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科学类与科学教育类硕士生科学教育目的观差异的现象图析学研究 被引量:2
1
作者 张霄 康琪 丁邦平 《现代大学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72-83,113,共12页
教师队伍拥有硕士学历教师比例的增多,表明我国教师队伍建设初见成效。但是,仍需对这一现象进行冷静思考,分析不同类型可能成为教师的硕士生之间可能存在的差异。采用混合研究方法对科学类和科学教育类硕士生的科学教育目的观进行比较,... 教师队伍拥有硕士学历教师比例的增多,表明我国教师队伍建设初见成效。但是,仍需对这一现象进行冷静思考,分析不同类型可能成为教师的硕士生之间可能存在的差异。采用混合研究方法对科学类和科学教育类硕士生的科学教育目的观进行比较,质性研究结果表明,科学类硕士生更加关注知识传递和科研人才培养,而科学教育类硕士生更加关注能力与方法、情感与态度、思维与观念等。量化研究结果表明,科学类硕士生的教师中心倾向与策略更加明显,对科学教育目的观中知识与促进社会发展维度的影响更加显著。上述差异可能源于两类硕士生的培养模式。为进一步提升我国教师队伍的专业化水平,用人单位需要在选拔教师的过程中制定合理的选拔标准,不应只关注教师的学历。非师范类高校应该在入学阶段对学生的求职意向进行调查,为有意向成为教师的学生开设教育理论与实践类相关课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学教育 科学类硕士生 科学教育类硕士生 科学教育目的观 现象图析学 教师队伍建设 教师培养 教师选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球化背景下教育学本土化的内在意蕴及动因分析 被引量:2
2
作者 宋秋英 丁邦平 《教育与职业》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5-8,共4页
教育学本土化是近百年来中国学者针对异域教育理论被盲目照搬和简单移植现象而提出的一个重要命题,它在不同的时代背景与历史条件下具有不同的内在意蕴和精神实质。在当今经济、政治、文化日益全球化的背景下,厘清本土化的现实内涵与时... 教育学本土化是近百年来中国学者针对异域教育理论被盲目照搬和简单移植现象而提出的一个重要命题,它在不同的时代背景与历史条件下具有不同的内在意蕴和精神实质。在当今经济、政治、文化日益全球化的背景下,厘清本土化的现实内涵与时代特质,并在此基础上探讨中国教育学本土化的内在意蕴及其动因问题,倡导以高度的文化自觉达成教育研究的中外融汇、古今相承、实践创生、国际对话,希冀凸显其境转意迁的社会价值与时代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本土化 全球化 教育学 中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