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3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经面隐窝入路人工耳蜗植入乳突切开最小面积探索
被引量:
4
1
作者
李盼盼
孙敬武
+2 位作者
陈建文
侯晓燕
孙家强
《中华耳科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199-201,共3页
目的探索顺利经面隐窝入路人工耳蜗植入术所需最小乳突切开面积,为微创人工耳蜗植入提供帮助。方法对2014年7月~2015年11月期间,在不影响人工耳蜗植入操作的情况下,逐渐切开乳突,能完成46例人工耳蜗植入,并按年龄进行分两组(3岁以下组...
目的探索顺利经面隐窝入路人工耳蜗植入术所需最小乳突切开面积,为微创人工耳蜗植入提供帮助。方法对2014年7月~2015年11月期间,在不影响人工耳蜗植入操作的情况下,逐渐切开乳突,能完成46例人工耳蜗植入,并按年龄进行分两组(3岁以下组和大于等于3岁组),测量乳突骨皮质切开范围大小,包括乳突切开的前后径、上下径及其面积,并计算出平均值。结果乳突骨皮质切开形状为类三角形,上缘前后径的距离,左耳为(25.86士13.63)mm,右耳为(23.52士5.72)mm。上下径的距离左耳为(10.61士5.15)mm,右耳为(17.87士4.52)mm。切开的面积左耳(352.4士17.16)mm2,右耳为(414.2士12.01)mm2。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岁以下乳突切开面积和年龄较大者接近,两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面隐窝入路的人工耳蜗植入手术中,在不影响砧骨短脚暴露、面神经隐窝开放、圆窗膜暴露或鼓岬开窗、电极插入增加手术操作难度的情况下,最小程度的切开乳突,减少创伤和术后耳后塌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感音神经性耳聋
人工耳蜗
微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水平半规管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的临床特点及疗效分析
被引量:
15
2
作者
刘晓薇
孙敬武
+1 位作者
罗彬
张波
《听力学及言语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28-30,共3页
目的探讨水平半规管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benign paroxysmal positional vertigo,BPPV)的临床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56例水平半规管BPPV患者的临床表现及眼震电图特征,通过体位试验确诊BPPV后,水平向地性眼震者以Barbecue翻滚法复位治...
目的探讨水平半规管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benign paroxysmal positional vertigo,BPPV)的临床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56例水平半规管BPPV患者的临床表现及眼震电图特征,通过体位试验确诊BPPV后,水平向地性眼震者以Barbecue翻滚法复位治疗,水平背地性眼震者经左右侧头训练后再同法复位,并限制体位。结果 56例患者中,平卧侧头试验见水平向地性眼震者41例,潜伏期为2.5±1.3s,其中5例患者无明显潜伏期,眼震持续时间22.9±16.4s,2例持续时间≥60s;诱发出水平背地性眼震者15例,潜伏期为3.7±3.1s,眼震持续时间67.2±17.7s,其中2例持续时间≤60s。41例水平向地性眼震者中39例1次复位成功,首次复位治疗成功率为95.12%(39/41),其中2例眼震持续时间〉60s的患者均一次复位成功;有2例复位不成功。15例水平背地性眼震患者中,2例在首次左右侧头训练时即见眼震转化为水平向地,3例在2~4次随访时转化为水平向地;眼震转化后再行平卧侧头试验表现为,转向起初眼震为水平背地较弱侧时,其水平向地性眼震更明显,且眼震速度明显增快、潜伏期明显缩短。结论在水平半规管BPPV患者的复位治疗过程中,翻滚复位法结合左右侧头训练及体位限制有助于复位成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
水平半规管
眼震
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颞骨解剖技能培训的作用和思考
被引量:
10
3
作者
孙敬武
孙家强
侯晓燕
《听力学及言语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635-637,共3页
颞骨是人体中最为复杂的骨骼之一,是构成侧颅底的一部分,众多的脑神经、颈内动静脉穿行其中,听觉与平衡觉的终末器官也深寓其中。颞骨的位置深在、腔隙狭小、形态抽象,且其复杂的解剖结构、特殊的毗邻关系以及多变的生理病理,使耳外科...
颞骨是人体中最为复杂的骨骼之一,是构成侧颅底的一部分,众多的脑神经、颈内动静脉穿行其中,听觉与平衡觉的终末器官也深寓其中。颞骨的位置深在、腔隙狭小、形态抽象,且其复杂的解剖结构、特殊的毗邻关系以及多变的生理病理,使耳外科手术成为最具有挑战性和深刻内涵的外科技术。因此,要想成为一名合格的耳外科医生,必须具备扎实的颞骨解剖知识及娴熟的操作技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临床实践
外科医生
外科手术
侧颅底
生理病理
解剖知识
操作技术
尸头标本
动静脉
毗邻关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经面隐窝入路人工耳蜗植入乳突切开最小面积探索
被引量:
4
1
作者
李盼盼
孙敬武
陈建文
侯晓燕
孙家强
机构
安徽
医科大
学
附属
安徽省立
医院
耳
鼻
咽喉
头颈
外科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安贞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
出处
《中华耳科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199-201,共3页
文摘
目的探索顺利经面隐窝入路人工耳蜗植入术所需最小乳突切开面积,为微创人工耳蜗植入提供帮助。方法对2014年7月~2015年11月期间,在不影响人工耳蜗植入操作的情况下,逐渐切开乳突,能完成46例人工耳蜗植入,并按年龄进行分两组(3岁以下组和大于等于3岁组),测量乳突骨皮质切开范围大小,包括乳突切开的前后径、上下径及其面积,并计算出平均值。结果乳突骨皮质切开形状为类三角形,上缘前后径的距离,左耳为(25.86士13.63)mm,右耳为(23.52士5.72)mm。上下径的距离左耳为(10.61士5.15)mm,右耳为(17.87士4.52)mm。切开的面积左耳(352.4士17.16)mm2,右耳为(414.2士12.01)mm2。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岁以下乳突切开面积和年龄较大者接近,两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面隐窝入路的人工耳蜗植入手术中,在不影响砧骨短脚暴露、面神经隐窝开放、圆窗膜暴露或鼓岬开窗、电极插入增加手术操作难度的情况下,最小程度的切开乳突,减少创伤和术后耳后塌陷,
关键词
感音神经性耳聋
人工耳蜗
微创
Keywords
sensorineural deafness
Cochlear implants
Minimally invasive
分类号
R318.18 [医药卫生—生物医学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水平半规管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的临床特点及疗效分析
被引量:
15
2
作者
刘晓薇
孙敬武
罗彬
张波
机构
安徽省立
医院
耳
鼻
咽喉
头颈
外科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安贞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
出处
《听力学及言语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28-30,共3页
文摘
目的探讨水平半规管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benign paroxysmal positional vertigo,BPPV)的临床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56例水平半规管BPPV患者的临床表现及眼震电图特征,通过体位试验确诊BPPV后,水平向地性眼震者以Barbecue翻滚法复位治疗,水平背地性眼震者经左右侧头训练后再同法复位,并限制体位。结果 56例患者中,平卧侧头试验见水平向地性眼震者41例,潜伏期为2.5±1.3s,其中5例患者无明显潜伏期,眼震持续时间22.9±16.4s,2例持续时间≥60s;诱发出水平背地性眼震者15例,潜伏期为3.7±3.1s,眼震持续时间67.2±17.7s,其中2例持续时间≤60s。41例水平向地性眼震者中39例1次复位成功,首次复位治疗成功率为95.12%(39/41),其中2例眼震持续时间〉60s的患者均一次复位成功;有2例复位不成功。15例水平背地性眼震患者中,2例在首次左右侧头训练时即见眼震转化为水平向地,3例在2~4次随访时转化为水平向地;眼震转化后再行平卧侧头试验表现为,转向起初眼震为水平背地较弱侧时,其水平向地性眼震更明显,且眼震速度明显增快、潜伏期明显缩短。结论在水平半规管BPPV患者的复位治疗过程中,翻滚复位法结合左右侧头训练及体位限制有助于复位成功。
关键词
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
水平半规管
眼震
治疗
Keywords
Benign paroxysmal positional vertigo(BPPV)
Horizontal semicircular canals
Nystagrnus
Treatment
分类号
R764.34 [医药卫生—耳鼻咽喉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颞骨解剖技能培训的作用和思考
被引量:
10
3
作者
孙敬武
孙家强
侯晓燕
机构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安贞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
安徽省立
医院
耳
鼻
咽喉
头颈
外科
出处
《听力学及言语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635-637,共3页
文摘
颞骨是人体中最为复杂的骨骼之一,是构成侧颅底的一部分,众多的脑神经、颈内动静脉穿行其中,听觉与平衡觉的终末器官也深寓其中。颞骨的位置深在、腔隙狭小、形态抽象,且其复杂的解剖结构、特殊的毗邻关系以及多变的生理病理,使耳外科手术成为最具有挑战性和深刻内涵的外科技术。因此,要想成为一名合格的耳外科医生,必须具备扎实的颞骨解剖知识及娴熟的操作技术。
关键词
临床实践
外科医生
外科手术
侧颅底
生理病理
解剖知识
操作技术
尸头标本
动静脉
毗邻关系
分类号
R322.922 [医药卫生—人体解剖和组织胚胎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经面隐窝入路人工耳蜗植入乳突切开最小面积探索
李盼盼
孙敬武
陈建文
侯晓燕
孙家强
《中华耳科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6
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水平半规管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的临床特点及疗效分析
刘晓薇
孙敬武
罗彬
张波
《听力学及言语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
15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颞骨解剖技能培训的作用和思考
孙敬武
孙家强
侯晓燕
《听力学及言语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
1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