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马克思主义的民间立场和田野研究 被引量:2
1
作者 程广云 《江海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211-215,共5页
马克思主义作为一种对象化观念性现实存在 ,可以从三个基本视角来看 ,一是把它看做意识形态 ,二是把它看做理论体系 ,三是把它看做文化现象。作为意识形态的马克思主义 ,是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国家“无产阶级”作为统治阶级的思想观念... 马克思主义作为一种对象化观念性现实存在 ,可以从三个基本视角来看 ,一是把它看做意识形态 ,二是把它看做理论体系 ,三是把它看做文化现象。作为意识形态的马克思主义 ,是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国家“无产阶级”作为统治阶级的思想观念上层建筑 ,它蕴涵着“官方立场” ;作为理论体系的马克思主义 ,是专家学者学术研究的文本符号系统 ,它蕴涵着“知识分子立场” ;作为文化现象的马克思主义 ,内化积淀于民众心理状态中 ,渗透附着于民众生存状态中 ,影响着人们的日常生活方式 ,它蕴涵着“民间立场”。对于马克思主义来说 ,“民间立场”是原生态的 ,“知识分子立场”是次生态的 ,“官方立场”是又次生态的。“官方立场”通常从“政治语用学”或“政治解释学”的视域来阐释马克思主义。“文本研究”、“版本研究”以及“比较研究”则往往是“知识分子立场”的表现。笔者在本文中所提出的“田野研究” ,是在“民间立场”上借用人类学、民族学术语提出的马克思主义研究方法论 ,它主要把马克思主义当做一种文化现象 ,揭示内化积淀于民众心理状态、渗透附着于民众生存状态和影响着人们的日常生活方式的马克思主义文化精神。人们所实际接受、传播的马克思主义也就是马克思主义的“田野”。“田野研究”的最终成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 民间立场 田野研究 文化精神 知识分子立场 文化现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中国先进生产力和先进文化的世界历史性 被引量:3
2
作者 叶险明 《学习与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1-7,共7页
从先进生产力“世界历史性”的一般逻辑规定性、先进生产力的同构性、中国社会内部先进生产力与落后生产力的关系的角度阐释中国先进生产力的世界历史性问题 ,并进而从“世界普遍交往”、中国先进文化的构成和发展规律的角度探讨中国先... 从先进生产力“世界历史性”的一般逻辑规定性、先进生产力的同构性、中国社会内部先进生产力与落后生产力的关系的角度阐释中国先进生产力的世界历史性问题 ,并进而从“世界普遍交往”、中国先进文化的构成和发展规律的角度探讨中国先进文化的世界历史性问题 ,是当前全面、深入地认识和把握“三个代表”思想的一个关键性环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先进生产力 先进文化 世界历史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于研究资本主义发展极限问题的方法论
3
作者 叶险明 《新视野》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44-46,共3页
资本主义发展极限问题是马克思主义资本主义理论中的一个重要问题。对这个问题不仅要注重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内部矛盾运动的角度来考察,而且要注重从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结构变化的角度来考察。基于对资本主义发展极限与资本全球化和知识... 资本主义发展极限问题是马克思主义资本主义理论中的一个重要问题。对这个问题不仅要注重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内部矛盾运动的角度来考察,而且要注重从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结构变化的角度来考察。基于对资本主义发展极限与资本全球化和知识的共享性及其生产的社会化特性间关系的辨析,作者从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结构变化的角度阐述了马克思关于资本主义发展极限的思想及其现代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资本主义发展 马克思主义 资本全球化 内部矛盾 方法论 考察 思想 资本主义理论 现代意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宗教与邪教:历史主义的理解 被引量:5
4
作者 程广云 《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4年第3期51-56,共6页
宗教的世俗化和普世化是当代宗教发展的主流。我们认为 ,是否具有世俗化和普世化的基本特征正是宗教与邪教的历史主义划界标准。邪教是宗教的历史反动。相反 ,新兴宗教运动是当代宗教发展的支流。如果以宗教世俗化、普世化为衡量标准 ,... 宗教的世俗化和普世化是当代宗教发展的主流。我们认为 ,是否具有世俗化和普世化的基本特征正是宗教与邪教的历史主义划界标准。邪教是宗教的历史反动。相反 ,新兴宗教运动是当代宗教发展的支流。如果以宗教世俗化、普世化为衡量标准 ,“新兴宗教”大致可以分为两类 :一类是顺应宗教世俗化、普世化的 ;另一类则是违背宗教世俗化、普世化的 ,如原教旨主义、邪教等等。前一类比较少 ,后一类比较多。对于中国来说 ,2 0世纪 80— 90年代是一个“精神文化空间”逐步变成“信仰真空”的时代。所谓“信仰真空”是指任何一种传统或者现代信仰在民众“精神文化空间”中无以确立 ,导致失落 ,从而为其它信仰提供可乘之机。邪教正是这样乘隙而入。它是一种错误的、有害的“信仰填充”。如何重建 (重构 )我们这一个时代的“精神文化空间” ?笔者认为 :第一 ,重建科学精神 ;第二 ,重建人文精神 ;第三 ,坚持“政教分离”原则 ,推动宗教世俗化 ;第四 ,坚持“宗教宽容”、“宗教自由”、“宗教信仰自由”原则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宗教 邪教 历史主义 宗教世俗化 宗教普世化 新兴宗教运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共产党执政能力与中国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被引量:3
5
作者 叶险明 《学习与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76-79,共4页
由中国共产党在中国近现代社会发展中的历史地位所决定,构建当代中国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不能离开中国共产党的主导作用。这一作用是通过其执政能力具体地、历史地体现出来的。中国共产党要充分发挥这种主导作用,就应该树立“治理”观念,... 由中国共产党在中国近现代社会发展中的历史地位所决定,构建当代中国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不能离开中国共产党的主导作用。这一作用是通过其执政能力具体地、历史地体现出来的。中国共产党要充分发挥这种主导作用,就应该树立“治理”观念,在宪法和法律的范围内活动,正确处理马克思主义的一元化领导与社会成员的多元化追求之间的辩证关系,全面、正确地把握和谐与发展的辩证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共产党 执政能力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球化、信息化与社会形态理论的当代发展(专题讨论)——坚持和发展马克思社会形态理论
6
作者 叶险明 《河北学刊》 CSSCI 2004年第1期24-24,37-41,共6页
从经济必然性的角度上看,即从当代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变迁方向和当代资本主义社会内部新的社会制度的因素不断增长的态势的角度上看,马克思社会形态理论关于资本主义向更高级的社会形态发展的大趋势论述,至今仍没有过时,这是必须要... 从经济必然性的角度上看,即从当代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变迁方向和当代资本主义社会内部新的社会制度的因素不断增长的态势的角度上看,马克思社会形态理论关于资本主义向更高级的社会形态发展的大趋势论述,至今仍没有过时,这是必须要坚持的。然而,现代科学技术革命和当代全球化发展的确也使马克思社会形态理论面临着新的挑战。因此,如何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坚持和发展马克思的社会形态理论,便成为学术界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球化 信息化 技术形态 经济形态 社会形态 马克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社会博弈理论及其应用 被引量:7
7
作者 程广云 韩璞庚 《社会科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3年第5期64-68,共5页
博弈论是行为科学的方法论基础 ,原则上适用于一切社会科学。哲学是在最一般、最普遍意义上应用理性人假设以及博弈论方法 ,因此 ,对社会交往论与社会博弈关系和建立在对称和不对称条件下的人与自然界和人与人的静态和动态博弈模型 ,历... 博弈论是行为科学的方法论基础 ,原则上适用于一切社会科学。哲学是在最一般、最普遍意义上应用理性人假设以及博弈论方法 ,因此 ,对社会交往论与社会博弈关系和建立在对称和不对称条件下的人与自然界和人与人的静态和动态博弈模型 ,历史选择论与历史博弈论以及社会博弈、战略选择与制度安排的关系 ,等都需要研究。社会博弈一旦建立 ,引进行为科学的实验模型和行为科学的数量分析。就有可能使人的哲学以及社会历史哲学转变成为人的科学以及社会历史科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博弈理论 社会科学 历史选择论 行为科学 理性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