者合法权益的保护有口皆碑,但实践总是走在立法的前面,其中不免存在有用人单位借口无法可依或法律未作出解释等,损害劳动者的合法和正当权益。为此。
关键词 用人单位 经济补偿金 劳动者合法权益 解除劳动合同 劳动合同法 工作时间 支付 月工资 加班工资 劳动合同解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深圳模式”:对于我国公立大学章程建设的影响
19
作者 焦志勇 《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52-55,共4页
2011年5月24日,作为南方科技大学投资者的深圳市人民政府颁布了《南方科技大学管理暂行办法》,并于7月1日起正式实施。该《办法》不仅在我国高等教育改革以及法制建设中具有开创性的作用,同时也对包括南方科技大学在内的我国公立大学章... 2011年5月24日,作为南方科技大学投资者的深圳市人民政府颁布了《南方科技大学管理暂行办法》,并于7月1日起正式实施。该《办法》不仅在我国高等教育改革以及法制建设中具有开创性的作用,同时也对包括南方科技大学在内的我国公立大学章程建设具有极其重要的规范与借鉴的作用,另外,文章还对该《办法》在实施过程中需要注意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立大学 章程建设 深圳模式 作用与影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现代经济社会的传统、性质及精神
20
作者 沈敏荣 《云南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123-127,共5页
现代经济社会的性质是市民社会与经济社会的结合,是人与社会的关系。现代经济社会的形成一方面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另一方面也是社会思想演变的产物,它并非单纯地强调物质财富的增长,而是有其深刻的思想内涵。
关键词 经济社会 市民社会 政治社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