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丁型肝炎抗病毒治疗药物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
作者 王彦 张福杰 《临床肝胆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776-784,共9页
丁型肝炎病毒(HDV)是一种乙型肝炎病毒(HBV)的卫星病毒,需借助HBV包膜蛋白完成自身的组装和复制,进而建立新的感染。慢性HDV感染是病毒性肝炎最严重的形式,可加速疾病进展,提高肝癌的发生风险,HDV感染者迫切需要有效的抗病毒治疗以缓解... 丁型肝炎病毒(HDV)是一种乙型肝炎病毒(HBV)的卫星病毒,需借助HBV包膜蛋白完成自身的组装和复制,进而建立新的感染。慢性HDV感染是病毒性肝炎最严重的形式,可加速疾病进展,提高肝癌的发生风险,HDV感染者迫切需要有效的抗病毒治疗以缓解疾病进展,但能够用于抗HDV感染的治疗药物仅包括2020年7月欧洲药品管理局有条件批准的Bulevirtide以及之前推荐使用的干扰素。目前,针对病毒复制周期的几种靶向抗病毒药物正在研究中,且前期临床试验结果表现良好。这意味着HDV的抗病毒药物研发取得了重要突破,为丁型肝炎的治疗带来了希望。本文就目前丁型肝炎抗病毒药物进行简要综述,并对相关的治疗方案进行了讨论,为丁型肝炎的治疗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δ肝炎病毒 病毒复制 抗病毒药 药物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中医诊疗指南 被引量:40
2
作者 中华中医药学会肝胆病分会 赵文霞 +5 位作者 许二平 王宪波 李晓东 孙克伟 宗亚力 张丽慧 《临床肝胆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1041-1048,共8页
本文首次发表于[中西医结合肝病杂志,2022,32(11):附Ⅲ-附Ⅵ.]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包括非酒精性肝脂肪变、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肝硬化、肝细胞癌。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是在非酒精性肝脂肪变基础上形成的,出现血清生化酶学超过正常值上限,... 本文首次发表于[中西医结合肝病杂志,2022,32(11):附Ⅲ-附Ⅵ.]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包括非酒精性肝脂肪变、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肝硬化、肝细胞癌。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是在非酒精性肝脂肪变基础上形成的,出现血清生化酶学超过正常值上限,或/和肝穿刺病理组织学显示肝细胞脂肪变>5%,伴有炎症及肝细胞损伤(如气球样变),并除外导致肝脂肪变的其他原因,如大量饮酒、长期应用促脂肪形成药物或单基因遗传紊乱等的疾病[1]。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是向肝纤维化、肝硬化乃至肝细胞癌发展的重要环节,相关研究显示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患者中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占41.4%~54.0%,合并肥胖、高脂血症、2型糖尿病的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患者通常肝组织学损伤严重,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和进展性肝纤维化检出率高[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 中医学 诊断 治疗学 诊疗准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北京市不同医疗机构重大疫情应急响应时间对比分析 被引量:3
3
作者 吕艳丽 吴昕霞 +4 位作者 夏宇曦 胥雪冬 付卫 乔杰 陈效友 《中国医院管理》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2期10-12,共3页
目的通过对北京市医疗机构在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初期启动应急响应的时间早晚进行分析,为制定重大疫情应急响应机制提供依据。方法采用t检验和方差分析,对各医疗机构启动应急响应时间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发生时启动应... 目的通过对北京市医疗机构在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初期启动应急响应的时间早晚进行分析,为制定重大疫情应急响应机制提供依据。方法采用t检验和方差分析,对各医疗机构启动应急响应时间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发生时启动应急响应时间差在一级、二级和三级医疗机构之间,综合医院与专科医院之间,公立医院与民营医院之间,西医医院与中医医院之间差异均没有显著性,仅城区较郊区医疗机构启动应急响应迅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北京市各级各类医疗机构整体上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对能力有了很大提升,但城郊间或存在信息传递时间差,应急响应体系有待进一步完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大疫情 医疗机构 应急响应时间 北京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肝硬化并发脑出血与高血压脑出血的对比研究 被引量:3
4
作者 薛成莲 黄宇明 崔志章 《中国卒中杂志》 2015年第3期238-241,共4页
目的探讨肝硬化并发脑出血与高血压脑出血临床特点的区别。方法比较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地坛医院收治的36例肝硬化并发脑出血患者与同期我院收治的52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出血量、出血部位及临床特点。结果本研究中肝硬化并发脑出血平均... 目的探讨肝硬化并发脑出血与高血压脑出血临床特点的区别。方法比较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地坛医院收治的36例肝硬化并发脑出血患者与同期我院收治的52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出血量、出血部位及临床特点。结果本研究中肝硬化并发脑出血平均出血量低于高血压脑出血平均出血量(P=0.038)。两组患者脑出血部位有显著差异(P<0.001),肝硬化并发脑出血出血部位以脑叶(44.44%)为主,而高血压脑出血多位于基底节区(80.77%)。肝硬化脑出血多部位出血者占16.67%,而本组高血压脑出血中无多部位出血,两组有显著差异(P<0.001)。结论与高血压脑出血相比,肝硬化并发脑出血出血量较少,部位以脑叶多见,且亦多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硬化 脑出血 高血压 临床特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