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血浆脑钠肽水平在各期慢性肾脏病患者中的变化及与心功能关系的研究 被引量:9
1
作者 李国刚 刘惠兰 +1 位作者 薛菲 谭延国 《首都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08年第4期497-500,共4页
目的观察慢性肾脏病(CKD)不同时期血浆脑钠肽水平的变化,评价其对CKD患者高血容量负荷及心功能不全的诊断价值。方法根据肾小球滤过率(eGFR)将152例CKD患者分为4组,CKD-Ⅰ、Ⅱ期组;CKD-Ⅲ期组;CKD-Ⅳ期组;CKD-Ⅴ期组;同时设健康对照组3... 目的观察慢性肾脏病(CKD)不同时期血浆脑钠肽水平的变化,评价其对CKD患者高血容量负荷及心功能不全的诊断价值。方法根据肾小球滤过率(eGFR)将152例CKD患者分为4组,CKD-Ⅰ、Ⅱ期组;CKD-Ⅲ期组;CKD-Ⅳ期组;CKD-Ⅴ期组;同时设健康对照组32例。结果1)CKD各组血浆BNP水平均较健康对照组增高,且随eGFR减少而逐渐增高,CKD-Ⅰ、Ⅱ期以上各组与健康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CKD各组之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多元逐步回归分析显示,血浆BNP水平与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呈负相关(P<0.05),与体表面积矫正后下腔静脉宽度(VCD)呈正相关(P<0.05);与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Dd)、左心室收缩期内径(LVDs)呈正相关(P<0.05);3)CKD的152例患者中,LVEF<50%者,血浆BNP显著高于LVEF>50%者。结论CKD患者血浆BNP水平随着肾功能的减退逐渐增高,是左心功能及血容量负荷的敏感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钠肽 慢性肾脏病 高血容量 慢性心功能不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化学发光法检测血清胰岛素的现状分析 被引量:11
2
作者 张国军 谭延国 +6 位作者 张然星 张岩 亢涛 车冬丽 郑芳芳 王晓宁 李佩 《首都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13年第4期545-549,共5页
目的探讨目前较为广泛应用的几种化学发光检测系统测定血清胰岛素(insulin,INS)水平的可比性,并进一步探讨不受方法学影响的通用参数的可行性。方法选择100名做胰岛素释放试验的患者(均未使用外源性胰岛素治疗),共500份血清样本。同时使... 目的探讨目前较为广泛应用的几种化学发光检测系统测定血清胰岛素(insulin,INS)水平的可比性,并进一步探讨不受方法学影响的通用参数的可行性。方法选择100名做胰岛素释放试验的患者(均未使用外源性胰岛素治疗),共500份血清样本。同时使用5种化学发光免疫分析系统(分别为CLIA、ECLIA、CMIA、CLEIA1和CLEIA2)测定其血清INS水平,并计算每位患者服糖后各时间点INS水平与其空腹的比值(简称"比值")。结果分时段比较,总体上血清INS水平在不同的检测系统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为0.000)。两两比较显示,空腹时ECLIA同CLIA、CMIA同CLIA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ECLIA同CLIA餐后3 h INS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校正后的INS比值而言,除CLEIA1分别与其他各检测系统的散点图比校正前更加发散外,其余各检测系统间则更为集中。分时段比较显示,各检测系统间总体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为0.000)。CLEIA2同ECLIA相比,其餐后0.5 h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LEIA2同CMIA比,餐后1.0、2.0和3.0 h均无差异(P>0.05)。而其余各时间点、任意2个系统间比值均差异显著(P均<0.05)。结论血清INS水平在不同检测系统间差异很大,虽均具有很好的相关性,但多数情况不能通用,仅部分检测系统间空腹或餐后3.0 h可以通用。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oral glucose tolerance test,OGTT)中服糖后各时间点的"比值"也与INS水平类似,仅部分时段、部分检测系统间校正后的"比值"可以互相替代,且转换为比值后,可增强大部分检测系统间的可比性,有利于不同方法学之间的比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岛素 通用参数 化学发光免疫测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清胶质纤维酸性蛋白与急性脑梗死患者临床特点与预后的关系 被引量:5
3
作者 谭延国 薛迎红 +1 位作者 徐斌 李卫东 《首都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07年第2期162-165,共4页
目的测定急性脑梗死患者外周血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lial fibrill aryacidic protein,GFAP)的动态变化,探讨其与脑梗死灶面积、神经功能缺损程度(NIHSS评分)以及预后(Barthel指数)的关系。方法采用自建生物素-亲和素多层放大ELISA法检测... 目的测定急性脑梗死患者外周血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lial fibrill aryacidic protein,GFAP)的动态变化,探讨其与脑梗死灶面积、神经功能缺损程度(NIHSS评分)以及预后(Barthel指数)的关系。方法采用自建生物素-亲和素多层放大ELISA法检测急性脑梗死患者发病后48h内、第5天、第7天和第14天血清GFAP水平。所有患者在相应时间点进行NIHSS评分,并在出院时评价Barthel指数。结果所有患者的血清GFAP于发病48h内开始升高,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5),并随时间延长呈下降趋势,第7天恢复至正常水平(P=0.056),但在第14天出现反弹,并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7)。发病48h内和第5天,梗死灶面积较大组、中等组和较小组及对照组4者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32,P=0.048)。有较大梗死灶患者组血清GFAP水平较高。第5天和第7天血清GFAP水平分别与相应时间的NIHSS评分呈显著负相关(P<0.05),与出院时Barthel指数呈显著正相关(P<0.05)。结论GFAP在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液中表达明显增强,有望成为评估脑梗死患者病情和预后的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梗死 胶质纤维酸性蛋白 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 BARTHEL指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中B细胞免疫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5
4
作者 谭延国 闫惠平 高祖华 《临床肝胆病杂志》 CAS 2014年第5期400-404,共5页
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PBC)以肝内小胆管的损伤为特征,但其损伤机制尤其是B细胞免疫在其中发挥的作用尚不明确。从B细胞和浆细胞在PBC肝组织中的分布、B细胞清除、PBC血清中异常增高的IgM产生机制及其组织器官来源、线粒体抗体的产生机制... 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PBC)以肝内小胆管的损伤为特征,但其损伤机制尤其是B细胞免疫在其中发挥的作用尚不明确。从B细胞和浆细胞在PBC肝组织中的分布、B细胞清除、PBC血清中异常增高的IgM产生机制及其组织器官来源、线粒体抗体的产生机制以及在胆管损伤中的可能作用、PBC中特征性的自身抗体等方面,回顾了B细胞免疫在PBC发病机制中的可能作用。通过以上分析,认为B细胞免疫的确在PBC的发病机制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但仍有很多关键的问题尚未得到阐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硬化 胆汁性 免疫 体液 B淋巴细胞 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压氧对大鼠短暂脑缺血降钙素基因相关肽和β-内啡肽的影响 被引量:2
5
作者 付慧芳 陈瑞 +2 位作者 于培兰 孙林 谭延国 《首都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05年第4期435-437,共3页
目的观察大鼠缺血再灌注损伤时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GRP)和β-内啡肽(β-EP)的动态变化,以及高压氧(HBO)治疗对其的影响,并探讨高压氧的治疗机制。方法按随机数字表将SD大鼠分为以下3组:缺血再灌注组(I/R)、高压氧处理组(HBO)及假手术组(s... 目的观察大鼠缺血再灌注损伤时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GRP)和β-内啡肽(β-EP)的动态变化,以及高压氧(HBO)治疗对其的影响,并探讨高压氧的治疗机制。方法按随机数字表将SD大鼠分为以下3组:缺血再灌注组(I/R)、高压氧处理组(HBO)及假手术组(sham-O)。除假手术组外,其余各组以四动脉阻断法建立脑缺血再灌注动物模型,缺血20min。I/R组和HBO组分别于再灌注6h、24h、48h、96h取血,用放射免疫测定法(RIA)测定血浆CGRP和β-EP的质量浓度。结果1)6hHBO组即出现CGRP应激性升高,其CGRP明显高于6hI/R组(P<0.001)和假手术组(P<0.05);HBO组血浆CGRP恢复比相应I/R时相点快(从24h起即恢复至正常);2)96hI/R组CGRP高于假手术组(P<0.01)和6h、24h、48hI/R组(分别为P<0.01或P<0.00001);3)6hHBO组血浆β-EP一过性增高,然后逐渐下降,96hHBO组和96hI/R组血浆β-EP均明显低于假手术组(P<0.05),但96hHBO组和96hI/R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期HBO治疗可通过升高保护性神经肽CGRP和降低β-EP机制,减少缺血脑组织损伤;高压氧治疗的次数越多,疗效越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压氧 脑缺血 再灌注 降钙素基因相关肽 Β-内啡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