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首都师范大学2001级新生SCL-90测查报告 被引量:30
1
作者 杨学 蔺桂瑞 烟青 《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2年第S3期53-57,共5页
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是影响其学业成败的重要因素。本研究对我校 2 0 0 1级新生 2 5 34人采用SCL 90进行了心理健康测查 ,结果显示 :首都师范大学 2 0 0 1级新生的心理健康水平较 1 986年大学生的平均水平低 ,但较 1 997年北京市大学... 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是影响其学业成败的重要因素。本研究对我校 2 0 0 1级新生 2 5 34人采用SCL 90进行了心理健康测查 ,结果显示 :首都师范大学 2 0 0 1级新生的心理健康水平较 1 986年大学生的平均水平低 ,但较 1 997年北京市大学生的整体水平高 ;2 0 0 1级新生SCL 90阳性检出率较低 ;非独生子女的心理健康水平较独生子女较低 ;小城镇及边远农村同学的心理健康水平较大中城市学生低 ;女生的心理健康水平较男生低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理健康 新生 SCL9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协同理论视域下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创新研究 被引量:19
2
作者 孙建 周举坤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北大核心 2015年第7期21-22,共2页
从割裂走向融合,既是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理念上的追求,也是当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亟待解决的现实问题。文章通过对当前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一系列问题的探究,提出将价值融合作为推进大学生思想教育与高校内部各级部门人员协... 从割裂走向融合,既是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理念上的追求,也是当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亟待解决的现实问题。文章通过对当前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一系列问题的探究,提出将价值融合作为推进大学生思想教育与高校内部各级部门人员协同的关键要素,通过营造利于融合的良好氛围、构建多元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管理体系以及促进隐性知识流动从而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协同,提升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实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协同 思想政治教育 割裂 价值融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知识经济时代大学生就业指导的探索
3
作者 钱伟 《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2年第S3期110-113,共4页
本文从知识经济时代对人才的要求出发 ,阐述高校就业部门应从目标、主体、客体及方法等方面对大学生加强就业指导 。
关键词 知识经济时代 大学生 就业指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时期高等师范专业毕业生就业面临的挑战与对策 被引量:6
4
作者 张文双 《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2年第S3期114-117,共4页
随着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向纵深发展 ,尤其是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之后 ,高等师范院校师范专业毕业生就业的内外环境亦发生了非常大的变化。本文分析了当前师范类毕业生就业的形势 ,也分析了其中潜伏着的困难、问题和挑战。阐... 随着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向纵深发展 ,尤其是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之后 ,高等师范院校师范专业毕业生就业的内外环境亦发生了非常大的变化。本文分析了当前师范类毕业生就业的形势 ,也分析了其中潜伏着的困难、问题和挑战。阐明了高等师范院校加强师范专业毕业生就业指导的紧迫性 ;并有针对性地提出了加强高师院校师范专业毕业生就业工作的具体措施和应采取的相应对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等师范院校 毕业生 就业 就业指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外高校学业危机研究及启示 被引量:23
5
作者 孙建 《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138-143,共6页
学业危机直接影响大学生学业成败,影响高校的人才培养质量。文章介绍了国外高校学业危机的相关研究,包括学业危机的概念与特点、学业危机的影响因素、学生危机的帮扶与转化等,同时梳理了国内高校学业危机学生现状及问题,从而提出应对和... 学业危机直接影响大学生学业成败,影响高校的人才培养质量。文章介绍了国外高校学业危机的相关研究,包括学业危机的概念与特点、学业危机的影响因素、学生危机的帮扶与转化等,同时梳理了国内高校学业危机学生现状及问题,从而提出应对和处理高校学业危机的意见和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校学业危机 国外研究 学业预警 启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中国十七年(1949—1966)婚姻观念的嬗变 被引量:3
6
作者 姚立迎 《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10-14,共5页
新中国十七年(1949—1966)婚姻观念的嬗变主要表现在婚姻自由、择偶观、晚婚、离婚、再婚和军婚等方面。其中,婚姻自由作为这一时期婚姻文化的核心内容,从根本上摆脱了传统婚姻的家长决定权,弘扬了自我意识和追求自由的勇气,成为新中国... 新中国十七年(1949—1966)婚姻观念的嬗变主要表现在婚姻自由、择偶观、晚婚、离婚、再婚和军婚等方面。其中,婚姻自由作为这一时期婚姻文化的核心内容,从根本上摆脱了传统婚姻的家长决定权,弘扬了自我意识和追求自由的勇气,成为新中国婚姻观念的主流。这一时期人们择偶更注重政治思想一致,追求互相爱慕与情投意合,逐步改变了以金钱、相貌取人和门当户对的择偶观念;同时,倡导晚婚、尊重和保护军婚等观念逐渐形成,离婚、再婚成为得到社会普遍认可的正常现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中国十七年 婚姻观念 嬗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文化素质教育在高等院校中的地位和作用 被引量:2
7
作者 李刚 《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2年第S3期69-71,共3页
近年来 ,许多大学生缺乏对自己国家历史、文化的了解 ,缺乏对世界历史和文化的了解 ,对人类文化遗产知之甚少 ,这与他们在社会上应起的作用和地位不相称 ,也必然会影响他们处理社会事物的态度和策略。本文通过对素质和素质教育概念的阐... 近年来 ,许多大学生缺乏对自己国家历史、文化的了解 ,缺乏对世界历史和文化的了解 ,对人类文化遗产知之甚少 ,这与他们在社会上应起的作用和地位不相称 ,也必然会影响他们处理社会事物的态度和策略。本文通过对素质和素质教育概念的阐述以及当今大学生素质现状分析 ,论述了加强文化素质教育工作的重要意义并提出了一些基本思路和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素质 素质教育 文化素质教育 高等院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时期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研究阶段性特点初探 被引量:1
8
作者 李会先 《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77-81,共5页
改革开放以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研究汇集了学界的研究成果,呈现出明显的阶段性特点。从恢复与重建,到改革与探索,最终走向繁荣与共生;从向规范化、科学化方向发展,到探索不变"目的"下"手段"的重构,最终实现... 改革开放以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研究汇集了学界的研究成果,呈现出明显的阶段性特点。从恢复与重建,到改革与探索,最终走向繁荣与共生;从向规范化、科学化方向发展,到探索不变"目的"下"手段"的重构,最终实现学科理论体系的建立。厘清其发展脉络,有助于我们把握当下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研究的趋势和走向,进一步推动课程改革的深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思想政治理论课 教学研究 历史 阶段性特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知识重构:现代学校管理中的知识探究 被引量:1
9
作者 周举坤 《当代教育科学》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1期38-40,共3页
现代学校管理正迫切需要一种具有汇聚力量凝聚愿景的知识,而这种知识一定是区别于以往书面所展现出来的那些显性知识。对于学校管理中的知识再认以及知识重构,无疑成为现代学校在知识管理上的有益选择。为此,在现代学校管理中应该把握... 现代学校管理正迫切需要一种具有汇聚力量凝聚愿景的知识,而这种知识一定是区别于以往书面所展现出来的那些显性知识。对于学校管理中的知识再认以及知识重构,无疑成为现代学校在知识管理上的有益选择。为此,在现代学校管理中应该把握那些事关组织价值观和组织局限性的知识,并重视对这一类知识的界定、重构、流动增长进行分析探究,从而为提升学校效能提供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校管理 知识重构 隐性知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网络社会思想政治教育的特点及对策
10
作者 常建勇 殷蕾 《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2年第S3期27-29,共3页
网络的迅猛发展 ,给新时期的思想政治教育带来了机遇与挑战。网络社会不是思想政治教育的真空地带 ,具有政治性和阶级性、有序性和无序性、以及其隐匿性导致的人性异化 ,要求我们更新思想政治教育观念 ,加强理论研究 ,构造思想政治教育... 网络的迅猛发展 ,给新时期的思想政治教育带来了机遇与挑战。网络社会不是思想政治教育的真空地带 ,具有政治性和阶级性、有序性和无序性、以及其隐匿性导致的人性异化 ,要求我们更新思想政治教育观念 ,加强理论研究 ,构造思想政治教育网络体系 ,加快培养网络教育人才 ,以适应新时期思政教育的需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络社会 思想政治教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思想政治教育人才培养制度刍议
11
作者 牛亚君 《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2年第S3期17-19,共3页
思想政治教育人才培养制度是思想政治教育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建立完善的思想政治教育人才培养制度应该做到 :一是制定思想政治教育人才培养的目标 ;二是健全思想政治教育人才培养的组织机构 ;三是建立合格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队伍 ;四... 思想政治教育人才培养制度是思想政治教育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建立完善的思想政治教育人才培养制度应该做到 :一是制定思想政治教育人才培养的目标 ;二是健全思想政治教育人才培养的组织机构 ;三是建立合格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队伍 ;四是确定符合社会发展和阶级统治需要的思想政治教育人才培养的内容 ;五是建立思想政治教育人才选拔制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思想政治教育 人才培养 制度建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