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自动乳腺容积成像与手动超声及钼靶诊断乳腺疾病的对照研究 被引量:16
1
作者 贺梅婷 勇强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344-347,共4页
目的探讨自动乳腺容积成像(ABVS)对乳腺疾病的诊断价值,并与手动超声和钼靶检查结果进行比较。资料与方法 155例患者共165个乳腺结节接受钼靶、手动超声及ABVS检查,均经穿刺活检或手术病理证实,计算ABVS、手动超声和钼靶检查对乳腺病变... 目的探讨自动乳腺容积成像(ABVS)对乳腺疾病的诊断价值,并与手动超声和钼靶检查结果进行比较。资料与方法 155例患者共165个乳腺结节接受钼靶、手动超声及ABVS检查,均经穿刺活检或手术病理证实,计算ABVS、手动超声和钼靶检查对乳腺病变的检出率、敏感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结果手动超声、ABVS及钼靶检查对乳腺疾病的检出率分别为95.8%、97.6%、87.9%,手动超声和ABVS的检出率显著高于钼靶检查(χ2=6.356,P<0.05)。手动超声、ABVS、钼靶及三者联合诊断乳腺疾病的准确度、敏感度、特异度分别为91.5%、93.2%、88.7%,94.5%、96.1%、91.9%,86.1%、83.5%、90.3%,96.4%、97.1%、95.2%。手动超声及ABVS诊断乳腺病变的准确度和敏感度均显著高于钼靶检查(χ2=4.368、3.569,P<0.05),手动超声与ABVS间无显著差异(χ2=1.313、0.893,P>0.05);三者联合对乳腺病变的诊断准确度、敏感度及特异度显著高于钼靶检查(χ2=6.525、4.816、3.868,P<0.05)。ABVS的冠状切面上,毛刺状及卫星状边界诊断恶性病变的特异度为98.4%。结论 ABVS在乳腺病变的鉴别诊断中可以提供补充信息,ABVS的诊断敏感度与手动超声相似,但高于钼靶检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疾病 自动乳腺容积成像 超声检查 乳房 乳房X线摄影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选择性心肌超声造影对冠状动脉与左心室腔间侧支循环的观察与评价 被引量:5
2
作者 房芳 李治安 +3 位作者 杨娅 陆兆龄 田峰 陈韵岱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670-672,共3页
目的采用经冠状动脉选择性心肌超声造影(MCE)观察冠状动脉与左心室腔间侧支循环,并探讨其对于心肌缺血的意义。方法对26例冠心病患者及10例冠状动脉造影正常者的经冠状动脉内MCE进行回顾性分析,检出造影剂直接由心肌进入左心室腔的病例... 目的采用经冠状动脉选择性心肌超声造影(MCE)观察冠状动脉与左心室腔间侧支循环,并探讨其对于心肌缺血的意义。方法对26例冠心病患者及10例冠状动脉造影正常者的经冠状动脉内MCE进行回顾性分析,检出造影剂直接由心肌进入左心室腔的病例,测量局部节段灌注(minivalue),应用组织速度显像(TVI)测量相关节段收缩峰值速度(Sm)及与正常节段达峰时间差别(Ts-dif)。结果冠状动脉正常组未见冠状动脉与左心室腔间的侧支循环;冠心病组7例患者总计15个节段可见造影剂直接由心肌进入左心室腔,局部节段minivalue、Sm低于正常节段,但上述指标及Ts-dif优于缺血不伴侧支循环的节段。结论经冠状动脉选择性MCE能够清晰观察心肌内冠状动脉与心室腔间的侧支循环,此侧支循环可在一定程度上改善缺血心肌的收缩功能及心肌灌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侧支循环 选择性心肌超声造影 心肌灌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中心超声筛查中国卒中高危人群颈动脉粥样硬化性病变结果的初步分析 被引量:42
3
作者 华扬 陶昀璐 +17 位作者 李梅 勇强 何文 赵晖 罗燕 张艳 彭涛 于德林 潘旭东 吴春霞 牛小媛 胡凤云 何香芹 袁建军 褚文 唐凤珍 艾红 崔进川 《中国脑血管病杂志》 CAS 2014年第12期617-623,共7页
目的:采用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CDFI)对我国卒中高危人群进行筛查,建立中国人群卒中发病危险的预测模型,以早期防治卒中。方法采用横断面研究,于2011年7月—2012年4月,41家基地医院首次联合对我国6个省市40个项目区715286人进行... 目的:采用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CDFI)对我国卒中高危人群进行筛查,建立中国人群卒中发病危险的预测模型,以早期防治卒中。方法采用横断面研究,于2011年7月—2012年4月,41家基地医院首次联合对我国6个省市40个项目区715286人进行常规体格检查及心脑血管疾病相关危险因素调查。对其中61860例患者进行颈动脉CDFI筛查,高危人群(暴露于≥3项危险因素)有49386例。筛查记录双侧颈动脉内-中膜厚度(IMT)情况、斑块数量及颈动脉狭窄程度。并对颈动脉IMT是否增厚、有无颈动脉斑块和颈动脉狭窄程度(分为狭窄率0~49%与≥50%)分别与卒中危险因素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1)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高血压、心房颤动、吸烟、缺乏体育锻炼是颈动脉 IMT增厚的独立危险因素(高血压,OR =1.17,95%CI:1.12~1.22;心房颤动,OR=1.15,95%CI:1.09~1.21;吸烟,OR=1.13,95%CI:1.08~1.17;缺乏体育锻炼,OR=1.12,95%CI:1.08~1.16)。(2)高血压、心房颤动、吸烟、糖尿病是颈动脉斑块及颈动脉狭窄率≥50%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颈动脉斑块,高血压:OR =1.55,95%CI:1.47~1.62;心房颤动:OR =1.13,95%CI:1.06~1.21;吸烟:OR=1.16,95%CI:1.11~1.22;糖尿病:OR=1.30,95%CI:1.24~1.37。颈动脉狭窄率≥50%,高血压:OR=1.78,95%CI:1.55~2.03;心房颤动:OR=1.59,95%CI:1.39~1.81;吸烟:OR=1.33,95%CI:1.20~1.48;糖尿病:OR=1.30,95%CI:1.17~1.45)。单纯肥胖不增加颈动脉粥样硬化性斑块及颈动脉狭窄率≥50%的发生率(OR分别为0.78、0.83,95%CI分别为0.75~0.82、0.75~0.92)。结论颈部血管超声检查可作为卒中高危人群筛查及危险因素检测有价值的手段,对早期诊断及治疗颈动脉粥样硬化性疾病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卒中 颈动脉狭窄 颈动脉超声 筛查 颈动脉内-中膜增厚 多中心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选择性心肌声学造影与心肌显色分级评价冠状动脉介入后心肌灌注的对比研究 被引量:5
4
作者 房芳 李治安 +3 位作者 杨娅 田峰 陈韵岱 陆兆龄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8期1158-1160,共3页
目的应用选择性心肌超声造影(MCE)及心肌显色分级(MBG分级)评价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后病变心肌灌注情况,并对两种评价方法做出比较。方法24例PCI成功开通冠状动脉的冠心病患者,于PCI前后分别采用MBG分级以及冠状动脉内MCE观察梗死相... 目的应用选择性心肌超声造影(MCE)及心肌显色分级(MBG分级)评价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后病变心肌灌注情况,并对两种评价方法做出比较。方法24例PCI成功开通冠状动脉的冠心病患者,于PCI前后分别采用MBG分级以及冠状动脉内MCE观察梗死相关血管供应节段心肌显影效果、观察梗死相关动脉前向血流,评估及分析心肌灌注情况,出院前采用二维超声和组织多普勒随访患者左室射血分数及各节段收缩期峰值速度。结果①MBG提示66.7%的患者在PCI成功开通冠状动脉后灌注改善;②冠脉内MCE显示注入造影剂即刻能够获得清晰心肌显影,患者均获得较满意左心室及心肌显影效果,MCE显示约70%节段开通冠状动脉后灌注好转,局部心肌灌注量提高;③"罪犯"血管对应心脏节段PCI术后收缩期峰值速度较术前提高,术后5天左心室射血分数(EF值)较术前增加;④相关性分析提示PCI术后MCE灌注量与术后左心室射血分数密切相关,并能预测心肌局部收缩功能改善。结论PCI即刻多数心肌灌注得到改善,MBG分级及选择性MCE均能显示心肌灌注状态,而选择性MCE能量化局部心肌灌注状态,并能预测PCI术后近期随访心脏整体及节段收缩功能,因此选择性MCE优于MB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选择性心肌声学造影 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心肌显色分级 心肌灌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下腔静脉滤器植入术后继发下腔静脉与下肢深静脉血栓2例报告 被引量:2
5
作者 勇强 谭威 +2 位作者 孙慧 崔复霞 李治安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2002年第7期699-700,共2页
关键词 下腔静脉滤器植入术 继发性 下腔静脉血栓 下肢深静脉血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