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金字塔工程——评张大均主编《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系列教材 |
田宝
|
《西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05 |
2
|
|
2
|
系列眼跳的产生及其心理学意义 |
杨永胜
丁锦红
|
《心理科学进展》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
2008 |
13
|
|
3
|
大学生迷信心理的形成及其影响因素 |
李丹
孙延军
雷雳
|
《心理科学进展》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
2006 |
19
|
|
4
|
大学生自我概念三种类别落差与心理健康的调查 |
廖凤林
方平
|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
2003 |
20
|
|
5
|
NLP提高大学生心理弹性浅析 |
夏春燕
崔丽霞
|
《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09 |
11
|
|
6
|
动态系统研究方法在社会心理学中的应用 |
李冬梅
郭德俊
|
《心理学探新》
CSSCI
北大核心
|
2005 |
7
|
|
7
|
大学生神经质人格特质与抑郁症状的关系:日常应激的调节与中介作用 |
肖晶
|
《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13 |
12
|
|
8
|
大学生时间洞察力、自我决定动机与学业拖沓关系探究 |
夏晓娟
廖凤林
|
《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09 |
9
|
|
9
|
大学生人格特质与心理幸福感的相关研究 |
高淑燕
孙继民
|
《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09 |
12
|
|
10
|
心理与非心理专业女大学生防御方式的差异研究 |
王朝
黄贤军
|
《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09 |
2
|
|
11
|
大学生心理控制源与生活习惯的相关研究 |
汤沛
刘愫
梁熙
|
《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09 |
5
|
|
12
|
教育心理学课程中的探究教学构想 |
汪玲
|
《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09 |
3
|
|
13
|
儿童和青少年学生群体的正念教育--正念作为新的心理健康教育方式的探索 |
金建水
刘兴华
|
《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17 |
33
|
|
14
|
中学生自我差异和心理健康的关系 |
张靓晶
廖凤林
|
《中国健康教育》
|
2007 |
5
|
|
15
|
成就目标定向、测验焦虑与工作记忆的关系 |
刘惠军
郭德俊
李宏利
高培霞
|
《心理学报》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
2006 |
61
|
|
16
|
脑内乙酰胆碱与认知活动的关系 |
于萍
渠春环
李新旺
郭春彦
|
《心理科学进展》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
2008 |
22
|
|
17
|
工作记忆中的语音回路与阅读理解的关系 |
王丽燕
丁锦红
|
《心理科学进展》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
2003 |
18
|
|
18
|
依恋关系的形成:保护情境中母亲和婴儿的作用 |
梁熙
王争艳
|
《心理科学进展》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
2014 |
15
|
|
19
|
内部动机与外部动机的关系 |
张剑
郭德俊
|
《心理科学进展》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
2003 |
125
|
|
20
|
家庭亲子沟通与儿童发展关系 |
王争艳
刘红云
雷雳
张雷
|
《心理科学进展》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
2002 |
63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