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医院-社区”联合压疮护理小组在脑卒中合并压疮患者出院后延续性护理服务中的应用效果研究 被引量:113
1
作者 李晓萍 吴丽红 +2 位作者 任彤 李世华 赵红英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6期1964-1968,共5页
目的探讨"医院-社区"联合压疮护理小组在脑卒中合并压疮患者出院后延续性护理服务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1年1月—2013年12月在北京市某三级医院神经内科住院治疗且即将出院的脑卒中合并压疮患者100例。住院期间,两组患者... 目的探讨"医院-社区"联合压疮护理小组在脑卒中合并压疮患者出院后延续性护理服务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1年1月—2013年12月在北京市某三级医院神经内科住院治疗且即将出院的脑卒中合并压疮患者100例。住院期间,两组患者均进行常规压疮护理;出院前、后,对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宣教和随访,观察组患者由"医院-社区"联合压疮护理小组提供延续性护理服务。出院前,记录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日常生活能力(ADL)量表评分及Braden量表评分;出院前和出院后1、3、6个月,记录两组患者的压疮愈合评价量表评分和压疮分期。结果两组患者性别、平均年龄、丧偶情况、文化程度、患慢性病种类、平均ADL量表得分、平均Braden量表得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出院后观察组患者压疮愈合评价量表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时间点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者间存在交互作用(P<0.05)。出院前两组患者压疮分期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出院后1、3、6个月观察组患者压疮分期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医院-社区"联合压疮护理小组在脑卒中合并压疮患者出院后延续性护理服务中的应用效果较好,有助于患者压疮创面的愈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压力性溃疡 卒中 护理 “医院-社区”联合压疮护理小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住院护理指导在医院-社区双向转诊中的作用 被引量:9
2
作者 李晓萍 王永利 +1 位作者 丁静 谢新民 《中国护理管理》 2010年第6期38-40,共3页
随着我国城市社区卫生服务的深入开展和有效利用卫生服务资源的迫切需要,社区居民“小病在社区,大病进医院,康复回社区”的医疗模式将成为一种必然发展趋势。同时,这种医疗服务模式也进一步强调了人群卫生服务的综合性和连续性。根... 随着我国城市社区卫生服务的深入开展和有效利用卫生服务资源的迫切需要,社区居民“小病在社区,大病进医院,康复回社区”的医疗模式将成为一种必然发展趋势。同时,这种医疗服务模式也进一步强调了人群卫生服务的综合性和连续性。根据病情和人群健康的需要而进行的上下级医院间的转院诊治过程,即双向转诊,可以保证卫生服务的综合性和连续性,更大程度地方便广大患者看病就医,减轻社区居民经济负担,并满足人民群众的健康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社区卫生服务 双向转诊 医院 护理指导 卫生服务资源 住院 医疗服务模式 社区居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医学生“生命关怀与死亡教育”课程的设计与实施 被引量:4
3
作者 岳鹏 许丽杰 +8 位作者 高丽 徐海红 王凌云 郭巧红 顾思愉 唐倩倩 李朝煜 肖瑶 阚吟诗 《中国护理管理》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61-164,共4页
目的:基于医学生的需求设计并开展了“生命关怀与死亡教育”课程,初步评价其效果,以期为国内其他医学院校开展生死教育课程提供参考。方法:以“围死亡期”为时间框架,课程主线贯穿理论内容及实践主题活动,通过“行走的课堂”体验式实践... 目的:基于医学生的需求设计并开展了“生命关怀与死亡教育”课程,初步评价其效果,以期为国内其他医学院校开展生死教育课程提供参考。方法:以“围死亡期”为时间框架,课程主线贯穿理论内容及实践主题活动,通过“行走的课堂”体验式实践教学方式带领医学生直面生死真实场景,提高照护理念和产生照护行动。结果:课程内容包括“生命与关怀”和“死亡与告别”两大理论授课主题及“生命之旅”“照护力量”“自我关怀”“死亡之思”“告别之日”五大实践授课主题。课程初步实践效果好,多方相关利益人群给予课程高度评价。结论:该课程设计合理,实施方案明确、清晰,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医学生对生死教育的学习需求,能够促进医学生对生死问题在思想上的自知和照护行动上的自觉,可推广性强,能够为各医学院校开展生死教育课程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学生 生命关怀 死亡教育 课程设计 教学实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维持性血液透析老年患者心理弹性现状及相关因素研究 被引量:32
4
作者 宋静 邓颖 +1 位作者 杨宇成 刘群 《护理学杂志》 CSCD 2017年第13期19-21,共3页
目的探讨老年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心理弹性现状及相关因素,为个体化护理提供参考。方法采用一般资料问卷、心理弹性量表、医学应对量表、血液透析患者自我管理量表,对110例维持性血液透析老年患者进行调查。结果患者的心理弹性总分(60.03... 目的探讨老年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心理弹性现状及相关因素,为个体化护理提供参考。方法采用一般资料问卷、心理弹性量表、医学应对量表、血液透析患者自我管理量表,对110例维持性血液透析老年患者进行调查。结果患者的心理弹性总分(60.03±8.42)分,与文化程度、透析时间、医疗费用支付方式、家庭人均月收入呈显著正相关,与自我管理呈显著正相关,与医学应对中的面对、回避呈显著正相关,与屈服呈显著负相关(P<0.05,P<0.01)。结论维持性血液透析老年患者的心理弹性水平较低,医护人员应特别关注文化程度低、透析时间短、家庭人均月收入低、自我管理水平差的患者,鼓励倾向于采用屈服应对的患者,使患者的心理弹性水平得以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人 维持性血液透析 心理弹性 自我管理 医学应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老年衰弱共病患者:紧密医联体模式下全科医学面临的挑战与应对策略 被引量:29
5
作者 徐海红 王永利 闫巍 《中国全科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4期3026-3031,共6页
老年共病现象是当前全球公共卫生问题之一。老年衰弱共病患者多存在认知障碍、精神-心理问题且跌倒、失能及死亡风险明显升高。共病与衰弱相互影响并形成恶性循环,会导致老年人不良预后发生风险升高、医疗负担加重,为全科医学带来了新... 老年共病现象是当前全球公共卫生问题之一。老年衰弱共病患者多存在认知障碍、精神-心理问题且跌倒、失能及死亡风险明显升高。共病与衰弱相互影响并形成恶性循环,会导致老年人不良预后发生风险升高、医疗负担加重,为全科医学带来了新挑战。本文聚焦老年衰弱共病患者现状、面临的问题,提出应对策略如下:在紧密医联体模式下由全科医生主导组建多学科团队并实行全人管理,涉及规范用药方案、改善认知功能、关注精神-心理问题、联合康复锻炼和营养治疗等,以期在治疗多种慢性病同时逆转衰弱或延缓衰弱的进展,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减轻患者医疗负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衰弱 共病现象 慢性病共病 老年人 全科医学 全科医生 医联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护士对急危重症患者院内转运的认知及相关经历调查 被引量:22
6
作者 白洁 《护理学杂志》 CSCD 2015年第7期68-70,共3页
目的了解护士对急危重症患者院内安全转运中的认知及相关行为,为实施急危重症患者安全转运管理提供参考。方法采用自行设计的问卷对北京市某三级综合医院158名护理人员进行调查。结果护理人员对急危重症患者实施院内安全转运7个条目的... 目的了解护士对急危重症患者院内安全转运中的认知及相关行为,为实施急危重症患者安全转运管理提供参考。方法采用自行设计的问卷对北京市某三级综合医院158名护理人员进行调查。结果护理人员对急危重症患者实施院内安全转运7个条目的认知率为95%以上;实施院内安全转运行为中转运前准备完善,转运中病情观察、保持呼吸道通畅等执行率为96%以上;转运不良事件发生率较高的依次为输液外渗、病历不完整及管道滑脱等。结论护士对院内安全转运的认知相对较好,但还需进一步建立健全院内转运制度与流程,提高护理风险防范意识,强化急救知识与技能的培训,以保证院内转运的护理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护士 急危重症 院内转运 行为 态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