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复兴医院社区高血压管理与控制 被引量:11
1
作者 杜雪平 张晓林 +2 位作者 李燕娜 李雅媛 周海虹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1期22-24,共3页
目的 :探讨高血压的社区综合性管理与控制。  方法 :利用在居民区中建立的社区卫生服务站 ,对 3 5岁以上检出患有高血压的居民进行为期 3年的综合性管理与控制。  结果 :高血压管理率由原 4 5 .80 %上升至 82 .3 2 % ,血压在 14 0 /... 目的 :探讨高血压的社区综合性管理与控制。  方法 :利用在居民区中建立的社区卫生服务站 ,对 3 5岁以上检出患有高血压的居民进行为期 3年的综合性管理与控制。  结果 :高血压管理率由原 4 5 .80 %上升至 82 .3 2 % ,血压在 14 0 / 90 mm Hg( 1mm Hg=0 .13 3 k Pa)以下的控制率由原4 .2 1%提高为 5 0 .71% ,规范服药率由原 2 0 .10 %上升至 72 .63 %。  结论 :1利用社区卫生服务站进行高血压社区人群综合性管理与控制更符合成本效益原则 ;2每月测量 1次血压为经济有效的管理 ;3社区卫生服务站固定的合作关系及新型的医患模式能提高人群高血压的管理率、控制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 干预性研究 社区卫生服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流式细胞术和血栓弹力图检测对冠心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后氯吡格雷的反应性评估 被引量:13
2
作者 赵燕 杨明 +5 位作者 金新 马杰 崔建英 贾晓 高亢 孙一光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2期3810-3814,共5页
目的探讨流式细胞术和血栓弹力图(TEG)检测对冠心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后氯吡格雷反应性的评估价值。方法入选2011年2—12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复兴医院心内科收治住院,诊断为冠心病并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且术后行常规抗血小板治... 目的探讨流式细胞术和血栓弹力图(TEG)检测对冠心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后氯吡格雷反应性的评估价值。方法入选2011年2—12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复兴医院心内科收治住院,诊断为冠心病并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且术后行常规抗血小板治疗并同意参与本研究的患者89例作为观察组,同时选取该院同期体检健康者29例作为对照组。患者均在术后连续7 d联合服用氯吡格雷和阿司匹林,采用流式细胞术和TEG检测患者术后服用氯吡格雷的反应性。流式细胞术检测血小板活化标志物PAC-1和CD62p受体,TEG检测反映氯吡格雷效果的二磷酸腺苷(ADP)抑制率,同时随访患者1年内缺血事件和出血事件发生率。结果根据统计学四分位数间距法计算血小板活化标记物表达量,定义血小板活化标记物CD62p>15.5%同时PAC-1>3.01%为血小板活化程度高表达,代表氯吡格雷反应性较低;血小板活化标记物CD62p>15.5%或者PAC-1>3.01%为血小板活化程度中等表达;血小板活化标记物CD62p<15.5%或者PAC-1<3.01%为血小板活化程度低表达,代表氯吡格雷反应性较好。评估TEG检测方法,当ADP抑制率为38.9%时灵敏度为97.0%、特异度为61.1%,ROC曲线下面积为0.932(P=0.001)。血小板活化程度高表达患者46例,中等表达患者43例,无低表达患者。结合ADP抑制率<38.9%,40例患者氯吡格雷反应性较低。反应性较低的患者与反应性中等的患者缺血事件发生率和出血事件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所有随访患者仅4例发生轻度出血事件,主要表现为局部皮下出血、牙龈出血和眼底出血。结论 TEG检测患者对氯吡格雷反应性低下的临界值为ADP抑制率<38.9%,提示患者可能存在药物抵抗,为进一步研究提供了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式细胞术 血栓弹力图 冠心病 血管成形术 经腔 经皮冠状动脉 氯吡格雷 CD62P PAC-1 ADP抑制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浆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对非ST段抬高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围术期心肌梗死及预后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19
3
作者 梁海峰 杨明 +4 位作者 刘瑜 韩凌 李晓红 辛筱茗 姚民 《中国全科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7期823-827,共5页
背景冠状动脉慢复流(CSRF)/无复流(no-RF)是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治疗的重要并发症,而目前对其发病机制及临床预后研究较少。目的观察血浆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对PCI术中CSRF/no-RF现象、围术期心肌梗死(PMI)及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2... 背景冠状动脉慢复流(CSRF)/无复流(no-RF)是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治疗的重要并发症,而目前对其发病机制及临床预后研究较少。目的观察血浆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对PCI术中CSRF/no-RF现象、围术期心肌梗死(PMI)及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5年5月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复兴医院心内科及中国医学科学院附属阜外医院冠心病中心择期行PCI治疗的非ST段抬高急性冠脉综合征(NSTE-ACS)患者269例。根据血浆Hcy水平将所有患者分为Hcy正常组(<15μmol/L,n=172)和Hcy升高组(≥15μmol/L,n=97)。比较两组CSRF/no-RF、PMI发生率及PCI术后1年内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MACE)发生率、全因死亡率。结果两组性别、年龄、吸烟率、高血压发生率、糖尿病发生率和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水平及阿司匹林、氯吡格雷/替格瑞洛、β-受体阻滞剂、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血管紧张素受体拮抗剂(ARB)、他汀类药物使用率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冠状动脉病变情况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Hcy升高组CSRF/no-RF、PMI发生率均高于Hcy正常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单支病变MACE发生率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Hcy升高组双支病变、多支病变及总体MACE发生率高于Hcy正常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Hcy升高组总体全因死亡率高于Hcy正常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血浆Hcy水平对NSTE-ACS患者术中CSRF/no-RF、PMI和预后有较为重要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 同型半胱氨酸 冠状动脉慢复流/无复流 心肌梗死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硫氮卓酮配合胺碘酮与单用胺碘酮对急性阵发性心房纤颤复律效果的比较 被引量:10
4
作者 杨建坤 赵丽 +6 位作者 韩凌 王平 王泊雅 刘士力 李京 张颖 尹月秋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8期3106-3109,共4页
目的探讨硫氮卓酮配合胺碘酮对急性房颤复律效果是否优于单用胺碘酮法。方法将138例符合标准发作<48 h的急性快速心室率心房纤颤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42例),给予硫氮卓酮10~20μg/(kg·min)持续泵注,同时给予胺碘酮150 mg静脉推注... 目的探讨硫氮卓酮配合胺碘酮对急性房颤复律效果是否优于单用胺碘酮法。方法将138例符合标准发作<48 h的急性快速心室率心房纤颤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42例),给予硫氮卓酮10~20μg/(kg·min)持续泵注,同时给予胺碘酮150 mg静脉推注,继续1 mg/min静脉泵注,1 h后心室率仍大于100次/min则再次给予胺碘酮75 mg静脉推注,维持1 mg/min静脉泵注,在心室率低于60次/min时暂停硫氮卓酮。对照组(96例),不用硫氮卓酮,余同观察组。收集并记录就诊时心室率、血压、发作至就诊时间;心率降至90次/min时间;在48 h时间窗内成功复律例数,用药至复律时间;记录有无胸闷、胸痛、头痛、头晕等不良事件,复律后血压,心率。应用SPSS 18.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以P <0.05为有显著性差异。结果观察组95.24%(40/42例)患者成功转复,对照组95.83%(92/96例)患者成功转复,两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25)。两组复律时间:观察组为(7.41±1.03)h,对照组为(7.57±0.74)h,两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903)。两组间心率降至90次/min时间:观察组为(113±19)min,对照组为(183±16)min,两组相比有统计学差异(P=0.006)。复律时舒张压观察组(63.90±1.77)mmHg低于对照组(71.63±1.73)mmHg(P=0.003)。结论硫氮卓酮配合胺碘酮治疗阵发性急性快速心室率心房纤颤临床可行,可尽快缓解患者心悸、胸闷等症状;但复律所需时间及成功率与单用胺碘酮无差别;硫氮卓酮配合胺碘酮或单用胺碘酮均具有较高急性房颤复律成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硫氮卓酮 胺碘酮 急性房颤 复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促红细胞生成素及血红蛋白与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相关性 被引量:7
5
作者 孙晓勤 杨明 +3 位作者 王青 邹凤军 段军 徐婕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7期611-614,共4页
目的探讨促红细胞生成素(EPO)和血红蛋白(Hb)与慢性心力衰竭(CHF)的相关性。方法选择老年CHF患者1 69例,根据本次住院确诊的心功能(NYHA)Ⅰ、Ⅱ、Ⅲ和Ⅳ级依次分为1组33例、2组34例、3组59例和4组4 3例。对4组患者Hb、EPO及是否死亡进行... 目的探讨促红细胞生成素(EPO)和血红蛋白(Hb)与慢性心力衰竭(CHF)的相关性。方法选择老年CHF患者1 69例,根据本次住院确诊的心功能(NYHA)Ⅰ、Ⅱ、Ⅲ和Ⅳ级依次分为1组33例、2组34例、3组59例和4组4 3例。对4组患者Hb、EPO及是否死亡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与1组比较,2、3和4组lg EPO水平明显上升,Hb水平明显下降(P<0.01);4组患者lg EPO和Hb水平两两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Hb、EPO及肌酐(OR=0.978,35.820,1.013,P<0.01)均是影响老年CHF患者住院死亡的危险因素。结论 EPO随患者CHF程度的加重而升高,Hb值则降低。Hb、EPO及肌酐均为影响CHF患者住院死亡的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细胞生成素 血红蛋白类 心力衰竭 贫血 医院死亡率 危险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心导管室空气培养细菌学分析 被引量:3
6
作者 史作霞 宋静 刘梅 《护理学杂志》 2010年第23期74-75,共2页
目的了解心导管室在连台介入检查与治疗过程中手术间空气污染状况及菌群分布情况,为制定合理可行的感染控制措施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平板暴露沉降法,对心导管室手术间术前及连台手术后空气中微生物的污染状态进行五点(即ABCDE五个点位)... 目的了解心导管室在连台介入检查与治疗过程中手术间空气污染状况及菌群分布情况,为制定合理可行的感染控制措施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平板暴露沉降法,对心导管室手术间术前及连台手术后空气中微生物的污染状态进行五点(即ABCDE五个点位)采集、培养、计数和分析。结果共采集样本255份;手术间各点位细菌浓度随手术台次(即人员流动人数)增加而升高(P<0.01);255份空气培养共分离出294株病原菌,以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居首,占41.84%;其次为微球菌(占20.75%)和溶血葡萄球菌(占20.07%)。结论连续心脏介入检查及治疗过程中手术间空气微生物污染严重,应限制人员活动,并采取动态空气消毒方法,以减少空气中的微生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导管室 介入治疗 连台手术 空气污染 细菌培养 微生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糖代谢状况对高血压患者心脏结构功能和肾脏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1
7
作者 王杰萍 王青 杨明 《中国心血管杂志》 2009年第4期266-269,共4页
目的探讨原发性高性压(EH)患者不同糖代谢状况下心脏结构、功能和肾脏功能的变化。方法312例住院的EH患者,测定空腹血糖(FPG)、肌酐(cr)和尿蛋白肌酐(A/C)比值;其中无糖尿病(DM)病史者,行2h葡萄糖耐量(OGTT)试验。将患者分为OGTT正常(N... 目的探讨原发性高性压(EH)患者不同糖代谢状况下心脏结构、功能和肾脏功能的变化。方法312例住院的EH患者,测定空腹血糖(FPG)、肌酐(cr)和尿蛋白肌酐(A/C)比值;其中无糖尿病(DM)病史者,行2h葡萄糖耐量(OGTT)试验。将患者分为OGTT正常(NGT)组、糖调节受损(IGR)组和DM组。54例无EH和DM且OGTT正常者为对照组。采用简化MDRD公式计算肾小球滤过率(eGFR)并评价慢性。肾脏病(CKD),根据A/C比确定微量白蛋白尿(MAU);超声心动图测量左房内径(LAD)、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Dd)、室间隔厚度(IVST)、左室后壁厚度(LVPW)和左室射血分数(LVEF),计算左室重量指数(INWI)。结果 EH患者合并糖代谢异常比例为80.1%;与对照组比较,3组EH患者随糖代谢状况恶化,心脏超声指标在正常对照组、EH组中NGT、IGR和DM组分别为LVDd[45.20(5.10)mm、45.80(3.00)mm、47.05(5.28)mm、47.50(5.80)mm,P<0.01]和LVWI[(83.75±1.14)g/m^2、(93.11±1.36)g/m^2、(101.37±1.27)g/m^2、(106.61±1.43)g/m^2,P<0.05或0.01],EF值[60.4(6.5)%、61.1(7.6)%、57.7(8.6)%、56.9(7.3)%,P<0.01]和eGFR水平[(82.77±21.13)ml·min^(-1)·1.73 m^(-2)、(69.86±13.75)ml·min^(-1)·1.73 m^(-2)、(63.83±15.51)ml·min^(-1)·1.73 m^(-2)、(58.56±18.28)ml·min^(-1)·1.73 m^(-2),P<0.01]下降,MAU(2.4%、9.6%、25.0%、41.2%,P<0.05或0.01)和CKD比例(10.9%、21.0%、41.2%、48.5%,P<0.05或0.01)增加。结论高血压患者糖代谢异常发生率较高,合并IGR和DM可加重心脏结构、功能和肾脏功能损害,对既往无DM病史EH患者,OGTY应作为一项常规检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葡萄糖代谢障碍 高血压 心脏功能试验 肾功能不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贫血和慢性肾脏病对住院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的影响
8
作者 王青 孙晓勤 杨明 《首都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07年第5期620-623,共4页
目的探讨贫血和慢性肾脏病(CKD)在住院充血性心力衰竭(CHF)患者中的发生情况以及对住院期间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183例NYHA心功能分级为Ⅱ级至Ⅳ级的CHF住院患者,将患者分为4组:贫血组、非贫血组、CKD组、非CKD组。统计贫血和... 目的探讨贫血和慢性肾脏病(CKD)在住院充血性心力衰竭(CHF)患者中的发生情况以及对住院期间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183例NYHA心功能分级为Ⅱ级至Ⅳ级的CHF住院患者,将患者分为4组:贫血组、非贫血组、CKD组、非CKD组。统计贫血和CKD发生率,比较患者采用NYHA心功能分级确定的心力衰竭严重程度,分析贫血和CKD是否与患者住院期间的死亡有关及影响贫血的因素。结果37.7%的CHF患者发生贫血,55.74%的患者发生CKD;贫血和CKD均与NYHA心功能分级的严重程度相关,Ⅱ级、Ⅲ级和Ⅳ级合并贫血者分别为10.2%、38.9%和65.9%,合并CKD者分别为34.7%、53.3%和84.1%;随NYHA心功能分级增加,血色素(Hb)和估算的肌苷清除率(eGFR)水平明显下降(P<0.01);CKD和贫血与患者住院期间的死亡有相关性;贫血与CKD和NYHA心功能分级有相关性。结论贫血和CKD在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中比较普遍,CHF程度较重的患者容易存在贫血和CKD,贫血和CKD与住院CHF患者死亡有关,CKD可能是CHF患者发生贫血的主要原因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充血性心力衰竭 慢性肾病 贫血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氧化修饰低密度脂蛋白对冠心病的预测价值
9
作者 李然 王青 《中国心血管杂志》 2002年第4期264-265,共2页
目的 观察氧化修饰低密度脂蛋白 (Ox-LDL)检测对冠心病 (CHD)的预测价值 ,并与其它血脂指标进行比较。方法 对 68例冠心病组和 3 0例对照组进行前瞻性研究 ,比较两组病人 Ox-LDL ,脂蛋白 a(Lp(a) )总胆固醇 (TC)、低密度脂蛋白 (L DL ... 目的 观察氧化修饰低密度脂蛋白 (Ox-LDL)检测对冠心病 (CHD)的预测价值 ,并与其它血脂指标进行比较。方法 对 68例冠心病组和 3 0例对照组进行前瞻性研究 ,比较两组病人 Ox-LDL ,脂蛋白 a(Lp(a) )总胆固醇 (TC)、低密度脂蛋白 (L DL )、三酰甘油 (TG)及高密度脂蛋白 (HDL)的检测结果。Ox-LDL的测定采用化学法 ;Lp(a)测定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 (EL ISA)双抗夹心法 ;TC、TG、HDL和 LDL采用酶法测定。结果  (1) CHD组 Ox-LDL、TC及 L DL高于对照组 (P<0 .0 0 1) ,TG和 HDL无统计学差异 (P>0 .0 5 ) ;(2 )经配对 X2检验 ,除 HDL 外 Ox-LDL 异常检出率明显高于 TC、TG、L DL、L p(a) ;(3 )对冠心病预测价值的比较 ,Ox-LDL优于 L p(a)及其它血脂指标。结论  Ox-LDL的检出率高于其它血脂指标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氧化修饰低密度脂蛋白 血脂 冠心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医患双方对双向转诊管理及其影响因素看法的调查分析 被引量:18
10
作者 李东霞 杜雪平 李放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0期3590-3593,共4页
目的调查参与双向转诊的医生和患者对双向转诊管理及其影响因素的看法。方法 2009年3月—2010年3月随机抽取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复兴医院的医院医生75名及患者166名,月坛地区10个社区卫生服务站的社区医生44名及患者103名,采用自行设计的... 目的调查参与双向转诊的医生和患者对双向转诊管理及其影响因素的看法。方法 2009年3月—2010年3月随机抽取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复兴医院的医院医生75名及患者166名,月坛地区10个社区卫生服务站的社区医生44名及患者103名,采用自行设计的《复兴医院与月坛社区卫生服务站双向转诊调查问卷》,对医患双方对双向诊管理的看法、医生认为必要的转诊指征、接受过转诊的患者对转诊过程的看法及医患双方认为影响向下转诊的因素进行调查。结果对于转诊的决定权,有73.3%(55/75)的医院医生、88.6%(39/44)的社区医生及65.8%(177/269)的患者认为转诊最终应由医生决定。66.7%(50/75)的医院医生、70.5%(31/44)的社区医生和56.9%(153/269)的患者认为有必要建立专门负责转诊的机构和人员对双向转诊工作进行协调和管理。医院医生与社区医生对转诊指征的看法基本一致,居前3位的向上转诊指征为:诊断不明确需进一步治疗;急危重症;条件所限无法治疗。居前3位的向下转诊指征是:诊断明确、治疗方案完善的常见病;病情稳已定,处于康复期或恢复期;仅需定期复查的慢性病。83.8%(109/130)的接受过转诊的患者对转诊过程满意。医院医生和社区医生均认为缺乏有效激励和监督机制;没有明确的转诊标准;医疗机构间缺乏信息沟通的平台是影响向下转诊工作的前3个因素,但对首位影响因素的看法不一致。患者愿意转回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最主要原因是离家近,就医方便;不愿意转回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主要原因是不信任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医疗水平。结论医生和患者对转诊决定权的看法一致,社区医生与医院医生对转诊指征把握一致,医生和患者对影响向下转诊的因素看法不一,故今后还需要从医患双方的角度出发完善转诊管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病人转诊 病人 医师 医院 社区 疾病管理 问卷调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联抗凝治疗患者低分子肝素脐周皮下注射部位的研究 被引量:20
11
作者 朱敏 史作霞 +2 位作者 张文彦 李馨 王莹 《护理学杂志》 2011年第23期39-40,共2页
目的探讨三联抗凝治疗患者低分子肝素脐周注射的最佳部位,降低皮下出血发生率。方法将389例脐周皮下注射低分子肝素同时口服拜阿司匹林、硫酸氢氯吡格雷片患者采用自身对照法,分别于脐至外侧缘连线,将左侧连线分为3等份,选择外1/3处上下... 目的探讨三联抗凝治疗患者低分子肝素脐周注射的最佳部位,降低皮下出血发生率。方法将389例脐周皮下注射低分子肝素同时口服拜阿司匹林、硫酸氢氯吡格雷片患者采用自身对照法,分别于脐至外侧缘连线,将左侧连线分为3等份,选择外1/3处上下5cm范围进行注射;将右侧连线分为2等份,选择1/2处上下5cm范围进行注射。两处各注射2 080例次,观察皮下出血的发生率。结果 1/3处皮下出血发生率显著低于1/2处(P<0.01)。结论三联抗凝治疗患者行低分子肝素脐周皮下注射时选择在腹部外侧部位进针,可减少皮下出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分子肝素 拜阿司匹林 硫酸氢氯吡格雷片 抗凝治疗 皮下注射 注射部位 脐周 皮下出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导管室空气中黄曲霉菌含量监测 被引量:4
12
作者 宋静 史作霞 +2 位作者 刘淑梅 阎敬 李馨 《护理学杂志》 2010年第21期91-92,共2页
目的了解导管室空气中黄曲霉菌污染程度及规律,为制定科学的控制感染对策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平板暴露沉降法,在1年中不同季节分别选择1个月中4个星期手术日的第1台介入术后,对导管室不同环境空气中黄曲霉菌进行采集、培养、计数和分析... 目的了解导管室空气中黄曲霉菌污染程度及规律,为制定科学的控制感染对策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平板暴露沉降法,在1年中不同季节分别选择1个月中4个星期手术日的第1台介入术后,对导管室不同环境空气中黄曲霉菌进行采集、培养、计数和分析。结果在4个季度均采集到黄曲霉菌株,以春季含量最高,其次为夏季,秋、冬季相对较少,年平均含量147.2cfu/m3。结论导管室空气中存在黄曲霉菌污染,应采取措施进行预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曲霉菌 导管室 空气监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诊室外血压看高血压的管理趋势 被引量:2
13
作者 梁海峰 杨明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8期857-859,共3页
高血压是最常见的慢性病,也是许多疾病的独立危险因素。国内外研究显示,血压的不稳定更容易引起心、脑、肾等靶器官的损害。偶测的诊室血压已经不能满足血压评估的需求。本文从诊室外血压出发,对动态血压监测、家庭自测血压的特点及近... 高血压是最常见的慢性病,也是许多疾病的独立危险因素。国内外研究显示,血压的不稳定更容易引起心、脑、肾等靶器官的损害。偶测的诊室血压已经不能满足血压评估的需求。本文从诊室外血压出发,对动态血压监测、家庭自测血压的特点及近年来国内外对诊室外血压制定的相关指南和共识进行了介绍;特别是对家庭自测血压在社区血压管理中的重要地位进行了分析,为高血压患者血压的自我评估和科学管理提供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 血压测定 疾病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止血器用于抗凝治疗患者静脉采血后按压止血 被引量:4
14
作者 许京娟 宋静 《护理学杂志》 2011年第3期47-47,共1页
目的减轻抗凝治疗患者静脉采血后淤斑发生率,提高止血按压舒适度。方法将采用抗血小板联合抗凝治疗的87例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42例与观察组45例。静脉采血后,对照组于拔针后由护士用无菌棉球按压穿刺处10 min,观察组使用... 目的减轻抗凝治疗患者静脉采血后淤斑发生率,提高止血按压舒适度。方法将采用抗血小板联合抗凝治疗的87例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42例与观察组45例。静脉采血后,对照组于拔针后由护士用无菌棉球按压穿刺处10 min,观察组使用桡动脉介入穿刺部位止血器压于穿刺点上方5 mm处,拔针后顺时针拧止血器的螺旋帽至底端,10 min后解除。结果观察组淤斑阳性率显著低于对照组,止血按压舒适度显著优于对照组(均P<0.01)。结论桡动脉介入穿刺部位止血器有效减轻了淤斑发生率,提高止血按压舒适度,止血效果优于传统按压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冠脉综合征 抗凝治疗 静脉采血 桡动脉介入穿刺部位止血器 淤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后定时定量饮水研究 被引量:16
15
作者 宋静 《护理学杂志》 2010年第9期22-24,共3页
目的探讨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后简便、有效的经口水化治疗方法,提高水化治疗效果,预防造影剂肾病。方法将320例接受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患者随机分为自由饮水组和定量饮水组各160例,自由饮水组术后3h内嘱患者尽量饮水,24h总饮水量大于2000ml... 目的探讨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后简便、有效的经口水化治疗方法,提高水化治疗效果,预防造影剂肾病。方法将320例接受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患者随机分为自由饮水组和定量饮水组各160例,自由饮水组术后3h内嘱患者尽量饮水,24h总饮水量大于2000ml;定量饮水组术后3h内饮水量以造影剂用量为指导,造影剂用量100ml以内饮水1000ml,造影剂用量101~200ml饮水1500ml,术后24h总饮水量大于2000ml。结果使用造影剂100ml以内两组术后3h入量;使用造影剂101~200ml两组术后3h、24h入量,术后4h、24h尿量,术后第1天尿微量白蛋白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结论术后3h内根据造影剂用量指导饮水,可减轻冠状动脉介入术后患者造影剂相关肾损伤,尤其对造影剂用量为101~200ml的患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心病 介入治疗 造影剂 造影剂肾病 饮水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直接冠状动脉支架置入的临床评价
16
作者 杨明 胡大一 +5 位作者 王乐丰 李田昌 王明生 彭建军 王红石 邹阳春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225-226,共2页
关键词 直接冠状动脉支架置入 临床评价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 球囊预扩张支架置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氯沙坦治疗高血压并高尿酸血症21例临床观察
17
作者 李东霞 段军 韩凌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2004年第6期413-414,共2页
关键词 氯沙坦 治疗 高血压 高尿酸血症 临床观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误诊为病毒性脑炎的烟雾病一例
18
作者 黄光 唐煜 +3 位作者 赵涵 王海亮 杨明 刘兴洲 《中国卒中杂志》 2009年第12期994-996,共3页
1病例简介 患者 女,23岁。因“言语不清伴右侧肢体无力10个月,视力下降8个月,头痛2个月”于2006年10月27日入院。患者2005年12月下旬突然出现右侧肢体无力,在当地医院就诊,因患者发病3周前有咳嗽、头痛、乏力及发热,体温最高达38... 1病例简介 患者 女,23岁。因“言语不清伴右侧肢体无力10个月,视力下降8个月,头痛2个月”于2006年10月27日入院。患者2005年12月下旬突然出现右侧肢体无力,在当地医院就诊,因患者发病3周前有咳嗽、头痛、乏力及发热,体温最高达38.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发热 脑炎 病毒性 脑底异常血管网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普罗布考与阿托伐他汀联合对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氧化低密度脂蛋白和炎症因子的影响 被引量:2
19
作者 田云静 杨明 +7 位作者 王青 韩凌 尹朝霞 高亢 赵燕 岑强 孙一光 李晓红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426-429,共4页
目的:评价普罗布考与阿托伐他汀联合对急性冠状动脉(冠脉)综合征患者的血脂、氧化低密度脂蛋白(OX-LDL)及炎症因子的影响。方法:122例急性冠脉综合征的患者随机分为单药治疗组(n=60,阿托伐他汀10 mg/d)和联合治疗组(n=62,阿托伐他汀10 m... 目的:评价普罗布考与阿托伐他汀联合对急性冠状动脉(冠脉)综合征患者的血脂、氧化低密度脂蛋白(OX-LDL)及炎症因子的影响。方法:122例急性冠脉综合征的患者随机分为单药治疗组(n=60,阿托伐他汀10 mg/d)和联合治疗组(n=62,阿托伐他汀10 mg/d+普罗布考500 mg/d)。分别于24小时内及治疗后4周、8周检测高敏C-反应蛋白(Hs-CRP)、氧化低密度脂蛋白、纤维蛋白原(FIB)、白介素6(IL-6)以及血脂六项,记录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8周后联合治疗组的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载脂蛋白-B、氧化低密度脂蛋白、白介素6、高敏C-反应蛋白较单药治疗组下降更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通过多元相关分析,提示氧化低密度脂蛋白与高敏C-反应蛋白之间具有相关性(r=0.35,P<0.01)。结论:阿托伐他汀与普罗布考联合应用能更显著降低氧化低密度脂蛋白以及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载脂蛋白-B、高敏C-反应蛋白、白介素6的水平,可能通过降脂、抗炎、抗氧化的作用机制对稳定斑块有一定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 普罗布考 阿托伐他汀 氧化低密度脂蛋白 炎症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