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6篇文章
< 1 2 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突发事件中康复医院药事应急管理体会与思考 被引量:2
1
作者 杜广清 陈方煦 +6 位作者 席家宁 杨阔 李聪颖 公维军 贾如冰 杨占江 李树颖 《中国医院》 2020年第10期62-64,共3页
突发新冠肺炎疫情时,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康复医院药学中心快速启动药事应急管理预案,重点包括监控药品及物资、加强信息管理及细分药学各专业小组工作等方面。通过梳理重点工作,总结提出康复医院药事应急管理体系的特点,即药品管理是... 突发新冠肺炎疫情时,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康复医院药学中心快速启动药事应急管理预案,重点包括监控药品及物资、加强信息管理及细分药学各专业小组工作等方面。通过梳理重点工作,总结提出康复医院药事应急管理体系的特点,即药品管理是基础,康复药学技术服务是举措,监测管理是保障;管理模式由单纯的保障供应转向明晰责任分担、互相合作协作、全员参与的精细化综合管理;技术服务模式由平时的“同步+事后”被动模式转变为“事前+同步”的主动模式。同时,指出药事应急管理实践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应对整改措施,包括应对信息爆炸式增加、专业小组增加信息宣传报道组、保障体系中应适宜增加商业保险作为有效补充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药事应急管理 康复药学 监测管理 保险保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19冠状病毒病疫情下康复医院防控策略专家共识(第一版) 被引量:15
2
作者 席家宁 +2 位作者 公维军 姜宏英 郄淑燕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0期1127-1132,共6页
2019年12月以来出现2019冠状病毒病(COVID-19)患者,疫情防控形势严峻。康复医院设置有别于综合医院。中国康复医学会康复机构管理专业委员会等组织国内多家康复医院和感染防控专家共同制定《2019冠状病毒病疫情下康复医院防控策略专家... 2019年12月以来出现2019冠状病毒病(COVID-19)患者,疫情防控形势严峻。康复医院设置有别于综合医院。中国康复医学会康复机构管理专业委员会等组织国内多家康复医院和感染防控专家共同制定《2019冠状病毒病疫情下康复医院防控策略专家共识》,指导康复医院内COVID-19的防控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019冠状病毒病 冠状病毒 康复医院 感染 预防与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康复临床融合模式的康复医院工伤医疗控费管理探讨 被引量:4
3
作者 孔丽丽 张静 +2 位作者 王凤颖 张富云 刘铁军 《中国医院》 2020年第4期74-76,共3页
目的:分析北京某三级康复医院推进康复临床融合模式前后工伤医疗费用情况,探讨三级康复医院工伤控费措施的可行性。方法:以2015年1月~2018年5月出院工伤患者住院费用作为研究对象,对比分析康复临床融合模式前后住院费用相关指标的变化,... 目的:分析北京某三级康复医院推进康复临床融合模式前后工伤医疗费用情况,探讨三级康复医院工伤控费措施的可行性。方法:以2015年1月~2018年5月出院工伤患者住院费用作为研究对象,对比分析康复临床融合模式前后住院费用相关指标的变化,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进行数据分析。结果:2015-2018年该院工伤患者月均出院人次逐年增多(P<0.05),平均住院日逐年下降(P<0.05);2016-2018年出院工伤患者次均费用、药占比逐年下降(P<0.05),耗占比保持稳定。结论:在三级康复医院,实施康复临床融合模式,可有效控制工伤费用的增长,使费用结构趋于合理,促进医疗资源合理利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伤医疗 住院费用 控费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某康复医院手卫生管理效果评价 被引量:2
4
作者 赵艳萍 《中国感染控制杂志》 CAS 2014年第8期502-503,共2页
目的了解采取手卫生管理策略对提高医护人员手卫生依从性的效果。方法对某院临床科室手卫生设施配备情况和医护人员手卫生执行情况进行督查,比较2012年4月和2013年4月(干预前后)医护人员手卫生的依从性。结果 2013年4月,抗菌洗手液和干... 目的了解采取手卫生管理策略对提高医护人员手卫生依从性的效果。方法对某院临床科室手卫生设施配备情况和医护人员手卫生执行情况进行督查,比较2012年4月和2013年4月(干预前后)医护人员手卫生的依从性。结果 2013年4月,抗菌洗手液和干手物品配备合格率分别为88.89%、66.67%,明显高于2012年4月的18.18%和0;医护人员洗手方法合格率(96.43%)和手卫生依从率(81.15%)亦显著高于2012年4月(分别为63.64%、51.4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医护人员接触患者前后和接触患者物品后手卫生依从性均显著高于2012年4月(均P<0.05)。结论采取有效的手卫生管理策略,可提高医护人员手卫生依从性,保障医疗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康复医院 手卫生 洗手 依从性 医务人员 医院感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康复医院住院患者痰培养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性 被引量:1
5
作者 赵艳萍 《中国感染控制杂志》 CAS 2014年第5期309-310,共2页
目的探讨康复医院痰培养分离病原菌的分布特点及耐药性,为临床合理选用抗菌药物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某康复医院2012年4月—2013年3月住院患者送检的1 087份痰培养标本资料。结果共分离病原菌686株,其中革兰阴性菌661株(96.36%),革... 目的探讨康复医院痰培养分离病原菌的分布特点及耐药性,为临床合理选用抗菌药物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某康复医院2012年4月—2013年3月住院患者送检的1 087份痰培养标本资料。结果共分离病原菌686株,其中革兰阴性菌661株(96.36%),革兰阳性菌25株(3.64%);分离率居前4位的病原菌依次为铜绿假单胞菌(338株,49.27%)、肺炎克雷伯菌(69株,10.06%)、奇异变形杆菌(57株,8.31%)和大肠埃希菌(47株,6.85%)。铜绿假单胞菌对常用抗菌药物表现较高的耐药性,羧苄西林、氧氟沙星的耐药率均>70%;对亚胺培南、美罗培南的耐药率分别为31.66%、38.17%;对阿米卡星、头孢他啶、妥布霉素的耐药率较低,分别为14.79%、18.64%、19.23%。结论铜绿假单胞菌是该康复医院住院患者呼吸道感染的主要病原菌,临床医生应合理选用抗菌药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康复医院 痰培养 病原菌 铜绿假单胞菌 耐药 抗药性 微生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肺下叶静脉解剖分型MSCT评价及临床应用探讨
6
作者 王娟 郭龙军 +2 位作者 滕佳岐 陈玉昆 贺文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31-39,共9页
目的应用多层螺旋CT(MSCT)对健康人双肺下叶肺静脉解剖及引流模式分型,阐述其特点,为解剖性肺段切除术靶静脉解剖分型提供帮助。方法收集200例肺部无异常胸部CT影像资料,通过VR重建获得静脉解剖及引流模式图,观察并统计各静脉分型出现... 目的应用多层螺旋CT(MSCT)对健康人双肺下叶肺静脉解剖及引流模式分型,阐述其特点,为解剖性肺段切除术靶静脉解剖分型提供帮助。方法收集200例肺部无异常胸部CT影像资料,通过VR重建获得静脉解剖及引流模式图,观察并统计各静脉分型出现率。结合重建5mm轴位MIP图,选择三个重点观察平面,辨识对应各分型。结果V6根据干的数量分为两种类型:单干(88%)、双干(12%),单干为最常见的类型。此外,S6和S10之间存在独立节段S^(*),有独立的节段性支气管(B)和动脉(A)。双下肺基底静脉的特点是放射状排列。内侧基底段静脉(V_(7))大部分分支管径纤细。前基底节段、外侧基底节段和后基底节段静脉(V_(8),V_(9),V_(10))分支模式分为以下四种组合类型:V_(8)+V_(9)/V_(10)型、V_(8)/V_(9)+V_(10)型、V_(8)+V_(9)+V_(10)/V_(10)型、V_(8)+V_(9)/V_(9)+V_(10)型,各型占比率各有不同。结论肺静脉解剖分型及引流模式图可作为解剖识别常规手段,为肺段切除术前肺静脉精细解剖评价提供依据,本研究所获数据可作为3D-CT图像的补充,为肺段切除术靶静脉及支气管精细解剖了解提供帮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肺下叶 静脉引流 支气管 多层螺旋CT 解剖性肺段切除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造影诊断脾淋巴瘤
7
作者 赵丹 逯川英子 +1 位作者 罗渝昆 张艳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91-294,共4页
目的观察超声造影(CEUS)诊断脾淋巴瘤的价值。方法回顾性收集经病理确诊的18例脾淋巴瘤,观察病变常规超声及CEUS表现,比较二者诊断脾淋巴瘤的准确率。结果常规超声显示,18例中,单发病变8例(8/18,44.44%)、多发病变10例(10/18,55.56%);... 目的观察超声造影(CEUS)诊断脾淋巴瘤的价值。方法回顾性收集经病理确诊的18例脾淋巴瘤,观察病变常规超声及CEUS表现,比较二者诊断脾淋巴瘤的准确率。结果常规超声显示,18例中,单发病变8例(8/18,44.44%)、多发病变10例(10/18,55.56%);病灶最大径(5.43±2.03)cm。18个最大病灶(靶病灶)中,5个(5/18,27.78%)呈极低回声、11个(11/18,61.11%)为低回声、2个(2/18,11.11%)为混合回声;10个(10/18,55.56%)内部回声不均匀、8个(8/18,44.44%)内部回声均匀;8个(8/18,44.44%)形态规则、10个(10/18,55.56%)形态不规则;15个(15/18,83.33%)边界清楚、3个(3/18,16.67%)边界不清;CDFI于8个(8/18,44.44%)未见、10个(10/18,55.56%)可见血流信号。CEUS显示,18个靶病变中,1个(1/18,5.56%)无增强、12个(12/18,66.67%)呈周边向中心增强、2个(2/18,11.11%)为中心向周边增强、3个(3/18,16.67%)同步增强;达峰时主要呈低增强(8/18,44.44%)或高增强(7/18,38.89%),部分呈无增强(1/18,5.56%)或等增强(2/18,11.11%);5个(5/18,27.78%)内部造影剂分布均匀、12个(12/18,66.67%)分布不均匀、1个(1/18,5.56%)无造影剂分布;7个(7/18,38.89%)周边呈环状增强、5个(5/18,27.78%)呈树枝状增强,其余呈结节状增强(3/18,16.67%)或无增强(3/18,16.67%);增强后1个(1/18,5.56%)范围增大、17个(17/18,94.44%)范围无明显增大;增强晚期16个(16/18,88.89%)呈低增强、2个(2/18,11.11%)无增强;17个(17/18,94.44%)内见血供、1个(1/18,5.56%)无血供。CEUS正确诊断11例脾淋巴瘤,诊断准确率为(11/18,61.11%),高于常规超声的22.22%(4/18,P=0.020)。结论CEUS对诊断脾淋巴瘤具有重要临床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脾脏 淋巴瘤 超声造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心肺运动试验在慢性心力衰竭患者高强度个体化运动康复处方制定和运动康复效果评估中的作用研究 被引量:87
8
作者 张振英 孙兴国 +6 位作者 席家宁 葛万刚 李浩 刘艳玲 冯静 姜立清 高华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7期2061-2067,共7页
目的采用心肺运动试验(CPET)客观定量评估慢性心力衰竭(CHF)患者整体心肺功能变化,精准制定高强度个体化运动康复处方进行运动康复,评估运动康复对CHF患者心肺功能、运动耐力和生活质量(Qo L)的影响,探讨CPET在CHF患者高强度个体化运动... 目的采用心肺运动试验(CPET)客观定量评估慢性心力衰竭(CHF)患者整体心肺功能变化,精准制定高强度个体化运动康复处方进行运动康复,评估运动康复对CHF患者心肺功能、运动耐力和生活质量(Qo L)的影响,探讨CPET在CHF患者高强度个体化运动康复处方制定和运动康复效果评估中的作用。方法选择2014年8月—2016年1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康复医院临床诊断为CHF的患者20例,按照随机原则和患者参与意愿将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n=10)患者给予不包括运动处方的康复治疗;康复组(n=10)患者给予包括运动处方的康复治疗,根据CPET检查结果精准制定高强度个体化运动康复处方进行运动康复,功率自行车运动强度为无氧阈以上Δ50%功率,30 min/d,5 d/周,共12周。记录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治疗前后CPET指标、血浆B型脑钠肽(BNP)水平、超声心动图、6分钟步行距离(6MWD)、Qo L评分。结果康复组患者均安全无并发症完成症状限制性最大极限运动CPET检查和全程运动康复12周。治疗前,对照组与康复组患者静息及峰值心率、收缩压、舒张压,无氧阈(L/min、ml·min^(-1)·kg^(-1)、%pred)、峰值摄氧量(L/min、ml·min^(-1)·kg^(-1)、%pred)、峰值氧脉搏(ml/次、%pred)、BNP水平、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6MWD、Qo L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康复组患者无氧阈(L/min、ml·min^(-1)·kg^(-1))、峰值摄氧量(L/min、ml·min^(-1)·kg^(-1))、峰值氧脉搏(ml/次)、LVEF、6MWD较对照组升高,BNP水平、Qo L评分较对照组降低(P<0.05)。对照组患者治疗前与治疗后静息及峰值心率、收缩压、舒张压,无氧阈(L/min、ml·min^(-1)·kg^(-1)、%pred)、峰值摄氧量(L/min、ml·min^(-1)·kg^(-1)、%pred)、峰值氧脉搏(ml/次、%pred)、BNP水平、LVEDD、LVEF、6MWD、Qo L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康复组患者治疗后无氧阈(L/min、ml·min^(-1)·kg^(-1)、%pred)、峰值摄氧量(L/min、ml·min^(-1)·kg^(-1)、%pred)、峰值氧脉搏(ml/次、%pred)、LVEF、6MWD较治疗前升高,Qo L评分较治疗前降低(P<0.05)。结论 CPET可以客观定量评估CHF患者病情,精准制定高强度个体化运动康复处方,运动康复12周可显著改善CHF患者心肺功能、运动耐力和Qo L,是CHF二级预防的重要组成部分,值得大力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力衰竭 运动疗法 康复 心肺运动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心肺运动试验制定运动强度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心脏运动康复治疗效果影响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57
9
作者 张振英 孙兴国 +4 位作者 席家宁 刘艳玲 冯静 姜立清 高华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5期4302-4309,共8页
目的观察心脏运动康复对慢性心力衰竭(CHF)患者心肺功能和生活质量的影响,探讨不同运动强度下心脏运动康复的效果差异。方法选择2014年9月—2016年5月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康复医院治疗的临床诊断为CHF的患者15例。按照随机原则和患... 目的观察心脏运动康复对慢性心力衰竭(CHF)患者心肺功能和生活质量的影响,探讨不同运动强度下心脏运动康复的效果差异。方法选择2014年9月—2016年5月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康复医院治疗的临床诊断为CHF的患者15例。按照随机原则和患者参与意愿将患者分为3组:对照组(n=5)患者进行除心脏运动康复治疗之外的常规治疗指导;中等负荷组(n=5)和高负荷组(n=5)患者根据心肺运动试验(CPET)客观定量评估,精准制定个体化运动处方进行心脏运动康复治疗,30 min/d,5 d/周,共12周。中等负荷组功率自行车运动强度为80%无氧阈水平,高负荷组功率自行车运动强度为无氧阈以上Δ50%功率强度。记录3组患者一般资料,治疗前后CPET指标、超声心动图指标、6 min步行距离(6MWD)、生活质量(QoL)评分。结果所有患者安全无并发症完成症状限制性极限运动CPET,中等负荷组和高负荷组患者完成12周全程心脏运动康复治疗。组间比较显示,治疗前,3组患者无氧阈、峰值摄氧量、峰值氧脉搏、最大功率、超声心动图指标、6MWD和QoL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中等负荷组患者无氧阈(ml/min、ml·min^(-1)·kg^(-1))、最大功率(%pred)、6MWD较对照组升高,QoL评分较对照组降低(P<0.05);高负荷组患者无氧阈(ml/min、ml·min^(-1)·kg^(-1))、峰值摄氧量(ml/min、ml·min^(-1)·kg^(-1)、%pred)、峰值氧脉搏(ml/次)、最大功率(W、%pred)、6MWD较对照组升高,QoL评分较对照组降低(P<0.05);高负荷组患者无氧阈(ml/min)、峰值摄氧量(ml/min、ml·min^(-1)·kg^(-1))、峰值氧脉搏(ml/次)较中等负荷组升高(P<0.05)。治疗前后比较显示,对照组患者治疗后CPET指标、超声心动图指标、6MWD、QoL评分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中等负荷组患者治疗后无氧阈(ml/min、ml·min^(-1)·kg^(-1)、%pred)、最大功率(W、%pred)、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6MWD较治疗前升高,QoL评分较治疗前降低(P<0.05);高负荷组患者无氧阈(ml/min、ml·min^(-1)·kg^(-1)、%pred)、峰值摄氧量(ml/min、ml·min^(-1)·kg^(-1)、%pred)、峰值氧脉搏(ml/次、%pred)、最大功率(W、%pred)、LVEF、6MWD较治疗前升高,QoL评分较治疗前降低(P<0.05)。结论心脏运动康复能显著改善CHF患者心肺功能、运动耐力和生活质量,高负荷运动强度心脏运动康复治疗能更有效改善患者心肺功能,且安全性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力衰竭 心肺运动试验 康复 治疗结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下肢康复机器人对脑卒中偏瘫患者下肢运动功能与步行能力的效果 被引量:52
10
作者 刘畅 郄淑燕 +1 位作者 王寒明 谭建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696-700,共5页
目的观察下肢康复机器人辅助步行训练对脑卒中偏瘫患者运动功能及步行能力的影响。方法 2015年1月至2016年10月,60例脑卒中偏瘫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n=30)和实验组(n=30)。两组均接受常规训练,在此基础上,对照组予人工辅助步行训练,实验... 目的观察下肢康复机器人辅助步行训练对脑卒中偏瘫患者运动功能及步行能力的影响。方法 2015年1月至2016年10月,60例脑卒中偏瘫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n=30)和实验组(n=30)。两组均接受常规训练,在此基础上,对照组予人工辅助步行训练,实验组予下肢机器人辅助步行训练。训练时间均为每次30 min,每周5次,连续训练8周。训练前后分别采用Fugl-Meyer评定量表下肢部分(FMA-LE)评测下肢运动功能,机器人评估系统评定屈髋肌群肌力(FHF)和伸膝肌群肌力(FKE),6分钟步行距离和10米步行时间评定步行能力。结果训练前,两组间一般资料及各指标无显著性差异(P>0.05)。训练后,实验组各指标均提高(t>2.274,P<0.05);除FKE外,实验组各指标均优于对照组(t>2.095,P<0.05)。结论下肢康复机器人辅助步行训练能够有效提高脑卒中偏瘫患者的运动功能与步行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卒中 偏瘫 下肢康复机器人 运动功能 步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下肢康复机器人联合虚拟现实技术对脑卒中患者下肢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48
11
作者 路芳 朱琳 宋为群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1期1301-1306,共6页
目的:探讨下肢康复机器人联合虚拟现实技术对脑卒中患者下肢功能的影响。方法:收集发病1—6个月的初发脑卒中偏瘫患者60例。根据患者是否接受下肢康复机器人治疗分为常规治疗组(CT组)、康复机器人组(RR组)和虚拟现实机器人组(VRR组)各2... 目的:探讨下肢康复机器人联合虚拟现实技术对脑卒中患者下肢功能的影响。方法:收集发病1—6个月的初发脑卒中偏瘫患者60例。根据患者是否接受下肢康复机器人治疗分为常规治疗组(CT组)、康复机器人组(RR组)和虚拟现实机器人组(VRR组)各20例。CT组接受常规康复治疗(2次/d,30min/次,5d/周,共4周);RR组、VRR组除常规康复治疗外(1次/d,30min/次,5d/周,共4周),同一天分别给予Lokomat下肢康复机器人治疗、Lokomat下肢康复机器人联合虚拟现实技术治疗(均为1次/d,30min/次,5次/周,共4周)。3组患者均在治疗前、治疗4周后采用Berg平衡量表(BBS)、Fugl-Meyer下肢运动功能量表(FMA-LE)、卒中患者运动功能评估量表(MAS)、功能性步行量表(FAC)进行评定。结果:治疗前,3组患者BBS、FMA-LE、MAS、FAC评分无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4周后,3组患者的BBS、FMALE、MAS和FAC的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提高(P<0.01),RR组、VRR组均较CT组评分有明显提高(P<0.05),且VRR组较RR组的FMA-LE、MAS和FAC的评分也有明显提高(P<0.05),但BBS评分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下肢康复机器人联合虚拟现实技术能有效改善脑卒中患者的平衡能力、下肢运动功能、卒中后运动功能和步行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卒中 虚拟现实技术 下肢康复机器人 康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心肺运动试验整体功能检测在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心脏运动康复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41
12
作者 张振英 孙兴国 席家宁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5期4295-4301,共7页
心脏康复在慢性心力衰竭(CHF)患者二级预防中的作用已得到临床医师的重视,心脏运动康复是心脏康复的核心内容,而心肺运动试验在患者运动能力评估、心脏康复运动处方制定、康复效果及预后评价等方面具有独特优势。本文综述了心肺运动试验... 心脏康复在慢性心力衰竭(CHF)患者二级预防中的作用已得到临床医师的重视,心脏运动康复是心脏康复的核心内容,而心肺运动试验在患者运动能力评估、心脏康复运动处方制定、康复效果及预后评价等方面具有独特优势。本文综述了心肺运动试验在CHF患者心脏运动康复中的应用,包括客观定量整体功能评估、精准指导制定个体化运动处方、评估心脏运动康复治疗效果、预测预后、个体化评估其他康复项目治疗效果和指导整体健康管理等方面研究的最新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力衰竭 心肺运动试验 康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颅磁刺激在儿童康复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15
13
作者 张丽华 郄淑燕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7期735-739,共5页
经颅磁刺激(transcranial magnetic stimulation,TMs)作为一种新的电生理技术,近十年来在神经病学的诊断和治疗中有较大的进展,并逐渐应用于儿童脑性瘫痪、孤独症、精神障碍、多动症等的评估和治疗,下面对其在儿童康复中的应用进... 经颅磁刺激(transcranial magnetic stimulation,TMs)作为一种新的电生理技术,近十年来在神经病学的诊断和治疗中有较大的进展,并逐渐应用于儿童脑性瘫痪、孤独症、精神障碍、多动症等的评估和治疗,下面对其在儿童康复中的应用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颅磁刺激 应用 儿童 康复 电生理技术 神经病学 脑性瘫痪 精神障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简易促通装置对痉挛型偏瘫患儿手功能康复的作用 被引量:6
14
作者 董婕 吴卫红 +3 位作者 高明明 刘建军 刘亚丽 刘文慧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1期1239-1242,共4页
目的:研制简易手功能训练装置,并探讨此装置对痉挛型偏瘫患儿手功能康复的效果。方法:选取4—16岁痉挛型偏瘫患儿17例,按随机数表法分为实验组(9例)和对照组(8例)。试验组进行简易促通装置和常规康复训练,各1次/天;对照组进行常规康复训... 目的:研制简易手功能训练装置,并探讨此装置对痉挛型偏瘫患儿手功能康复的效果。方法:选取4—16岁痉挛型偏瘫患儿17例,按随机数表法分为实验组(9例)和对照组(8例)。试验组进行简易促通装置和常规康复训练,各1次/天;对照组进行常规康复训练2次/天。治疗前和治疗8周后,采用简易上肢功能评价(STEF)、改良Ashworth分级(MAS)、残疾儿童综合功能评定(ADL)及表面肌电图(s EMG)分别对两组患儿患手的运动功能、大鱼际肌群的肌张力、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和大鱼际肌群的耐力进行评定。结果:治疗后,试验组STEF评分、ADL评分、MAS分级和患手大鱼际肌群表面肌电的均方根值(RMS)、平均频率(MEF)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具有显著性意义(P<0.05);且两组间治疗后MEF比较,及治疗前、后MEF差值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简易促通装置可降低痉挛型偏瘫患儿患手大鱼际肌群的肌张力,提高肌肉的耐力,提高运动功能和ADL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 偏瘫 促通 手功能 康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颅骨修补术后皮下积液影响因素分析
15
作者 刘阳 张文毅 +3 位作者 王云朋 赵坤 王健 刘爱贤 《中国现代神经疾病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345-349,共5页
目的 筛查颅骨修补术后发生皮下积液的影响因素。方法 共计纳入2019年1月至2024年6月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康复医院行颅骨修补术的111例患者,根据术后是否出现皮下积液分为皮下积液组(29例)和无皮下积液组(82例)。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 目的 筛查颅骨修补术后发生皮下积液的影响因素。方法 共计纳入2019年1月至2024年6月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康复医院行颅骨修补术的111例患者,根据术后是否出现皮下积液分为皮下积液组(29例)和无皮下积液组(82例)。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筛查颅骨修补术后发生皮下积液的影响因素。结果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增长(OR=1.075,95%CI:1.027~1.126;P=0.002)、颅骨修补材料为聚醚醚酮(OR=7.673,95%CI:2.227~26.435;P=0.001)和拔管前24 h引流量增多(OR=1.026,95%CI:1.008~1.044;P=0.004)是颅骨修补术后发生皮下积液的危险因素。术后无一例发生术区出血、头皮破损、修补材料外露、切口愈合不良、颅内感染等其他并发症。结论 年龄增长、聚醚醚酮材料修补颅骨及拔管前24 h引流量增多可增加颅骨修补术后皮下积液风险,应根据个体情况采取及时有效的干预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骨 生物相容性材料 颅骨切开术 手术后并发症 危险因素 LOGISTIC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康复医疗机构药事管理监管模式探索与思考 被引量:7
16
作者 杜广清 陈方煦 +4 位作者 席家宁 高星雨 公维军 郭淑华 赵雪航 《中国医院》 2019年第11期29-31,共3页
目的:探索康复医疗机构对促进临床合理用药采取药事管控措施的适宜性。方法:使用移动平均线法预估医院药品费预算及结构性增长;通过统计分析临床患者疾病谱和药品费增长,制定监管举措。结果:移动平均线法在分析药品流通领域的数据时表... 目的:探索康复医疗机构对促进临床合理用药采取药事管控措施的适宜性。方法:使用移动平均线法预估医院药品费预算及结构性增长;通过统计分析临床患者疾病谱和药品费增长,制定监管举措。结果:移动平均线法在分析药品流通领域的数据时表现出了稳定性;前20位药品费用占比近40%;2018年第3、4季度,2019年第1季度疾病诊断前10位占比分别为71.71%、69.90%、69.34%,平均住院天数分别为22.76、21.79、21.80天;第一主要诊断(康复医疗)占比分别为48.42%、47.40%、45.55%,平均住院天数分别为27.83、27.01、25.86天。结论:移动平均线法预估医院药品费可行,费用总额控制能够有效控制药品费用结构性增长;单纯金额管理难以监管药品合理使用;结合临床疾病谱,多部门多措并举,工作相互衔接,监管链条层层把关,可有效降低用药风险;监控合理用药、细化控费举措的监管模式是康复医疗机构药事工作监管的有效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移动平均线法 预算管理 金额管理 药事监管 康复药学监护 全员临床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弥散张量成像技术在脑卒中康复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4
17
作者 张丽华 米立新 郄淑燕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7期785-789,共5页
弥散张量成像技术是一种非侵袭性的MRI技术,能够识别传统CT和MRI难以发现的脑微观结构改变,特别是神经纤维束的变化和方向,可以从评估、恢复机制、预后等方面量化反应神经束的结构和连续性,应用于脑卒中后运动、语言和认知方面。
关键词 脑卒中 弥散张量成像 皮质脊髓束 弓状束 运动功能 言语功能 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康复药学服务建制的思考 被引量:8
18
作者 杜广清 席家宁 《中国医院》 2017年第5期70-71,共2页
康复医学发展要求提供适合康复患者需求的康复药学监护服务,即以康复医学为临床基础,以康复医学的学科内容为主导,以维护人体功能、消除人体不适、减少或弥补人体功能障碍或缺失为目的,提供药学支持和帮助的实践药学服务。分析了康复药... 康复医学发展要求提供适合康复患者需求的康复药学监护服务,即以康复医学为临床基础,以康复医学的学科内容为主导,以维护人体功能、消除人体不适、减少或弥补人体功能障碍或缺失为目的,提供药学支持和帮助的实践药学服务。分析了康复药学服务建制的紧迫性,解析了药学、临床药学、康复药学的关系,论述了康复药学的特点、定义、基础、手段和专业分科方法,并提出全员临床化药学监护服务模式是康复药学建制的可行之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康复药学 康复医学 临床药学 药学服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运动想象疗法对脑卒中患者认知功能的康复作用 被引量:22
19
作者 公维军 《中国现代神经疾病杂志》 CAS 2017年第6期415-420,共6页
目的探讨运动想象疗法对脑卒中患者认知功能的康复作用。方法共99例伴轻中度认知功能障碍的脑卒中患者随机接受常规康复训练(对照组,33例)以及在此基础上联合认知功能训练(33例)和运动想象疗法(33例),于训练前和训练8周时采用简易智能... 目的探讨运动想象疗法对脑卒中患者认知功能的康复作用。方法共99例伴轻中度认知功能障碍的脑卒中患者随机接受常规康复训练(对照组,33例)以及在此基础上联合认知功能训练(33例)和运动想象疗法(33例),于训练前和训练8周时采用简易智能状态检查量表(MMSE)和蒙特利尔认知评价量表(Mo CA)评价认知功能,事件相关电位检测P300潜伏期和波幅。结果与训练前相比,训练8周时3组患者MMSE(P=0.000)和Mo CA(P=0.000)评分增加、P300潜伏期缩短(P=0.000)和波幅升高(P=0.000);3组患者训练前后MMSE(P=0.030)和Mo CA(P=0.013)评分、P300潜伏期(P=0.004)和波幅(P=0.00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其中,认知功能训练组和运动想象疗法组MMSE(P=0.019,0.021)和Mo CA(P=0.003,0.031)评分高于、P300潜伏期短于(P=0.020,0.003)和波幅高于(P=0.003,0.002)对照组。结论基于运动想象疗法的康复训练在提高脑卒中患者运动功能的同时亦改善认知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卒中 认知障碍 运动想象(非MeSH词) 康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神经肌肉电刺激对前交叉韧带重建术后患者股四头肌肌力和步行功能的效果
20
作者 樊志娇 靳岚琦 +3 位作者 黄志彬 李依格 姚思含 马玉宝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42-248,共7页
目的探讨神经肌肉电刺激(NMES)对前交叉韧带重建术(ACLR)后患者股四头肌肌力和步行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22年7月至2023年10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康复医院ACLR术后患者34例,随机分为对照组(n=17)和试验组(n=17)。两组均接受常规康复... 目的探讨神经肌肉电刺激(NMES)对前交叉韧带重建术(ACLR)后患者股四头肌肌力和步行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22年7月至2023年10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康复医院ACLR术后患者34例,随机分为对照组(n=17)和试验组(n=17)。两组均接受常规康复训练和功能性训练,功能性训练期间,试验组接受股内侧肌和股外侧肌NMES,对照组接受伪NMES,共8周。干预前后,测量患侧股四头肌峰力矩体重比、单腿支撑相和步行时足底冲量。结果对照组脱落2例,试验组脱落3例。干预后,两组股四头肌峰力矩体重比均显著提高(|t|>17.578,P<0.001),试验组显著大于对照组(t=4.714,P<0.001);两组患侧单腿支撑相和患侧单腿支撑相与健侧单腿支撑相比值均显著改善(|t|>16.882,P<0.001),试验组明显优于对照组(t>3.234,P<0.01);两组各分区足底冲量均显著优化(t>9.221,P<0.001),试验组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t|>2.852,P<0.01)。结论NMES能有效提升ACLR术后患者股四头肌肌力,改善步行时足底压力分布,提高单腿支撑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交叉韧带重建术 神经肌肉电刺激 肌力 步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