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6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文化与中国书法的文化属性 被引量:5
1
作者 戚荣金 《艺术百家》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122-124,5,共4页
"文化"泛指人类创造的一切文明成果。中国书法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书法创作所使用的工具材料和字迹所附属的"器物"体现了物质文化的发展脉络,书法发展历史和书写活动本身蕴含着制度文化的时代特征,书法作为一种... "文化"泛指人类创造的一切文明成果。中国书法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书法创作所使用的工具材料和字迹所附属的"器物"体现了物质文化的发展脉络,书法发展历史和书写活动本身蕴含着制度文化的时代特征,书法作为一种传统技艺和审美对象也同样彰显着精神文化的历史传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化 书法 物质文化 制度文化 精神文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书法的文化精神与人格魅力解读 被引量:5
2
作者 晁岱双 《理论学刊》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1期109-112,共4页
中国书法艺术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在对美的具体观照中,充分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精神特征。从中国书法中可以相当集中地体验到博大精深的中国民族文化精神的艺术魅力。从文化精神和人格修养的双重角度解读中国书法,具有一定的现实指导... 中国书法艺术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在对美的具体观照中,充分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精神特征。从中国书法中可以相当集中地体验到博大精深的中国民族文化精神的艺术魅力。从文化精神和人格修养的双重角度解读中国书法,具有一定的现实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书法 文化精神 人格魅力 修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古代书法观念研究 被引量:2
3
作者 常春 《艺术百家》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75-81,共7页
中国古代的书法观念并非今天把书法作为一种纯艺术的观念,也非一元论的观念。在中国书法产生和发展的几千年来,我们的祖先认为:书法是汉字的书面形式、书法是一种道技、书法是文人的余事、书法是教化和追求名利的工具。
关键词 书法观念 汉字 教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古代“书写”文化简论 被引量:15
4
作者 刘守安 高秀清 《艺术百家》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103-113,共11页
"书写"是显示文字的社会活动。人类创造文字的目的在于使用文字,文字的"书写"是使用文字的必要环节。文字发明之后,"书写"活动在广阔的领域内逐渐普遍进行,使文字功能的发挥成为现实。中国古代的文字&qu... "书写"是显示文字的社会活动。人类创造文字的目的在于使用文字,文字的"书写"是使用文字的必要环节。文字发明之后,"书写"活动在广阔的领域内逐渐普遍进行,使文字功能的发挥成为现实。中国古代的文字"书写"在国家管理、公共信息传播、知识积累与传承、学术创造与文学创作、宗教传播、人际交往、日常生活等领域发挥着无可替代的巨大作用。马克思主义一贯重视对人的社会实践的研究。"书写"作为人类的一种"活动"、一种"行为",是人类社会实践活动的组成部分,是遵循实践规律的、追求功利目的的自由自觉的活动。对"书写"的研究,不仅是艺术研究、美学研究,更是一种行为文化研究,是对人的一种实践方式的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传统文化 中国书法艺术 书写 文字 活动 工具 文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书法与当代社会 被引量:4
5
作者 刘守安 《艺术百家》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11-14,56,共5页
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改变了传统中国人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这一历史性转换,值得我们深入思考和认真研究。中国书法是以不同的"身份""介入"当代社会生活的。大致说来有三个方面:一是中国书法作为一种&qu... 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改变了传统中国人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这一历史性转换,值得我们深入思考和认真研究。中国书法是以不同的"身份""介入"当代社会生活的。大致说来有三个方面:一是中国书法作为一种"艺术",成为书法家"创作"的对象;二是中国书法作为一种"文化活动",成为大众积极参与的对象;三是中国书法作为一种文化遗产和文化现象,成为专家学者研究的对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书法 文化身份 价值 意义 艺术 学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砥柱铭》用字规范研究 被引量:1
6
作者 宋廷位 《社会科学家》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149-153,共5页
《砥柱铭》正文文字内容407字,明显错字9个,不规范汉字15个,全部错字和绝大部分不规范汉字在历史上都没有相同的异体字和碑别字的写法。文章从《砥柱铭》文字内容的前后对照、"宋四家"书法用字分析、北宋政治及文化背景、文... 《砥柱铭》正文文字内容407字,明显错字9个,不规范汉字15个,全部错字和绝大部分不规范汉字在历史上都没有相同的异体字和碑别字的写法。文章从《砥柱铭》文字内容的前后对照、"宋四家"书法用字分析、北宋政治及文化背景、文化史角度、《嘉祐石经》的刊刻、黄庭坚的书论诗论以及异体字角度等方面论述,得出结论《砥柱铭》不是黄庭坚的墨迹,并且推测此件作品属于临摹作品,域外汉学家或书法高手的可能性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砥柱铭》 错别字 异体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秦汉刻符研究
7
作者 徐学标 《艺术百家》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149-153,192,共6页
刻符之"符",是指秦汉时期应用最为广泛的"竹质符",并非是指《阳陵虎符》一类铜质兵符;刻符之"刻",是指竹质符上用之于合契的"刻齿",并非是说符上的文字是用刀锲刻出来的;刻符即"刻符书&qu... 刻符之"符",是指秦汉时期应用最为广泛的"竹质符",并非是指《阳陵虎符》一类铜质兵符;刻符之"刻",是指竹质符上用之于合契的"刻齿",并非是说符上的文字是用刀锲刻出来的;刻符即"刻符书"之省,是秦及汉初之人对各类竹质符上的"具文"——手书墨迹的统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书法艺术 刻符 刻齿 具文 竹质符 手书墨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技法程式化对中国传统绘画艺术创作的影响——也说“胸有成竹”与“胸无成竹”
8
作者 李放 《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132-137,共6页
文与可画竹"胸有成竹"与郑板桥画竹"胸无成竹"是中国墨竹画历史上两个不同发展阶段的创作经验表述。前者体现了墨竹画技法程式尚不完备时期的绘画特征,后者则反映了技法程式高度完备条件下的画竹特点。中国人临摹... 文与可画竹"胸有成竹"与郑板桥画竹"胸无成竹"是中国墨竹画历史上两个不同发展阶段的创作经验表述。前者体现了墨竹画技法程式尚不完备时期的绘画特征,后者则反映了技法程式高度完备条件下的画竹特点。中国人临摹学画的过程既是熟悉作画套路的过程,也是建立记忆表象的过程。记忆表象的笔墨化导致了创作意象的瞬间生成,而作画活动的程序化则削弱了画家对艺术构思依赖性。如此,画竹而"胸无成竹"才成为可能。本文试结合中国墨竹画的发展来分析文与可画竹与郑板桥画竹创作活动的异同,并由此论证表现技法程式化对中国传统绘画艺术创作活动尤其是创作构思心理活动的重要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苏轼 文同 郑燮 绘画 创作 技法 胸有成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翁方纲的金石学研究
9
作者 朱乐朋 《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56-58,共3页
翁方纲是清代乾嘉年间负有盛名的金石学家,他在金石搜访和金石研究方面都有突出的贡献,但目前这方面的研究尚属空白。本文较为全面地梳理了翁方纲一生的金石搜访活动和金石研究成果,由此可以看出他在清代金石学领域的重要地位。
关键词 翁方纲 金石学 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古代“题画书迹”的史料文献价值
10
作者 晁岱双 《艺术百家》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226-227,共2页
"题画"是中国传统书画发展过程中的普遍现象,是书法、绘画结合的重要形式。首先,通过对画家之间的交往,结合题画署款时间、地点等要素的考察,可以比较清晰地判断其在一生中某些历史时期的交游情况、行动足迹和思想轨迹.其次,&... "题画"是中国传统书画发展过程中的普遍现象,是书法、绘画结合的重要形式。首先,通过对画家之间的交往,结合题画署款时间、地点等要素的考察,可以比较清晰地判断其在一生中某些历史时期的交游情况、行动足迹和思想轨迹.其次,"题画书迹"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当时的社会状况和历史事实。第三,从鉴赏、鉴定与收藏的角度来说,不同时期的"题画书迹"所反映出的不同时期的书法面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题画 文人 史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汉肖形印与中世纪欧洲纹章比较研究 被引量:2
11
作者 李逸帆 甘中流 《艺术百家》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182-188,共7页
中国篆刻学中的汉肖形印与中世纪欧洲纹章均是有限二维空间中的图案。西方现代图形设计与中世纪以来的纹章一脉相承,这也使纹章的现代化更加顺利,而有着经典中式图形文化内涵的汉肖形印却并不多见于现代设计中。论文通过对两者出现的背... 中国篆刻学中的汉肖形印与中世纪欧洲纹章均是有限二维空间中的图案。西方现代图形设计与中世纪以来的纹章一脉相承,这也使纹章的现代化更加顺利,而有着经典中式图形文化内涵的汉肖形印却并不多见于现代设计中。论文通过对两者出现的背景、图案、功能等多方面进行比较,汲取纹章现代设计与转化经验,为肖形印在当代的发展带来一些创新与思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书法篆刻 肖形印 欧洲纹章 秦汉印章 比较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刘守安书法作品
12
作者 刘守安 《艺术百家》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342-342,共1页
辛春生(1956-),男,汉,吉林东辽人。吉林师范大学美术学院讲师,吉林省书法家协会会员,
关键词 书法作品 吉林师范大学 美术学院 协会会员 书法家 吉林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世纪敦煌简牍书法的艺术价值及其对当代隶书创作的影响
13
作者 郭丽媛 《艺术百家》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S2期286-288,245,共4页
敦煌简牍的书法史料和艺术价值,自出土以来就备受关注,其对20世纪以来书法创作的促进和多元格局的形成做出了应有的贡献。然而,事物的两面性决定了20世纪简牍书法的利弊并存关系,深思这一问题,对当代书法尤其是隶书创作当有一定的启示。
关键词 敦煌简牍的书法 价值 影响 当代隶书创作 启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e时代纸质书法字帖“神韵”犹在
14
作者 车树林 《现代出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56-57,共2页
随着数字媒体的发展,高清电子书法字帖不断冲击着人们的眼球,这看似冲击了传统书法字帖出版业,实际上近年来传统纸质字帖的印刷量与销售量不减反增,与电子字帖相比,纸质字帖仍有其独特神韵。
关键词 数字技术 书法 字帖 出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明初宫廷书法教育探微 被引量:1
15
作者 李逸帆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美术与设计)》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97-104,共8页
明初书法是皇帝经筵学习中的必修内容,同时也是科举考试和铨选官员的重要标准。受此影响,一方面,明初书法以“台阁书风”为后世所知,强调日常中的实用性而忽略书法的艺术性;另一方面,受科举制度的影响,书法教育和实践上都得到空前的发展... 明初书法是皇帝经筵学习中的必修内容,同时也是科举考试和铨选官员的重要标准。受此影响,一方面,明初书法以“台阁书风”为后世所知,强调日常中的实用性而忽略书法的艺术性;另一方面,受科举制度的影响,书法教育和实践上都得到空前的发展,本文主要针对以上问题具体展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筵 书法 教育 理论著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虞世南书法地位的确立
16
作者 李洁冰 《艺术百家》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234-235,共2页
欧阳询和虞世南都是初唐著名的书法大家,但是对二人书法地位的评价却有着高下之别,"君子藏器,以虞为优。"这种抑欧扬虞现象,不仅和中国传统的儒家中和审美思想密切相关,更重要的原因是:在初唐社会的南朝化背景下,唐太宗李世... 欧阳询和虞世南都是初唐著名的书法大家,但是对二人书法地位的评价却有着高下之别,"君子藏器,以虞为优。"这种抑欧扬虞现象,不仅和中国传统的儒家中和审美思想密切相关,更重要的原因是:在初唐社会的南朝化背景下,唐太宗李世民对南朝文化的偏爱,因此使出身于南方世家大族的虞世南成为"君之友",其地位超越于欧阳询之上,从而独步书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朝化倾向 唐太宗 虞世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古代书写与国家治理简论
17
作者 杨磊 《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39-49,共11页
书写,即文字的书写,是文字和文章形成的方式。在中国古代,公共事务管理是文字书写产生的重要动力,国家产生后通过文字书写及行政文书的传递实现国家治理,国家治理“必以书”,因此政务运行中书写活动十分繁忙,文书文本背后存在一个鲜活... 书写,即文字的书写,是文字和文章形成的方式。在中国古代,公共事务管理是文字书写产生的重要动力,国家产生后通过文字书写及行政文书的传递实现国家治理,国家治理“必以书”,因此政务运行中书写活动十分繁忙,文书文本背后存在一个鲜活、丰富的书写系统。反过来,书写的媒介形式又塑造了我国的文治政府形态和官吏素质形象以及政务运行方式,书写手段的运用和写读氛围对国家治理过程及其主体——政务人员起到了陶钧作用,使政务运行保持相对静穆、优雅的姿态,使国家保持相对稳定的运行。汉字独特的表意性和书同文政策也有助于形成大一统的多民族文字和谐共存的局面,有助于维护国家的统一。书法艺术的书写还保持着繁体手书的交流和“同文”的趋向可能,可以为新形势下国家治理和国家统一提供联系和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字 书写 文书 国家治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怎样化解汉字书写危机 被引量:10
18
作者 杨立新 《人民论坛》 北大核心 2010年第A12期126-127,共2页
因"键盘依赖症"而导致的"提笔忘字"成了普遍现象,倘如此下去,国人的书写能力很容易退化,这是滋生"新文盲"的渊薮。对此我们应有一种文化忧患意识,用智慧和行动去激活文化遗产的生命力,通过强化汉字的艺... 因"键盘依赖症"而导致的"提笔忘字"成了普遍现象,倘如此下去,国人的书写能力很容易退化,这是滋生"新文盲"的渊薮。对此我们应有一种文化忧患意识,用智慧和行动去激活文化遗产的生命力,通过强化汉字的艺术性书写、把书法列入中小学生必修课、加强习字与书法教育,让书法艺术深入人心,成为广大中国人的必备修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汉字 书写危机 书写能力 书写艺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蔡元培思想理念与当代艺术教育 被引量:5
19
作者 金玉甫 《艺术百家》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173-175,共3页
蔡元培的教育思想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华与西方现代文明相结合的产物。它之所以能够对中国教育界、思想界产生深远的影响,是因为它蕴涵了现代教育思想的灵魂:教育的目的就在于造就具有"自由之意志、独立之人格"的民主社会的建... 蔡元培的教育思想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华与西方现代文明相结合的产物。它之所以能够对中国教育界、思想界产生深远的影响,是因为它蕴涵了现代教育思想的灵魂:教育的目的就在于造就具有"自由之意志、独立之人格"的民主社会的建设者;其艺术主张"以美育代宗教"更成为中国现代教育思想的闪光点。重温蔡元培先生的教育主张,对于我们切实地推进素质教育,提高整个民族的创新能力,有着十分重要的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蔡元培 艺术 美育 艺术教育 完全人格 素质教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说殷墟甲骨文中的章(璋) 被引量:5
20
作者 杨州 《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101-107,共7页
殷墟卜辞中到底有无"璋"字,它的构形是怎样的,这些问题长期为学术界所关注。作者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从字形、文例以及考古实物等方面进行论证,认为卜辞中的""就是"璋"
关键词 殷墟 甲骨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