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急性主动脉夹层患者320排CT肾脏灌注研究 被引量:10
1
作者 刘家祎 温兆赢 +3 位作者 赵轶轲 刘东婷 李宇 张兆琪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11年第1期40-44,共5页
目的:研究主动脉夹层的患者肾脏的CT灌注特点,评价其指导手术的意义。方法:采用东芝公司AQUIL-ION ONE 320排CT,对30名诊断主动脉夹层的患者,术前进行双肾血流灌注检查,测量肾血流量参数值。根据肾动脉受累情况,分为真腔组、假腔组、夹... 目的:研究主动脉夹层的患者肾脏的CT灌注特点,评价其指导手术的意义。方法:采用东芝公司AQUIL-ION ONE 320排CT,对30名诊断主动脉夹层的患者,术前进行双肾血流灌注检查,测量肾血流量参数值。根据肾动脉受累情况,分为真腔组、假腔组、夹层组、骑跨组。真腔组为肾动脉未受累,假腔组为肾动脉起自假腔,夹层组为肾动脉可见内膜片,骑跨组为肾动脉开口骑跨内膜破口。结果:30名患者,右肾动脉正常22例,受累8例,其中右肾动脉起自假腔6例,骑跨内膜破口2例;左肾动脉正常16例,受累14例,其中左肾动脉起自假腔9例,骑跨3例,夹层2例。真腔组、假腔组、夹层组、骑跨组肾皮质血流量参数平均值分别为305.2±7.7,311.2±11.7,126.2±11.6,364.5±12.0;肾髓质血流量参数平均值分别为175.9±7.8,173.2±12.1,89.7±15.3,231.3±8.0。采用t检验,真腔组与夹层组、骑跨组差异显著,P<0.05;与假腔组血流量参数值差异不显著,P>0.05;骑跨组肾血流量大于真腔组、假腔组,夹层组肾血流量小于真腔组、假腔组。结论:肾脏动态CT灌注不但可以观察肾动脉有无夹层或狭窄,还可以反映肾脏的微循环改变。研究主动脉夹层的患者肾脏的CT灌注特点,通过测量肾血流量以判定肾脏的功能,有助于术前的充分准备,指导术中、术后治疗方案,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动脉夹层 灌注 肾动脉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动脉粥样硬化疾病的MR分子成像与分子治疗的新进展
2
作者 张晓洁 于薇 +1 位作者 张兆琪 王绿娅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10年第12期1896-1899,共4页
MR分子成像与分子治疗是近年来学者们对动脉粥样硬化疾病的早期诊断、早期治疗的研究的新方向,本文综述了MR分子成像与治疗在动脉粥样硬化疾病中的研究近况和发展前景。
关键词 动脉粥样硬化疾病 分子成像 分子治疗 新进展 ATHEROSCLEROSIS MOLECULAR research progress 早期治疗 早期诊断 发展前景 新方向 学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期血液透析患者肩关节MRI表现
3
作者 刘家祎 王武 张兆琪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11年第7期988-991,共4页
目的:观察透析患者骨内损伤病灶的信号模式,评估冈上肌腱增宽对长期血液透析患者的诊断价值。方法:16例透析患者和16名健康志愿者进行MR检查,测量MR下肩关节冈上肌腱宽度。统计SE序列T1、T2加权像下骨内损伤病灶的信号模式。结果:透析... 目的:观察透析患者骨内损伤病灶的信号模式,评估冈上肌腱增宽对长期血液透析患者的诊断价值。方法:16例透析患者和16名健康志愿者进行MR检查,测量MR下肩关节冈上肌腱宽度。统计SE序列T1、T2加权像下骨内损伤病灶的信号模式。结果:透析组冈上肌腱宽度4.5~11.7mm;健康组冈上肌腱宽度3.6~5.9mm,存在显著差异(P(0.05)。骨内损伤病灶在MR T2加权像下呈低信号(5/12)、高信号(1/12)及混杂信号(6/12)。结论:长期血液透析患者经常可见冈上肌腱增宽,当MR下冈上肌腱宽度超过6mm时,可提示存在淀粉样蛋白沉积可能。冈上肌腱增宽程度与透析时间存在明显相关性。骨内损伤病灶在MR T2加权像下信号模式多种多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冈上肌腱 淀粉样变性 血液透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