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图像识别的咽喉部窥镜辅助诊断系统
1
作者 申鑫 皮清婷 +6 位作者 霍烨 刘瀚迪 吴清芸 董·比格丽尔 李丰 孙翠莲 张雷 《医用生物力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S01期433-433,共1页
目的喉癌是头颈部常见的恶性肿瘤,因早期症状通常不明显,故一经发现多处于晚期,因此患者生存率与癌前病变早期检测的准确率密切相关。在喉部疾病中,电子鼻咽喉镜因其较强的应用优势,成为一项新型喉部疾病的诊断工具。电子喉镜对于一些... 目的喉癌是头颈部常见的恶性肿瘤,因早期症状通常不明显,故一经发现多处于晚期,因此患者生存率与癌前病变早期检测的准确率密切相关。在喉部疾病中,电子鼻咽喉镜因其较强的应用优势,成为一项新型喉部疾病的诊断工具。电子喉镜对于一些经济条件较差的基层医疗机构来说价格昂贵,无法支持配备,医师使用传统额镜进行粗略检查,易导致疾病的漏诊、误诊。本研究研发了基于图像识别的咽喉部窥镜辅助诊断系统,以辅助医师对病情的及时诊断和后续治疗方案的确定,进一步提升喉部疾病的诊断效能。方法使用内窥镜头实时采集咽喉部影像并传输至手机app中,利用图像识别算法对实时检测的喉镜图像进行识别、分类,使用卷积神经网络Res Net-50模型进行预训练,并将模型部署到app中,辅助医师进行临床诊疗工作,提高诊断准确率,推进医疗诊断的精准化与智能化进程。结果成功构建了一个基于深度学习的咽喉部图像识别模型,并且实现了临床检验小样本量训练;体现出较高的诊断效能,对开展早癌自动化辅助检测工作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结论基于图像识别设计的咽喉部窥镜辅助诊断系统能快速、准确地诊断出喉乳头状瘤、声带息肉等喉部病变,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和实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喉部疾病 图像识别 卷积神经网络 声带息肉 喉部病变 咽喉部 深度学习 额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居家初期乳腺肿块辅助检查胸罩的设计
2
作者 吴清芸 霍烨 +5 位作者 董·比格丽尔 李丰 皮清婷 申鑫 袁荣荣 孙翠莲 《医用生物力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S01期579-579,共1页
目的目前乳腺癌已成为女性第二大致死癌症,并且乳腺癌的发病率还在逐年上升,致死率高。乳腺癌的临床表现为初期肿块较小,难以被注意。设计一款便于使用者可居家辅助初期乳腺肿块检查的胸罩,可起到辅助检测的作用,增大广大女性同胞对乳... 目的目前乳腺癌已成为女性第二大致死癌症,并且乳腺癌的发病率还在逐年上升,致死率高。乳腺癌的临床表现为初期肿块较小,难以被注意。设计一款便于使用者可居家辅助初期乳腺肿块检查的胸罩,可起到辅助检测的作用,增大广大女性同胞对乳腺问题的关注。方法基于触诊检查的原理结合柔性可拉伸电路设计一款穿戴式胸罩,通过胸罩内部压力仪器对胸部进行挤压,再通过压力传感器接收压力信号分析是否存在肿块类的硬物,通过和手机等电子设备连接,将结果发送到手机,让使用者随时了解自己的乳腺问题。结果与医院进行合作,测量B超检查探头对胸部的压力,平均在20 N。对乳腺癌的患病情况进行有限元建模,建立1个胸部模型,内部含有硬质物体。压力施加点位在以乳头为中心,与心脏位置呈斜对角的胸部右下方区域,施加20 N力进行模拟。将压力传感器和柔心可拉伸电路相结合,使其与皮肤贴合更紧密。基于模拟实验结果和限元分析找出应力集中位置和应力变化最大区域,调整压力传感器的灵敏度,设计压力传感器的放置位置。结论通过测量压力变化情况,分析出胸部是否可能存在肿块并把分析结果发送到手机上,辅助乳腺癌早期筛查,提高使用者对胸部健康的关注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肿块 心脏位置 压力传感器 触诊检查 辅助检测 放置位置 乳腺癌 压力信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免疫检查点抑制剂相关糖尿病1例报道并文献复习
3
作者 刘薇 杨玥 +1 位作者 宋智慧 苏志燕 《首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877-881,共5页
随着肿瘤免疫治疗的广泛开展,免疫检查点抑制剂(immune check point inhibitors,ICPis)在调控免疫应答杀伤肿瘤的同时,过度活化的免疫细胞也会对机体产生自身免疫损伤。内分泌系统不良反应是ICPis最常见的不良反应,可累及多个腺体,引起... 随着肿瘤免疫治疗的广泛开展,免疫检查点抑制剂(immune check point inhibitors,ICPis)在调控免疫应答杀伤肿瘤的同时,过度活化的免疫细胞也会对机体产生自身免疫损伤。内分泌系统不良反应是ICPis最常见的不良反应,可累及多个腺体,引起相应内分泌功能紊乱。ICPis引起内分泌系统不良反应为临床较为复杂的一类疾病,其表现呈现多样化,不同脏器受累的特点。其中程序性死亡受体-1(programmed death-1,PD-1)、程序性死亡配体-1(programmed death ligand-1,PD-L1)引起ICPis相关糖尿病(check point inhibitor-induced diabetes,CPI-DM)比例较高,文献[1]显示可达0.1%~0.9%,显著高于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相关抗原-4(cytotoxic T lymphocyte-associated protein-4,CTLA-4)。现将1例ICPis帕博利珠单抗(pembrolizumab,Keytruda)治疗后出现CPI-DM伴甲状腺机能减退的患者病历整理报告如下,希望借此提高临床医生对ICPis治疗后内分泌系统功能紊乱的诊断治疗能力。本研究利用的研究信息不含有使受试者的身份被直接识别或通过与其相关的识别物识别的信息,免除伦理审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分泌功能紊乱 免疫检查点抑制剂 系统不良反应 肿瘤免疫治疗 伦理审查 甲状腺机能减退 内分泌系统 过度活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