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97篇文章
< 1 2 1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北京旅游信息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被引量:23
1
作者 周昕薇 宫辉力 +3 位作者 赵文吉 喻孟良 王颖 杨伶俐 《测绘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53-56,共4页
以北京旅游信息系统的开发为例,从数据库的设计、功能模块的设计等介绍基于GIS的旅游信息系统设计与实现流程。系统数据库以SQL Server2000进行管理,在VB环境下开发前端应用平台,利用ADO动态数据连接引擎实现数据通信;利用MapObjects组... 以北京旅游信息系统的开发为例,从数据库的设计、功能模块的设计等介绍基于GIS的旅游信息系统设计与实现流程。系统数据库以SQL Server2000进行管理,在VB环境下开发前端应用平台,利用ADO动态数据连接引擎实现数据通信;利用MapObjects组件技术,采用嵌入式集成方式,实现旅游空间分析、查询等专业应用与基本地理信息功能的有机集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理信息系统 空间查询 组件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三维地理信息系统的岩层产状测量方法 被引量:7
2
作者 段福州 赵文吉 +2 位作者 李家存 蔡文博 刘连刚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310-315,共6页
利用三维地理信息系统技术和多比例尺的国家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在计算机软硬件平台支持下,进行浅层岩层产状的测量和计算,可以用来替代传统的野外测量。该方法利用数字地面高程和高分辨率的数字正射影像图数据,建立研究区域的三维场景,... 利用三维地理信息系统技术和多比例尺的国家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在计算机软硬件平台支持下,进行浅层岩层产状的测量和计算,可以用来替代传统的野外测量。该方法利用数字地面高程和高分辨率的数字正射影像图数据,建立研究区域的三维场景,在计算机辅助下实现动态实时测量各种浅层岩层产状。通过选取和测量岩层上10个以上点的三维空间坐标,并利用最小二乘法原理求解测量点所构成的拟合平面,根据拟合平面方程计算岩层产状的各个要素。该方法可通过专家可视化判别岩层产状计算的可靠性,并可通过不断修改测量点位置,经迭代计算提高岩层产状的准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岩层产状测量 地理信息系统 三维场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机载LiDAR系统在道路勘测中的数据获取及应用 被引量:8
3
作者 骆云飞 王书民 《测绘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S1期362-364,371,共4页
从道路的机载LiDAR数据获取出发,解析各步骤的原理以及若干优化方法,同时给出了机载LiDAR系统在道路、城市中的多项意义,对于推进机载LiDAR技术的应用有一定的启示作用。
关键词 机载LiDAR系统 数据获取 道路勘测 LiDAR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永久散射体干涉测量技术在首都机场的应用 被引量:2
4
作者 王洒 宫辉力 +1 位作者 杜钊锋 顾兆芹 《测绘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0期65-69,共5页
采用永久散射体干涉测量技术,结合2003—2009年间28幅Enviast卫星的ASAR影像,分两次监测首都机场地面沉降情况。试验结果表明,首都机场及其附近区域存在着地表形变。在监测的时间区间内,T1、T2航站楼有下降趋势,年均形变量约为10 mm;T3... 采用永久散射体干涉测量技术,结合2003—2009年间28幅Enviast卫星的ASAR影像,分两次监测首都机场地面沉降情况。试验结果表明,首都机场及其附近区域存在着地表形变。在监测的时间区间内,T1、T2航站楼有下降趋势,年均形变量约为10 mm;T3航站楼有上升趋势,且呈现出不均匀状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首都机场 永久散射体干涉测量 地面沉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虚拟地理信息技术的地下水动态模拟分析应用 被引量:1
5
作者 胡卓玮 朱琳 宫辉力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759-766,共8页
针对现有地下水流模拟软件在数据预处理、三维可视化效果等方面的不足,以Visual C++6.0为主要开发环境、OpenGL为三维图形显示与渲染工具,以地下水及其赋存地质体观测记录为主要数据源,实现了数据处理、建模、存储、调度、查询以及真三... 针对现有地下水流模拟软件在数据预处理、三维可视化效果等方面的不足,以Visual C++6.0为主要开发环境、OpenGL为三维图形显示与渲染工具,以地下水及其赋存地质体观测记录为主要数据源,实现了数据处理、建模、存储、调度、查询以及真三维可视化,在此基础上完成了地下水动态模拟分析功能,实现了虚拟地理信息技术在地下水工作中的系统应用,具有功能开放、丰富、灵活的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虚拟地理信息系统 地下水 动态模拟 空间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单人背包式三维全景技术在室内虚拟三维场景中的应用 被引量:8
6
作者 胡宇楠 陶永亮 +1 位作者 胡晓明 关鸿亮 《测绘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9期68-71,共4页
近年来,三维全景技术发展如火如荼,许多互联网公司纷纷推出自己的街景地图服务。这些街景数据大多是利用车载平台上搭载的CCD传感器采集得到的。在汽车无法驶入的地方,如狭窄的街道、胡同,以及酒店、博物馆等室内场景,全景数据是无法采... 近年来,三维全景技术发展如火如荼,许多互联网公司纷纷推出自己的街景地图服务。这些街景数据大多是利用车载平台上搭载的CCD传感器采集得到的。在汽车无法驶入的地方,如狭窄的街道、胡同,以及酒店、博物馆等室内场景,全景数据是无法采集到的。针对当前车载全景采集平台的不足,本文提出了单人背包式全景采集方式,介绍了该采集方式的特点和应用,描述了通过krpano利用背包采集的影像数据创建北京某主题酒店室内虚拟三维全景的全过程,并将三维全景技术与GIS和主流的虚拟现实技术(VR)进行了比较和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背包式 三维全景技术 GIS 虚拟现实(V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北京地区热力景观格局及典型城市景观的热环境效应 被引量:67
7
作者 孟丹 李小娟 +1 位作者 宫辉力 赵文吉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3期3491-3500,共10页
城市热环境是城市生态环境中的一个重要指标,将景观生态学理论融入到热环境研究中,尝试探讨北京地区热力景观格局及城市公园、道路景观的热环境效应。地表温度反演是分析热力景观格局及典型城市景观热环境效应的前提,论文以北京地区为例... 城市热环境是城市生态环境中的一个重要指标,将景观生态学理论融入到热环境研究中,尝试探讨北京地区热力景观格局及城市公园、道路景观的热环境效应。地表温度反演是分析热力景观格局及典型城市景观热环境效应的前提,论文以北京地区为例,首先利用两景ASTER影像数据采用TES算法定量反演地表温度。通过半变异函数分析地表温度空间异质性,确定最大采样尺度,然后在景观统计软件Fragstats中,计算不同粒度下的景观格局指数,分析热力景观格局及其尺度效应。通过景观斑块特征分析和缓冲区分析,探讨公园景观斑块、道路景观廊道特征的热环境效应。总体上公园景观对应的平均温度随着公园面积、边界长度的增加而减小,随着公园周长面积比增大而增大;随着距离公园渐远,地表温度升高,且升温趋势变缓。随着道路密度增加,道路平均温度显著升高,标准差显著降低,道路密度等级与道路平均温度的相关系数达到0.8021;随着距离道路中心线距离增加,缓冲区内的平均温度略有下降,但变化微弱。因此,应充分重视公园景观在缓解城市热环境方面的作用,合理布局城市道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力景观格局 城市热环境效应 公园景观 道路廊道 北京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激光扫描数据的三维可视化建模 被引量:35
8
作者 路兴昌 宫辉力 +2 位作者 赵文吉 张爱武 李小娟 《系统仿真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7期1624-1629,共6页
利用地面三维激光扫描仪获取的空间数据,进行了三维空间地物可视化建模研究,提出了利用地面固定激光扫描数据建立建筑物三维可视化模型的框架。针对激光扫描数据的特点进行了地物分离和降噪处理,提取目标建筑物,去除测量噪声和遮挡物;... 利用地面三维激光扫描仪获取的空间数据,进行了三维空间地物可视化建模研究,提出了利用地面固定激光扫描数据建立建筑物三维可视化模型的框架。针对激光扫描数据的特点进行了地物分离和降噪处理,提取目标建筑物,去除测量噪声和遮挡物;应用平面分割和Hough变换对目标物识别并提取特征点、线、面,进行目标建筑物立面整体匹配纠正,在此基础上,对原始测量数据进行重新采样和多站点拼接配准,得到正确的、完整的目标建筑物立面信息;通过构建三角网建立三维表面模型,通过进行纹理映射实现三维模型可视化表达。试验结果表明,利用上述方法可以有效地处理三维激光扫描获取的空间点位数据,实现对建筑物快速三维可视化建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光扫描 数据处理 三维建模 可视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县级多维贫困度量及其空间分布格局研究——以连片特困区扶贫重点县为例 被引量:122
9
作者 王艳慧 钱乐毅 段福洲 《地理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2期1489-1497,共9页
贫困人口及其分布区域的有效瞄准和识别是新阶段连片特困区农村扶贫开发需要解决的首要问题。从多维角度把握贫困的实质并进行多维贫困的具体度量和分析成为近年来国内外研究的焦点。在系统设计多维贫困识别指标体系及多维贫困测算算法... 贫困人口及其分布区域的有效瞄准和识别是新阶段连片特困区农村扶贫开发需要解决的首要问题。从多维角度把握贫困的实质并进行多维贫困的具体度量和分析成为近年来国内外研究的焦点。在系统设计多维贫困识别指标体系及多维贫困测算算法流程的基础上,以河南省南阳市连片特困区扶贫重点县为研究区域,构建基于"双临界值"的"维度加总/分解"算法进行了"县级-村级"的贫困人口多维贫困量算和分析;借助Kriging法对村级多维贫困测算结果进行空间插值处理,系统分析研究区多维贫困状况空间分布格局。结果显示:研究区多维贫困发生率和多维贫困指数都呈现"西高东低"趋势,其中,内乡县和淅川县的综合贫困指数MPI最大,镇平县MPI最小。其主要致贫因素为收入和健康,收入指标对贫困的贡献度在空间上呈现"西北-东南"条带状分布,健康问题集中在镇平县;次要致贫因素为教育年限、儿童入学率以及燃料类型。此外,淅川县山区地区多维贫困发生率最高,县城附近的MPI相对较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贫困识别指标体系 多维贫困测算 双临界值法 空间插值 空间分布格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S-InSAR技术在北京平原区地面沉降监测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11
10
作者 顾兆芹 宫辉力 +4 位作者 张有全 卢学辉 王洒 王荣 刘欢欢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7期1898-1902,共5页
北京市近60年长期超量开采地下水已经引起了严重的地下水水位下降和大范围地面沉降,截止到2009年最大累计沉降量达到1096 mm ,并以30~60 mm · y -1速率扩展,严重威胁城市规划建设和人民交通安全。相对于传统的水准测量、分层... 北京市近60年长期超量开采地下水已经引起了严重的地下水水位下降和大范围地面沉降,截止到2009年最大累计沉降量达到1096 mm ,并以30~60 mm · y -1速率扩展,严重威胁城市规划建设和人民交通安全。相对于传统的水准测量、分层标等地面沉降监测手段,永久散射体干涉测量技术(PS-InSAR)可以快速获取高分辨率的地表形变细节信息。利用PS-InSAR技术和2003年12月-2009年3月Envisat卫星29景ASAR影像监测北京平原区地面沉降发展情况,发现北京平原区沉降漏斗已连成一片,沉降梯度变化较大地区主要分布在北京第四系凹陷区,覆盖面涉及朝阳、昌平、顺义、通州等区县,并有东移外扩趋势,平谷县境内出现新的沉降中心。沉降分布受前门-良乡-顺义、黄庄-高丽营、南口-孙河等主要断层控制,地面沉降与地下水水位变化具有明显相关性,呈现季节性下降(3月-6月)与回弹(11月-3月)趋势,并受弱透水层应力应变本构关系(弹性-塑性-黏弹性)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面沉降 永久散射体干涉测量技术 北京 应力-应变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型古文物真三维数字化方法 被引量:59
11
作者 胡少兴 查红彬 张爱武 《系统仿真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951-954,963,共5页
古文物数字化保护已经成为关系全球的社会化问题。提出了一种以三维激光扫描技术和CCD摄像技术为主要数据获取手段的真三维、真尺寸、真纹理的古文物数字化工程方法。首先,对三维数据进行去除噪声和补洞等预处理;接着,利用一种改进的IC... 古文物数字化保护已经成为关系全球的社会化问题。提出了一种以三维激光扫描技术和CCD摄像技术为主要数据获取手段的真三维、真尺寸、真纹理的古文物数字化工程方法。首先,对三维数据进行去除噪声和补洞等预处理;接着,利用一种改进的ICP算法,实现渐进式多视点三维数据配准;最后,由体绘制方法将所有视点的三维数据整合成连贯的完整的三维网格,并给出纹理映射方法,建立真三维、真纹理的古文物数字化模型。提出的方法已经在云冈石窟和古建数字化工程的实践中得到了充分验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文物 数字化 激光扫描 三维模型 摄像机标定 纹理映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激光与可见光同步数据的室外场景三维重建 被引量:20
12
作者 张爱武 胡少兴 +1 位作者 孙卫东 李风亭 《电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810-815,共6页
 本文根据TH 3DLCS 2001三维成像扫描仪可同步扫描激光与可见光数据的特点,提出了室外场景三维重建的系统方法.推导了激光与可见光采样点的配准关系,给出了每一激光采样点的RGB值;引入马氏距离,提出了基于反向投影的多机位三维数据快...  本文根据TH 3DLCS 2001三维成像扫描仪可同步扫描激光与可见光数据的特点,提出了室外场景三维重建的系统方法.推导了激光与可见光采样点的配准关系,给出了每一激光采样点的RGB值;引入马氏距离,提出了基于反向投影的多机位三维数据快速配准算法,将多机位三维数据无缝拼合在同一坐标系内;依据Hough变换和模糊子集,划分室外三维数据场为房顶、墙面、窗户、地面、树木、其他物体等6类,并给出了网格剖分方法.实验证明本文所提出的方法有效地解决了室外场景三维重建的基本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光与可见光同步数据 配准 分割 纹理映射 三维建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蒸散发模拟的Valiantzas方法在中国的应用 被引量:8
13
作者 潘云 宫辉力 +2 位作者 李小娟 朱琳 张静 《水科学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30-37,共8页
根据一种简化的Penman模型,建立了一个无需风速的参考作物蒸散发模型(Penman-Valiantzas模型),在此基础上又结合Hargreaves辐射方程建立了无需风速和日照时数的Penman-Valiantzas-Hargreaves模型。利用世界粮食组织的CLIMWAT数据库中15... 根据一种简化的Penman模型,建立了一个无需风速的参考作物蒸散发模型(Penman-Valiantzas模型),在此基础上又结合Hargreaves辐射方程建立了无需风速和日照时数的Penman-Valiantzas-Hargreaves模型。利用世界粮食组织的CLIMWAT数据库中156个气象站点多年月平均资料对此模型在中国的适用性进行了分析。通过与FAO Pen-man-Menteith标准参考作物蒸散发量比较发现,这两个模型的相关性分别为96.64%和93.44%,均方根误差分别为0.32 mm/d和0.43 mm/d,比目前广泛使用的Priestley-Taylor模型、Hargreaves模型都具有更高的模拟精度。此外,利用北京延庆站的长期气象观测资料对Penman-Valiantzas模型进一步验证,模拟结果与FAO Penman-Menteith估算值和蒸发皿观测值的相关性分别为97.84%、86.38%;在北京站的应用表明,Penman-Valiantzas-Hargreaves模型在日尺度模拟方面也具有较高精度。研究认为,Valiantzas方法适宜在中国使用,是风速、日照时数数据缺乏情况下参考作物蒸散发模拟的较好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参考作物蒸散发 FAO Penman—Menteith模型 Hargreaves辐射方程 气象 风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探地雷达在探测玉树走滑断裂带活动性中的初步应用 被引量:12
14
作者 张迪 李家存 +4 位作者 吴中海 钟若飞 田婷婷 张铎 刘晓东 《地质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204-216,共13页
探地雷达具有快速、检测范围广、探测深度深、分辨率高及对地表环境无破坏等特点,在活动断层探测应用中具有很大的优势。在简要介绍玉树走滑断裂带活动性的基础上,选择高分辨率的探地雷达对隆宝、昔日达和盘琼沟处断裂带附近的活动断层... 探地雷达具有快速、检测范围广、探测深度深、分辨率高及对地表环境无破坏等特点,在活动断层探测应用中具有很大的优势。在简要介绍玉树走滑断裂带活动性的基础上,选择高分辨率的探地雷达对隆宝、昔日达和盘琼沟处断裂带附近的活动断层进行探测。采用时间域有限差分法建立活动断层的数值模型对其雷达波响应特征进行模拟,分析断层在探地雷达剖面上的反射波特征。根据断层的反射波特征解译探地雷达图像,判断断层的位置、走向及空间展布。结合探槽开挖对比,探地雷达图像的解译结果与探槽开挖后的断裂带剖面展示的断层活动性质基本一致。根据隆宝、昔日达和盘琼沟处的探地雷达图像与探槽剖面上断层反射波特征的对比研究,解译了玉树地震震中位置探地雷达剖面上的断层展布。研究表明,探地雷达是一种快速探测活动断层的有效方法,尤其是在地表破裂不明显的区域,不仅可以准确地判断断层的位置、走向及空间展布,还可以将断裂带附近地下岩层的层位信息及探槽断面之外的地表下图像清晰地呈现出来,为以后运用探地雷达探测活动断层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探地雷达 时间域有限差分法 活动断层 探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线性变换和信息相邻相关的高光谱自适应波段选择 被引量:11
15
作者 张爱武 杜楠 +1 位作者 康孝岩 郭超凡 《红外与激光工程》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213-221,共9页
通过非线性函数变换改进后的谱间Pearson相关分析可同时获取高光谱影像光谱间的综合相关系数(r_(cl))、相关类型和统计显著性水平;研究发现,非线性是高光谱影像的谱间相关性的主要类型。基于相关系数的波段相邻相关系数(r_(ac))在自适... 通过非线性函数变换改进后的谱间Pearson相关分析可同时获取高光谱影像光谱间的综合相关系数(r_(cl))、相关类型和统计显著性水平;研究发现,非线性是高光谱影像的谱间相关性的主要类型。基于相关系数的波段相邻相关系数(r_(ac))在自适应波段选择算法(ABS)中是为了表达波段的独立性,然而发现ABS算法中rac并不能有效表达波段独立性。鉴于此,提出了一种信息相邻相关系数(r_(iac))和基于此指数改进的自适应波段选择算法(MABS)。使用公共数据和实验室采集数据,对ABS、基于线性相关系数(r_l)的MABS(r_l)和基于r_(cl)的MABS(r_(cl))等三种算法进行实验。结果表明:在波谱范围和算法有效性及精度方面,MABS均优于ABS;MABS较好地兼顾了大信息量和强独立性原则,其波段选择结果的光谱范围明显大于ABS;MABS(r_(cl))的光谱范围略大于MABS(r_l);三种算法的总体分类精度(OA)和Kappa系数的大小顺序均为:MABS(r_(cl))>MABS(r_l)>AB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线性相关 谱间相关系数 信息相邻相关 波段选择 高光谱图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苏锡常地区地面沉降地质结构三维可视化模型虚拟现实系统研究 被引量:7
16
作者 于军 苏小四 +3 位作者 朱琳 段福洲 高立 吴曙亮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393-399,共7页
从苏锡常地区地面沉降研究实际需要出发,介绍了利用虚拟现实技术构建地面沉降地质结构三维可视化模型虚拟现实系统的设计思路、开发模式、实现方法和功能特点。该系统真实表达了研究区三维地层结构特征,逼真再现了地面沉降模型所预测的... 从苏锡常地区地面沉降研究实际需要出发,介绍了利用虚拟现实技术构建地面沉降地质结构三维可视化模型虚拟现实系统的设计思路、开发模式、实现方法和功能特点。该系统真实表达了研究区三维地层结构特征,逼真再现了地面沉降模型所预测的地下水流场、地面沉降发展变化过程,并虚拟表现出地面沉降可能造成的后果,为苏锡常地区地面沉降机理及预测研究提供了一个全新的三维可视化平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面沉降 虚拟现实 地质结构 可视化模型 苏锡常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下水流场三维可视化研究进展与前景 被引量:10
17
作者 宫辉力 潘云 +1 位作者 李小娟 赵文吉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384-392,共9页
在系统回顾近10年来地下水流场三维可视化主要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结合笔者的研究实践,综述了地下水流场三维可视化研究进展。从三维表现形式上,把地下水流场的三维可视化表达方法分为5类:准三维写意可视化、准三维制图可视化、三维体视... 在系统回顾近10年来地下水流场三维可视化主要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结合笔者的研究实践,综述了地下水流场三维可视化研究进展。从三维表现形式上,把地下水流场的三维可视化表达方法分为5类:准三维写意可视化、准三维制图可视化、三维体视化、混合可视化和立体可视化。分别论述了每种方法的几何模型、空间分析和绘制技术等,并分析了三维可视化技术在地下水流场研究中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下水流场 三维可视化 几何模型 空间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GIS、RS的野鸭湖及周边湿地资源动态变化分形研究 被引量:12
18
作者 张志锋 宫辉力 +1 位作者 赵文吉 付瑞海 《国土资源遥感》 CSCD 2004年第3期42-45,共4页
介绍了分形几何学理论及其特点。首先,基于GIS、RS技术,利用多源遥感影像融合技术和GIS叠置对比分析功能、人机交互解译,得出北京市野鸭湖湿地自然保护区及周边区域在1998年、2000年和2002年湿地资源现状;再利用方正智慧软件统计出各类... 介绍了分形几何学理论及其特点。首先,基于GIS、RS技术,利用多源遥感影像融合技术和GIS叠置对比分析功能、人机交互解译,得出北京市野鸭湖湿地自然保护区及周边区域在1998年、2000年和2002年湿地资源现状;再利用方正智慧软件统计出各类型湿地图斑的周长和面积,并求出面积、周长的对数,根据二维欧氏空间分形维计算模型,计算出各类型湿地资源的分形维数值和稳定性指数;最后,根据分行维数和稳定性指数的物理意义,揭示了野鸭湖地区湿地资源的动态变化情况。研究表明,沼泽和湖泊是该区域湿地环境的主体,也是最脆弱的湿地要素;湿地资源分形维数(D)和稳定性指数(SK)可以为湿地环境评价、湿地资源的合理利用与可持续发展提供决策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野鸭湖 湿地 多源遥感影像融合 叠置分析 分形维数 稳定性指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京津冀都市圈热环境空间格局遥感分析 被引量:14
19
作者 胡姝婧 胡德勇 +1 位作者 李小娟 王荣华 《国土资源遥感》 CSCD 2009年第3期94-99,共6页
以京津冀都市圈热环境为研究对象,利用MODIS数据获取了2001、2004、2006和2008年的地表温度,通过温度距平图定性分析京津冀都市圈不同时间、不同城市的热岛强度及变化规律;利用景观学知识,参考热力景观空间格局评价体系,选取缀块... 以京津冀都市圈热环境为研究对象,利用MODIS数据获取了2001、2004、2006和2008年的地表温度,通过温度距平图定性分析京津冀都市圈不同时间、不同城市的热岛强度及变化规律;利用景观学知识,参考热力景观空间格局评价体系,选取缀块个数(NP)、蔓延度指数(CONTAG)和香农多样性指数(SHDI)等对北京、天津两市的热环境空间格局进行了定量描述。结果表明,2001~2004年间北京热力景观格局趋于分散(除夏季外),2004年后逐渐呈集聚状态;夏季北京的热力景观格局异于其它季节,2004年的最为集聚,而2008年的较往年破碎,热场极分散;天津市热力景观格局变化趋势不太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京津冀都市圈 MODIS 温度距平图 热力景观 空间格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升降轨道SAR数据获取DEM的试验研究 被引量:10
20
作者 王琴 陈蜜 +1 位作者 刘书军 张鹏程 《测绘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39-43,共5页
首先介绍了利用In SAR技术提取DEM的原理及方法,其次对利用ENVISAT卫星的升轨SAR数据和降轨SAR数据获取DEM,然后对其融合,并将融合前后的DEM与SRTM3 DEM进行比较,分析其精度。结果表明,与单独利用升轨SAR数据或降轨SAR数据获取的DEM相比... 首先介绍了利用In SAR技术提取DEM的原理及方法,其次对利用ENVISAT卫星的升轨SAR数据和降轨SAR数据获取DEM,然后对其融合,并将融合前后的DEM与SRTM3 DEM进行比较,分析其精度。结果表明,与单独利用升轨SAR数据或降轨SAR数据获取的DEM相比,融合后的DEM能更好地显示地形起伏特征,高程精度得到明显提升,且羽化融合后的DEM精度最高,其与参考DEM─SRTM3 DEM高程差异标准差为±7.25,高程差异绝对值小于15 m的地区占95.4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NSAR SRTM 羽化 均值 最佳分辨率 精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