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香港学校德育途径与方法之探讨 被引量:11
1
作者 张鸿燕 《国际关系学院学报》 2000年第3期65-69,共5页
80年代以来 ,香港学校为适应香港社会变革回归和学生全面发展的需要 ,大力推行德育改革 ,特别是在德育途径和方法方面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和实践。香港学校主要通过课堂教学、课外活动、社会实践、心理辅导、校风建设等多种途径实施德育 ,... 80年代以来 ,香港学校为适应香港社会变革回归和学生全面发展的需要 ,大力推行德育改革 ,特别是在德育途径和方法方面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和实践。香港学校主要通过课堂教学、课外活动、社会实践、心理辅导、校风建设等多种途径实施德育 ,并在方法上积极吸纳西方现代德育方法 ,注重德育的渗透性和多样性 ,从而使该地区学校的德育效果明显提高。这无疑为内地学校补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香港 德育 途径 方法
全文增补中
儒家伦理与新加坡的公民道德教育 被引量:20
2
作者 张鸿燕 《外国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31-34,共4页
新加坡是近20年世界上最大力推行儒家伦理教育的国家,其通过在学校开设《儒家伦理》课程和在社会上开展各种以提倡儒家伦理为内容的道德教化活动,使儒家伦理与新加坡的公民道德教育紧密地结合在一起。本文在对新加坡推行儒家伦理进行文... 新加坡是近20年世界上最大力推行儒家伦理教育的国家,其通过在学校开设《儒家伦理》课程和在社会上开展各种以提倡儒家伦理为内容的道德教化活动,使儒家伦理与新加坡的公民道德教育紧密地结合在一起。本文在对新加坡推行儒家伦理进行文化考察的基础上,揭示了儒家伦理在新加坡公民道德教育中的价值及对我国道德教育和道德建设的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加坡 儒家伦理 公民道德教育 道德教化 道德建设 儒家文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韩国学校道德教育特色之探析 被引量:13
3
作者 张鸿燕 《外国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10-12,共3页
韩国学校德育坚持以弘扬民族精神为核心 ,在兼融东西古今德育之精华的基础上不断改革和完善 ,形成了其自身的鲜明特色。这就是 :珍视传统 ,突出民族性 ;与时共进 ,坚持开放性 ;循序渐进 ,重视系统性 ;活动丰富 ,注重实践性 ;齐抓共管 ,... 韩国学校德育坚持以弘扬民族精神为核心 ,在兼融东西古今德育之精华的基础上不断改革和完善 ,形成了其自身的鲜明特色。这就是 :珍视传统 ,突出民族性 ;与时共进 ,坚持开放性 ;循序渐进 ,重视系统性 ;活动丰富 ,注重实践性 ;齐抓共管 ,倡导综合性。这对于我国的学校德育是有借鉴意义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校道德 教育特色 韩国 道德教育 德育体系 开放性 循序渐进 系统性 实践性 综合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试论知、情、意、行在品德形成过程中的重要意义 被引量:8
4
作者 朱平平 《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97年第3期53-58,共6页
品德心理结构由道德认识、道德情感、道德意志和道德行为四种心理成分所组成。道德认识能够判断是非、善恶,也是道德情感产生的依据;道德情感是道德认识的原动力,对道德意志的产生起催化作用;道德意志使道德行为能产生巨大的社会效果;... 品德心理结构由道德认识、道德情感、道德意志和道德行为四种心理成分所组成。道德认识能够判断是非、善恶,也是道德情感产生的依据;道德情感是道德认识的原动力,对道德意志的产生起催化作用;道德意志使道德行为能产生巨大的社会效果;道德行为是实现道德动机的手段,是衡量道德品质的客观标志。它是我国古代思想家德育理论的重要内容。要培养高尚的品德,必须培养正确的道德观念、高尚的道德情感、坚强的道德意志和良好的道德行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品德 道德认识 道德情感 道德意志 道德行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香港与内地学校道德教育之比较 被引量:4
5
作者 张鸿燕 《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0年第5期30-37,共8页
香港与内地学校道德教育比较研究是一个富有现实意义和亟待深入探讨的课题。文章采取专题比较的方法 ,重点从内容、途径和方法三个方面进行了比较研究 。
关键词 香港 比较研究 中国大陆 德育内容 公民教育 德育改革 政治教育 学校德育 德育途径 德育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认真学习领会,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五大精神
6
作者 牛继升 王锐生 +6 位作者 秦英君 郭海燕 王希汉 陈新夏 李红梅 田玉梅 朱平平 《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97年第5期7-14,共8页
具有伟大历史意义的中国共产党第十五次全国代表大会通过的江泽民同志代表十四届中央委员会所作的报告,高瞻远瞩,气势恢宏,总揽全局,振奋人心.报告深刻地论述了邓小平理论的历史地位和指导意义,确定高举邓小平理论的伟大旗帜,把建设有... 具有伟大历史意义的中国共产党第十五次全国代表大会通过的江泽民同志代表十四届中央委员会所作的报告,高瞻远瞩,气势恢宏,总揽全局,振奋人心.报告深刻地论述了邓小平理论的历史地位和指导意义,确定高举邓小平理论的伟大旗帜,把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全面推向21世纪.报告科学地总结历史,规划未来,对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跨世纪发展作出全面部署,是我们党带领全国各族人民迈向新世纪的政治宣言和行动纲领.为了认真学习领会,深入贯彻落实十五大报告的精神,我校党委宣传部在十五大胜利闭幕之际,及时举办了“认真学习领会,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五大精神”座谈会.现将会上的部分发言摘要刊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习领会 党的建设 公有制经济 贯彻落实 首都师范大学 初级阶段 毛泽东思想 党的作风建设 邓小平理论 实现形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继承优秀人文传统 提高人的精神境界
7
作者 赵军华 《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99年第3期69-72,共4页
中国文化有优秀的人文传统,其核心是关注人。中国人文一词最早的出现不是针对宗教,而是对应天文。中国的人文精神是一种内在的人文主义,即面对人类社会和个体自身的。中国文化早在商周时期就有了“重人”、“敬德”的观念。中国传统... 中国文化有优秀的人文传统,其核心是关注人。中国人文一词最早的出现不是针对宗教,而是对应天文。中国的人文精神是一种内在的人文主义,即面对人类社会和个体自身的。中国文化早在商周时期就有了“重人”、“敬德”的观念。中国传统的人文精神把“知命”看得十分重要。中国人文传统十分注重人的主体意识和精神追求,并且将其与崇尚群体利益和谐地统一起来,十分重视人的情感体验,注重浸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人文传统 精神境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笔谈:学习党的十四大文件精神
8
作者 朵天俊 潘亮 +9 位作者 董正平 邾瑢 张燕镜 詹万生 刘新风 李松林 尹光 史彬 赵俊玲 邓英秀 《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93年第1期37-45,共9页
党的十四大是我党历史上的承前启后、继往开来、团结奋进一次重要会议。它科学地系统地阐发了关于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从而正确地回答了有关社会主义建设的许多重要理论问题。为了更好地学习、领会和... 党的十四大是我党历史上的承前启后、继往开来、团结奋进一次重要会议。它科学地系统地阐发了关于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从而正确地回答了有关社会主义建设的许多重要理论问题。为了更好地学习、领会和贯彻落实十四大报告的精神,我们邀请了我校一些教师和干部,就学习十四大报告进行了笔谈。现将部分笔谈摘要刊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 马克思主义 解放思想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教育 思想路线 改革开放 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十四大报告 新时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