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优化双向转诊模式以提升家庭医生签约服务能力——以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复兴医院为例 被引量:18
1
作者 闫巍 杜雪平 +6 位作者 黄璇 宋炎 李倩 张洪波 吴薇 王斐 王杰萍 《中国全科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4期2974-2979,共6页
我国实行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是新形势下实现全民健康的重要途径,目前处于探索阶段。双向转诊作为基层医院与三级综合医院上下联动的衔接,是家庭医生为签约居民提供连续性医疗服务的有力保障。目前我国双向转诊制度已经建立,虽取得一定成效... 我国实行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是新形势下实现全民健康的重要途径,目前处于探索阶段。双向转诊作为基层医院与三级综合医院上下联动的衔接,是家庭医生为签约居民提供连续性医疗服务的有力保障。目前我国双向转诊制度已经建立,虽取得一定成效,但仍存在很多问题。信息化的双向转诊模式,更加优化了双向转诊的流程,实现了医疗资源共享。因此应不断优化双向转诊制度,从而提高家庭医生签约服务能力,为签约居民提供高质量的连续性医疗服务,真正实现分级诊疗。本文以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复兴医院(以下简称复兴医院)信息化双向转诊模式为例,对其效果进行分析。2015—2017年复兴医院双向转诊平台逐步趋于完善,完成5 400例患者双向转诊。3年内双向转诊人次有增加,但回转人次所占比例却未见明显增加,说明双向转诊平台还需要不断加以改进和完善,优化双向转诊模式于2018年1月开始实施,回转人次有一定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病人转诊 全科医生 家庭医生签约服务 分级诊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级综合医院全科医学科会诊现状研究 被引量:2
2
作者 赵泽宙 王杰萍 +4 位作者 杜雪平 吴薇 闫巍 李倩 关亚杰 《中国全科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9期2319-2323,2329,共6页
背景全科医学科诊疗范围常涉及多系统、多器官疾病,申请会诊数量大,但目前关于全科医学科会诊现状的研究仍然较少。目的收集三级综合医院全科医学科会诊相关资料,分析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复兴医院全科医学科会诊现状,以提高首都医科大学附... 背景全科医学科诊疗范围常涉及多系统、多器官疾病,申请会诊数量大,但目前关于全科医学科会诊现状的研究仍然较少。目的收集三级综合医院全科医学科会诊相关资料,分析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复兴医院全科医学科会诊现状,以提高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复兴医院全科医学科会诊工作质量,为疾病的分级诊疗提供参考。方法通过医院信息系统调取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复兴医院2021—2022年全科医学科提请的会诊数据,对会诊基本情况、会诊科室、会诊原因、会诊诊断、会诊意见等进行分类总结。结果2021—2022年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复兴医院全科医学科共收治住院患者1441例,908例有提请会诊记录,共计发出院内会诊2269例次,执行会诊1966例次,撤销会诊303例次;已执行会诊中,男987例次,女979例次;年龄17~101岁,平均年龄(77.4±13.9)岁;共涉及31个临床科室,其中会诊次数最多的前6位科室分别为康复中心、耳鼻喉科、眼科、皮肤科、感染科及精神科;康复科、耳鼻喉科、眼科、皮肤科、感染科及精神科顺位排名第一的会诊诊断分别为功能障碍、感音神经性耳聋、白内障、皮炎、肺部感染及焦虑状态;会诊原因包括制定初始诊疗方案、调整当前诊疗方案、完善专科检查、专科协助治疗、进行专科评估等;会诊处理意见可大致分为专业评估、完善检查、明确诊断、药物治疗、临床操作、手术治疗、营养治疗、康复针灸。结论全科医学科的诊疗范围包括各个系统常见病、多发病,会诊需求量大,会诊疾病谱体现了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复兴医院全科医学科的临床需求和特点,分析会诊现状,有利于弥补全科诊疗短板,提高全科会诊工作质量,向全科与专科之间的转诊迈出第一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科医学科 转诊和会诊 会诊现状 质量控制 分级诊疗 横断面研究 北京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老年衰弱共病患者:紧密医联体模式下全科医学面临的挑战与应对策略 被引量:32
3
作者 徐海红 王永利 闫巍 《中国全科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4期3026-3031,共6页
老年共病现象是当前全球公共卫生问题之一。老年衰弱共病患者多存在认知障碍、精神-心理问题且跌倒、失能及死亡风险明显升高。共病与衰弱相互影响并形成恶性循环,会导致老年人不良预后发生风险升高、医疗负担加重,为全科医学带来了新... 老年共病现象是当前全球公共卫生问题之一。老年衰弱共病患者多存在认知障碍、精神-心理问题且跌倒、失能及死亡风险明显升高。共病与衰弱相互影响并形成恶性循环,会导致老年人不良预后发生风险升高、医疗负担加重,为全科医学带来了新挑战。本文聚焦老年衰弱共病患者现状、面临的问题,提出应对策略如下:在紧密医联体模式下由全科医生主导组建多学科团队并实行全人管理,涉及规范用药方案、改善认知功能、关注精神-心理问题、联合康复锻炼和营养治疗等,以期在治疗多种慢性病同时逆转衰弱或延缓衰弱的进展,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减轻患者医疗负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衰弱 共病现象 慢性病共病 老年人 全科医学 全科医生 医联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北京市某三级医院综合科老年共病住院患者临床特点分析 被引量:28
4
作者 闫巍 李瑞 +7 位作者 王杰萍 张洪波 吴薇 王斐 张洁 张新焕 朱钟慧 杜雪平 《中国全科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4期1648-1656,共9页
目的收集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复兴医院老年共病住院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其临床特征,为临床针对此类患者的医疗工作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取2016-04-01至2017-03-31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复兴医院综合科住院的符合纳入标准的老年共病患者为研究... 目的收集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复兴医院老年共病住院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其临床特征,为临床针对此类患者的医疗工作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取2016-04-01至2017-03-31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复兴医院综合科住院的符合纳入标准的老年共病患者为研究对象。收集住院患者的病历资料。统计患者各种慢性病患病情况及其累及系统情况。比较不同性别和≥80岁、<80岁患者各种慢性病患病率。统计患者入院原因、感染发生率及感染部位。分别比较不同性别和<80岁、≥80岁患者感染发生率。比较发生感染和未发生感染患者住院期间各种急性并发症发生率及住院天数、住院日均费用。结果共纳入年龄≥60岁的非重复住院共病患者761例;男465例,女296例;<80岁患者125例,≥80岁患者636例。老年共病住院患者患慢性病数量为2~16个,其中31.4%(239/761)的患者患9种慢性病,19.3%(147/761)的患者患11种慢性病,18.0%(137/761)的患者患8种慢性病。老年共病住院患者慢性病累及系统数量为2~9个,其中27.9%(212/761)的患者累及5个系统,25.9%(197/761)的患者累及6个系统,12.2%(93/761)的患者累及4个系统。老年共病住院患者各种慢性病患病情况:74.9%(562/761)患高血压,73.9%(561/761)患高脂血症,66.8%(505/761)患脑梗死,48.1%(366/761)患冠心病,38.1%(290/761)患糖尿病。不同性别患者神经系统疾病中脑梗死和其他、呼吸系统疾病中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泌尿系统疾病中前列腺增生、肌肉骨骼系统疾病中其他患病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80岁患者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心律失常、消化性溃疡患病率高于<80岁患者(P<0.05)。18.7%(142/761)老年共病住院患者患有系统肿瘤,其中以消化系统肿瘤为主。41.3%(314/761)的患者由于急性感染入院。46.5%(354/761)的患者发生感染(40例为院内获得性感染),其中肺部感染占82.8%(293/354)。≥80岁患者感染发生率高于<80岁患者(P=0.001)。发生感染患者住院期间消化道出血、低蛋白血症、贫血加重、电解质紊乱、肝功能受损、胃肠功能紊乱、压疮、呼吸衰竭、急性心力衰竭发生率及住院日均费用高于未发生感染患者(P<0.05)。结论老年共病患者多数患9种慢性病,累及4~6个系统,以高血压、高脂血症、脑梗死、冠心病、糖尿病等慢性病多发,且将近半数老年共病患者易发生感染,疾病负担较大。因此,临床医师针对老年共病患者应进行个体化的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病 共病现象 老年人 住院病人 患病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科医师面对老年共病患者多重用药的应对策略 被引量:19
5
作者 闫巍 陈雪 丁静 《中国全科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5期1859-1863,1872,共5页
老年患者常多病共存,用药种类繁多,易引起药物不良反应(ADR),产生诸多危害,同时加重了患者经济负担。本文总结了老年共病患者多重用药的现状及多种危害,提出组建由药师参与的全科诊疗团队对老年共病患者实行综合评估,应用Beers标准及药... 老年患者常多病共存,用药种类繁多,易引起药物不良反应(ADR),产生诸多危害,同时加重了患者经济负担。本文总结了老年共病患者多重用药的现状及多种危害,提出组建由药师参与的全科诊疗团队对老年共病患者实行综合评估,应用Beers标准及药物适宜性指数(MAI)为其制定合理的诊疗方案。全科医师应做好老年共病患者的社区随访工作,及时调整用药方案,监测用药的安全性,采用加强医疗照护、物理疗法等非药物措施减少多重用药,从而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共病现象 多种药物疗法 老年人 全科医学 全科医生 应对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老年共病患者在诊疗中面临的问题及应对策略 被引量:37
6
作者 闫巍 王杰萍 +5 位作者 张洪波 吴薇 王斐 张洁 张新焕 朱钟慧 《中国全科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261-264,共4页
当前我国已经进入老龄化社会,老年多病共存现状为老年人健康管理提出挑战。老年共病患者疾病种类多,病情复杂,多合并衰弱、营养不良、失能等,需要多重用药。当合并急性心脑血管疾病、感染、消化道出血等疾病时,病情出现恶化,预后不佳。... 当前我国已经进入老龄化社会,老年多病共存现状为老年人健康管理提出挑战。老年共病患者疾病种类多,病情复杂,多合并衰弱、营养不良、失能等,需要多重用药。当合并急性心脑血管疾病、感染、消化道出血等疾病时,病情出现恶化,预后不佳。本文总结了老年共病现状、临床特点以及老年共病患者就诊中存在的问题,指出迫切需要大力发展全科医学,培养全科理念,对患者加强宣教,鼓励自我管理,为老年共病患者提供个性化的综合健康管理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共病现象 老年人 策略 实验性 全科医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连续性健康管理对提高老年共病患者生活质量的重要性分析 被引量:21
7
作者 闫巍 王杰萍 +6 位作者 张洪波 吴薇 王斐 张洁 张新焕 朱钟慧 杜雪平 《中国全科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7期3302-3306,共5页
老年共病患者较老年单一慢性病患者存在衰弱、肌少症、营养不良、跌倒等诸多问题,生活质量明显下降。当前老年人的医疗以患者为中心,以减少失能、提高日常生活能力为目标。因此,本文特别关注了老年共病与生活质量的相关性,提出对老年共... 老年共病患者较老年单一慢性病患者存在衰弱、肌少症、营养不良、跌倒等诸多问题,生活质量明显下降。当前老年人的医疗以患者为中心,以减少失能、提高日常生活能力为目标。因此,本文特别关注了老年共病与生活质量的相关性,提出对老年共病患者实行分级诊疗,关注老年综合征,运用多学科团队制定综合诊疗方案,重视急性病恢复期的老年中期照护,实行连续性健康管理,预防并减少各种急性并发症发生,减少住院次数,延缓认知功能障碍发生,最终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改善长期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人 共病现象 生活质量 连续性健康管理 患者分级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北京市东城区社区糖尿病患者冠心病患病状况及影响因素研究 被引量:26
8
作者 张洪波 焦鹏程 +3 位作者 尹湘莎 王凤微 王培花 杨兴华 《中国全科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5期3234-3240,共7页
背景我国糖尿病和冠心病的患病率均呈逐年上升趋势,而糖尿病患者常合并冠心病,在社区层面针对多个危险因素开展综合性干预是降低和减缓慢性病发展进程的有效措施。但目前糖尿病患者合并冠心病的患病状况及其影响因素的研究较少,且相关... 背景我国糖尿病和冠心病的患病率均呈逐年上升趋势,而糖尿病患者常合并冠心病,在社区层面针对多个危险因素开展综合性干预是降低和减缓慢性病发展进程的有效措施。但目前糖尿病患者合并冠心病的患病状况及其影响因素的研究较少,且相关的行为因素有待进一步明确。目的通过分析北京市东城区社区糖尿病人群的冠心病患病情况,探讨社区糖尿病患者并发冠心病的相关行为因素,为进一步开展社区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的防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于2018年6月-2019年5月,收集东城区社区卫生服务平台系统2014年记录的9 260例糖尿病患者的数据资料,分析人群的冠心病患病率及分布特征,根据是否患有冠心病将糖尿病患者分为非冠心病组和冠心病组,比较两组年龄、性别、超重或肥胖情况、高血压病史及生活行为习惯的不同。采用Logistic逐步回归分析糖尿病患者发生冠心病的影响因素。结果 2014年北京市东城区社区糖尿病患者合并冠心病的发生率为49.13%(4 549/9 260),膳食合理者占5.27%(488/9 260),体力活动综合分级为较多者占9.49%(879/9 260)。超重或肥胖、高血压病史、平均每天主食量、平均每天吃水果量、每日饮水量、体力活动综合分级不同的糖尿病患者冠心病发生率不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逐步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性别、有无高血压病史、平均每天吃水果量、体力活动综合分级是糖尿病患者发生冠心病的影响因素(P<0.05)。结论北京市东城区社区糖尿病管理人群的冠心病患病率较高,该人群中饮食习惯和生活方式不合理比例较高,年龄大、女性、有高血压病史是糖尿病患者发生冠心病的可能危险因素,平均每天吃水果量大、体力活动综合分级高为糖尿病患者发生冠心病的保护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 冠心病 患病率 影响因素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