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3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以“农村包围城市道路”理论的形成为例 被引量:1
1
作者 张亚靖 王静 《改革与开放》 2014年第6期2-3,共2页
马克思列宁主义表明无产阶级革命中心任务和最高形式是武装夺取政权。由于各国的国情不同,夺取政权的方式也不相同。大革命失败以后,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根据中国的具体情况,开辟了“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道... 马克思列宁主义表明无产阶级革命中心任务和最高形式是武装夺取政权。由于各国的国情不同,夺取政权的方式也不相同。大革命失败以后,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根据中国的具体情况,开辟了“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道路。本文介绍“农村包围城市道路”理论的形成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村包围城市道路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武装夺取政权 马克思列宁主义 无产阶级革命 中国共产党人 大革命失败 中心任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世界历史理论与马克思的“世界梦”——中国梦语境下的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新解 被引量:2
2
作者 封芬芬 《沧州师范学院学报》 2014年第3期14-17,共4页
梦想的现实性反映着人类活动中合规律性与合目的性的统一。马克思的世界历史理论是从客观现实出发,指向人类社会未来的发展趋势,是马克思关于整个人类的"世界梦"。世界历史理论为"世界梦"提供了历史观基础,也为&qu... 梦想的现实性反映着人类活动中合规律性与合目的性的统一。马克思的世界历史理论是从客观现实出发,指向人类社会未来的发展趋势,是马克思关于整个人类的"世界梦"。世界历史理论为"世界梦"提供了历史观基础,也为"世界梦"的实现指明了道路。在中国梦语境下发掘马克思的"世界梦",对于深入理解"中国梦"的科学内涵和实现方式具有重要的方法论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世界历史 世界梦 中国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研究综述
3
作者 倪建芳 《和田师范专科学校学报》 2007年第5期4-5,共2页
马克思的"世界历史"理论是最早研究"全球化"的理论之一,尽管他在其著作中没有使用"全球化"一词,但是他的世界历史理论早在一个半世纪前就已经为我们科学分析和正确把握全球化的实质和全球化的趋势提供了... 马克思的"世界历史"理论是最早研究"全球化"的理论之一,尽管他在其著作中没有使用"全球化"一词,但是他的世界历史理论早在一个半世纪前就已经为我们科学分析和正确把握全球化的实质和全球化的趋势提供了丰富的理论宝藏和科学的方法论武器。深刻学习世界历史理论在当前全球化大潮中显得尤为重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 世界历史理论 世界历史思想 全球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阶级斗争思维的抑制与反弹——中共执政初期反经验主义斗争评析 被引量:1
4
作者 赵亮 《渤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5年第2期44-49,共6页
新中国成立初期,为防止基层干部在实际工作中误用和滥用阶级斗争经验,防止党内以阶级斗争思维解读私有经济特别是资本主义性质经济的存在与发展,中共提出了反对经验主义的问题。然而由于党内对基层干群关系紧张问题的归因变化和反对党... 新中国成立初期,为防止基层干部在实际工作中误用和滥用阶级斗争经验,防止党内以阶级斗争思维解读私有经济特别是资本主义性质经济的存在与发展,中共提出了反对经验主义的问题。然而由于党内对基层干群关系紧张问题的归因变化和反对党内资本主义思想任务的提出,开展反经验主义斗争的现实动力迅速衰减,阶级斗争思维在中共的实际活动中实然反弹。这表明抑制阶级斗争思维的延续与反弹,不可能通过单纯的理论教育来实现,而首先赖于破除加强党的建设工作中的惯性思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执政 阶级斗争思维 反经验主义 理论教育 惯性思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媒体视阈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和践行 被引量:1
5
作者 罗金 《改革与开放》 2015年第24期42-44,共3页
随着新媒体的飞速发展,借助新媒体的特质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利于扩大核心价值观的受众群体,丰富核心价值观的传播方式,也使得核心价值观更加平民化。但是,新媒体的运用也冲击核心价值观的权威认同,使培育和践行核心价值观面临着... 随着新媒体的飞速发展,借助新媒体的特质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利于扩大核心价值观的受众群体,丰富核心价值观的传播方式,也使得核心价值观更加平民化。但是,新媒体的运用也冲击核心价值观的权威认同,使培育和践行核心价值观面临着挑战。如何顺应时代发展潮流,切实有效地运用新媒体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值得我们深思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媒体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培育 践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模式研究——以大学生对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观感调查为例
6
作者 袁芳 张瑜 侯解放 《襄樊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1年第5期117-119,129,共4页
思想政治理论课程的教学过程中,实践教学是十分重要的一个方面。目前,实践教学模式的构建还需要进一步的规范化、科学化。本次调查立足于实践教学的受众——学生群体,调查学生群体对实践教学的观感和评价,从而尝试找出改进政治理论课实... 思想政治理论课程的教学过程中,实践教学是十分重要的一个方面。目前,实践教学模式的构建还需要进一步的规范化、科学化。本次调查立足于实践教学的受众——学生群体,调查学生群体对实践教学的观感和评价,从而尝试找出改进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的方法和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思想政治理论课 实践教学 学生群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独立后印度公民教育的特点及启示
7
作者 徐敏 《改革与开放》 2012年第09X期156-157,共2页
印度是一个多民族、多宗教、多语言、多文化的世界性发展中国家。独立后,印度公民教育承担起了为民主共和国培养合格公民的重要使命,并凸显了自身的显著特点,即注重公民教育的民族性、宗教性、世界性、实践性和渗透性。中国和印度的历... 印度是一个多民族、多宗教、多语言、多文化的世界性发展中国家。独立后,印度公民教育承担起了为民主共和国培养合格公民的重要使命,并凸显了自身的显著特点,即注重公民教育的民族性、宗教性、世界性、实践性和渗透性。中国和印度的历史文化和发展进程既各具特色又有相似之处,印度的公民教育对我国的公民教育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印度 公民教育 特点 启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澳大利亚生命教育研究
8
作者 吕雪梅 《教育界(高等教育)》 2015年第5期33-33,共1页
澳大利亚于1979年创立了世界上第一所生命教育中心,在30几年的历史发展中其理论成果和实践影响不断扩大.本文主要围绕澳大利亚生命教育的主要内容和生命教育中心的建立与作用来浅谈一下澳大利亚生命教育的启示.
关键词 生命教育 生命教育中心 澳大利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于创建学习型高校统战队伍的思考 被引量:2
9
作者 林伟健 智红霞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2期46-47,共2页
当今人类社会正在形成"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创建学习型高校统战队伍,是新时期高校统战工作发展的迫切需要。应把强化统战领导干部的创建意识、提高统战干部的综合素质与党外人士的能力培养结合起来,采取一系列... 当今人类社会正在形成"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创建学习型高校统战队伍,是新时期高校统战工作发展的迫切需要。应把强化统战领导干部的创建意识、提高统战干部的综合素质与党外人士的能力培养结合起来,采取一系列保障措施,使创建学习型高校统战队伍工作落到实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创建 学习型 高校统战队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唯物史观中“个人”概念的三维递进生成路径 被引量:3
10
作者 王洪波 《北方论丛》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114-117,共4页
"个人"是马克思恩格斯哲学中的一个重要概念。在一定意义上,这一概念是唯物史观建构的基础性概念。然而,学术界多在社会性维度下阐释这一概念,也即把"个人"放在其与社会的辩证关系中进行理解,对"个人"概... "个人"是马克思恩格斯哲学中的一个重要概念。在一定意义上,这一概念是唯物史观建构的基础性概念。然而,学术界多在社会性维度下阐释这一概念,也即把"个人"放在其与社会的辩证关系中进行理解,对"个人"概念的理解存在着认识上的偏差和不足。马克思恩格斯的"个人"概念应该包含这样两层内涵:其一,社会性的"个人"是马克思恩格斯哲学中"个人"概念的主要维度;其二,自然性的、社会性的和关系性的"个人"是依次递展的三个维度。只有将这两个方面结合起来,才能揭示出马克思恩格斯哲学中"个人"概念的真实历史面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个人 社会 自然 关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共产党与传统文化学术研讨会”综述 被引量:1
11
作者 黄延敏 杏贝男 《中共党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126-126,共1页
2014年12月6日至7日,首都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教育学院与中国人民大学中国共产党历史与理论研究院共同主办的“中国共产党与传统文化”学术研讨会在京召开。来自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中国国家博物馆、中国社科院近... 2014年12月6日至7日,首都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教育学院与中国人民大学中国共产党历史与理论研究院共同主办的“中国共产党与传统文化”学术研讨会在京召开。来自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中国国家博物馆、中国社科院近代史研究所、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山东师范大学等高校和科研机构的近百位专家学者参会,学习出版社、《人民日报》理论部、《中共党史研究》编辑部、国家新闻广电出版总局、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等机构的领导和专家也出席了此次会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共产党 学术研讨会 传统文化 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 中国国家博物馆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中共党史研究》 中国人民大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牟宗三智的直觉思想的认识论维度 被引量:1
12
作者 陶悦 《北方论丛》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117-121,共5页
智的直觉思想是牟宗三哲学的重要内容,也是常遭质疑的理论创建。人们通常从狭义认识论的角度看待牟宗三智的直觉思想,这样不仅会产生诸多理解上的困难,而且易对其理论意义产生怀疑。但若以广义认识论的视角来看,牟宗三智的直觉思想的提... 智的直觉思想是牟宗三哲学的重要内容,也是常遭质疑的理论创建。人们通常从狭义认识论的角度看待牟宗三智的直觉思想,这样不仅会产生诸多理解上的困难,而且易对其理论意义产生怀疑。但若以广义认识论的视角来看,牟宗三智的直觉思想的提出则更具合理性与重要的理论价值。不仅在一定程度上克服了中国传统思维的模糊性,扭转了中国哲学轻忽"见闻之知"的传统,而且拓展了西方传统认识论的研究视域,以及知识的表达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牟宗三 智的直觉 认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学校德育生活向度缺失的原因及回归路径 被引量:2
13
作者 王宏德 《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5年第5期153-156,共4页
当代学校德育生活向度的弱化是德育失效的重要症结之所在,而儒家德育却极为重视道德教育的生活向度。以儒家生活化的道德教育方式为借鉴,探寻学校德育回归现实生活的基本路径,具有重要的理论与实践意义。德育应该坚持"生活世界&qu... 当代学校德育生活向度的弱化是德育失效的重要症结之所在,而儒家德育却极为重视道德教育的生活向度。以儒家生活化的道德教育方式为借鉴,探寻学校德育回归现实生活的基本路径,具有重要的理论与实践意义。德育应该坚持"生活世界"与"道德世界"的有机统一;坚持"自主建构"与"价值引导"的内外互动;坚持"感性教育"与"理性教育"的双向引导;坚持"行为锻炼"与"言语说教"的协同并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当代德育 儒家德育 生活向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作为德性的正义
14
作者 王润稼 陈杰 《宜春学院学报》 2012年第5期8-11,共4页
在亚里士多德所构建的伦理学体系中,正义有着极高的地位,正义是德行之首,"比星辰更让人崇拜"。亚里士多德不仅给予正义以详细的阐释,而且运用中道原则对其进行规训,以达到个人与城邦的幸福和至善。他着重论述了正义的道德特性... 在亚里士多德所构建的伦理学体系中,正义有着极高的地位,正义是德行之首,"比星辰更让人崇拜"。亚里士多德不仅给予正义以详细的阐释,而且运用中道原则对其进行规训,以达到个人与城邦的幸福和至善。他着重论述了正义的道德特性,将其与个体德性区分开来,并在此基础上将正义分为总体正义与部分正义。最后亚里士多德运用中道原则,对正义的获得提供了行之有效的方法,使得正义得以成为现实。由此,我们可以充分的理解正义在亚里士多德哲学那里所蕴含的德性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正义 德性 中道原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幸福就是拥有上帝——浅析奥古斯丁的“幸福论” 被引量:3
15
作者 王艳霞 李立家 《安康学院学报》 2009年第5期15-17,共3页
西方伦理学中一直存在"德性论"和"幸福论"这一争论焦点。作为基督教伦理学的奠基人物,奥古斯丁在继承前人思想遗产,批判传统"幸福论"的基础上,提出了"幸福就是拥有上帝"的命题。本文围绕这一命... 西方伦理学中一直存在"德性论"和"幸福论"这一争论焦点。作为基督教伦理学的奠基人物,奥古斯丁在继承前人思想遗产,批判传统"幸福论"的基础上,提出了"幸福就是拥有上帝"的命题。本文围绕这一命题,对奥古斯丁"幸福论"的产生背景、内容进行了全面的分析与阐述,并进一步揭示了其伦理学意义和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幸福 上帝 奥古斯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办报"上路":意志、规范与导向--1949年前后中共新闻纪律检查整肃 被引量:1
16
作者 赵亮 《现代哲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49-54,共6页
从1947年到1950年,基于促推现实(土改生产)工作纠偏及实现党的意识形态主张国家化,中国共产党对新闻工作持续进行特定方向的整顿,使各地各级新闻工作的信息来源、口径准入、素材加工和用语范式均统一于中央意志,以此确保党对新闻(宣传)... 从1947年到1950年,基于促推现实(土改生产)工作纠偏及实现党的意识形态主张国家化,中国共产党对新闻工作持续进行特定方向的整顿,使各地各级新闻工作的信息来源、口径准入、素材加工和用语范式均统一于中央意志,以此确保党对新闻(宣传)导向的定向发引。回顾这段历史,说明在现时推进新闻事业改革的过程中,仍应牢固坚持党对新闻工作的绝对领导并不断改善领导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共中央 新闻纪律 意志 规范 导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陈独秀“二次革命论”的现实与理论基础 被引量:1
17
作者 朱丹 《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8年第5期78-79,共2页
陈独秀的"二次革命论"的错误是当时的现实困境与理论贫乏造成的。从中国共产党的实力来讲,当时尚不具备夺取民主革命领导权的可能性;从当时国共合作的实际来看,过分强调无产阶级政党的领导权可能会加速国共合作的破裂。共产... 陈独秀的"二次革命论"的错误是当时的现实困境与理论贫乏造成的。从中国共产党的实力来讲,当时尚不具备夺取民主革命领导权的可能性;从当时国共合作的实际来看,过分强调无产阶级政党的领导权可能会加速国共合作的破裂。共产国际也不支持中共夺取民主革命的领导权。在革命前途问题上,陈独秀认为国民革命成功后要经过一长时期的资本主义发展才有社会革命之需要与可能,这一判断是陈独秀提出"二次革命论"的理论前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陈独秀 二次革命论 现实困境 理论误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析邦联制和联邦制不能解决台湾统一问题 被引量:1
18
作者 谢影 《中国科技财富》 2010年第4期173-173,159,共2页
实现祖国的统一是我们中华儿女最大心愿,面对台湾不独不统的僵局,有不少人谈到中国用邦联制或联邦制来解决台湾的政治地位,实现祖国的完全统一。对于这个问题,我们从中国大陆和台湾这两个角度进行分析可以看出,联邦制和邦联制解决... 实现祖国的统一是我们中华儿女最大心愿,面对台湾不独不统的僵局,有不少人谈到中国用邦联制或联邦制来解决台湾的政治地位,实现祖国的完全统一。对于这个问题,我们从中国大陆和台湾这两个角度进行分析可以看出,联邦制和邦联制解决台湾统一问题上行不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邦联制 联邦制 台湾问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试析“求同存异”原则在我国外交政策中的演进
19
作者 都斌 《领导科学》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Z期59-60,共2页
在整个中国外交实践中,"求同存异"原则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是指导我国外交实践的重要理论。自从1955年4月周恩来总理在亚非会议上首次提出"求同存异"原则后,它便成为我国处理国与国之间分歧的有效方法和指针。
关键词 我国外交 外交实践 中日关系 周恩来选集 中日邦交正常化 对外政策 亚非国家 国际形势 “中国威胁论” 对外关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析毛泽东建军思想
20
作者 陈晨 《赤峰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6年第2期45-47,共3页
军队是一个国家实力的象征,是国家力量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加强军队建设是我们始终不能松懈的艰巨任务。如今,中国人民解放军已走过88年的光辉历程,指导其发展壮大的毛泽东建军思想依然为其建设提供重要的理论借鉴意义。毛泽东建军思想... 军队是一个国家实力的象征,是国家力量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加强军队建设是我们始终不能松懈的艰巨任务。如今,中国人民解放军已走过88年的光辉历程,指导其发展壮大的毛泽东建军思想依然为其建设提供重要的理论借鉴意义。毛泽东建军思想的形成和发展具有前所未有的独创性,是具有中国特色的、科学的建军理论。因此,研究毛泽东建军思想不仅具有承前意义-总结建军历史经验,更有深刻的启后意义-为今天我军现代化建设提供指导,真正建成一支听党指挥、能打胜仗、作风优良的人民军队,为实现中国梦强军梦提供坚强保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建军理念 建军原则 建军宗旨 建军方针 现代化水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