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金融服务贸易发展的测度与评价:指数构建及其耦合解构
1
作者 李小牧 阮敬 牛雨佳 《国际贸易》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32-44,共13页
文章以产业、贸易和投资对金融服务的推动作用为基础,创造性地从贸易现状和贸易潜力两个方面构建跨国可比的金融服务贸易发展测度与评价体系,运用逐层纵横向拉开档次法测算金融服务贸易发展指数,通过耦合协调模型分析金融服务贸易发展... 文章以产业、贸易和投资对金融服务的推动作用为基础,创造性地从贸易现状和贸易潜力两个方面构建跨国可比的金融服务贸易发展测度与评价体系,运用逐层纵横向拉开档次法测算金融服务贸易发展指数,通过耦合协调模型分析金融服务贸易发展动态特征及各子系统间协调发展的内在动因,并基于灰色关联度和因子探测方法对这些内在动因进行解构。以中美日三大经济体为例的实证分析结果表明:美日两国金融服务贸易指数整体呈现上升趋势,金融服务贸易现状指数普遍领先金融服务贸易潜力指数,中国近几年总指数连续下滑,但具备明显的金融服务贸易潜力优势;货物贸易发展对中美日金融服务贸易潜力的提升有正向促进作用;中美日贸易现状与潜力耦合协调度变动范围在轻微失调与基本协调之间,逐渐摆脱无序状态并向良性互动演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融服务贸易 指标体系 耦合协调度 动因解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就业增长缓慢与劳动收入占比下降之谜 被引量:3
2
作者 张琪 牟俊霖 朱宁洁 《人口与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14-21,共8页
针对我国就业增长缓慢和劳动收入占比下降同时存在的现实,本文从就业增长与工资、劳动收入上涨之间的动态关系及劳动收入占比的决定因素两个方面入手,通过分析发现:在我国,工资上涨对就业增长的抑制作用有限,劳动收入占比是影响就业增... 针对我国就业增长缓慢和劳动收入占比下降同时存在的现实,本文从就业增长与工资、劳动收入上涨之间的动态关系及劳动收入占比的决定因素两个方面入手,通过分析发现:在我国,工资上涨对就业增长的抑制作用有限,劳动收入占比是影响就业增长的重要因素;就业增长与劳动收入占比只是单向影响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就业增长 就业弹性 劳动收入占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校二级学院决策运行机制建设 被引量:8
3
作者 商筱辉 朱宁洁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2015年第5期112-115,共4页
在现代大学制度下,二级学院不仅是高校下设机构或组织,更是大学基本办学主体。学校应通过权力下放凸显二级学院办学主体地位,但权力下放的前提是科学界定二级学院的责权范围。下放到二级学院的权力能否科学、规范运行,合理的决策运行机... 在现代大学制度下,二级学院不仅是高校下设机构或组织,更是大学基本办学主体。学校应通过权力下放凸显二级学院办学主体地位,但权力下放的前提是科学界定二级学院的责权范围。下放到二级学院的权力能否科学、规范运行,合理的决策运行机制是关键,该机制的实质就是对二级学院内部政治权力、行政权力、学术权力和民主权力的科学配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现代大学制度 二级学院 决策 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财经类高校学科布局和学科实力比较研究——基于对第三轮学科评估结果的分析 被引量:2
4
作者 朱宁洁 姚东旭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118-121,共4页
学科布局决定了高校的学科结构、功能、特色,学科实力反映了高校的核心竞争力。依据第三轮学科评估相关信息和数据,对国内财经类高校的学科布局和实力进行比较分析。结果发现:目前国内财经类高校的学科布局与学校定位基本一致;经管类学... 学科布局决定了高校的学科结构、功能、特色,学科实力反映了高校的核心竞争力。依据第三轮学科评估相关信息和数据,对国内财经类高校的学科布局和实力进行比较分析。结果发现:目前国内财经类高校的学科布局与学校定位基本一致;经管类学科是财经类高校的主干优势学科,应用经济学和工商管理学实力最为突出;高校层次越高,学科实力越强;有博士点或国家重点学科都将对评估结果产生积极影响。学科的发展是一个厚积薄发的过程,因此,学校要重视学术环境、战略思维和管理制度等方面工作,学科内部人要对学科定位和目标、前沿、方向、带头人、团队等无法用数据衡量的理念性问题有着很好的思考和把握。只有在同时满足内部学术发展需要和外部建设要求的情况下,学科才能获得持久的发展动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科 学科建设 学科评估 财经类高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