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5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技法程式化对中国传统绘画艺术创作的影响——也说“胸有成竹”与“胸无成竹”
1
作者
李放
《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132-137,共6页
文与可画竹"胸有成竹"与郑板桥画竹"胸无成竹"是中国墨竹画历史上两个不同发展阶段的创作经验表述。前者体现了墨竹画技法程式尚不完备时期的绘画特征,后者则反映了技法程式高度完备条件下的画竹特点。中国人临摹...
文与可画竹"胸有成竹"与郑板桥画竹"胸无成竹"是中国墨竹画历史上两个不同发展阶段的创作经验表述。前者体现了墨竹画技法程式尚不完备时期的绘画特征,后者则反映了技法程式高度完备条件下的画竹特点。中国人临摹学画的过程既是熟悉作画套路的过程,也是建立记忆表象的过程。记忆表象的笔墨化导致了创作意象的瞬间生成,而作画活动的程序化则削弱了画家对艺术构思依赖性。如此,画竹而"胸无成竹"才成为可能。本文试结合中国墨竹画的发展来分析文与可画竹与郑板桥画竹创作活动的异同,并由此论证表现技法程式化对中国传统绘画艺术创作活动尤其是创作构思心理活动的重要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苏轼
文同
郑燮
绘画
创作
技法
胸有成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书法雅言》正宗观:晚明书坛捍卫传统的号角
被引量:
2
2
作者
叶梅
《艺术百家》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184-186,共3页
在《书法雅言·品格》一篇中,项穆明确提出自己的正宗观。他注意到了书法作为一门艺术的相关因素如技巧、材料、鉴赏等,更为重要的是他抓住了书法艺术的要害规矩与天然,天资与学识,人书关系。说到底,书法的根本问题在于“德”,项穆...
在《书法雅言·品格》一篇中,项穆明确提出自己的正宗观。他注意到了书法作为一门艺术的相关因素如技巧、材料、鉴赏等,更为重要的是他抓住了书法艺术的要害规矩与天然,天资与学识,人书关系。说到底,书法的根本问题在于“德”,项穆通过对书法的追求表达了自己的人生理想,而这也是中国传统文人表达理想的方式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书法雅言》
项穆
正宗
传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集字与书法
被引量:
1
3
作者
任晓明
《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4年第S2期139-143,共5页
集字是我国古代书法文化发展过程中特有的一种现象 ,集字经历了由兴起、繁荣到衰落、转化等几个时期。由集字之兴衰变化能窥见古代书法发展的一些规律和时代审美风尚的变迁 ,有助于我们认识书法与文化发展的相互关系。
关键词
书法
集字
兴衰
转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古人书法观所反映的伦理思想
4
作者
白丽
叶梅
《江淮论坛》
CSSCI
2003年第5期141-144,共4页
书法从其诞生之日起就有了实用与艺术的分野。对于书法,有人以“翼卫教经”功用性作为书法的本质,将书统作为书法的根本属性并排斥书法的艺术性,也有人更看重书法的艺术性。其实,这两种看法都反映了儒家文艺教化的观点和儒家如何“成人...
书法从其诞生之日起就有了实用与艺术的分野。对于书法,有人以“翼卫教经”功用性作为书法的本质,将书统作为书法的根本属性并排斥书法的艺术性,也有人更看重书法的艺术性。其实,这两种看法都反映了儒家文艺教化的观点和儒家如何“成人”的伦理思想。在当今社会,书法因为其实用性的减弱,艺术性的功能在“成人”方面的作用得以加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书法
本质
实用性
艺术性
儒家
伦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从试学童制看汉代的“尺牍”
被引量:
1
5
作者
付强
《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4年第S2期104-106,共3页
事实上汉代的试学童制与当时通行的“尺牍”的撰制是存在着某种联系的 ,本文通过对汉代考试制度要求的分析 ,探讨汉代“尺牍” ,指出在汉代“尺牍”是一种文体 ,有较为固定的格式 ;并从文辞和书法两方面 ,由汉代的试学童制入手进行阐释 ...
事实上汉代的试学童制与当时通行的“尺牍”的撰制是存在着某种联系的 ,本文通过对汉代考试制度要求的分析 ,探讨汉代“尺牍” ,指出在汉代“尺牍”是一种文体 ,有较为固定的格式 ;并从文辞和书法两方面 ,由汉代的试学童制入手进行阐释 ,进而论述试学童制和“尺牍”之间的相互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尺牍
书疏
试学童制
文辞
书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技法程式化对中国传统绘画艺术创作的影响——也说“胸有成竹”与“胸无成竹”
1
作者
李放
机构
首都师范大学中国书法文化研究所
出处
《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132-137,共6页
文摘
文与可画竹"胸有成竹"与郑板桥画竹"胸无成竹"是中国墨竹画历史上两个不同发展阶段的创作经验表述。前者体现了墨竹画技法程式尚不完备时期的绘画特征,后者则反映了技法程式高度完备条件下的画竹特点。中国人临摹学画的过程既是熟悉作画套路的过程,也是建立记忆表象的过程。记忆表象的笔墨化导致了创作意象的瞬间生成,而作画活动的程序化则削弱了画家对艺术构思依赖性。如此,画竹而"胸无成竹"才成为可能。本文试结合中国墨竹画的发展来分析文与可画竹与郑板桥画竹创作活动的异同,并由此论证表现技法程式化对中国传统绘画艺术创作活动尤其是创作构思心理活动的重要影响。
关键词
苏轼
文同
郑燮
绘画
创作
技法
胸有成竹
分类号
J21 [艺术—美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书法雅言》正宗观:晚明书坛捍卫传统的号角
被引量:
2
2
作者
叶梅
机构
首都师范大学中国书法文化研究所
出处
《艺术百家》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184-186,共3页
文摘
在《书法雅言·品格》一篇中,项穆明确提出自己的正宗观。他注意到了书法作为一门艺术的相关因素如技巧、材料、鉴赏等,更为重要的是他抓住了书法艺术的要害规矩与天然,天资与学识,人书关系。说到底,书法的根本问题在于“德”,项穆通过对书法的追求表达了自己的人生理想,而这也是中国传统文人表达理想的方式之一。
关键词
《书法雅言》
项穆
正宗
传统
分类号
J209.9 [艺术—美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集字与书法
被引量:
1
3
作者
任晓明
机构
首都师范大学中国书法文化研究所
出处
《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4年第S2期139-143,共5页
文摘
集字是我国古代书法文化发展过程中特有的一种现象 ,集字经历了由兴起、繁荣到衰落、转化等几个时期。由集字之兴衰变化能窥见古代书法发展的一些规律和时代审美风尚的变迁 ,有助于我们认识书法与文化发展的相互关系。
关键词
书法
集字
兴衰
转化
分类号
J292 [艺术—美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古人书法观所反映的伦理思想
4
作者
白丽
叶梅
机构
西南
师范大学
经济政法学院
首都师范大学中国书法文化研究所
出处
《江淮论坛》
CSSCI
2003年第5期141-144,共4页
文摘
书法从其诞生之日起就有了实用与艺术的分野。对于书法,有人以“翼卫教经”功用性作为书法的本质,将书统作为书法的根本属性并排斥书法的艺术性,也有人更看重书法的艺术性。其实,这两种看法都反映了儒家文艺教化的观点和儒家如何“成人”的伦理思想。在当今社会,书法因为其实用性的减弱,艺术性的功能在“成人”方面的作用得以加强。
关键词
书法
本质
实用性
艺术性
儒家
伦理
分类号
J292.1 [艺术—美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从试学童制看汉代的“尺牍”
被引量:
1
5
作者
付强
机构
首都师范大学中国书法文化研究所
出处
《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4年第S2期104-106,共3页
文摘
事实上汉代的试学童制与当时通行的“尺牍”的撰制是存在着某种联系的 ,本文通过对汉代考试制度要求的分析 ,探讨汉代“尺牍” ,指出在汉代“尺牍”是一种文体 ,有较为固定的格式 ;并从文辞和书法两方面 ,由汉代的试学童制入手进行阐释 ,进而论述试学童制和“尺牍”之间的相互关系。
关键词
尺牍
书疏
试学童制
文辞
书法
分类号
K234 [历史地理—中国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技法程式化对中国传统绘画艺术创作的影响——也说“胸有成竹”与“胸无成竹”
李放
《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7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书法雅言》正宗观:晚明书坛捍卫传统的号角
叶梅
《艺术百家》
北大核心
2006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集字与书法
任晓明
《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4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古人书法观所反映的伦理思想
白丽
叶梅
《江淮论坛》
CSSCI
2003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5
从试学童制看汉代的“尺牍”
付强
《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4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