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广域临床取向的学校社会工作探析——以北京S中学的“问题学生”为目标群体 被引量:3
1
作者 田国秀 《华东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3年第4期41-53,共13页
中学生成长问题是全社会不能回避的课题。学校社会工作作为社会工作的重要实践领域,如何发挥积极有效的作用,日益受到人们的关注。本文借鉴美国学者Frey&Dupper搭建的解释框架,结合我们在北京S中学开展的学校社会工作实践,以"... 中学生成长问题是全社会不能回避的课题。学校社会工作作为社会工作的重要实践领域,如何发挥积极有效的作用,日益受到人们的关注。本文借鉴美国学者Frey&Dupper搭建的解释框架,结合我们在北京S中学开展的学校社会工作实践,以"问题学生"为目标群体,呈现了一套学校社会工作的运作策略,以及学校社会工作面临的挑战。文章认为,回应学校的棘手问题,从干预"问题学生"入手,推进学校社工,既是大陆拓展学校社会工作的契机,也是探索教育改革的实践举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校社会工作 广域临床取向 “问题学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当代西方五种抗逆力模型比较研究 被引量:64
2
作者 田国秀 邱文静 张妮 《华东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1年第4期9-19,共11页
文章对Garmezy的行为目标模型、Hunter的抗逆力层次模型、Rutter的环境——个体策略模型、Kumpfer的环境——个体互动模型及Richardson的身心灵动态平衡模型的基本观点做出了总结概括,分别呈现了五种模型的结构关系,并在比较分析的基础... 文章对Garmezy的行为目标模型、Hunter的抗逆力层次模型、Rutter的环境——个体策略模型、Kumpfer的环境——个体互动模型及Richardson的身心灵动态平衡模型的基本观点做出了总结概括,分别呈现了五种模型的结构关系,并在比较分析的基础上,提炼出五者之间的内在线索与研究特征。达到了对抗逆力理论脉络、运作机制、结构关系和发展结果的清晰把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逆力模型 保护因素 风险因素 研究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学生抗逆力表现的过渡层次及其分析——基于问卷与访谈的混合研究 被引量:18
3
作者 田国秀 李宏鹤 《中国青年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72-76,共5页
本文通过对50例中学生访谈个案的分析及其问卷调查的数据统计,在Hunter抗逆力层次理论的基础上提出了抗逆力的过渡层次。过渡层次是指居于防御策略与健康策略之间的过渡状态,即表面看来是健康的,但实质上体现为不确定特征。中学生抗逆... 本文通过对50例中学生访谈个案的分析及其问卷调查的数据统计,在Hunter抗逆力层次理论的基础上提出了抗逆力的过渡层次。过渡层次是指居于防御策略与健康策略之间的过渡状态,即表面看来是健康的,但实质上体现为不确定特征。中学生抗逆力处于过渡层次源于其内外保护因素状态,及其成本低倾向。抗逆力长期处于过渡层次不利于中学生的健康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学生 抗逆力 过渡层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家庭抗逆力与文化相契性研究 被引量:12
4
作者 冯跃 杨蕾 《华东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10-17,共8页
本文基于对家庭抗逆力研究脉络的梳理,解析既有研究体系中隐含着的种种观点视角上的分歧,通过引荐"文化相契性"研究,提炼抗逆力研究与文化相契之间的内在关联与借鉴意义,并结合对慢性病儿童家庭案例群的分析,提供家庭抗逆力... 本文基于对家庭抗逆力研究脉络的梳理,解析既有研究体系中隐含着的种种观点视角上的分歧,通过引荐"文化相契性"研究,提炼抗逆力研究与文化相契之间的内在关联与借鉴意义,并结合对慢性病儿童家庭案例群的分析,提供家庭抗逆力在实证研究中的文化隐喻与实务分析框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家庭抗逆力 知识社会学 文化相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欺凌的惯习化——基于J市33名农村边缘青少年的质性分析 被引量:4
5
作者 周锦章 《湖北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1期46-54,共9页
校园欺凌是长久以来困扰青少年健康成长的顽疾。从人类学角度对33名农村边缘青少年日常欺凌叙事进行分析,并对日常化和持续性的欺凌与被欺凌经历如何使农村青少年对欺凌行为安之若素并将之惯习化过程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受害者、施暴者... 校园欺凌是长久以来困扰青少年健康成长的顽疾。从人类学角度对33名农村边缘青少年日常欺凌叙事进行分析,并对日常化和持续性的欺凌与被欺凌经历如何使农村青少年对欺凌行为安之若素并将之惯习化过程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受害者、施暴者或旁观者的累积性和涉身性经验,与农村青少年相关的日常生活经历相互交织。日常生活中的暴力体验形塑了他们的互动方式和价值规范,导致农村青少年在反复实践中建立对暴力的社会认同并据此形成欺凌的习性。这不仅使受害者情感受创或导致施暴者愈演愈烈,而且可能使农村青少年对于反复欺凌熟视无睹,从而增加了未来暴力犯罪的概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欺凌 惯习化 农村青少年 日常生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抗逆力的跨文化研究 被引量:8
6
作者 Michael Ungar 王然 田国秀 《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120-130,共11页
文章通过对全球范围内14个研究基地、1500多名青少年的混合研究,验证了在文化和环境基础上人们对抗逆力涵义理解的四种命题:(1)除了全球性,青少年身处的文化性、环境性因素都会对其抗逆力的形成产生影响;(2)抗逆力对青少年产生怎样的影... 文章通过对全球范围内14个研究基地、1500多名青少年的混合研究,验证了在文化和环境基础上人们对抗逆力涵义理解的四种命题:(1)除了全球性,青少年身处的文化性、环境性因素都会对其抗逆力的形成产生影响;(2)抗逆力对青少年产生怎样的影响取决于形成该抗逆力的具体文化和环境;(3)影响青少年抗逆力形成的因素与能够反映青少年的文化背景显著相关;(4)个人与其所处文化环境之间张力(tension)的解决方法,很大程度上反映出个体与抗逆力之间的联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逆力 跨文化研究 跨文化实践 文化 生态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建立抗逆力对抗赌博成瘾——香港预防青少年参与赌博的尝试 被引量:14
7
作者 李焯仁 田国秀 《中国青年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1期17-20,共4页
香港青少年赌博问题呈上升趋势,需要社会各界予以关注,加强预防,及时纠正。挖掘青年人的抗逆潜质,通过扶持正面力量,帮助青少年识别并了解赌博的危害与影响,远离问题赌博和病态赌博。基层预防是成本低、入手早、效果明显的有效途径,在... 香港青少年赌博问题呈上升趋势,需要社会各界予以关注,加强预防,及时纠正。挖掘青年人的抗逆潜质,通过扶持正面力量,帮助青少年识别并了解赌博的危害与影响,远离问题赌博和病态赌博。基层预防是成本低、入手早、效果明显的有效途径,在香港的一些中学开始初步尝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逆力 赌博成瘾 基层预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