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1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剑川石窟石钟寺第六窟主尊身份及其图像源流考
被引量:
5
1
作者
黄璜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美术与设计)》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22-33,共12页
云南剑川石窟石钟寺区第六窟是一佛二弟子配八大明王及二护法神的组合窟。主尊作触地印,呈释迦降魔状。但主尊的身份并非释迦牟尼佛,而是大日遍照佛,即大日如来。根据《大妙金刚佛顶经》,主尊显"摄一切佛顶轮王之相",即"...
云南剑川石窟石钟寺区第六窟是一佛二弟子配八大明王及二护法神的组合窟。主尊作触地印,呈释迦降魔状。但主尊的身份并非释迦牟尼佛,而是大日遍照佛,即大日如来。根据《大妙金刚佛顶经》,主尊显"摄一切佛顶轮王之相",即"释迦佛顶佛"与"转轮圣王"的复合形象。但《经》中并未对"摄一切佛顶轮王之相"有具体的仪轨记载。实际上,"摄一切佛顶轮王之相"还非此窟主尊图像的最终来源。这种作触地印的大日如来的形象在显"摄一切佛顶轮王之相"的背后,实际上与菩提瑞像,也就是释迦成道像有关。此种造像公元7世纪初西天流行,并至少在7世纪下半叶就从中印度地区传入两京巴蜀地区,并且直到11世纪初左右在石钟寺后山的沙登箐区还有开凿。从菩提瑞像到"摄一切佛顶轮王之相"再到此窟主尊大日如来,其中反映了宗教教理教义上的发展与圆融的转换关系,并且受到了华严思想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触地印
释迦牟尼佛
菩提瑞像
大日如来
华严信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剑川石窟石钟寺第六窟主尊身份及其图像源流考
被引量:
5
1
作者
黄璜
机构
首都师范大学美术学院汉藏佛教艺术研究所
出处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美术与设计)》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22-33,共12页
文摘
云南剑川石窟石钟寺区第六窟是一佛二弟子配八大明王及二护法神的组合窟。主尊作触地印,呈释迦降魔状。但主尊的身份并非释迦牟尼佛,而是大日遍照佛,即大日如来。根据《大妙金刚佛顶经》,主尊显"摄一切佛顶轮王之相",即"释迦佛顶佛"与"转轮圣王"的复合形象。但《经》中并未对"摄一切佛顶轮王之相"有具体的仪轨记载。实际上,"摄一切佛顶轮王之相"还非此窟主尊图像的最终来源。这种作触地印的大日如来的形象在显"摄一切佛顶轮王之相"的背后,实际上与菩提瑞像,也就是释迦成道像有关。此种造像公元7世纪初西天流行,并至少在7世纪下半叶就从中印度地区传入两京巴蜀地区,并且直到11世纪初左右在石钟寺后山的沙登箐区还有开凿。从菩提瑞像到"摄一切佛顶轮王之相"再到此窟主尊大日如来,其中反映了宗教教理教义上的发展与圆融的转换关系,并且受到了华严思想的影响。
关键词
触地印
释迦牟尼佛
菩提瑞像
大日如来
华严信仰
分类号
J309 [艺术—美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剑川石窟石钟寺第六窟主尊身份及其图像源流考
黄璜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美术与设计)》
CSSCI
北大核心
2015
5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