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20篇文章
< 1 2 1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金字塔工程——评张大均主编《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系列教材 被引量:2
1
作者 田宝 《西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F003-F003,共1页
关键词 心理健康教育 系列教材 大学生 主编 心理素质训练 金字塔 教育教材 工程 学生心理健康 心理素质教育 大学出版社 2004年 初中生 高中生 小学生 幼儿 家庭 师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系列眼跳的产生及其心理学意义 被引量:13
2
作者 杨永胜 丁锦红 《心理科学进展》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240-249,共10页
面对呈现面前的视觉场景,我们总会进行一系列的眼跳。近些年来,很多研究对系列眼跳这一现象做了较为深入的探讨,但仍在很多问题上存在着争论。该文从系列眼跳产生的神经生理基础、系列眼跳对视觉信息更新的影响、注意在系列眼跳中所起... 面对呈现面前的视觉场景,我们总会进行一系列的眼跳。近些年来,很多研究对系列眼跳这一现象做了较为深入的探讨,但仍在很多问题上存在着争论。该文从系列眼跳产生的神经生理基础、系列眼跳对视觉信息更新的影响、注意在系列眼跳中所起的作用以及记忆与系列眼跳的关系等几个方面来对系列眼跳的研究进展及其心理学意义加以介绍与评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系列眼跳 第二眼跳 注意 空间模型 记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学生迷信心理的形成及其影响因素 被引量:19
3
作者 李丹 孙延军 雷雳 《心理科学进展》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80-86,共7页
在全面总结近三十年来国内外相关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对大学生迷信心理的形成及其影响因素做了深入探讨。文章首先梳理了迷信的概念;其次从观察学习、归因和自我认同三个方面反思了大学生迷信心理形成的心理机制;并从性别、人格控制点、... 在全面总结近三十年来国内外相关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对大学生迷信心理的形成及其影响因素做了深入探讨。文章首先梳理了迷信的概念;其次从观察学习、归因和自我认同三个方面反思了大学生迷信心理形成的心理机制;并从性别、人格控制点、自尊和自我效能、认知风格和受暗示性、不确定性情境、压力情境等方面分析了大学生迷信心理的影响因素;最后指出了以往研究中存在的局限,并对未来的相关研究做出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迷信心理 大学生 心理机制 影响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学生自我概念三种类别落差与心理健康的调查 被引量:20
4
作者 廖凤林 方平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117-117,共1页
关键词 大学生 自我概念 三种类别落差 心理健康 调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LP提高大学生心理弹性浅析 被引量:11
5
作者 夏春燕 崔丽霞 《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S4期172-178,共7页
NLP作为一种思潮,文章浅析了NLP与各心理治疗流派的理论渊源,并结合NLP的理念与技术,逐个分析NLP对提高大学生心理弹性的有效性。
关键词 NLP神经语法程式学 精神分析 完形疗法 认知行为治疗 家庭系统疗法 心理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动态系统研究方法在社会心理学中的应用 被引量:7
6
作者 李冬梅 郭德俊 《心理学探新》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54-57,共4页
文章综述了动态系统研究方法在社会心理学中的应用。社会心理学现象具有复杂性、时间性和动态性特点,动态分析方法如动态系统行为模式确定、动态系统稳定性分析、人工神经网络和元细胞自动机等计算机模型的应用,可以有效的捕捉到人类思... 文章综述了动态系统研究方法在社会心理学中的应用。社会心理学现象具有复杂性、时间性和动态性特点,动态分析方法如动态系统行为模式确定、动态系统稳定性分析、人工神经网络和元细胞自动机等计算机模型的应用,可以有效的捕捉到人类思维和行为的这些特点。目前动态分析方法已经在社会心理学的动态属性研究中取得了一定的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心理学 动态系统 研究方法 应用 动态分析方法 人工神经网络 稳定性分析 计算机模型 细胞自动机 行为模式 动态属性 复杂性 动态性 时间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学生神经质人格特质与抑郁症状的关系:日常应激的调节与中介作用 被引量:12
7
作者 肖晶 《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147-151,共5页
目的:探讨神经质人格特质与抑郁症状的关系,日常应激在神经质人格特质和抑郁症状中的调节与中介效应。方法:采用方便取样方法,在北京某大学选取547名大学生,其中男生165名,女生382名,平均年龄18.83岁,完成艾森克人格问卷(EPQ)、流调中... 目的:探讨神经质人格特质与抑郁症状的关系,日常应激在神经质人格特质和抑郁症状中的调节与中介效应。方法:采用方便取样方法,在北京某大学选取547名大学生,其中男生165名,女生382名,平均年龄18.83岁,完成艾森克人格问卷(EPQ)、流调中心用抑郁量表(CESD)、学生日常社会和学业应激量表-简式(SHS)。结果:(1)大学生神经质人格特质、日常应激与抑郁症状具有显著的正相关(p<0.01);(2)学业应激对神经质人格特质和抑郁症状的关系有显著的调节作用(β=0.433,p=0.033);(3)日常应激在神经质人格特质和抑郁症状之间的关系中起部分中介作用(ΔR=0.33,p<0.01)。结论:神经质人格特质与抑郁症状显著的正相关,而日常应激在神经质人格特质和抑郁症状之间可能起调节和中介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质 日常应激 抑郁症状 调节作用 中介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学生时间洞察力、自我决定动机与学业拖沓关系探究 被引量:9
8
作者 夏晓娟 廖凤林 《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S4期68-75,共8页
学业拖沓在大学生中非常普遍,深入探讨研究拖沓的内在动机和影响因素,并积极寻求解决的办法就显得非常重要。本研究运用问卷法调查了489名大学生的学业拖沓情况,研究发现不同时间洞察力个体可以通过自我决定动机预测学业拖沓,自我决定... 学业拖沓在大学生中非常普遍,深入探讨研究拖沓的内在动机和影响因素,并积极寻求解决的办法就显得非常重要。本研究运用问卷法调查了489名大学生的学业拖沓情况,研究发现不同时间洞察力个体可以通过自我决定动机预测学业拖沓,自我决定动机在时间洞察力和学业拖沓之间存在中介作用。每个时间洞察力因子通过动机对学业拖沓的间接作用是不同的,表现出一定特异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时间洞察力 自我决定动机 学业拖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学生人格特质与心理幸福感的相关研究 被引量:12
9
作者 高淑燕 孙继民 《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S4期63-67,共5页
目的:调查大学生心理幸福感的基本状况,探讨大五人格与心理幸福感之间的关系。除对已有的心理幸福感在性别、年级上存在差异作一验证,又探讨了心理幸福感在不同专业类别上的状况。方法:运用心理幸福感量表和大五人格问卷对西北师范大学... 目的:调查大学生心理幸福感的基本状况,探讨大五人格与心理幸福感之间的关系。除对已有的心理幸福感在性别、年级上存在差异作一验证,又探讨了心理幸福感在不同专业类别上的状况。方法:运用心理幸福感量表和大五人格问卷对西北师范大学学生进行了调查研究。结果:(1)严谨性与自我接受、生活目的、情境把握具有显著负相关,外倾性与自我接受、良好关系、情境把握具有显著正相关,宜人性除个人成长外,与其它五个维度的正相关均达到显著水平。(2)宜人性能显著地预测心理幸福感。(3)情境把握、生活目标以及自我接受是预测心理幸福感的最重要的维度。结论:大学生的心理幸福感在年级上存在显著差异,在性别和专业上差异不显著;人格是预测心理幸福感的强有力的预测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理幸福感 人格特质 大五人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心理与非心理专业女大学生防御方式的差异研究 被引量:2
10
作者 王朝 黄贤军 《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S4期209-215,共7页
本研究通过对219名心理和非心理专业女大学生施测DSQ防御方式问卷(defense style questionnaire),分析她们在使用防御方式上的差异。结果发现,在使用防御机制的年级趋势上,两者具有不同特点。当非心理专业学生处在大二和大四这两个面对... 本研究通过对219名心理和非心理专业女大学生施测DSQ防御方式问卷(defense style questionnaire),分析她们在使用防御方式上的差异。结果发现,在使用防御机制的年级趋势上,两者具有不同特点。当非心理专业学生处在大二和大四这两个面对更多的生活及学业压力的年级时,采用不成熟和中间型防御机制的程度会明显增多,心理专业的学生则相对稳定。不良的家庭教养方式会促使非心理专业学生形成不良的防御机制并持续采用,而对心理专业的学生防御机制的使用没有表现出明显的负性影响。由此可见,接受心理学知识的教育有助于个体重构和完善自身采用的防御模型,更少地使用不合理的防御机制,促进其心理健康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理与非心理专业女大学生 防御方式 差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学生心理控制源与生活习惯的相关研究 被引量:5
11
作者 汤沛 刘愫 梁熙 《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S4期179-184,共6页
本研究的目的在于探讨大学生心理控制源与生活习惯间的关系。方法:用内控性、有势力的他人及机遇量表和自编大学生生活习惯问卷对某高校196名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1)该校学生生活习惯总体良好,部分习惯上有所不足,男生较女生锻炼习... 本研究的目的在于探讨大学生心理控制源与生活习惯间的关系。方法:用内控性、有势力的他人及机遇量表和自编大学生生活习惯问卷对某高校196名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1)该校学生生活习惯总体良好,部分习惯上有所不足,男生较女生锻炼习惯略好。(2)控制源与生活习惯相关显著,内控性与生活习惯总体有显著正相关,与其4个维度(饮食、作息、锻炼习惯及不良习惯)均有0.25以上显著正相关,运气、有势力的他人与生活习惯总体及各维度呈负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学生心理健康 心理控制源 生活习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教育心理学课程中的探究教学构想 被引量:3
12
作者 汪玲 《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S4期4-6,共3页
文章基于对探究教学思想的主要观点的介绍,以及对教育心理学课程教学效果的分析,强调在教育心理学课程的教学中实施探究教学的重要性,并针对如何在教育心理学课程中实施探究教学提出了具体的构想。
关键词 教育心理学 探究教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儿童和青少年学生群体的正念教育--正念作为新的心理健康教育方式的探索 被引量:33
13
作者 金建水 刘兴华 《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170-180,共11页
儿童青少年的心理健康状况和心理健康教育越来越受到重视,正念以其独特的优势显示了其作为新的心理健康教育方式的可能性。文章介绍了国外学校背景下儿童青少年群体中正念应用的情况,重点介绍了面向特殊学生群体有针对性的正念干预以及... 儿童青少年的心理健康状况和心理健康教育越来越受到重视,正念以其独特的优势显示了其作为新的心理健康教育方式的可能性。文章介绍了国外学校背景下儿童青少年群体中正念应用的情况,重点介绍了面向特殊学生群体有针对性的正念干预以及全员学生正念项目的先进经验,为国内心理和教育相关工作者提供参考。国内学校背景下正念的应用正处于起步阶段,正念以其在学业促进和情绪调节方面的突出效果,为探索我国特色心理健康教育之路提供了新的思路和可能。未来正念在学校的发展方向是如何切实将正念整合到我国的心理健康教育体系中,开发适合我国教育国情的正念项目,并开展相关实证研究,评估项目的效果,建立成熟的正念心理健康教育体系,推动我国心理健康教育发展,惠及更多的儿童青少年群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正念 儿童青少年群体 心理健康教育 正念项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学生自我差异和心理健康的关系 被引量:5
14
作者 张靓晶 廖凤林 《中国健康教育》 2007年第11期860-861,共2页
目的分析中学生自我差异与心理健康的关系。方法采用自行修订的自我差异量表和SCL—90对500名中学生进行调查。结果初中生现实自我与理想自我的差异(AI)和现实自我与应该自我的差异(AO)这两类自我差异分数都显著高于高中生。中学生两类... 目的分析中学生自我差异与心理健康的关系。方法采用自行修订的自我差异量表和SCL—90对500名中学生进行调查。结果初中生现实自我与理想自我的差异(AI)和现实自我与应该自我的差异(AO)这两类自我差异分数都显著高于高中生。中学生两类自我差异各因子与心理健康各因子之间都显著相关(P<0.05)。AI道德自我差异对初中生的心理健康有预测作用;AI心理自我差异与AI自我认同差异对高中生的心理健康有预测作用。结论应针对中学生的心理特点,提高其对自我的认识,减少诱发心理问题的因素,促进中学生心理健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学生 自我差异 心理健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成就目标定向、测验焦虑与工作记忆的关系 被引量:61
15
作者 刘惠军 郭德俊 +1 位作者 李宏利 高培霞 《心理学报》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254-261,共8页
在工作记忆广度测验情境下,以152名中学生为被试,考察成就目标定向、测验焦虑和工作记忆的关系。结果表明四种成就目标定向与测验焦虑和工作记忆间具有不同的关系模式:成绩-接近目标与较低的测验焦虑水平和较高的工作记忆广度相关;掌握... 在工作记忆广度测验情境下,以152名中学生为被试,考察成就目标定向、测验焦虑和工作记忆的关系。结果表明四种成就目标定向与测验焦虑和工作记忆间具有不同的关系模式:成绩-接近目标与较低的测验焦虑水平和较高的工作记忆广度相关;掌握-接近目标与担忧、情绪化,与工作记忆广度相关不显著;成绩-回避目标与测验焦虑中的担忧和情绪化正相关,与工作记忆广度负相关;掌握-回避目标与担忧和情绪化存在正相关,与工作记忆广度存在接近显著的相关。测验焦虑是成绩-接近和成绩-回避目标影响工作记忆的中介变量。在测验焦虑中,情绪化对工作记忆的干扰大于担忧的干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就目标 测验焦虑 工作记忆 中介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脑内乙酰胆碱与认知活动的关系 被引量:22
16
作者 于萍 渠春环 +1 位作者 李新旺 郭春彦 《心理科学进展》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453-457,共5页
脑内细胞外乙酰胆碱(ACh)的变化主要反映胆碱能神经元的活动,皮层和海马等脑区的ACh主要来源于基底前脑胆碱能神经元的纤维投射。应用微透析等技术在体检测清醒、自由活动动物认知过程中脑内乙酰胆碱的含量,可以研究ACh与特定行为反应... 脑内细胞外乙酰胆碱(ACh)的变化主要反映胆碱能神经元的活动,皮层和海马等脑区的ACh主要来源于基底前脑胆碱能神经元的纤维投射。应用微透析等技术在体检测清醒、自由活动动物认知过程中脑内乙酰胆碱的含量,可以研究ACh与特定行为反应和认知活动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当机体需要对新刺激进行分析时,在学习与记忆、空间工作记忆、注意、自发运动和探究行为等认知活动中,基底前脑胆碱能神经元被激活,脑内ACh的释放也随之改变。结果提示脑内胆碱能递质系统活动与认知过程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酰胆碱 学习与记忆 注意 自发活动量 探究行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工作记忆中的语音回路与阅读理解的关系 被引量:18
17
作者 王丽燕 丁锦红 《心理科学进展》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303-309,共7页
语音回路是Baddeley和Hitch在1974年提出的工作记忆模型中的一个成分。由于语音回路本身的特点,人们联想到它可能和阅读理解这种复杂的认知活动有关系。为此,一些研究者从不同的角度,采用各种研究范式对这一问题进行了探讨。到目前为止... 语音回路是Baddeley和Hitch在1974年提出的工作记忆模型中的一个成分。由于语音回路本身的特点,人们联想到它可能和阅读理解这种复杂的认知活动有关系。为此,一些研究者从不同的角度,采用各种研究范式对这一问题进行了探讨。到目前为止,已有的大部分研究都支持语音回路对于阅读理解有作用,但也有少数研究不支持该观点。另外,对于语音回路影响阅读理解的机制问题,也存在着不一致的观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作记忆模型 语音回路 阅读理解 发音抑制 Baddeley Hitch 认知 理解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依恋关系的形成:保护情境中母亲和婴儿的作用 被引量:15
18
作者 梁熙 王争艳 《心理科学进展》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2期1911-1923,共13页
母婴依恋是婴儿期形成的首要关系之一,同时也是影响儿童早期社会化的关系性背景。以亲子互动中形成依恋安全感差异的相关研究为基础,从特质观、领域特殊观和社会认知观的角度对它们进行梳理,有助于提炼出母亲的敏感性、特定的互动情境... 母婴依恋是婴儿期形成的首要关系之一,同时也是影响儿童早期社会化的关系性背景。以亲子互动中形成依恋安全感差异的相关研究为基础,从特质观、领域特殊观和社会认知观的角度对它们进行梳理,有助于提炼出母亲的敏感性、特定的互动情境以及儿童的社会预期分别在预测母婴依恋关系中的作用。3种研究取向的整合有赖于细致地区分特质观和社会认知观在看待亲子互动中双方情绪状态、认知能力和回应过程上的差别;制定新的依恋干预方案应当以提高父母识别和应对婴儿消极情绪的能力,以及为婴儿提供适当的依随性学习经验为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依恋 母亲敏感性 领域特殊性 社会预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内部动机与外部动机的关系 被引量:125
19
作者 张剑 郭德俊 《心理科学进展》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5期545-550,共6页
内部动机与外部动机的关系问题在20世纪90年代重新成为动机研究的热点。该文综述了内部动机与外部动机关系的实验研究与理论研究状况。认为实验研究经历了外部动机削弱内部动机、外部动机与内部动机共存、外部动机能够对内部动机产生促... 内部动机与外部动机的关系问题在20世纪90年代重新成为动机研究的热点。该文综述了内部动机与外部动机关系的实验研究与理论研究状况。认为实验研究经历了外部动机削弱内部动机、外部动机与内部动机共存、外部动机能够对内部动机产生促进作用三个阶段,研究者的心理学立场是造成分歧结果出现的重要原因;不同的理论模式各有所长,尤其是自我决定理论的新进展“有机辨证元理论”中关于需要的阐述是近期动机研究的亮点,在更高层次上实现了对内部动机与外部动机关系的整合。并提出探讨内部动机与外部动机具体成分之间的关系,检验特质状态与情境状态中二者的相互作用,及心理需要对情境与动机的中介机制应当成为未来研究的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部动机 外部动机 自我决定 有机辩证元理论 心理学 心理需要 情境状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家庭亲子沟通与儿童发展关系 被引量:63
20
作者 王争艳 刘红云 +1 位作者 雷雳 张雷 《心理科学进展》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192-198,共7页
该文在回顾亲子沟通研究的发展历史的基础上,综述了亲子沟通对儿童的社会性发展、性行为以及其他行为问题如饮酒、药物滥用、反社会行为等的影响以及亲子沟通与儿童自尊、自主性、自我效能感等之间的相关关系;此外,阐述了家庭结构、家... 该文在回顾亲子沟通研究的发展历史的基础上,综述了亲子沟通对儿童的社会性发展、性行为以及其他行为问题如饮酒、药物滥用、反社会行为等的影响以及亲子沟通与儿童自尊、自主性、自我效能感等之间的相关关系;此外,阐述了家庭结构、家庭满意度对亲子沟通的影响和亲子沟通的跨文化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亲子沟通 家庭结构 儿童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