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3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认真学习贯彻十六大精神 开创“两课”教研部工作的新局面
1
作者 陈玉兰 《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3年第S2期65-68,共4页
关键词 “三个代表” “两课”教学 重要思想 贯彻十六大精神 邓小平理论 十六大报告 “三进”工作 “两课”评估 马克思主义理论课 与时俱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以十六大精神为指导 加强对大学生民族精神的培育 被引量:3
2
作者 张鸿燕 《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3年第S2期52-54,共3页
关键词 民族精神 大学生 弘扬和培育 十六大精神 小康社会 中华民族精神 民族精神教育 全面建设 高校德育 西方文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当代大学生学习、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目标和途径
3
作者 王本兴 《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3年第S2期90-93,共4页
关键词 贯彻“三个代表” 重要思想 当代大学生 中国先进文化 中国先进生产力 学习贯彻 先进生产力的开拓者 马克思主义理论课 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 思想理论教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是大学德育的重要内容
4
作者 赵军华 《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3年第S2期49-51,共3页
关键词 民族精神 弘扬和培育 大学德育 中华传统美德 弘扬与培育 爱国主义教育 优秀文化 重要内 中华民族精神 当代大学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济平等的三重维度 被引量:12
5
作者 靳海山 《伦理学研究》 2005年第1期52-55,共4页
我们可从权利平等、机会平等、结果平等三个维度来具体分析经济关系中的平等问题。经济关系中的平等问题需要在发挥市场的基础作用和国家的积极干预之间才可能找到解决问题的最佳途径。
关键词 经济伦理 权利平等 机会平等 结果平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儒家德育思想的特色及其现代价值 被引量:16
6
作者 张鸿燕 《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4年第6期60-63,共4页
本文主要揭示和分析了儒家德育思想的三大特点 :倡导“学为圣贤” ,追求德育目标的超越性 ;提倡“为己之学” ,注重德育价值的内在性 ;强调“为仁由己” ,重视德育对象的主体性。文章还结合我国学校德育现状 ,提出其在建构富有中国特色... 本文主要揭示和分析了儒家德育思想的三大特点 :倡导“学为圣贤” ,追求德育目标的超越性 ;提倡“为己之学” ,注重德育价值的内在性 ;强调“为仁由己” ,重视德育对象的主体性。文章还结合我国学校德育现状 ,提出其在建构富有中国特色德育理论方面所蕴涵的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儒家 德育思想 特色 现代价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主创新与经济发展 被引量:6
7
作者 刁永祚 《经济问题》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2-5,共4页
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是关系国家发展的重大战略问题,是国家产业发展的立足之本。中共中央在“十一五”规划建议中,把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摆在一个全新的高度,强调大力提高原始创新能力、集成创新能力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能力,体现了发展思路... 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是关系国家发展的重大战略问题,是国家产业发展的立足之本。中共中央在“十一五”规划建议中,把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摆在一个全新的高度,强调大力提高原始创新能力、集成创新能力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能力,体现了发展思路的战略转变。现实表明: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是应对国际竞争维护国家经济安全、缓解资源环境压力,实现可持续发展和构建和谐社会的必然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主创新 经济安全 制度推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加强教育培训是解决农民工问题的根本途径 被引量:6
8
作者 熊晞 《新视野》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19-20,共2页
农民工的形成由来已久,经历了“离土不离乡”到“离土又离乡”的长期演变。如今,农民工已成为城市中各行各业不可缺少的重要力量,为我国经济建设做出了巨大贡献。但随之而来的是引起社会广泛关注的“农民工问题”,党中央、国务院对此高... 农民工的形成由来已久,经历了“离土不离乡”到“离土又离乡”的长期演变。如今,农民工已成为城市中各行各业不可缺少的重要力量,为我国经济建设做出了巨大贡献。但随之而来的是引起社会广泛关注的“农民工问题”,党中央、国务院对此高度重视,颁布了一系列解决农民工问题的具体措施。本文认为解决农民工问题的根本措施是加强对农民工的教育培训,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本文对如何加强农民工教育培训提出了对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民工问题 农民工教育培训 根本途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创新精神 被引量:17
9
作者 吕俊杰 《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4年第S2期54-56,共3页
人类已步入创新时代 ,创新决定未来。历史发展的事实也已经证明 ,哪一个国家和民族勇于创新 ,善于创新 ,就会迅速发展 ,就会在世界民族之林居于优势地位 ,反之 ,就难以屹立于世界先进民族之林 ,甚至将会被世界发展的大潮所淘汰。中国这... 人类已步入创新时代 ,创新决定未来。历史发展的事实也已经证明 ,哪一个国家和民族勇于创新 ,善于创新 ,就会迅速发展 ,就会在世界民族之林居于优势地位 ,反之 ,就难以屹立于世界先进民族之林 ,甚至将会被世界发展的大潮所淘汰。中国这样一个的社会主义大国 ,要富强、要发展、要进步就必须紧跟时代 ,不断创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创新精神 创新能力 创新实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济平等的内在规定 被引量:5
10
作者 靳海山 《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59-64,共6页
为了避免对经济平等的简单赞同或否定,本文从经济伦理关系的层面辨析出经济平等是在权利、机会和结果三维意义上的综合体,从而提出在积极的意义上促进经济平等的逐渐扩展和实现。
关键词 经济平等 积极性 差序格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马克思交往思想的历史考察和当代意义 被引量:4
11
作者 张永庆 《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50-55,共6页
马克思交往思想有一个形成和发展的演变过程。《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开始明确阐发交往思想;《德意志意识形态》系统论述了交往理论;在《资本论》及其手稿中,对资本这一物化的、普遍的交往形式进行了典型分析;在晚年笔记和通信中,马... 马克思交往思想有一个形成和发展的演变过程。《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开始明确阐发交往思想;《德意志意识形态》系统论述了交往理论;在《资本论》及其手稿中,对资本这一物化的、普遍的交往形式进行了典型分析;在晚年笔记和通信中,马克思运用交往思想来分析东方社会发展道路,丰富和发展了交往思想。马克思交往思想在当代的突出价值在于为我们辩证地、全面地把握现代社会发展动因提供了一个合理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往思想 发展过程 当代意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构建和谐社会的国家职能观 被引量:1
12
作者 李效东 李松林 《北京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5年第3期61-66,共6页
国家的首要职能是控制社会冲突。但是,因为国家不是社会契约的结果,而是阶级斗争的结果,因此,国家不免成为在阶级斗争中获胜的统治阶级的工具。国家一旦成为为统治阶级谋利益的工具,又不免成为阶级斗争的根源。在阶级斗争的历史过程中,... 国家的首要职能是控制社会冲突。但是,因为国家不是社会契约的结果,而是阶级斗争的结果,因此,国家不免成为在阶级斗争中获胜的统治阶级的工具。国家一旦成为为统治阶级谋利益的工具,又不免成为阶级斗争的根源。在阶级斗争的历史过程中,国家统治的阶级基础越来越宽广,社会和谐的要求越来越强烈。当国家成为整个社会的公共利益的真正代表时,原来意义的国家和政治也就消亡了,社会成为每个人都能实现自由发展的和谐的共同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利益 和谐 冲突 国家 社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世界大党兴衰看保持党员先进性教育的重要性 被引量:2
13
作者 李松林 《甘肃社会科学》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28-30,共3页
文章从前苏联共产党、墨西哥革命制度党、中国国民党从执政走向丢失政权与衰败的三个方面论证了保持党的先进性教育的极端重要性。中国共产党已经深刻认识到:保持党的先进性必须首先对党员始终进行理想、信念教育;必须坚持加强党的作风... 文章从前苏联共产党、墨西哥革命制度党、中国国民党从执政走向丢失政权与衰败的三个方面论证了保持党的先进性教育的极端重要性。中国共产党已经深刻认识到:保持党的先进性必须首先对党员始终进行理想、信念教育;必须坚持加强党的作风建设,彻底清除腐败;必须建立起一套监督体系,改革和完善决策机制,推进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才能保证党和国家的长治久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世界大党兴衰 党的先进性教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时代与实践基础
14
作者 李雅儒 《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3年第S2期10-13,共4页
关键词 “三个代表” 重要思想 经济全球化 实践基础 党的历史方位 十六大报告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多极化 中国共产 新的社会阶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共产国际与第一次国共合作
15
作者 苑银和 《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4年第S2期23-26,共4页
第一次国共合作是中国现代史上的重要事件 ,从形成到破裂 ,中国共产党所制定的一系列方针政策无不与共产国际有关。本文重点阐述和思考共产国际在第一次国共合作中的地位和作用 ,弄清这一问题对研究中国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的历史十分重要。
关键词 共产国际 第一次国共合作 地位 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北京市流动儿童学校师生心态状况调查研究 被引量:25
16
作者 北京市流动儿童就学及心态状况调查课题组 李雅儒 +1 位作者 阳志华 王薇 《新视野》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62-64,共3页
当前流动儿童就学矛盾比较突出,导致流动儿童处在被边缘化的一个弱势群体中。两个令人堪忧的问题必须引起社会的关注:一是歧视给流动儿童心理带来的伤害;二是警惕流动儿童中的心理扭曲现象将伤及个人和社会的未来。虽然公立学校是解决... 当前流动儿童就学矛盾比较突出,导致流动儿童处在被边缘化的一个弱势群体中。两个令人堪忧的问题必须引起社会的关注:一是歧视给流动儿童心理带来的伤害;二是警惕流动儿童中的心理扭曲现象将伤及个人和社会的未来。虽然公立学校是解决流动儿童就学的一条重要管道,但从儿童心理发展的角度看,并不一定是在城市中的最优学习环境,流动儿童学校可能更适应流动儿童,可使他们在平等的环境中拥有一个的健康心态。政府的职能部门要本着“以人为本”的原则,在目前的状态下,应该尽快对办学条件较好的流动儿童学校给予合法的身份。同时发挥小区和学校的职能,加强对流动儿童的心理健康的关怀和教育,使他们感受社会对他们的关爱,在城市中健康地成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动儿童 打工子弟 流动儿童学校 边缘化 心理健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产业结构的优化和全面促进小康社会
17
作者 丁志艳 《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4年第S2期82-84,共3页
党的十六大提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 ,到 2 0 2 0年我国要达到人均GDP超过 30 0 0美元 ,这是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基本目标。为了实现这一目标 ,保持经济持续高速的发展 ,进行经济结构的调整是一个重要手段 ,为此 ,要根据我国... 党的十六大提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 ,到 2 0 2 0年我国要达到人均GDP超过 30 0 0美元 ,这是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基本目标。为了实现这一目标 ,保持经济持续高速的发展 ,进行经济结构的调整是一个重要手段 ,为此 ,要根据我国产业结构现状 ,对第一、二、三产业进行调整和优化。通过产业结构的调整、优化、升级 ,巩固和加强农业基础地位 ,加快工业改造和结构优化 ,以推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早日实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业结构 小康社会 产业结构优化 产业结构调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法制化取向
18
作者 石海玉 《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4年第S2期154-155,共2页
党的十六大提出了实现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重要思想 ,其基本内容包括坚持党的领导、坚持人民当家作主、坚持依法治国。要完成这一重要任务 ,党要依法执政 ,保证实现人民当家作主 ,走依法治国的道路。
关键词 社会主义政治文明 依法执政 人民当家作主 依法治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济全球化对中国政府的规制
19
作者 李聪 《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4年第S2期72-74,共3页
技术革命促使人类进入全球化时代 ;经济全球化对世界各国的经济政治文化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不可避免地会对各国政府产生一种规制作用。中国政府面对汹涌的全球化浪潮必定要对自己的执政方式内容等作必要的调整。
关键词 经济全球化 政府 规制 NGO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完善与政府理念的更新
20
作者 刘玉轮 《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4年第S2期78-81,共4页
十六届三中全会的召开 ,标志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进入攻坚阶段。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根除计划经济体制下残留下的体制性障碍 ,关键在于改革行政管理体制 ,更新政府理念。从政府治理的价值取向看 ,要求树立“人本政府”理念 ;从政... 十六届三中全会的召开 ,标志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进入攻坚阶段。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根除计划经济体制下残留下的体制性障碍 ,关键在于改革行政管理体制 ,更新政府理念。从政府治理的价值取向看 ,要求树立“人本政府”理念 ;从政府治理的方式看 ,要求树立“服务型政府”理念 ;从政府治理的绩效看 ,要求树立“信用政府”理念。政府理念的更新 ,政府角色的转换 ,是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关键性环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人本政府 服务型政府 信用政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