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农田生态系统碳汇研究进展 被引量:67
1
作者 赵明月 刘源鑫 张雪艳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3期9405-9416,共12页
农田生态系统碳汇包括农作物生物量碳汇和农田土壤碳汇两个方面,中国农田生态系统面积大,碳储量高,是全球生态系统碳循环的重要组成部分。厘清中国农作物生物量和土壤有机碳含量、变化率和影响因素对于解析全球碳循环和维系粮食安全具... 农田生态系统碳汇包括农作物生物量碳汇和农田土壤碳汇两个方面,中国农田生态系统面积大,碳储量高,是全球生态系统碳循环的重要组成部分。厘清中国农作物生物量和土壤有机碳含量、变化率和影响因素对于解析全球碳循环和维系粮食安全具有重要意义。梳理农田生态系统碳汇相关概念的基础上,比较农田生态系统碳汇研究方法的适用性及存在问题,通过以往研究和SoilGrids250数据研究中国农田生态系统碳库时空分布,并分析农田生态系统碳汇的影响因素及固碳方法。结果表明,中国近30年来农作物生物量呈现增加趋势,农田土壤有机碳含量普遍较低且空间分布不均,0—5cm土壤有机碳含量平均值在16.7 g/kg到86.5 g/kg之间,增加农田土壤有机碳含量是未来中国农田生态系统碳汇的重要方向。肥料和有机残留管理、保护性耕作、种植模式、灌溉等管理措施是增加土壤有机碳汇的主要措施,但农田生态系统碳汇潜力估算仍存在不确定性。最后,从农田生态系统碳汇潜力估算、影响因素厘定和增汇技术研发3个方面提出未来研究方向。研究结果有助于推动农田生态系统碳汇科学研究和技术推广,为实现农田生态系统助力“碳中和”寻求重要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田生态系统 农作物生物量 土壤有机碳 NPP 碳中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合材料中的偏微分方程理论研究
2
作者 李海刚 徐龙娟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25-31,F0002,共8页
在过去的50年,复合材料的发展无疑是现代技术中的一个重要且成功的领域.复合材料通常由基体材料和夹杂材料复合而成.高对比度复合材料在使用过程中,当夹杂彼此靠得很近时,往往会产生电场、磁场或应力场等物理场的集中现象,这是数学物理... 在过去的50年,复合材料的发展无疑是现代技术中的一个重要且成功的领域.复合材料通常由基体材料和夹杂材料复合而成.高对比度复合材料在使用过程中,当夹杂彼此靠得很近时,往往会产生电场、磁场或应力场等物理场的集中现象,这是数学物理领域中的一个重要课题.将着重介绍在过去的二十多年弹性复合材料应力集中问题在偏微分方程理论方面取得的一些重要进展和一些待解决的关键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合材料 拉梅方程组 梯度估计 爆破速度 渐近展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人工智能的课堂教学分析 被引量:56
3
作者 孙众 吕恺悦 +3 位作者 骆力明 陈美玲 许林 施智平 《中国电化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0期15-23,共9页
传统课堂教学分析,多以时间取样的手工编码为主,存在过度依赖专家、分析效率低、难以规模化服务等难题。基于人工智能技术的课堂教学分析要突破困境,需经历从全人工、弱人工智能、强人工智能发展到人机协同的进化路径;需建立由多源数据... 传统课堂教学分析,多以时间取样的手工编码为主,存在过度依赖专家、分析效率低、难以规模化服务等难题。基于人工智能技术的课堂教学分析要突破困境,需经历从全人工、弱人工智能、强人工智能发展到人机协同的进化路径;需建立由多源数据支持的教学案例库、文本视频为主的分析维度集、教学事件与时间取样相结合的多元分析方法而形成的分析框架;在实践层面,以计算机视觉为主的课堂行为分析,以自然语言理解和大数据为主的教学事件分析和评语分析等,可成为基于人工智能技术的课堂教学分析突破口,以期逐步达成人机协同、规模化、高效率开展课堂教学分析的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智能 课堂教学分析 人机协同 事件分析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ESTII框架:人工智能支持课堂教学分析的发展走向 被引量:29
4
作者 孙众 吕恺悦 +1 位作者 施智平 骆力明 《电化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33-39,77,共8页
规则化与可计算是人工智能技术支持课堂教学分析的前提。以S-T行为及FIAS言语交互为代表的分析方法,用时间取样的研究思路量化课堂教学,虽然对规则化、客观分析作出了显著贡献,但一直受困于费时低效、未能有效建立数量结构与意义理解的... 规则化与可计算是人工智能技术支持课堂教学分析的前提。以S-T行为及FIAS言语交互为代表的分析方法,用时间取样的研究思路量化课堂教学,虽然对规则化、客观分析作出了显著贡献,但一直受困于费时低效、未能有效建立数量结构与意义理解的联系,以及不能较好地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等问题。建立以教学事件为基本分析维度,综合双主教学结构等教育理论,以及计算机视觉和自然语言理解等技术,从教学事件识别与教学阶段划分、教学法结构序列、时间取样的行为和言语交互分析、基于证据的教学解读和人机协同的教学改进等阶段,构建课堂教学分析TESTII(Teaching Events,SPS,Time Coding,Interpretation,Improvement)框架,成为人工智能支持课堂教学质量提升和变革课堂教学结构的解决方案和发展走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学结构 教学事件 课堂教学分析 人工智能 人机协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忆阻器的图卷积神经网络加速器设计 被引量:1
5
作者 李冰 午康俊 +4 位作者 王晶 李森 高岚 张伟功 倪天明 《电子与信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106-115,共10页
图卷积神经网络(GCN)在社交网络、电子商务、分子结构推理等任务中的表现远超传统人工智能算法,在近年来获得广泛关注。与卷积神经网络(CNN)数据独立分布不同,图卷积神经网络更加关注数据之间特征关系的提取,通过邻接矩阵表示数据关系,... 图卷积神经网络(GCN)在社交网络、电子商务、分子结构推理等任务中的表现远超传统人工智能算法,在近年来获得广泛关注。与卷积神经网络(CNN)数据独立分布不同,图卷积神经网络更加关注数据之间特征关系的提取,通过邻接矩阵表示数据关系,因此其输入数据和操作数相比卷积神经网络而言都更加稀疏且存在大量数据传输,所以实现高效的GCN加速器是一个挑战。忆阻器(ReRAM)作为一种新兴的非易失性存储器,具有高密度、读取访问速度快、低功耗和存内计算等优点。利用忆阻器为CNN加速已经被广泛研究,但是图卷积神经网络极大的稀疏性会导致现有加速器效率低下,因此该文提出一种基于忆阻器交叉阵列的高效图卷积神经网络加速器,首先,该文分析GCN中不同操作数的计算和访存特征,提出权重和邻接矩阵到忆阻器阵列的映射方法,有效利用两种操作数的计算密集特征并避免访存密集的特征向量造成过高开销;进一步地,充分挖掘邻接矩阵的稀疏性,提出子矩阵划分算法及邻接矩阵的压缩映射方案,最大限度降低GCN的忆阻器资源需求;此外,加速器提供对稀疏计算支持,支持压缩格式为坐标表(COO)的特征向量输入,保证计算过程规则且高效地执行。实验结果显示,该文加速器相比CPU有483倍速度提升和1569倍能量节省;相比GPU也有28倍速度提升和168倍能耗节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存算一体 新型非易失性存储器 图卷积神经网络 加速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魔方派:面向全同态加密的存算模运算加速器设计 被引量:1
6
作者 李冰 刘怀骏 张伟功 《电子与信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9期3302-3310,共9页
全同态加密(FHE)由于其可以实现隐私数据的计算,大大提高了数据的安全性而在医疗诊断、云计算、机器学习等领域取得了广泛的关注。但是全同态密码高昂的计算代价阻碍了其广泛应用。即使经过算法和软件设计优化,FHE全同态加密中一个整数... 全同态加密(FHE)由于其可以实现隐私数据的计算,大大提高了数据的安全性而在医疗诊断、云计算、机器学习等领域取得了广泛的关注。但是全同态密码高昂的计算代价阻碍了其广泛应用。即使经过算法和软件设计优化,FHE全同态加密中一个整数明文的密文数据规模可以达到56 MByte,端侧生成的密钥最大都会达到11 k Byte。密文以及密钥数据规模过大引起严重的计算和访存瓶颈。存内计算(PIM)是一个解决该问题的有效方案,其完全消除了内存墙的延迟和功耗问题,在端侧计算大规模数据时更具优势。利用存内计算加速全同态计算的工作已经被广泛研究,但是全同态加密端侧的执行过程由于耗时的模运算也面临着执行时间的瓶颈。该文分析了BFV方案加密、解密、密钥生成操作中各个关键算子的计算开销,发现模计算的计算开销平均占比达到了41%,延迟占比中访存占97%,因此,该文提出一个名为魔方派(M^(2)PI)的基于静态随机存取存储器(SRAM)存内计算的模运算加速器设计。实验结果表明,该文所提加速器相比CPU中模计算有1.77倍的计算速度提升以及32.76倍能量的节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同态加密 存内计算 模运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