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数字X线胸片影像诊断 被引量:28
1
作者 何悦明 刘春灵 +2 位作者 郑爽爽 王新莲 马大庆 《放射学实践》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75-77,共3页
目的:探讨数字X线胸部摄影对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的诊断价值。方法:对41例血清IgM抗体滴度升高4倍以上的患儿的初次胸部X线平片影像表现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37例(90.3%)显示段、叶性分布实变影,8例(19.5%)显示结节样小叶气腔实变,19例(... 目的:探讨数字X线胸部摄影对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的诊断价值。方法:对41例血清IgM抗体滴度升高4倍以上的患儿的初次胸部X线平片影像表现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37例(90.3%)显示段、叶性分布实变影,8例(19.5%)显示结节样小叶气腔实变,19例(46.3%)显示支气管血管束周围浸润。4例(9.7%)病变累及双肺,30例(73.2%)累及下肺野。第2次抗体滴度≥1280的患儿肺内病变累及范围大于第2次抗体滴度≤640的患儿(χ2=8.789,P=0.003)。结论:叶段分布气腔实变、支气管血管束周围浸润是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最常见的胸部X线影像表现,结节样小叶中心气腔实变显示率较低。肺炎支原体抗体滴度升高程度可能与肺内病变的严重程度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 肺炎支原体 肺炎 放射摄影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乳腺MRI动态增强扫描I型曲线的临床意义 被引量:16
2
作者 谷爽 苏天昊 +2 位作者 靳二虎 梁宇霆 马大庆 《磁共振成像》 CAS 2011年第3期190-194,共5页
目的探讨乳腺MRI动态增强扫描I型时间-信号强度曲线(time-signal intensity curves,TIC)的临床意义。方法分析53例乳腺磁共振扫描患者的MRI表现。MR扫描机为Signa Excite HD3.0T超高场装置。扫描序列包括轴面T1WI,轴面和矢状面反转恢复... 目的探讨乳腺MRI动态增强扫描I型时间-信号强度曲线(time-signal intensity curves,TIC)的临床意义。方法分析53例乳腺磁共振扫描患者的MRI表现。MR扫描机为Signa Excite HD3.0T超高场装置。扫描序列包括轴面T1WI,轴面和矢状面反转恢复脂肪抑制(STIR)T2WI,轴面SE/EPI DWI,静脉注射对比剂后三维动态增强扫描(DCE-MRI)。对于异常强化病灶,在DCE-MRI上强化明显的层面绘制TIC曲线。结果在53例女性患者的乳腺DCE-MRI上表现为I型TIC曲线的异常强化病变包括良性病变36个(乳腺腺病17个,乳腺囊性增生4个,乳腺纤维腺瘤13个,导管内乳头状瘤2个),未经治疗的恶性病变8个(原位癌3个,黏液癌4个,浸润性导管癌1个),以及乳腺癌新辅助化疗(neoadjuvant chemotherapy,NAC)4周期后残存病变9个。结论乳腺良、恶性病变和乳腺癌NAC后残存病变均可表现为I型曲线,需要分析病变的形态特征并结合患者病史以明确其临床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疾病 乳腺癌 磁共振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化乳腺X线摄影观察年龄和乳腺密度与乳腺良恶性病变的关系 被引量:22
3
作者 杜铁桥 王永利 +5 位作者 张超 于盛会 闫宇翔 王新莲 张亚杰 张文奇 《放射学实践》 北大核心 2009年第7期739-743,共5页
目的:探讨年龄因素和乳腺X线密度等级与乳腺癌和乳腺良性病变发病风险的相关性。方法:1621例乳腺X线受检者中,62例经手术病理证实为乳腺癌,192例经手术及其它影像手段证实为乳腺良性病变。按受检者年龄将患者分成≤30、31~40、41~50... 目的:探讨年龄因素和乳腺X线密度等级与乳腺癌和乳腺良性病变发病风险的相关性。方法:1621例乳腺X线受检者中,62例经手术病理证实为乳腺癌,192例经手术及其它影像手段证实为乳腺良性病变。按受检者年龄将患者分成≤30、31~40、41~50、51~60及≥61岁共5组,按乳腺百分密度分成<25%、25%~50%、51%~75%及>75%共4个等级进行统计分析。结果:乳腺密度在各年龄组之间差异有极显著性意义(P<0.001),随着年龄增长,乳腺密度逐渐减低,在41~50岁和51~60岁两组之间密度变化最显著(Z=-11.7,P<0.001)。62例乳腺癌在5个年龄组中按从低到高其检出率分别为2.1%、1.1%、3.3%、4.3%和10.9%,在4个密度等级组(从低到高)的检出率分别为17.7%、16.1%、21.0%和45.2%。多元逻辑回归分析结果显示,乳腺癌检出率随着年龄增长呈上升趋势(Waldχ2=40.9,P<0.001),随乳腺密度增长呈升高趋势(Waldχ2=17.6,P<0.001);年龄每增长10岁,乳腺癌检出率是前一低年龄段的3.0倍(OR值=3.0);密度每增加1个等级,癌检出率是前一低密度组的1.9倍(OR值=1.9)。乳腺良性病变随年龄增长呈上升趋势,但乳腺密度与良性病变检出率之间无相关性。结论:年龄及乳腺密度均为我国女性乳腺癌的重要危险因素,年龄因素对乳腺癌的影响更大,乳腺密度与乳腺癌发病的风险关系在绝经后的老年女性更突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 乳腺X线摄影术 危险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乳腺MRI动态增强对良恶性病变的鉴别价值 被引量:21
4
作者 杜铁桥 丁宝芝 +1 位作者 桑春玉 张超 《放射学实践》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170-174,共5页
目的:探讨磁共振动态增强技术(DCE-MRI)对乳腺良恶性病变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18例乳腺良性病变、16例恶性肿瘤及2例交界性病变患者行DCE-MRI检查(平均年龄51.7岁)。对病变的边缘、形态、有无播散征、时间-信号曲线、最大增强斜率(MSI... 目的:探讨磁共振动态增强技术(DCE-MRI)对乳腺良恶性病变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18例乳腺良性病变、16例恶性肿瘤及2例交界性病变患者行DCE-MRI检查(平均年龄51.7岁)。对病变的边缘、形态、有无播散征、时间-信号曲线、最大增强斜率(MSI)、信号增强率(SER)和信号增强幅度(SEE)等7项指标进行了良恶性组比较。结果:除了MSI以外,其余6项指标在良恶性组之间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用病变形态、时间-信号曲线及SEE等五项指标对36例乳腺病变综合评分结果显示:综合评分对诊断乳腺恶性肿瘤的灵敏度、特异度和准确性分别为93.8%、83.3%及88.2%。结论:结合DCE-MRI的病变形态学改变及动态增强表现对乳腺良恶性病变的鉴别有很好的诊断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肿瘤 磁共振成像 诊断 鉴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三维准连续动脉自旋标记成像评估单侧突发感觉神经性耳聋患者脑血流灌注改变 被引量:7
5
作者 李海梅 桑春玉 +2 位作者 陈悦 杨奡偲 马国林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276-280,共5页
目的基于三维准连续动脉自旋标记成像(3D pCASL)评估单侧突发感觉神经性耳聋(SSNHL)患者脑血流灌注改变。方法对34例临床诊断单侧SSNHL患者(SSNHL组)和33名年龄、性别及受教育年限与之匹配的健康对照者(HC组)行3D pCASL扫描;评估SSNHL... 目的基于三维准连续动脉自旋标记成像(3D pCASL)评估单侧突发感觉神经性耳聋(SSNHL)患者脑血流灌注改变。方法对34例临床诊断单侧SSNHL患者(SSNHL组)和33名年龄、性别及受教育年限与之匹配的健康对照者(HC组)行3D pCASL扫描;评估SSNHL组平均听力阈值(PTA),以中文版耳鸣残疾量表(THI)、耳鸣评价量表(TEQ)、耳鸣响度视觉模拟评分法(VAS)、抑郁自评量表(SDS)及焦虑自评量表(SAS)观察其心理声学特征及情绪状况;基于体素水平分析组间脑血流量(CBF)存在差异的脑区,提取其空间标准化及归一化后的相对CBF(rCBF),分析SSNHL组异常灌注脑区rCBF与THI、TEQ、VAS、SDS及SAS评分的相关性。结果与HC组相比,SSNHL组右侧三角部额下回及后扣带回CBF增高,左侧楔前叶、双侧中央后回、右侧额中回及右侧顶上小叶CBF减低(P均<0.05)。SSNHL组左侧楔前叶及左侧中央后回rCBF与SDS评分呈负相关(r=-0.441、-0.437,P=0.015、0.016);SSNHL组异常灌注脑区的rCBF与其余量表评分均无明显相关(P均>0.05)。结论单侧SSNHL患者右侧额叶、双侧顶叶及后扣带回等多个脑区存在灌注改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耳聋 感觉神经性 脑血管循环 磁共振成像 动脉自旋标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功能磁共振成像观察2型糖尿病患者工作记忆 被引量:5
6
作者 谷爽 何悦明 +4 位作者 卢洁 李坤成 庄晓明 赵建功 盛树力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532-535,共4页
目的通过功能磁共振成像技术对2型糖尿病患者的工作记忆进行研究,探讨2型糖尿病患者工作记忆的受损状况。方法采用1-back组块设计,对16例2型糖尿病患者及13名正常对照受试者,进行词语及客体工作记忆任务的fMRI检查,对反应时间、正确率... 目的通过功能磁共振成像技术对2型糖尿病患者的工作记忆进行研究,探讨2型糖尿病患者工作记忆的受损状况。方法采用1-back组块设计,对16例2型糖尿病患者及13名正常对照受试者,进行词语及客体工作记忆任务的fMRI检查,对反应时间、正确率及脑激活图进行分析。结果2型糖尿病组患者的正确反应时间、正确率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相比,2型糖尿病组在词语工作记忆时,左侧额叶、左侧顶叶及海马旁回等脑区激活显著减弱(P<0.05),客体工作记忆时,右侧额叶、左侧顶叶及双侧枕叶等脑区激活减弱(P<0.05)。结论2型糖尿病患者存在词语及客体工作记忆损害,经典激活脑区存在损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 工作记忆 磁共振成像 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Gd-DTPA作为肾脏CT血流灌注对比剂的动物实验研究 被引量:4
7
作者 何悦明 李铁一 +1 位作者 卢洁 李坤成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2004年第9期1339-1342,共4页
目的 探讨Gd DTPA作为肾脏CT增强对比剂用于肾脏血流灌注研究的可行性。方法  12只新西兰白兔 ,分组注射Gd DTPA或碘对比剂 ,CT动态扫描获得主动脉和肾脏的时间 密度曲线 ,计算血流灌注数值。结果 静脉注射 0 .5mmol/(kg·ml)Gd... 目的 探讨Gd DTPA作为肾脏CT增强对比剂用于肾脏血流灌注研究的可行性。方法  12只新西兰白兔 ,分组注射Gd DTPA或碘对比剂 ,CT动态扫描获得主动脉和肾脏的时间 密度曲线 ,计算血流灌注数值。结果 静脉注射 0 .5mmol/(kg·ml)Gd DTPA后 ,肾皮质增强 (3 3 .2± 11.9)Hu。Gd DTPA和碘对比剂获得的肾脏皮质、髓质血流灌注数值无明显差异。结论 Gd DTPA能够作为X线对比剂用于肾脏增强CT检查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T 对比剂 Gd—DTPA 灌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急性岛叶梗死综合征临床研究 被引量:3
8
作者 吴小未 刘兴洲 +2 位作者 黄光 黄碧波 董杰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CSCD 2009年第1期60-62,共3页
目的探讨岛叶梗死综合征的神经系统症状、体征、病变部位的分布及其对心血管系统的影响。方法选择首次急性发病的岛叶梗死综合征患者20例,分析其神经系统症状及体征、病变部位的分布特点,以及患者血管情况和血流动力学的改变。在脑梗死... 目的探讨岛叶梗死综合征的神经系统症状、体征、病变部位的分布及其对心血管系统的影响。方法选择首次急性发病的岛叶梗死综合征患者20例,分析其神经系统症状及体征、病变部位的分布特点,以及患者血管情况和血流动力学的改变。在脑梗死的急性期进行心电图及Holter监测,分析岛叶梗死对心脏植物神经系统的影响。结果临床表现为高级智能活动减退、语言障碍、偏瘫、感觉障碍及假性前庭症状,梗死部位累及岛叶的同时颞叶受累多见(占65%)。患者入院后24小时内心电图ST段下移发生率最高。Holter监测表明,室上性早搏多见于无心房纤颤的左侧岛叶梗死综合征,心率变异性分析显示R-R间期的标准差(SDNN)降低,相邻R-R间期差值的均方根(RMSSD)升高。结论岛叶梗死综合征表现为高级智能活动减退、语言障碍、偏瘫、感觉障碍及假性前庭症状症候群。左侧岛叶梗死引发复杂的心律失常,左侧岛叶梗死不良心脏转归事件的风险更加严重。岛叶梗死综合征发生与脑岛三角区动脉血液供应特征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岛叶 脑梗死 岛叶梗死综合征 临床表现 神经 心血管 心率变异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肺癌影像表现、病理和血清肿瘤标记物的对照观察 被引量:9
9
作者 刘春红 马大庆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903-905,共3页
目的 探讨常见肿瘤标志物CEA、NSE、CYFRA21 1 与肺癌的CT及病理类型之间的相关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经病理确诊的100例肺癌患者的CT表现和血清肿瘤标志物。结果 胸部CT和血清肿瘤标志物诊断肺癌的正确率分别为78%(78/100)、60%(60/10... 目的 探讨常见肿瘤标志物CEA、NSE、CYFRA21 1 与肺癌的CT及病理类型之间的相关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经病理确诊的100例肺癌患者的CT表现和血清肿瘤标志物。结果 胸部CT和血清肿瘤标志物诊断肺癌的正确率分别为78%(78/100)、60%(60/100),联合胸部CT和血清肿瘤标志物诊断肺癌90 例,正确率为90%。结论 ①胸部CT诊断肺癌较血清肿瘤标志物更为准确;②两种检查手段联合应用可明显提高肺癌的诊断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标记物 肿瘤 肺癌 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糖耐量减低人群工作记忆的脑功能磁共振成像研究 被引量:2
10
作者 吴小娟 庄晓明 +1 位作者 何悦明 盛树力 《首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94-97,共4页
目的探讨糖耐量减低的认知功能以及在特定任务刺激下不同脑区的活动情况。方法对13例糖耐量减低(impaired glucose tolerance,IGT)患者和19名糖耐量正常(normal glucose tolerance,NGT)受试者进行认知、记忆评估及词语(文字、数字)工作... 目的探讨糖耐量减低的认知功能以及在特定任务刺激下不同脑区的活动情况。方法对13例糖耐量减低(impaired glucose tolerance,IGT)患者和19名糖耐量正常(normal glucose tolerance,NGT)受试者进行认知、记忆评估及词语(文字、数字)工作记忆及客体(面孔)工作记忆任务下的功能性磁共振检查,分析脑激活图。结果 1IGT患者的认知与NGT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459,P=0.635)。2与NGT组相比,IGT组在文字工作记忆中右侧颞叶、颞上回(brodmann area 22,BA22区)等脑区激活减弱(t=55.81,P=0.009);数字工作记忆中,右侧豆状核、壳核等脑区激活减弱(t=216.84,P=0.009);客体工作记忆中:右侧尾状核体激活减弱(t=5.09,P=0.008)。结论 IGT患者词语及客体工作记忆经典激活脑区可能存在损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耐量减低 工作记忆 功能性磁共振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腹盆腔感染性病变的CT及US影像分析 被引量:1
11
作者 杜铁桥 张丹 +3 位作者 马新 郑光 宋小洁 丁宝枝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CSCD 2000年第6期423-426,共4页
目的 :探讨腹盆腔化脓性感染与囊肿的CT和US影像特征及其鉴别方法。材料与方法 :分析 2 5例 ,男 12例 ,女13例 ,年龄 2 1~ 80岁 ,腹盆腔感染性病变CT和US资料。胰周脓肿 5例 ;阑尾及盆腔脓肿各 4例 ;膈下脓肿 3例 ,前列腺脓肿 2例及其... 目的 :探讨腹盆腔化脓性感染与囊肿的CT和US影像特征及其鉴别方法。材料与方法 :分析 2 5例 ,男 12例 ,女13例 ,年龄 2 1~ 80岁 ,腹盆腔感染性病变CT和US资料。胰周脓肿 5例 ;阑尾及盆腔脓肿各 4例 ;膈下脓肿 3例 ,前列腺脓肿 2例及其他脓肿 7例。结果 :CT征象中包膜不规则增厚、包膜增强及外缘毛糙等对鉴别脓肿和囊肿有意义。US对77 2 %病例可明确诊断感染性积液。CT和US对腹盆腔脓肿的检出率分别为 10 0 0 %、92 5 %。CT的特异性为 88 9%。结论 :CT对定性诊断有很高灵敏度和特异性。US声像图征象结合临床表现有诊断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感染性积液 影像诊断 腹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磁共振多序列成像在子宫内膜癌肌层浸润中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17
12
作者 高志远 何悦明 +1 位作者 柳丽 杨振涛 《放射学实践》 北大核心 2018年第9期935-939,共5页
目的:探讨T2WI、动态增强成像(DCE)、DWI及联合序列(T2WI+DCE+DWI)在Ⅰ期子宫内膜癌肌层浸润中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为Ⅰ期子宫内膜癌的43例患者的术前MRI资料,分别应用T2WI、DCE、DWI及联合序列对肿瘤肌层浸润深... 目的:探讨T2WI、动态增强成像(DCE)、DWI及联合序列(T2WI+DCE+DWI)在Ⅰ期子宫内膜癌肌层浸润中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为Ⅰ期子宫内膜癌的43例患者的术前MRI资料,分别应用T2WI、DCE、DWI及联合序列对肿瘤肌层浸润深度进行评估,并与病理结果进行对照分析。结果:T2WI、DCE、DWI、联合序列对子宫内膜癌肌层浸润深度的诊断准确率分别为83.72%、88.10%、80.49%、93.02%,4种检查方法的诊断准确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T2WI、DCE、DWI、联合序列与病理结果的一致性Kappa值分别为0.57、0.66、0.48、0.78。结论:磁共振T2WI、DCE、DWI及联合序列对I期子宫内膜癌肌层浸润深度均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其中DCE、联合序列与术后病理结果具有高度一致性,T2WI、DCE及DWI序列均是子宫内膜癌术前肌层浸润深度评估的可靠检查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共振成像 子宫内膜癌 肌层浸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BOLD MRI评价糖尿病患者尿微量白蛋白及氧合水平的研究 被引量:10
13
作者 郑爽爽 高志远 +2 位作者 宋双双 何悦明 卢洁 《首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125-130,共6页
目的利用血氧水平依赖磁共振成像(blood oxygenation level dependent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BOLD MRI)技术探讨2型糖尿病患者不同尿微量白蛋白与肌酐比值(the ratio of urinary albumin and creatinine,ACR)与肾脏氧合状态的关... 目的利用血氧水平依赖磁共振成像(blood oxygenation level dependent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BOLD MRI)技术探讨2型糖尿病患者不同尿微量白蛋白与肌酐比值(the ratio of urinary albumin and creatinine,ACR)与肾脏氧合状态的关系。方法对44例2型糖尿病患者及14例健康志愿者(对照组)行肾脏BOLD MRI检查,糖尿病患者根据ACR分为ACR正常糖尿病组(22例)、早期糖尿病肾病组(10例)、临床糖尿病肾病组(12例),分别测量肾脏皮质、髓质的表观自旋-自旋弛豫率(apparent relaxation rate,R2)值并进行组间比较及分析其与临床指标的相关性。结果相比正常对照组,ACR正常糖尿病组(P=0.015)、临床糖尿病肾病组(P=0.023)的肾脏髓质R2值明显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早期糖尿病肾病组较对照组的肾脏髓质R2值升高,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糖尿病各组较对照组的肾脏皮质R2值升高,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ACR与髓质R2值呈正相关(r=0.409,P=0.006)。结论BOLD MRI可无创评估糖尿病患者ACR不同阶段的肾脏氧合水平,监测糖尿病患者早期肾髓质功能性缺氧改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型糖尿病 肾脏 血氧水平依赖 磁共振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BOLD-MRI评价2型糖尿病患者降血糖治疗前后肾组织氧合状况 被引量:10
14
作者 周江燕 何悦明 +1 位作者 尚润润 穆珺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231-235,共5页
目的采用BOLD-MRI评价糖尿病患者降血糖治疗前后肾组织氧合水平改变情况及其与血糖水平的相关性。方法对23例2型糖尿病患者(糖尿病组)于降血糖治疗前后及23名健康志愿者(对照组)行肾脏BOLD-MRI,测量肾脏皮、髓质R2*值,并进行统计学分析... 目的采用BOLD-MRI评价糖尿病患者降血糖治疗前后肾组织氧合水平改变情况及其与血糖水平的相关性。方法对23例2型糖尿病患者(糖尿病组)于降血糖治疗前后及23名健康志愿者(对照组)行肾脏BOLD-MRI,测量肾脏皮、髓质R2*值,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糖尿病组降血糖前、降血糖后及对照组肾皮质的R2*值均低于肾髓质(P均<0.001)。糖尿病组降血糖前肾髓质R2*值高于降血糖后和对照组(P均=0.001),降血糖后肾髓质R2*值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941)。糖尿病组降血糖前、降血糖后、对照组间肾皮质R2*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572)。糖尿病组肾髓质R2*值与血糖值呈正相关(r=0.365,P=0.002),而肾皮质R2*值与血糖值无明显相关性(r=-0.014,P=0.908)。结论降血糖治疗可以改善肾髓质的氧合状况;BOLD-MRI可用于评价糖尿病患者降血糖治疗前后肾组织氧含量的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 2型 肾脏 血氧水平依赖 磁共振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鼠早期脑缺血的表观弥散系数变化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1
15
作者 张雪艳 何悦明 +4 位作者 卢洁 邱立军 李坤成 张营 罗玉敏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8期689-692,共4页
目的利用MRI技术研究大鼠脑缺血模型的超急性期(6 h内)及急性期影像动态演变规律。方法 10只Wistar雄性大鼠,采用线栓法制作右侧大脑中动脉栓塞(MCAO)缺血模型,分别于MCAO后0.5、2、6、12和24 h行大鼠脑部冠状位磁共振T_1WI、T_2WI及弥... 目的利用MRI技术研究大鼠脑缺血模型的超急性期(6 h内)及急性期影像动态演变规律。方法 10只Wistar雄性大鼠,采用线栓法制作右侧大脑中动脉栓塞(MCAO)缺血模型,分别于MCAO后0.5、2、6、12和24 h行大鼠脑部冠状位磁共振T_1WI、T_2WI及弥散加权成像(DWI)扫描,分别测量T_2WI及表观弥散系数(ADC)图像上缺血区异常信号体积、ADC值和相对ADC值(rADC),并进行分析。结果随缺血时间延长,DWI及T_2WI异常高信号体积持续增大。0.5、2、6、12和24 h各时间点ADC图像显示的脑缺血体积明显大于T_2WI(P<0.01)。缺血中心区和边缘区的ADC值均较对侧脑组织明显减低(P<0.01)。随缺血时间延长,缺血中心区、边缘区和外周区的rADC值均呈不同程度减低。缺血中心区MCAO后2、6、12和24 h的rADC值明显低于0.5 h(P<0.01);缺血边缘区MCAO后2、6、12和24 h的rADC值明显低于0.5 h(P<0.01),6 h的rADC值明显低于2 h(P<0.05),12和24 h的rADC值明显低于2 h(P<0.01),24 h的rADC值明显低于6 h(P<0.05)。结论大鼠超急性期脑缺血病变进展迅速,急性期脑缺血进展减慢,DWI检查有助于早期诊断缺血半暗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缺血 磁共振成像 弥散 模型 动物 早期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氧水平依赖磁共振成像在慢性肾脏病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6
作者 郑爽爽 卢洁 《磁共振成像》 CAS 2020年第11期1074-1076,共3页
肾脏血氧水平依赖功能磁共振成像(blood oxygen level dependent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BOLD MRI),是一种通过测定血液中脱氧血红蛋白含量获得组织氧含量的技术,可反映组织器官的血流动力学及病理生理变化,为临床诊断、治疗及科... 肾脏血氧水平依赖功能磁共振成像(blood oxygen level dependent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BOLD MRI),是一种通过测定血液中脱氧血红蛋白含量获得组织氧含量的技术,可反映组织器官的血流动力学及病理生理变化,为临床诊断、治疗及科研提供无创、可重复性的检查方法。BOLD MRI在肾脏疾病如缺血性肾病、慢性肾病、糖尿病肾病分期及肾功能评估等方面的研究逐渐增多,作者对这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脏 血氧水平依赖 磁共振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T对胸部体模内病灶的检出率:不同扫描条件的对比研究 被引量:3
17
作者 隋岩 杨德武 《放射学实践》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552-554,共3页
目的:基于胸部X线体模,探讨不同CT扫描条件对病灶检出率的影响。方法:在胸部体模内分别置入三种物质(糯米80粒、绿豆80例和黄豆40粒)模拟不同性质的病灶,每种物质分别采用3种管电压(80、100和120 kV)和5种管电流(10~50 mA)进行CT扫描,... 目的:基于胸部X线体模,探讨不同CT扫描条件对病灶检出率的影响。方法:在胸部体模内分别置入三种物质(糯米80粒、绿豆80例和黄豆40粒)模拟不同性质的病灶,每种物质分别采用3种管电压(80、100和120 kV)和5种管电流(10~50 mA)进行CT扫描,共采集45组图像,针对不同管电压和管电流的影像诊断结果分别进行数据统计,采用χ^2检验进行组间比较。结果:随着管电压的降低,对体模内病灶的检出率呈下降趋势,分别为91.9%、89.3%和88.5%,100 kV和80 kV条件下的病灶检出率与120 kV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体模内病灶检出率随管电流的减小呈下降趋势,分别为95.2%(50 mA)、93.3%(40 mA)、92.7%(30 mA)、88.0%(20 mA)和80.3%(10 mA),40 mA和30 mA的病灶检出率与50 mA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20 mA和10 mA的病灶检出率与50 mA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管电压和管电流是影响CT对胸部体模内病灶检出率的重要因素,临床上应结合病灶类型选择合理的CT扫描参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胸部X线体模 肺结节 检出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