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北京大气颗粒物中多环芳烃浓度季节变化及来源分析 被引量:69
1
作者 王英锋 张姗姗 +2 位作者 李杏茹 郭雪清 王跃思 《环境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369-375,共7页
使用大流量滤膜采样器,从2006年9月至2007年8月,每周同时采集北京城市大气可吸入颗粒物(PM10)和细粒子样品(PM2.5)各一次,二氯甲烷超声抽提-气相色谱/质谱分析了17种多环芳烃(PAHs)浓度,结果表明,春、夏、秋、冬四季北京大气PM10和PM2.5... 使用大流量滤膜采样器,从2006年9月至2007年8月,每周同时采集北京城市大气可吸入颗粒物(PM10)和细粒子样品(PM2.5)各一次,二氯甲烷超声抽提-气相色谱/质谱分析了17种多环芳烃(PAHs)浓度,结果表明,春、夏、秋、冬四季北京大气PM10和PM2.5中PAHs总量分别为63.8±44.6ng.m-3、43.2±4.5ng.m-3、84.7±108.3ng.m-3、348.0±250.0ng.m-3和54.7±17.3ng.m-3、40.3±8.6ng.m-3、66.1±81.5ng.m-3、337.7±267.2ng.m-3;约有70%的PAHs存在于细粒子PM2.5中,其质量浓度有明显季节变化,冬季>秋季>春季>夏季;颗粒物中PAHs主要以4、5、6环存在,其中4环以上占79.4%.源解析表明,北京大气颗粒物中的PAHs主要来自燃煤,同时汽油、柴油燃烧排放也不能忽略.结合气象要素分析,温度升高和太阳辐射增强易造成多环芳烃挥发和反应,湿沉降有利于多环芳烃随颗粒物清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M10 PM2.5 PAHS 北京 季节变化 来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北京大气颗粒物中一元羧酸的季节变化和来源分析 被引量:7
2
作者 刘晨书 李杏茹 +2 位作者 张姗姗 郭雪清 王跃思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7期673-678,共6页
通过膜采样溶剂提取、衍生化GC/MS分析,对2006年9月~2007年8月间北京大气PM10和PM2.5中的一元羧酸进行了观测研究.结果表明,可检出C10~C30的烷酸以及油酸、亚油酸和桐油酸3种烯酸,其中含量最高的是C16和C182种烷酸.PM10中,一元羧酸总... 通过膜采样溶剂提取、衍生化GC/MS分析,对2006年9月~2007年8月间北京大气PM10和PM2.5中的一元羧酸进行了观测研究.结果表明,可检出C10~C30的烷酸以及油酸、亚油酸和桐油酸3种烯酸,其中含量最高的是C16和C182种烷酸.PM10中,一元羧酸总浓度为61.7~1652.3ng/m3,年平均为426.2ng/m3;PM2.5中,一元羧酸总浓度为34.5~992.1ng/m3,年平均为319.6ng/m3.75%的一元羧酸分布在细粒子中,且冬、春季浓度明显高于夏、秋季.春、夏、秋、冬4个季节PM10中一元羧酸浓度分别为(625.1±403.8),(200.0±95.3),(263.0±201.1),(659.9±433.5)ng/m3;PM2.5中一元羧酸浓度为(431.7±211.0),(194.4±95.8),(207.9±160.8),(463.6±262.1)ng/m3.源解析显示,燃煤排放是冬季最主要的人为污染源;机动车排放则在其他季节贡献最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M10 PM25 一元羧酸 季节变化 来源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运城市某家具制造厂VOCs排放特征及环境影响分析
3
作者 陈凯涛 谷欣 +7 位作者 蔡敏 赵唯丞 王伯轩 杨皓然 陈楚昭 茹晓宁 刘新罡 李杏茹 《环境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2025-2035,共11页
为研究汾渭平原运城市家具制造业VOCs排放特征,选取运城市一家具有代表性的家具制造企业作为研究对象,利用气相色谱-质谱/氢火焰离子化检测器(GC-MS/FID),采用外标法定量分析了挥发性有机物(VOCs)浓度排放特征,并估算了其臭氧生成潜势(O... 为研究汾渭平原运城市家具制造业VOCs排放特征,选取运城市一家具有代表性的家具制造企业作为研究对象,利用气相色谱-质谱/氢火焰离子化检测器(GC-MS/FID),采用外标法定量分析了挥发性有机物(VOCs)浓度排放特征,并估算了其臭氧生成潜势(OFP)与二次有机气溶胶生成潜势(SOAFP).研究显示,底漆车间、修色车间、面漆车间、木材加工车间、厂房外、排放烟囱A以及排放烟囱B的TVOCs浓度在1.25—14.56 mg·m^(−3),烟囱A和B采用水过滤+活性炭吸附工艺对末端烟气进行处理,该工艺对烟囱A各VOCs组分具有较好的处理效果;该家具制造厂排放的主要VOCs组分为芳香烃、OVOCs和烷烃,占比分别为39.0%—68.0%、13.0%—30.0%和10.0%—28.0%,其中,主要物种为乙苯、间/对二甲苯、乙酸乙酯等;对OFP贡献较大的组分为芳香烃,占比为68.70%—93.28%,其次是OVOCs和烷烃,占比在2.82%—17.09%,对OFP贡献较大的前3种物质分别为间/对二甲苯、邻二甲苯、乙苯;SOAFP的绝对贡献者是芳香烃,占比为93.10%—98.73%,对SOAFP贡献较大的前4种物质分别为间/对二甲苯、邻二甲苯、甲苯、癸烷.因此,运城市该家具制造企业需要加强对芳香烃等活性较高的VOCs组分的监管与控制力度,希望该研究可以为其提供一定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VOC源谱特征 汾渭平原 家具制造业 臭氧生成潜势(OFP) 二次有机气溶胶生成潜势(SOAFP)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北京市冬季大气气溶胶中PAHs的污染特征 被引量:17
4
作者 李杏茹 郭雪清 +1 位作者 刘欣然 王跃思 《环境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490-493,共4页
利用大流量颗粒物采样器采集了2005—2006年冬季北京市大气气溶胶中PM10和PM2.5样品,采用气相色谱/质谱技术对样品中的多环芳烃进行检测.结果表明:北京市冬季大气颗粒物PM10和PM2.5中PAHs总量分别为520.5±476.9ng·m-3和326.8&... 利用大流量颗粒物采样器采集了2005—2006年冬季北京市大气气溶胶中PM10和PM2.5样品,采用气相色谱/质谱技术对样品中的多环芳烃进行检测.结果表明:北京市冬季大气颗粒物PM10和PM2.5中PAHs总量分别为520.5±476.9ng·m-3和326.8±294.3ng·m-3,且大部分存在于细粒子中,4环以上的稠环芳烃占总浓度的87%.根据荧蒽/芘等比值指标判别,北京市冬季PAHs主要以燃煤排放为主,其次是石油燃烧交通排放.风速增大和太阳辐射曝辐量增强,都会降低颗粒物中多环芳烃浓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环芳烃 气溶胶 北京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采暖期北京大气气溶胶中有机酸的测定 被引量:2
5
作者 郭雪清 王英峰 +2 位作者 施燕支 李杏茹 王跃思 《分析测试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z1期181-183,186,共4页
This paper set up the identification method of BF3/ methanol derivatization,GC-MS for analyzing organic acid in PM2.5 aerosol. The result shows that this method is reliable for monitoring the polar organic acid. Total... This paper set up the identification method of BF3/ methanol derivatization,GC-MS for analyzing organic acid in PM2.5 aerosol. The result shows that this method is reliable for monitoring the polar organic acid. Total 34 polar organic acids were identified and quantified, including 23 n-fatty acids and 6 dicarboxylic acids, 5 aromatic acids.The total concentration of n-fatty acids was 62-664 ng·m-3, and the C16 acid was the most abundant acid,followed by C1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M2.5 DERIVATIZATION Organic acid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山东禹城夏季PM_(2.5)中碳质组分污染特征 被引量:3
6
作者 李杏茹 李东 +7 位作者 刁贺玲 王国安 刘雨思 胡波 辛金元 沈蓉蓉 王跃思 王莉莉 《环境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0期2194-2205,共12页
为研究华北平原夏季PM2.5中有机气溶胶污染特征,于2015年6月20日至2015年7月30日对山东禹城生态站大气中PM_(2.5)进行了观测研究.结果表明,观测期间禹城大气PM_(2.5)日平均浓度为87.15±32.27μg·m^(-3),与我国《环境空气质量... 为研究华北平原夏季PM2.5中有机气溶胶污染特征,于2015年6月20日至2015年7月30日对山东禹城生态站大气中PM_(2.5)进行了观测研究.结果表明,观测期间禹城大气PM_(2.5)日平均浓度为87.15±32.27μg·m^(-3),与我国《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二级标准75μg·m^(-3)相比,超标率为58.53%.检测到的10种糖醇的平均总浓度为177.89±145.38 ng·m^(-3)(白天)和226.97±196.88 ng·m^(-3)(晚上),分别占WSOC的3.18%(白天)和4.97%(晚上).脱水糖(左旋葡聚糖、半乳聚糖和甘露聚糖)是检测到的糖类化合物中的主要组成部分,分别占总浓度的58.52%(白天)和75.61%(晚上).EC、OC、WSOC的平均质量浓度分别为2.68±2.8μg·m^(-3),7.51±4.4μg·m^(-3)、5.57±3.95μg·m^(-3),分别占PM_(2.5)质量浓度的3.08%、8.62%和7.34%.WSOC占OC的74.16%,表明有机碳中大部分是水溶性组分.利用EC示踪法和WSOC法估算的二次有机碳(SOC)的质量浓度分别为4.08±2.25μg·m^(-3)和4.90±3.11μg·m^(-3),且两种方法计算的SOC呈现很好的相关性(r=0.77,P<0.001).估算得到的SOC为白天高于夜间,与白天光化学反应比较强烈、产生的二次有机物较多一致.相关性分析表明,OC、WSOC和SOC与相对湿度呈现显著的负相关,与SO_2表现出较强的正相关关系,与温度均没有表现出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华北平原 PM2.5 糖醇 二次有机碳 形成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石家庄市秋冬季大气细粒子中糖类化合物的组成和来源 被引量:1
7
作者 刘水桥 杨阳 +1 位作者 赵清 李杏茹 《环境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1413-1420,共8页
糖类化合物是大气颗粒物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局地甚至是全球气候变化有着重要的影响。本研究利用中流量颗粒物采样器分别于2016年9月18日—10月17日(秋季)和2016年12月15日—2017年1月13日(冬季)对石家庄市大气PM_(2.5)样品进行了昼夜采集... 糖类化合物是大气颗粒物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局地甚至是全球气候变化有着重要的影响。本研究利用中流量颗粒物采样器分别于2016年9月18日—10月17日(秋季)和2016年12月15日—2017年1月13日(冬季)对石家庄市大气PM_(2.5)样品进行了昼夜采集,并利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分析了样品中的10种糖类化合物,包括脱水糖、糖和糖醇。结果表明,石家庄市大气PM_(2.5)中的糖类物质在秋冬季平均总浓度分别为(629.57±446.05)ng·m^(−3)和(950.45±821.63)ng·m^(−3),浓度变化范围是57.01—2411.5 ng·m^(−3)。其中脱水糖类(包括左旋葡聚糖、半乳聚糖和甘露聚糖),冬季浓度要明显高于秋季,其主要来源于生物质燃烧,是秋冬季最主要的糖类物质,分别占糖类总浓度的87.4%(秋季)和91.9%(冬季);左旋葡聚糖/甘露聚糖(L/M)比值表明,石家庄市秋季以作物残渣为主要的生物质燃烧类型,而冬季以硬木为主要的生物质燃烧类型。单糖和二糖浓度变化趋势一致,均为秋季明显高于冬季,秋季白天高于夜间,冬季白天低于夜间。阿拉伯糖醇、山梨醇、纤维醇主要来源于真菌和孢子的排放,秋季浓度略高于冬季。PMF源解析结果表明,生物质燃烧(83%),真菌孢子排放(3%),花粉(3%)及土壤再悬浮(11%)是石家庄市大气细粒子中糖类物质的重要来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气细粒子 糖类物质 石家庄市 来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济南市秋冬季大气细粒子污染特征及来源 被引量:21
8
作者 刘雨思 李杏茹 +2 位作者 张怡萌 吕波 唐贵谦 《环境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787-798,共12页
快速的经济发展和城市化进程造成我国城市大气污染日益显著,并受到更为广泛的关注.为了解济南市大气细粒子及其化学成分的污染特征,于2013.10.15—2013.11.16和2013.12.24—2014.1.27(总观测天数为62天)利用中流量颗粒物采样器采集了济... 快速的经济发展和城市化进程造成我国城市大气污染日益显著,并受到更为广泛的关注.为了解济南市大气细粒子及其化学成分的污染特征,于2013.10.15—2013.11.16和2013.12.24—2014.1.27(总观测天数为62天)利用中流量颗粒物采样器采集了济南市大气PM_(2.5)样品,分析了其中的化学成分,包括水溶性离子、无机金属元素、元素碳(EC)和有机碳(OC),并结合颗粒物质量重构法和主成分分析法探讨了济南市大气细粒子的来源.结果表明,监测期内济南市PM_(2.5)质量浓度严重超标,日均值均高于我国国家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中的一级标准,最高日均值达到了335μg·m^(-3).水溶性离子、有机碳、元素碳和金属元素分别占总PM_(2.5)浓度的45.3%、34.7%、2.3%、5.6%(秋季),42.8%、32.9%、3.6%、12.5%(冬季).二次水溶性离子NO_3^-、SO_4^(2-)和NH_4^+为主要的水溶性离子,分别占总离子浓度的34.1%、35.6%、9.2%(秋季)和35.2%、30.4%、15.9%(冬季).OC和EC的平均质量浓度分别为33.8μg·m^(-3)和4.3μg·m^(-3),OC/EC比值表明秋季汽车尾气与生物质燃烧对有机气溶胶的贡献较大,而冬季燃煤排放对有机气溶胶的贡献较大.化学质量重构结果表明,秋季济南市细粒子中二次无机盐、海盐、重金属、矿物尘、建筑尘、有机物和元素碳的质量百分比分别为38.6%、1.2%、0.2%、5.4%、1.4%、34.7%和2.3%,冬季分别为34.8%、1.5%、3.5%、7.5%、3.2%、33.0%和3.6%.主成分分析结果表明,汽车尾气及二次转化、燃煤以及冶炼工业排放是济南市大气细粒子的主要来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M2.5 化学成分 来源 质量重构 主成分分析 济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