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4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大学生迷信心理的形成及其影响因素 被引量:19
1
作者 李丹 孙延军 雷雳 《心理科学进展》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80-86,共7页
在全面总结近三十年来国内外相关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对大学生迷信心理的形成及其影响因素做了深入探讨。文章首先梳理了迷信的概念;其次从观察学习、归因和自我认同三个方面反思了大学生迷信心理形成的心理机制;并从性别、人格控制点、... 在全面总结近三十年来国内外相关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对大学生迷信心理的形成及其影响因素做了深入探讨。文章首先梳理了迷信的概念;其次从观察学习、归因和自我认同三个方面反思了大学生迷信心理形成的心理机制;并从性别、人格控制点、自尊和自我效能、认知风格和受暗示性、不确定性情境、压力情境等方面分析了大学生迷信心理的影响因素;最后指出了以往研究中存在的局限,并对未来的相关研究做出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迷信心理 大学生 心理机制 影响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未婚大学生性行为和避孕节育现状与需求现况调查 被引量:26
2
作者 周远忠 熊承良 +12 位作者 尹平 商学军 魏晟 刘鸿 刘国辉 王学义 张玫玫 李新伟 官黄涛 肖敦振 庞雪冰 任宁 王敏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561-570,580,共11页
目的了解中国未婚大学生避孕节育教育与服务的现状及需求,为高校开展避孕节育服务和教育提供参考。方法采用定量研究方法,根据知情同意原则选择80 000名大学生进行匿名问卷调查。结果共回收74 258份有效问卷,避孕相关知识知晓率总体水... 目的了解中国未婚大学生避孕节育教育与服务的现状及需求,为高校开展避孕节育服务和教育提供参考。方法采用定量研究方法,根据知情同意原则选择80 000名大学生进行匿名问卷调查。结果共回收74 258份有效问卷,避孕相关知识知晓率总体水平偏低,女生高于男生,医学类学生高于其他专业学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70%以上的学生对婚前性行为及未婚同居持宽容态度,但认为有必要学习更多避孕知识的达87.2%;未婚性交发生率为14.4%;性交中每次都采取避孕措施的只有28.7%;未婚性交中导致意外妊娠的比例达25.2%,男生高于女生,本科生高于博士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科普读物或报刊杂志(70.1%)、网络(54.6%)及同学朋友(41.6%)是大学生获取避孕节育知识的3种最主要途径,大学生最推崇的3种避孕节育知识获取方式是科普读物或报刊杂志(69.2%)、课程教育或专题讲座(61.4%)及网络(48.5%);有性行为史的大学生中57.3%从超市、药店购买避孕药具,只有5.9%通过校医院、保健科获得,而其中51.7%最希望通过超市或药店购买避孕药具,只有9.9%最希望通过学校医院/保健科免费提供而获得;90.1%的大学生认为大学有必要开展避孕节育相关知识教育,39.7%的学生希望以课程教育的形式开展避孕节育教育,64.5%的学生认为大学避孕节育教育应该从大一即开展,越早越好。结论大学生性观念开放,避孕节育相关知识知晓率低,性行为中意外妊娠发生比例高;大学生对避孕节育知识和方法有迫切的需求,希望通过课程教育等多种形式获得,但如何保障大学生隐秘,使其方便地获取避孕节育服务需进一步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学生 避孕 现况调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大学生的同一性状况——对6项同一性实证研究结果的整合 被引量:5
3
作者 李文道 赵霞 邹泓 《中国青年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2期58-62,共5页
对6项以同一性地位模式理论为基础的实证研究结果进行整合,研究结果表明:(1)中国大学生的同一性类型以扩散型和延缓型为主,排他型和成就型所占比例较低。(2)中国大学生的同一性发展存在性别差异,男生的同一性发展状况总体优于女生。
关键词 大学生 同一性 同一性地位模式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学生人格特质与心理幸福感的相关研究 被引量:12
4
作者 高淑燕 孙继民 《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S4期63-67,共5页
目的:调查大学生心理幸福感的基本状况,探讨大五人格与心理幸福感之间的关系。除对已有的心理幸福感在性别、年级上存在差异作一验证,又探讨了心理幸福感在不同专业类别上的状况。方法:运用心理幸福感量表和大五人格问卷对西北师范大学... 目的:调查大学生心理幸福感的基本状况,探讨大五人格与心理幸福感之间的关系。除对已有的心理幸福感在性别、年级上存在差异作一验证,又探讨了心理幸福感在不同专业类别上的状况。方法:运用心理幸福感量表和大五人格问卷对西北师范大学学生进行了调查研究。结果:(1)严谨性与自我接受、生活目的、情境把握具有显著负相关,外倾性与自我接受、良好关系、情境把握具有显著正相关,宜人性除个人成长外,与其它五个维度的正相关均达到显著水平。(2)宜人性能显著地预测心理幸福感。(3)情境把握、生活目标以及自我接受是预测心理幸福感的最重要的维度。结论:大学生的心理幸福感在年级上存在显著差异,在性别和专业上差异不显著;人格是预测心理幸福感的强有力的预测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理幸福感 人格特质 大五人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前教师教育教育类课程结构的改革与构思——首都师大教师教育专业教育类课程过渡性方案设计 被引量:21
5
作者 徐玉珍 《课程.教材.教法》 CSSCI 北大核心 2003年第7期50-57,共8页
为了应对时代的挑战,首都师大展开了教师教育课程体系改革的尝试,构建包括教育理论基础、教育实践基础、教育科研基础、教育实习见习四大板块的教育类课程新体系。实现这一课程重构的基本观点和理念是:(1)根据教师专业化的要求树立... 为了应对时代的挑战,首都师大展开了教师教育课程体系改革的尝试,构建包括教育理论基础、教育实践基础、教育科研基础、教育实习见习四大板块的教育类课程新体系。实现这一课程重构的基本观点和理念是:(1)根据教师专业化的要求树立教师教育的理想,实现教师教育范式的转换;(2)从职前职后一体化及教师终身教育的视角思考和探索教育类课程的目标和内容要求;(3)从由本科到研究生层次的教师教育学历体系来思考和处理起始阶段教师教育专业教育类课程的广度与深度、理论与实践的关系;(4)从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实际需要出发重新思考“教学基本功”;(5)大学层次的课程设计同样要充分考虑到学生的学习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职前教师教育 教育类课程结构 课程改革 教育科研基础 教育实习见习 课程设计 高等师范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项关于中国未婚大学生避孕节育现状与需求的对比分析 被引量:9
6
作者 李叶 舒畅 +6 位作者 熊承良 商学军 刘国辉 王学义 张玫玫 庞雪冰 尹平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705-710,共6页
目的通过对未婚大学生避孕节育现状和需求的对比分析,探索适合未婚大学生的避孕节育干预措施,并为国家相关部门制订政策提供科学依据。方法该数据来源于2007年9月至2008年1月采用分层整群抽样方法和自行设计的调查问卷在中国7个城市的4... 目的通过对未婚大学生避孕节育现状和需求的对比分析,探索适合未婚大学生的避孕节育干预措施,并为国家相关部门制订政策提供科学依据。方法该数据来源于2007年9月至2008年1月采用分层整群抽样方法和自行设计的调查问卷在中国7个城市的49所高校开展调查所得的数据,其中未婚大学生为67 322人,在统一各条目的分析人群后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1无论是未婚大学生目前获取避孕节育知识的途径,还是希望获取避孕节育知识的途径,排在前3位的均为"科普读物"、"报刊杂志"和"网络";且与现状相比,男女生对"课程教育"和"专题讲座"的需求比例增加幅度最大,两者分别增加了18.06%/19.41%(男/女)和22.47%/28.53%(男/女)。2无论是未婚大学生目前使用的避孕方法,还是大学生认为适合使用的避孕方法,排在首位的均为"避孕套";且与现状相比,他们对"安全期避孕"、"体外射精"和"紧急避孕"仍存在较大比例的需求,其中"紧急避孕"增加幅度最大(男:16.71%,女:21.76%)。3未婚大学生目前获取避孕药具的途径和最希望获取避孕药具的途径,排在前3位的均为"药店"、"百货超市"和"自动售卖机"。结论未婚大学生倾向于通过自我学习的方式获取避孕节育知识,同时对课程教育和专题讲座有较高的需求;避孕套是未婚大学生首选的一种避孕方法,但是他们在避孕方法的选择上普遍存在误区,且对紧急避孕的需求增加较大;未婚大学生更倾向于自助获取避孕药具的方式,如药店、百货超市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学生 避孕节育 现状 需求 对比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成就目标的一种新分类——四分法 被引量:37
7
作者 刘海燕 邓淑红 郭德俊 《心理科学进展》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310-314,共5页
在成就目标二分法和三分法的基础上,依据能力划分的两个维度-能力的界定维度和效价维度,Pintrich和 Elliott等人提出了成就目标的四分法,将成就目标分成掌握-接近目标,关注于掌握新的知识和提高自己的能力;掌握-回避目标,关注于避免完... 在成就目标二分法和三分法的基础上,依据能力划分的两个维度-能力的界定维度和效价维度,Pintrich和 Elliott等人提出了成就目标的四分法,将成就目标分成掌握-接近目标,关注于掌握新的知识和提高自己的能力;掌握-回避目标,关注于避免完不成任务或避免失去已有的知识技能;成绩-接近目标,关注于表现得比他人优秀和胜过他人和成绩-回避目标,关注于避免表现得比他人更差或更愚蠢4种类型。实证研究表明,四分法不仅完善了成就目标的分类研究,而且也为提高个体的成就水平提供了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就目标 分类 四分法 掌握-回避目标 Pintrich Elliott 成绩-接近目标 成绩-回避目标 实证研究 个体成就水平 社会认知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情绪调节教学模式的理论建构 被引量:96
8
作者 郭德俊 田宝 +1 位作者 陈艳玲 周鸿兵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0年第5期115-122,共8页
情绪调节教学模式是在课堂中激发情绪对学习的动力性作用的教学设计,以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乐学、好学的情感性教学模式。人本主义学习观和情绪心理学理论是其理论基础。好奇、兴趣、愉快和焦虑是课堂中主要的情绪,如何把课... 情绪调节教学模式是在课堂中激发情绪对学习的动力性作用的教学设计,以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乐学、好学的情感性教学模式。人本主义学习观和情绪心理学理论是其理论基础。好奇、兴趣、愉快和焦虑是课堂中主要的情绪,如何把课堂唤醒调整在适宜水平是情绪调节教学模式简要解决的问题。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依据学生的生理唤醒、认知评价、人格特征三个方面的特点,灵活采取策略来诱发调节学生的情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情绪 焦虑 兴趣 情绪调节教学模式 课堂教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变革型领导与员工工作态度:心理授权的中介作用 被引量:193
9
作者 李超平 田宝 时勘 《心理学报》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297-307,共11页
研究的主要目的是考察变革型领导与员工满意度、组织承诺之间的关系,以及变革型领导的作用机制,即变革型领导是否会通过心理授权影响员工满意度与组织承诺。利用14家企业744份调查问卷的结果,采用结构方程模型技术对变革型领导、心理授... 研究的主要目的是考察变革型领导与员工满意度、组织承诺之间的关系,以及变革型领导的作用机制,即变革型领导是否会通过心理授权影响员工满意度与组织承诺。利用14家企业744份调查问卷的结果,采用结构方程模型技术对变革型领导、心理授权、员工满意度、组织承诺之间的关系进行了交叉验证分析。结果表明,愿景激励与德行垂范对组织承诺与员工满意度有显著的影响,而领导魅力与个性化关怀只对员工满意度有显著的影响;心理授权对变革型领导与员工工作态度的关系具有一定的中介作用,愿景激励与德行垂范通过工作意义影响员工满意度与组织承诺;愿景激励通过自我效能影响组织承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变革型领导问卷 心理授权 员工满意度 组织承诺 交叉验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儿童孤独感的特点及其与父母教养方式的关系 被引量:27
10
作者 石庆馨 王争艳 张侃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416-416,共1页
孤独感(loneliness)是指个体所体验到的孤独的情绪状态[1],是由于社会交往不足或人际关系缺陷而导致的一种心态.在孤独状态下往往缺乏自信,自我评价降低,进而引发情绪障碍,如抑郁、焦虑等[2].孤独感这种不良情绪会对儿童产生即时的和长... 孤独感(loneliness)是指个体所体验到的孤独的情绪状态[1],是由于社会交往不足或人际关系缺陷而导致的一种心态.在孤独状态下往往缺乏自信,自我评价降低,进而引发情绪障碍,如抑郁、焦虑等[2].孤独感这种不良情绪会对儿童产生即时的和长期的负面影响[3].父母教养方式(Parental rearing style)是父母在教育、抚养子女的日常生活中所表现出来的一种行为倾向,是其教育观念和教育行为的综合体[4],它对子女的心理发展、人格形成及心理健康有着极为重要的影响[5-7].为了消除和减少孤独感引起的消极影响,帮助儿童保持健康良好的心理状态,从父母教养方式的角度进行相关研究是很必要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父母教养方式 孤独感 儿童 情绪状态 人际关系 社会交往 自我评价 情绪障碍 不良情绪 行为倾向 教育观念 心理发展 心理健康 消极影响 心理状态 相关研究 子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网络心理咨询的疗效与展望 被引量:67
11
作者 崔丽霞 雷雳 +1 位作者 蔺雯雯 郑日昌 《心理科学进展》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350-357,共8页
心理学家预测,通过互联网开展的心理咨询,在未来的10年里将成为第二大快速增长的服务领域。该文综述了近期国外有关网络心理咨询的概念和种类,有关网络心理咨询疗效的实证研究以及确保网络心理咨询疗效所采取的措施等。在此基础上作者... 心理学家预测,通过互联网开展的心理咨询,在未来的10年里将成为第二大快速增长的服务领域。该文综述了近期国外有关网络心理咨询的概念和种类,有关网络心理咨询疗效的实证研究以及确保网络心理咨询疗效所采取的措施等。在此基础上作者指出网络心理咨询研究中存在的问题,相信随着这些问题的改进,网络心理咨询必将迈向规范、标准和科学的轨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络心理咨询 面询 电脑作为媒介的沟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学生问题行为的问卷编制和聚类分析 被引量:46
12
作者 崔丽霞 郑日昌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313-315,共3页
目的:研究中学生问题行为多症状的群体规律。方法:自编中学生问题行为自陈问卷,经信度和效度检验后,对男、女生问题行为高分组(总分27%的最高分段)被试分别进行六因子聚类分析。结果:男生分成六种多症状类型:外倾-高学业不良型,内倾-高... 目的:研究中学生问题行为多症状的群体规律。方法:自编中学生问题行为自陈问卷,经信度和效度检验后,对男、女生问题行为高分组(总分27%的最高分段)被试分别进行六因子聚类分析。结果:男生分成六种多症状类型:外倾-高学业不良型,内倾-高学业不适型,内倾.低学业不适型,退缩-神经质-攻击型,学业不适型,多种问题型。女生也分成六种多症状类型:外倾-高学业不良型,神经质-退缩-低学业不适型,焦虑-退缩-高学业不适型,神经质-攻击型,退缩-攻击-学业不适型,多种问题型。女生内倾问题发生的比率高于男生。男生外倾问题的比率高于女生;外倾问题的学生同时伴有学业适应不良的问题,而内倾型问题的学生不一定伴有学业适应不良的问题。结论:中学生问题行为往往呈多发性的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问题行为 聚类分析 中学生 问卷 编制 学业不良 症状类型 适应不良 神经质 效度检验 不适 女生 男生 攻击 多发性 题型 多种 比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网络心理咨询职业伦理研究概况及展望 被引量:23
13
作者 崔丽霞 郑日昌 +1 位作者 滕秀杰 谭晟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7期510-512,共3页
关键词 网络心理咨询 职业伦理 讨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提取方式对相继记忆效应的影响 被引量:9
14
作者 屈南 郭春彦 +1 位作者 聂爱情 丁锦红 《心理学报》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26-33,共8页
采用学习 -测验 (自由回忆和再认 )研究范式和事件相关电位方法 ,研究图形的相继记忆效应 (Dm效应 )。14名大学生作为研究被试 ,根据其测验成绩将图片分为记住和未记住两类 ,对相应编码过程中的ERPs进行分析。结果表明 :⑴行为上 ,再认... 采用学习 -测验 (自由回忆和再认 )研究范式和事件相关电位方法 ,研究图形的相继记忆效应 (Dm效应 )。14名大学生作为研究被试 ,根据其测验成绩将图片分为记住和未记住两类 ,对相应编码过程中的ERPs进行分析。结果表明 :⑴行为上 ,再认的平均击中率显著高于自由回忆 ;⑵脑电活动上 ,在刺激出现后 4 0 0~ 70 0ms编码过程中记住项目的ERPs更正于未记住项目的ERPs;同时两种测验方式Dm效应的脑区分布不同 ,自由回忆主要分布在额区 ,再认主要分布在中央区和顶区 ,且在 5 0 0~ 6 0 0ms自由回忆有左侧优势。这些结果表明 ,两种提取方式对Dm效应有不同的影响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m效应 提取方式 事件相关电位 图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运动想象的理论模式生理机制与应用研究 被引量:42
15
作者 李继刚 田宝 《武汉体育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64-67,共4页
运动想象虽然没有明显的身体动作,但想象时脑部的生理代谢、神经活动却非常活跃,与实际动作模式相比,也有许多相似之处。想象活动时的生理变化、脑电波活动通路与区域大部分相似,或重叠在实际动作时的动作表征系统。研究表明,想象练习... 运动想象虽然没有明显的身体动作,但想象时脑部的生理代谢、神经活动却非常活跃,与实际动作模式相比,也有许多相似之处。想象活动时的生理变化、脑电波活动通路与区域大部分相似,或重叠在实际动作时的动作表征系统。研究表明,想象练习对加速动作学习过程有重要意义,应予以重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运动想象 理论模式 生理机制 应用效果 想象能力 想象练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客体工作记忆任务中大脑皮层活动的记忆负荷效应 被引量:7
16
作者 罗良 林崇德 +2 位作者 刘兆敏 吕勇 李会杰 《心理学报》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805-814,共10页
利用128导事件相关电位技术,采用延迟匹配任务的实验范式,测查了20名正常被试完成不同负荷客体任务时的皮层慢电位(slow cortical potentials,简称sp成分),实验发现:背侧前额叶在刺激呈现后的700ms到1400ms出现记忆负荷效应,高... 利用128导事件相关电位技术,采用延迟匹配任务的实验范式,测查了20名正常被试完成不同负荷客体任务时的皮层慢电位(slow cortical potentials,简称sp成分),实验发现:背侧前额叶在刺激呈现后的700ms到1400ms出现记忆负荷效应,高负荷任务诱发的sp成分显著负于低负荷任务;低负荷任务诱发的sp成分在左前额区(500—1800ms)、左前额-中央区(700—1800ms)、左中央-顶叶区(1000—1400s和1800—4800ms)、右前额区(1800—4800ms)和右前额-中央区(1400—4800ms)显著负于高负荷任务,出现记忆负荷效应,但这种负荷效应在左右大脑半球所反映的心理意义可能不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客体工作记忆 记忆负荷效应 皮层慢电位(sp成分) 事件相关电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北京市部分高中生性状况初步调查及其与亲子依恋的关系 被引量:9
17
作者 王争艳 赵冬艳 +1 位作者 雷雳 侯静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17-19,36,共4页
目的:调查北京市部分高中生性发育状况及其性行为和性态度与亲子依恋的关系。方法:对北京市两所学校847名高中生用自编青少年性状况信息调查表和修订的青少年-父母依恋问卷(IPPA)进行调查。结果:研究对象报告第一次月经初潮/遗精的平均... 目的:调查北京市部分高中生性发育状况及其性行为和性态度与亲子依恋的关系。方法:对北京市两所学校847名高中生用自编青少年性状况信息调查表和修订的青少年-父母依恋问卷(IPPA)进行调查。结果:研究对象报告第一次月经初潮/遗精的平均年龄分别为男生13.2岁,女生12.7岁;性行为发生率为3.3%(男生16人,女生12人),第一次发生性行为的平均年龄为16.0岁;谈恋爱人数占到39.1%;研究对象获取性信息的主要途径为朋友38.8%,科普书籍和报纸24.5%,学校的有关课程(老师)15.8%。在看待同龄人的性态度以及自身性行为方面男生比女生对同龄人性行为持更赞同的态度(14.4±3.9/16.7±3.2,5.8±1.41/5.5±1.1,t=-8.88、3.26,P<0.01)。与父母亲情感依恋不安全的高中生相比,与父亲和母亲都是安全依恋的高中生对同龄人性行为持显著不赞同态度;其自身性行为水平也显著低于前者。结论:北京市部分高中生的性行为和性态度与亲子依恋有关,但关系微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性行为 性态度 高中生 依恋 横断面调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非母亲看护与亲子依恋的关系看中国当前的祖辈看护及启示 被引量:15
18
作者 岳建宏 王争艳 文娜 《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121-127,共7页
非母亲看护已经成为儿童看护的一种重要形式,它给亲子依恋带来的影响越来越为发展心理学家所关注。文章从看护的特征层次、依恋的子系统层次以及儿童发展的生态环境层次对非母亲看护和亲子依恋之间的关系进行了探讨,并将这些层次进行了... 非母亲看护已经成为儿童看护的一种重要形式,它给亲子依恋带来的影响越来越为发展心理学家所关注。文章从看护的特征层次、依恋的子系统层次以及儿童发展的生态环境层次对非母亲看护和亲子依恋之间的关系进行了探讨,并将这些层次进行了整合,提出了理解非母亲看护与亲子依恋关系的框架,对中国祖辈看护实践进行了分析,提出了一定的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母亲看护 亲子依恋 祖辈看护 生态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调节性匹配理论述评 被引量:37
19
作者 林晖芸 汪玲 《心理科学进展》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749-753,共5页
在决策、动机领域,Higgins(2000)提出了一种新的理论——调节性匹配理论。所谓调节性匹配(regulatory fit),指的是个体的自我调节定向与其行为策略之间的匹配。该理论认为,调节性匹配能增强个体在目标追求过程中的动机强度、主观评价和... 在决策、动机领域,Higgins(2000)提出了一种新的理论——调节性匹配理论。所谓调节性匹配(regulatory fit),指的是个体的自我调节定向与其行为策略之间的匹配。该理论认为,调节性匹配能增强个体在目标追求过程中的动机强度、主观评价和情绪体验,从而对个体的行为决策产生重要影响。文章围绕调节性匹配的概念、产生、效应及应用价值等问题对相关研究进行综述,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现有研究存在的问题及未来的研究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调节性匹配 动机强度 决策 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内外智力残疾状况与康复研究 被引量:21
20
作者 赵志航 郭雪萍 田宝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CSCD 2010年第3期233-235,共3页
本文总结智力残疾定义的新发展及当前中国对智力残疾的定义;对智力残疾的发生和等级进行分析,探讨导致智力残疾发生的因素,也对智力残疾的康复与干预等做了总结和分析。
关键词 智力残疾 定义 分级 康复 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