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氯普鲁卡因腰麻或腰-硬联合麻醉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6
1
作者 傅润乔 张晓红 +12 位作者 赵宏利 徐伟 阎红林 王大伟 薛绵荣 金运敏 司满 李大为 谢志高 刘超 刘伟 岳云 田玉科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1期943-947,共5页
目的探讨国产氯普鲁卡因用于腰麻或腰-硬联合麻醉的效果和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10 000例下腹部以下手术患者采用国产氯普鲁卡因冻干粉(生理盐水稀释成2.5%或3%溶液)腰麻或腰-硬联合麻醉。结果腰麻平均起效时间24 s,平面固定时间7.7 mi... 目的探讨国产氯普鲁卡因用于腰麻或腰-硬联合麻醉的效果和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10 000例下腹部以下手术患者采用国产氯普鲁卡因冻干粉(生理盐水稀释成2.5%或3%溶液)腰麻或腰-硬联合麻醉。结果腰麻平均起效时间24 s,平面固定时间7.7 min。最高阻滞平面平均为T5。下肢运动阻滞3级者超过94%。腰麻效果平均满意率99.8%,硬膜外辅助麻醉后满意率提高到99.9%。单次腰麻完全消失平均72 min。产科患者腰麻后低血压和恶性呕吐发生率较高(分别为34%和43%)。未见明显神经系统并发症和其他不良反应。结论国产氯普鲁卡因冻干粉溶解后用于腰麻或腰-硬联合麻醉安全、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氯普鲁卡因 腰麻 腰-硬联合麻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股神经阻滞与静脉镇痛在膝关节置换术后镇痛的研究 被引量:22
2
作者 高元朝 温洪 +2 位作者 蒋嘉 赵志斌 支满霞 《中国疼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2期873-876,共4页
目的:比较连续股神经阻滞与静脉自控镇痛在膝关节置换术后的镇痛效果.方法:选择30例行膝关节置换术的患者(男4例,女26例),年龄51~75岁.随机分为两组,连续股神经阻滞组(continuous femoral nerve block,FNB)15例,与静脉自控镇痛组... 目的:比较连续股神经阻滞与静脉自控镇痛在膝关节置换术后的镇痛效果.方法:选择30例行膝关节置换术的患者(男4例,女26例),年龄51~75岁.随机分为两组,连续股神经阻滞组(continuous femoral nerve block,FNB)15例,与静脉自控镇痛组(PCA) 15例.所有的患者以前均未做过膝关节手术.镇痛效果采用VAS视觉评分(0分为无痛,10分为剧烈疼痛).记录术后静息及运动时的VAS评分,住院天数以及使用镇痛泵之后的不良反应.结果:FNB组各时间点的静息和活动评分均略低于PCA组,但是无显著统计学差异,住院天数也无显著统计学差异.PCA组有4例发生恶心呕吐,明显高于FNB组.结论:PCA组与FNB组均可以缓解患者的术后疼痛,但是PCA的副反应发生率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膝关节置换 疼痛 骨神经阻滞 病人自控镇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老年非心脏手术患者术后谵妄危险因素分析 被引量:40
3
作者 刘金虎 岳云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162-163,共2页
关键词 术后谵妄 非心脏手术患者 危险因素 急性器质性脑综合征 精神运动性行为 老年 BRAIN 认知障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颅多普勒监测脑血流速与脑血流量之间的关系 被引量:4
4
作者 岳云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1998年第1期34-35,共2页
经颅多普勒监测脑血流速与脑血流量之间的关系岳云**现在北京市首都医科大学附属朝阳医院麻醉科(100020)自从产生测量脑血流量(CBF)的临床应用技术以来,特别是Kety和Schmidt(1945)利用惰性气体的方法... 经颅多普勒监测脑血流速与脑血流量之间的关系岳云**现在北京市首都医科大学附属朝阳医院麻醉科(100020)自从产生测量脑血流量(CBF)的临床应用技术以来,特别是Kety和Schmidt(1945)利用惰性气体的方法成功测量人CBF后,CBF的测定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血流速 脑血流量 超声波诊断 监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引导下菱形肌联合前锯肌平面阻滞对胸腔镜肺叶楔形切除患者术后镇痛效果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3
5
作者 刘妃妃 李慧 +2 位作者 冀培宁 孙智琳 王云 《中国医学前沿杂志(电子版)》 2022年第11期48-52,共5页
目的 观察超声引导下菱形肌联合前锯肌平面(rhomboid intercostal and sub-serratus plane,RISS)阻滞在胸腔镜肺叶楔形切除手术的术后镇痛效果。方法 选取2019年6月至2020年8月择期行胸腔镜肺叶楔形切除手术患者共6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 目的 观察超声引导下菱形肌联合前锯肌平面(rhomboid intercostal and sub-serratus plane,RISS)阻滞在胸腔镜肺叶楔形切除手术的术后镇痛效果。方法 选取2019年6月至2020年8月择期行胸腔镜肺叶楔形切除手术患者共6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RISS阻滞联合静脉镇痛组(神经阻滞组)和单纯静脉镇痛组(对照组)。主要结局指标为术后24h内不同时点视觉模拟评分法[Visual Analogue Scale,VAS]评分,次要结局指标为术后24h内阿片药物耗量、救援镇痛即服用非甾体抗炎药(nonsteroidal anti-inflammatory drugs,NSAIDs)口服药物人数、术中麻醉药靶控浓度、寒战及镇静评分、患者术毕至气管拔管时间、术后不良反应及术后并发症。结果 术后24h不同时点VAS评分神经阻滞组患者明显低于对照组(P<0.0001);神经阻滞组患者术后24h内阿片药物消耗明显低于对照组(P=0.0012);术后NSAIDs口服药物人数神经阻滞组少于对照组(P<0.0001);术中丙泊酚及瑞芬太尼靶控浓度神经阻滞组患者低于对照组(P<0.0001);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超声引导下RISS阻滞能为胸腔镜肺叶楔形切除手术提供良好的术后镇痛,降低术中麻醉药物靶控浓度及术后阿片类药物的用量,减少患者术后并发症、降低慢性疼痛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 RISS阻滞 肺楔形切除术 术后镇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