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9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作为美育的艺术、艺术史如何可能?
被引量:
12
1
作者
王德胜
《中国文艺评论》
CSSCI
2022年第12期4-13,共10页
以人为核心、“成人”为目标的美育,对人的“全面发展”能力的关注,超越了对人的一般知识能力要求。艺术虽是一种通向“成人”目标的功能路径,但它并不天然地构成人的美育,艺术史更具有某种间接性。艺术、艺术史与美育发生具体关系的根...
以人为核心、“成人”为目标的美育,对人的“全面发展”能力的关注,超越了对人的一般知识能力要求。艺术虽是一种通向“成人”目标的功能路径,但它并不天然地构成人的美育,艺术史更具有某种间接性。艺术、艺术史与美育发生具体关系的根本,在于能够超越一般知识构造的内化追求,在自身内部形成与美育“成人”目标的有效对接。在实践路径及手段层面体现美育育人的“化人”成效,是艺术、艺术史与美育关系建构的基本落脚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育
艺术
艺术史
“成人”
目标转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艺术社会学的来历、现状和问题
被引量:
5
2
作者
姚文放
《艺术学研究》
2024年第4期20-25,共6页
20世纪50年代以来,文艺社会学的建设遍布欧美各个国家和地区,成为一门热闹非凡的“显学”。从20世纪80年代至21世纪初,我国文艺社会学的建设也发展迅速,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晚近适逢全球经济、社会、政治、文化格局发生重大变化,文...
20世纪50年代以来,文艺社会学的建设遍布欧美各个国家和地区,成为一门热闹非凡的“显学”。从20世纪80年代至21世纪初,我国文艺社会学的建设也发展迅速,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晚近适逢全球经济、社会、政治、文化格局发生重大变化,文艺社会学出现了与文化社会学合流的新动向。这一新动向引发了学界关于重视艺术和审美的呼吁,而这恰恰成为后来艺术社会学异军突起的先声。从文艺社会学到文化社会学再到艺术社会学的“三步曲”,在探索、突破、创造、建构的过程中体现出蓬勃的生机和开新的锐气。当下可谓人人争说艺术学,但绝大多数人并未意识到一个根本性的问题,即现有艺术学理论所概括、提炼出的一般规律和通行原则往往并不适用于具体的艺术门类和作品类型,而这种“方法论两难”问题的存在恰恰可能成为艺术社会学进一步谋求自身发展的重要契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艺术社会学
文艺社会学
文化社会学
艺术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巴黎奥运会开幕式随想
3
作者
陆扬
《贵州大学学报(艺术版)》
2025年第2期1-6,F0002,共7页
一、多元认同政治学法国奥运会开幕之前,网络上有自媒体此起彼伏,讽刺法国穷嗖嗖,舍不得投入资金修建场馆,塞纳河上垃圾漂浮,节目表演,干脆没有。这在奥运会的开幕式中,是没有前例的。说起来,巴黎是我熟悉的城市,我曾在巴黎高师哲学系...
一、多元认同政治学法国奥运会开幕之前,网络上有自媒体此起彼伏,讽刺法国穷嗖嗖,舍不得投入资金修建场馆,塞纳河上垃圾漂浮,节目表演,干脆没有。这在奥运会的开幕式中,是没有前例的。说起来,巴黎是我熟悉的城市,我曾在巴黎高师哲学系做过三个月的访问学者,亦曾数度开会出差,造访过这个世界时尚之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政治学
巴黎奥运会
塞纳河
多元认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在精神会通处找寻建构路径——“第二个结合”与中国自主文艺批评话语体系建构初论
被引量:
3
4
作者
王德胜
李雷
《中国文艺评论》
CSSCI
2024年第10期37-45,I0001,I0002,共11页
建构中国自主的文艺批评话语体系,需要坚持“两个结合”,尤其是马克思主义经典文艺思想与中国传统文艺批评话语的深度结合。二者的高度契合及融通,主要不在于概念、范畴、命题等的相近或相同,而在于它们都将真善美的价值追求作为文艺批...
建构中国自主的文艺批评话语体系,需要坚持“两个结合”,尤其是马克思主义经典文艺思想与中国传统文艺批评话语的深度结合。二者的高度契合及融通,主要不在于概念、范畴、命题等的相近或相同,而在于它们都将真善美的价值追求作为文艺批评的基本出发点,不仅有着共同的理论问题域或话题关注点,而且在文艺性质与功能、文艺批评标准与原则、人物形象塑造等核心问题的观念主张方面具有内在一致性或精神相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自主文艺批评话语体系
“第二个结合”
马克思主义经典文艺思想
中国传统文艺批评话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新媒介、新幻想与新现实
被引量:
3
5
作者
许苗苗
《中国文艺评论》
CSSCI
2024年第4期47-54,I0002,共9页
现实主义是一个随历史变迁而不断调整的概念,其在新媒介文艺中展现出诸多新质,网络文学为探讨新媒介现实主义提供了充分的空间。互联网上出现过优秀的现实主义作品,也存在将印刷文学理念生硬搬上网的移植现实主义作品,为获得政策扶植或...
现实主义是一个随历史变迁而不断调整的概念,其在新媒介文艺中展现出诸多新质,网络文学为探讨新媒介现实主义提供了充分的空间。互联网上出现过优秀的现实主义作品,也存在将印刷文学理念生硬搬上网的移植现实主义作品,为获得政策扶植或奖项等进行题材定制的功利现实主义作品。当前网络文学中,即便是描写现实生活也多借幻想手段,这并非现实主义已经过时,而是传奇和幻想在网络上具备更强的媒介适应性。其实,网络文学并未偏离现实。跨界融合的新类型、差异运用的新手段、即时反馈的新经验,反映了网络时代更深层的现实。幻想和现实的斗争与融合,促使网络文学在曲径中探索表达的通途,新媒介文艺领域频繁涌现的内在矛盾推进了现实主义的持续变革和不断拓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媒介
网络文学
现实主义
新媒介现实主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文艺评论的“事理”与“情理”
被引量:
2
6
作者
王德胜
《中国文艺评论》
CSSCI
2023年第10期4-10,I0002,共8页
文艺评论的“事理”,是文艺作品、文艺创作和文艺活动等的存在事实,“因事循理”的批评意识则是文艺评论进行价值判断的关键。同时,文艺评论隐含着主体情感意识的作用,“情理”内在地结构了文艺评论的判断立场。这也是文艺评论能够不拘...
文艺评论的“事理”,是文艺作品、文艺创作和文艺活动等的存在事实,“因事循理”的批评意识则是文艺评论进行价值判断的关键。同时,文艺评论隐含着主体情感意识的作用,“情理”内在地结构了文艺评论的判断立场。这也是文艺评论能够不拘于一般事实描述,必定从文艺的具体“事理”中见出更深一层意义、更高一层价值的特殊性所在。面对互联网世界扑面而来的各种感性喧嚣、快意消费,文艺评论尤其需要不断完善评论者的批评理性,强化评论者的价值建构意识,从“事理导向情理”的评价原则和“情理见诸事理”的评价方法两个方面,现实地把握好文艺评论的具体尺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艺评论
价值判断
事理
情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美育学》的“另外一本书”——杜卫《谈美育》序
7
作者
姚文放
《美育学刊》
2025年第3期1-3,共3页
《谈美育》以《美育学》为背景,但并非其简化版,而是一部独立的普及型读物,其写作克服了话语和精神生态的双重转换困难。《谈美育》的“漫谈体”风格和独特框架虽有“瑕疵”,却彰显了“形散神不散”的文体特色。该书提出“美育是基于审...
《谈美育》以《美育学》为背景,但并非其简化版,而是一部独立的普及型读物,其写作克服了话语和精神生态的双重转换困难。《谈美育》的“漫谈体”风格和独特框架虽有“瑕疵”,却彰显了“形散神不散”的文体特色。该书提出“美育是基于审美经验的人文教育”“丰厚感性”等观点,在美育理论建构上具有重要学术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谈美育》
美育理论
人文教育
丰厚感性
文学教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费诺罗萨和唐宋山水美学
8
作者
陆扬
《中国文艺评论》
2025年第5期78-88,I0004,共12页
费诺罗萨是19世纪后半叶著名的东方学家。虽然本人未深习中文,但在将中国的文字以及中国和日本的艺术介绍到西方世界方面,费诺罗萨的著作具有划时代的影响。费诺罗萨以“妙想”(idea)为绘画的最高境界,认为东方绘画优于西方绘画。他的...
费诺罗萨是19世纪后半叶著名的东方学家。虽然本人未深习中文,但在将中国的文字以及中国和日本的艺术介绍到西方世界方面,费诺罗萨的著作具有划时代的影响。费诺罗萨以“妙想”(idea)为绘画的最高境界,认为东方绘画优于西方绘画。他的《中日艺术时代》是西方人撰写的第一部东亚艺术史,以唐代和宋代山水为中国山水画的最高成就,并以郭熙的《林泉高致》为中国画论对于世界的最大贡献之一。费诺罗萨仰慕中西古代艺术的辉煌,哀叹他那个时代艺术的衰败,可以说书写了有别于“东方主义”话语的另一种浪漫主义东方镜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费诺罗萨
妙想
美术真说
山水画
王维
郭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感性操作、媒介化再造与文艺批评
9
作者
王德胜
《艺术学研究》
2025年第3期50-57,共8页
以移动互联网为场景的当下媒介环境,把我们带入由媒介主动实施“感性操作”的现实之境,并直接促发了人类经验的“媒介化再造”。有意识地强化文艺批评主体对当下媒介环境的敏感性,促使批评活动在新的经验生产机制中获得更加丰富和广泛...
以移动互联网为场景的当下媒介环境,把我们带入由媒介主动实施“感性操作”的现实之境,并直接促发了人类经验的“媒介化再造”。有意识地强化文艺批评主体对当下媒介环境的敏感性,促使批评活动在新的经验生产机制中获得更加丰富和广泛的观察世界、考察文艺的视角,是文艺批评在今天继续保持自身存在的特定根据。对这一根据的找寻,既是出于我们对重构现实中新的文艺批评与媒介关系的信心与热情,也有赖于对当下媒介“感性操作”的具体认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媒介
媒介化再造
感性操作
文艺批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为美育的艺术、艺术史如何可能?
被引量:
12
1
作者
王德胜
机构
首都师范大学艺术与美育研究院
出处
《中国文艺评论》
CSSCI
2022年第12期4-13,共10页
基金
2019年度国家社科基金艺术学重大项目“‘微时代’文艺批评研究”(项目批准号:19ZD02)的阶段性成果。
文摘
以人为核心、“成人”为目标的美育,对人的“全面发展”能力的关注,超越了对人的一般知识能力要求。艺术虽是一种通向“成人”目标的功能路径,但它并不天然地构成人的美育,艺术史更具有某种间接性。艺术、艺术史与美育发生具体关系的根本,在于能够超越一般知识构造的内化追求,在自身内部形成与美育“成人”目标的有效对接。在实践路径及手段层面体现美育育人的“化人”成效,是艺术、艺术史与美育关系建构的基本落脚点。
关键词
美育
艺术
艺术史
“成人”
目标转换
分类号
J05 [艺术—艺术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艺术社会学的来历、现状和问题
被引量:
5
2
作者
姚文放
机构
首都师范大学艺术与美育研究院
出处
《艺术学研究》
2024年第4期20-25,共6页
文摘
20世纪50年代以来,文艺社会学的建设遍布欧美各个国家和地区,成为一门热闹非凡的“显学”。从20世纪80年代至21世纪初,我国文艺社会学的建设也发展迅速,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晚近适逢全球经济、社会、政治、文化格局发生重大变化,文艺社会学出现了与文化社会学合流的新动向。这一新动向引发了学界关于重视艺术和审美的呼吁,而这恰恰成为后来艺术社会学异军突起的先声。从文艺社会学到文化社会学再到艺术社会学的“三步曲”,在探索、突破、创造、建构的过程中体现出蓬勃的生机和开新的锐气。当下可谓人人争说艺术学,但绝大多数人并未意识到一个根本性的问题,即现有艺术学理论所概括、提炼出的一般规律和通行原则往往并不适用于具体的艺术门类和作品类型,而这种“方法论两难”问题的存在恰恰可能成为艺术社会学进一步谋求自身发展的重要契机。
关键词
艺术社会学
文艺社会学
文化社会学
艺术学
分类号
C91 [经济管理]
J0-05 [艺术—艺术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巴黎奥运会开幕式随想
3
作者
陆扬
机构
首都师范大学艺术与美育研究院
出处
《贵州大学学报(艺术版)》
2025年第2期1-6,F0002,共7页
文摘
一、多元认同政治学法国奥运会开幕之前,网络上有自媒体此起彼伏,讽刺法国穷嗖嗖,舍不得投入资金修建场馆,塞纳河上垃圾漂浮,节目表演,干脆没有。这在奥运会的开幕式中,是没有前例的。说起来,巴黎是我熟悉的城市,我曾在巴黎高师哲学系做过三个月的访问学者,亦曾数度开会出差,造访过这个世界时尚之都。
关键词
政治学
巴黎奥运会
塞纳河
多元认同
分类号
J05 [艺术—艺术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在精神会通处找寻建构路径——“第二个结合”与中国自主文艺批评话语体系建构初论
被引量:
3
4
作者
王德胜
李雷
机构
首都师范大学艺术与美育研究院
出处
《中国文艺评论》
CSSCI
2024年第10期37-45,I0001,I0002,共11页
基金
2024年中国文联理论研究(部级)重大课题“‘两个结合’与新时代中国文艺话语体系建构研究”(项目批准号:ZGWLBJKT202401)的阶段性成果。
文摘
建构中国自主的文艺批评话语体系,需要坚持“两个结合”,尤其是马克思主义经典文艺思想与中国传统文艺批评话语的深度结合。二者的高度契合及融通,主要不在于概念、范畴、命题等的相近或相同,而在于它们都将真善美的价值追求作为文艺批评的基本出发点,不仅有着共同的理论问题域或话题关注点,而且在文艺性质与功能、文艺批评标准与原则、人物形象塑造等核心问题的观念主张方面具有内在一致性或精神相通性。
关键词
中国自主文艺批评话语体系
“第二个结合”
马克思主义经典文艺思想
中国传统文艺批评话语
Keywords
China’s independent discursive system of literary and art criticism
“The Second Combination”
classical Marxist literary thought
traditional Chinese literary critical discourse
分类号
I206 [文学—中国文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新媒介、新幻想与新现实
被引量:
3
5
作者
许苗苗
机构
首都师范大学艺术与美育研究院
出处
《中国文艺评论》
CSSCI
2024年第4期47-54,I0002,共9页
基金
2022年度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社交媒体时代网络文艺中的‘玩劳动’研究”(项目批准号:22BZW023)的阶段性成果。
文摘
现实主义是一个随历史变迁而不断调整的概念,其在新媒介文艺中展现出诸多新质,网络文学为探讨新媒介现实主义提供了充分的空间。互联网上出现过优秀的现实主义作品,也存在将印刷文学理念生硬搬上网的移植现实主义作品,为获得政策扶植或奖项等进行题材定制的功利现实主义作品。当前网络文学中,即便是描写现实生活也多借幻想手段,这并非现实主义已经过时,而是传奇和幻想在网络上具备更强的媒介适应性。其实,网络文学并未偏离现实。跨界融合的新类型、差异运用的新手段、即时反馈的新经验,反映了网络时代更深层的现实。幻想和现实的斗争与融合,促使网络文学在曲径中探索表达的通途,新媒介文艺领域频繁涌现的内在矛盾推进了现实主义的持续变革和不断拓展。
关键词
新媒介
网络文学
现实主义
新媒介现实主义
Keywords
new media
Internet literature
realism
new media realism
分类号
G206 [文化科学—传播学]
I206.7 [文学—中国文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文艺评论的“事理”与“情理”
被引量:
2
6
作者
王德胜
机构
首都师范大学艺术与美育研究院
出处
《中国文艺评论》
CSSCI
2023年第10期4-10,I0002,共8页
文摘
文艺评论的“事理”,是文艺作品、文艺创作和文艺活动等的存在事实,“因事循理”的批评意识则是文艺评论进行价值判断的关键。同时,文艺评论隐含着主体情感意识的作用,“情理”内在地结构了文艺评论的判断立场。这也是文艺评论能够不拘于一般事实描述,必定从文艺的具体“事理”中见出更深一层意义、更高一层价值的特殊性所在。面对互联网世界扑面而来的各种感性喧嚣、快意消费,文艺评论尤其需要不断完善评论者的批评理性,强化评论者的价值建构意识,从“事理导向情理”的评价原则和“情理见诸事理”的评价方法两个方面,现实地把握好文艺评论的具体尺度。
关键词
文艺评论
价值判断
事理
情理
Keywords
literary and art criticism
value judgment
factual reason
emotive reason
分类号
I06 [文学—文学理论]
J05 [艺术—艺术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美育学》的“另外一本书”——杜卫《谈美育》序
7
作者
姚文放
机构
首都师范大学艺术与美育研究院
出处
《美育学刊》
2025年第3期1-3,共3页
文摘
《谈美育》以《美育学》为背景,但并非其简化版,而是一部独立的普及型读物,其写作克服了话语和精神生态的双重转换困难。《谈美育》的“漫谈体”风格和独特框架虽有“瑕疵”,却彰显了“形散神不散”的文体特色。该书提出“美育是基于审美经验的人文教育”“丰厚感性”等观点,在美育理论建构上具有重要学术价值。
关键词
《谈美育》
美育理论
人文教育
丰厚感性
文学教育
Keywords
On Art Education
art education theory
humanistic education
rich sensibility
literary education
分类号
G40-014 [文化科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费诺罗萨和唐宋山水美学
8
作者
陆扬
机构
首都师范大学艺术与美育研究院
出处
《中国文艺评论》
2025年第5期78-88,I0004,共12页
基金
2023年度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中国山水美学话语西传路径及其影响研究”(项目批准号:23&ZD232)的阶段性成果。
文摘
费诺罗萨是19世纪后半叶著名的东方学家。虽然本人未深习中文,但在将中国的文字以及中国和日本的艺术介绍到西方世界方面,费诺罗萨的著作具有划时代的影响。费诺罗萨以“妙想”(idea)为绘画的最高境界,认为东方绘画优于西方绘画。他的《中日艺术时代》是西方人撰写的第一部东亚艺术史,以唐代和宋代山水为中国山水画的最高成就,并以郭熙的《林泉高致》为中国画论对于世界的最大贡献之一。费诺罗萨仰慕中西古代艺术的辉煌,哀叹他那个时代艺术的衰败,可以说书写了有别于“东方主义”话语的另一种浪漫主义东方镜像。
关键词
费诺罗萨
妙想
美术真说
山水画
王维
郭熙
Keywords
Fenollosa
idea
explanation of the truth of art
landscape painting
Wang Wei
Guo Xi
分类号
J212 [艺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感性操作、媒介化再造与文艺批评
9
作者
王德胜
机构
首都师范大学艺术与美育研究院
出处
《艺术学研究》
2025年第3期50-57,共8页
基金
国家社科基金艺术学重大项目“‘微时代’文艺批评研究”(项目批准号:19ZD02)阶段性成果。
文摘
以移动互联网为场景的当下媒介环境,把我们带入由媒介主动实施“感性操作”的现实之境,并直接促发了人类经验的“媒介化再造”。有意识地强化文艺批评主体对当下媒介环境的敏感性,促使批评活动在新的经验生产机制中获得更加丰富和广泛的观察世界、考察文艺的视角,是文艺批评在今天继续保持自身存在的特定根据。对这一根据的找寻,既是出于我们对重构现实中新的文艺批评与媒介关系的信心与热情,也有赖于对当下媒介“感性操作”的具体认知。
关键词
媒介
媒介化再造
感性操作
文艺批评
分类号
I0 [文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作为美育的艺术、艺术史如何可能?
王德胜
《中国文艺评论》
CSSCI
2022
1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艺术社会学的来历、现状和问题
姚文放
《艺术学研究》
2024
5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巴黎奥运会开幕式随想
陆扬
《贵州大学学报(艺术版)》
2025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在精神会通处找寻建构路径——“第二个结合”与中国自主文艺批评话语体系建构初论
王德胜
李雷
《中国文艺评论》
CSSCI
2024
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5
新媒介、新幻想与新现实
许苗苗
《中国文艺评论》
CSSCI
2024
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6
文艺评论的“事理”与“情理”
王德胜
《中国文艺评论》
CSSCI
2023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7
《美育学》的“另外一本书”——杜卫《谈美育》序
姚文放
《美育学刊》
2025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8
费诺罗萨和唐宋山水美学
陆扬
《中国文艺评论》
2025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9
感性操作、媒介化再造与文艺批评
王德胜
《艺术学研究》
2025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