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视域转换与经典重释:西方汉学中的中国书法研究 |
贾宪旺
|
《大学书法》
|
2024 |
0 |
|
2
|
文化与中国书法的文化属性 |
戚荣金
|
《艺术百家》
北大核心
|
2008 |
5
|
|
3
|
基于教育与传播的视角:中国书法文化走出去的坚守与迎合 |
尹冬民
|
《中国成人教育》
北大核心
|
2015 |
2
|
|
4
|
中国古代书法观念研究 |
常春
|
《艺术百家》
北大核心
|
2007 |
2
|
|
5
|
中国古代“书写”文化简论 |
刘守安
高秀清
|
《艺术百家》
CSSCI
北大核心
|
2012 |
13
|
|
6
|
中国书法与当代社会 |
刘守安
|
《艺术百家》
北大核心
|
2009 |
4
|
|
7
|
“意义的世界”与“文化的世界”——谈“书法文化”问题 |
刘守安
|
《书画世界》
|
2008 |
4
|
|
8
|
中国书法“贵瘦”审美观念探究 |
盛伟伟
|
《美术教育研究》
|
2016 |
0 |
|
9
|
民国初期照相石印术与书法传播研究--以上海震亚图书局石印字帖为中心 |
魏书宽
|
《大学书法》
|
2022 |
0 |
|
10
|
管窥图像文献在书法研究中的应用 |
赵宇姗
|
《书画世界》
|
2022 |
0 |
|
11
|
论清代“碑学”书法体系的构建与域外传播 |
刘奇
|
《大学书法》
|
2024 |
0 |
|
12
|
僧安道壹摩崖刻经书法风格之变及其内因探析 |
张振中
|
《书画世界》
|
2024 |
0 |
|
13
|
民国报刊视野下的书法教育——以《申报》为例 |
李思佳
|
《书画世界》
|
2024 |
0 |
|
14
|
唐代写经生及其书法 |
王元军
|
《中国书画》
|
2005 |
8
|
|
15
|
《回家看看——刘守安教授书法展作品集》自序 |
刘守安
|
《书画世界》
|
2012 |
1
|
|
16
|
一脔知味——黄宾虹书法简论 |
甘中流
|
《书画世界》
|
2005 |
1
|
|
17
|
秦汉刻符研究 |
徐学标
|
《艺术百家》
CSSCI
北大核心
|
2019 |
0 |
|
18
|
康有为篆隶为源观的技术实现——篆隶笔意与清代碑派题榜书法的创变 |
张红军
|
《文化艺术研究》
CSSCI
|
2017 |
0 |
|
19
|
关于王羲之书法接受的思想衍说 |
张红军
|
《文化艺术研究》
|
2015 |
0 |
|
20
|
中国古代“题画书迹”的史料文献价值 |
晁岱双
|
《艺术百家》
北大核心
|
2008 |
0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