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5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六省市36所医院血浆临床使用合理性评价 被引量:1
1
作者 阎赢 宫继武 +5 位作者 李淑萍 赵烁 赵琼姝 霍添琪 孙晓宇 冯悦红 《中国医院》 2009年第10期28-31,共4页
近几年全国各地不断出现血浆及其血液制品如人血白蛋白等在临床上严重短缺,直接影响了医疗救治工作,也引起了有关行政管理部门的关注。本研究受卫生部委托,对2007年1月至2008年6月期间我国临床用血浆使用情况进行了调查、分析和评价。... 近几年全国各地不断出现血浆及其血液制品如人血白蛋白等在临床上严重短缺,直接影响了医疗救治工作,也引起了有关行政管理部门的关注。本研究受卫生部委托,对2007年1月至2008年6月期间我国临床用血浆使用情况进行了调查、分析和评价。调查发现目前临床血浆及其血液制品供应不足的状况普遍存在,与诸多的因素有关,临床上血浆及血液制品的使用虽然较普遍存在着相对不合理性,但不存在绝对不合理。医疗特色技术的应用、血液制品供应不足导致临床血浆替代治疗、血液制品流通领域不规范、医疗机构临床输血管理机制不完善等是影响临床用血浆量激增的原因。建议:国家完善血浆及血液制品相关管理制度,推进输血学科建设和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浆 血液制品 合理性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老年人胃食管反流病的临床特点 被引量:32
2
作者 王虹 刘宾 姜佳丽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178-180,共3页
目的探讨老年人胃食管反流病(GERD)的临床特点。方法对72位有反酸、烧心、胸骨后疼痛等胃食管反流症状的患者行上消化管内镜检查和24h食管内胆汁反流监测,其中54位同时接受24h食管内pH值监测检查。根据年龄将观察对象分成≥65岁组(即老... 目的探讨老年人胃食管反流病(GERD)的临床特点。方法对72位有反酸、烧心、胸骨后疼痛等胃食管反流症状的患者行上消化管内镜检查和24h食管内胆汁反流监测,其中54位同时接受24h食管内pH值监测检查。根据年龄将观察对象分成≥65岁组(即老年组)和<65岁组穴对照组雪。分别比较两组的体重超标和病程情况,并对内镜下食管炎程度、食管食管裂孔疝合并率以及胆汁和酸反流等情况进行评估分析。结果老年组中有48%的患者和49%的对照组患者有不同程度的肥胖现象;老年组患者的病程较对照组长(P<0.05),重度食管炎的发生率高达35%熏这可能与老年组有较高的食管裂孔疝合并率(65%)有关;老年组GERD患者,无论胆红素吸收值>0.14总时间百分比,还是立位胆汁反流时间百分比均较对照组高穴P<0.05雪,但两组之间卧位、餐后胆汁反流时间百分比以及酸反流无明显差异。老年组混合反流发生率高于<65岁组(76%verus18%,P<0.05)。结论老年人GERD发病与肥胖、食管裂孔疝有关,其特点为病程较长并且伴有酸与胆汁的混合反流。长时间、高浓度的胆汁反流与酸反流同时存在可能是造成食管粘膜严重损害的重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食管反流病 胆汁反流 酸反流 食管裂孔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麝香保心丸对老年稳定性心绞痛患者的临床疗效观察 被引量:21
3
作者 许敏 孙宁玲 +4 位作者 许毓申 李江虹 张健 韦丙奇 华琦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8期695-698,共4页
目的观察麝香保心丸对老年稳定性心绞痛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老年稳定性心绞痛患者83例,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42例和对照组41例。治疗组与对照组均进行冠心病常规二级预防治疗,治疗组加用麝香保心丸45 mg,3次/d;每月随访1次,共随访3个... 目的观察麝香保心丸对老年稳定性心绞痛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老年稳定性心绞痛患者83例,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42例和对照组41例。治疗组与对照组均进行冠心病常规二级预防治疗,治疗组加用麝香保心丸45 mg,3次/d;每月随访1次,共随访3个月,观察治疗前后每周心绞痛发作次数、血常规、电解质、肝肾功能、血脂、C反应蛋白、心功能指标的变化。结果治疗组患者改善心绞痛症状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85.7% vs 65.8%,P<0.05),治疗组患者治疗后心率、收缩压、LDL-C较对照组治疗后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治疗前比较,治疗组患者治疗后C反应蛋白、TC、左心室后壁厚度、心功能分级明显下降,LVEF、左心室舒张早期二尖瓣血流最大速度和舒张晚期二尖瓣血流最大速度比值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患者治疗后对血细胞、肝肾功能、电解质、血尿酸均无影响。结论老年稳定性心绞痛患者在常规二级预防的基础上长期服用麝香保心丸安全有效,可明显改善心绞痛症状和心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绞痛 冠心病 C反应蛋白质 心室功能 二尖瓣 麝香保心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黄素抗肝纤维化的细胞学机制 被引量:17
4
作者 展玉涛 李定国 +6 位作者 沈礼勇 刘宾 魏红山 王志荣 黄新 徐芹芳 陆汉明 《临床肝胆病杂志》 CAS 2006年第1期43-44,共2页
研究大黄素抗肝纤维化的细胞学机制。分离、培养大鼠肝星状细胞(HSC)并分别以不同剂量的大黄素(大、中、小剂量组分别为(20、10、5)mg/L)干预,测定各组HSC细胞增殖和胶原合成,并测定HSC培养上清液中透明质酸(HA)和层粘连蛋白(LN)含量,... 研究大黄素抗肝纤维化的细胞学机制。分离、培养大鼠肝星状细胞(HSC)并分别以不同剂量的大黄素(大、中、小剂量组分别为(20、10、5)mg/L)干预,测定各组HSC细胞增殖和胶原合成,并测定HSC培养上清液中透明质酸(HA)和层粘连蛋白(LN)含量,结果大黄素干预的HSC增殖、胶原合成、HA及LN合成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且具有剂量依赖关系,结果提示,大黄素对HSC增殖、细胞外基质合成的直接抑制作用可能是其抗肝纤维化的主要作用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星状细胞 细胞外基质 大黄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外科重症病人肠内营养相关并发症分析 被引量:41
5
作者 许媛 何伟 +4 位作者 葛庆岗 罗涛 周华 李彤 侯静 《肠外与肠内营养》 CAS 2001年第3期151-154,共4页
目的 :观察消化道大手术后及其他重症病人早期肠内营养支持中 ,胃肠道并发症的发生及其相关因素。 方法 :5 9例收住 SICU接受肠内营养支持病人 ,根据所患疾病分为单纯消化道手术组 (41例 )与重症组 (外科严重感染、重症胰腺炎、ARDS及... 目的 :观察消化道大手术后及其他重症病人早期肠内营养支持中 ,胃肠道并发症的发生及其相关因素。 方法 :5 9例收住 SICU接受肠内营养支持病人 ,根据所患疾病分为单纯消化道手术组 (41例 )与重症组 (外科严重感染、重症胰腺炎、ARDS及伴有 MODS等 18例 )。观察肠道喂养量、输注速度、EN天数、血清白蛋白及肠内营养的耐受情况。 结果 :单纯手术组对术后早期 EN耐受较好 ,3天达到足量 (10 4.6 k J/ kg· d- 1 ) ;两组在输注速度、最大耐受量、腹泻、腹胀等并发症方面均有明显不同。重症组肠内营养液输注速度、最大维持量等均低于手术组 ,EN天数、腹泻、腹胀的发生率高于手术组 ;腹泻发生与 Alb水平呈负相关 ,与 APACHE 、输注速度呈正相关。 结论 :肠内营养相关的胃肠道并发症与疾病状态及其严重程度、肠内营养输注速度与用量、血清白蛋白水平等因素相关。重症组胃肠道相关并发症的发生率明显增高 ,而且许多病人不能过渡到 TEN,而需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肠内营养 胃肠道相关并发症 重症病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鼻翼软骨环状结构的特点及临床意义 被引量:22
6
作者 郑永生 张发惠 +1 位作者 郑和平 刘经南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2期118-120,共3页
目的:探索鼻翼软骨环状结构特点与外鼻形态的解剖关系,寻找唇裂鼻畸形可能的病理机制及手术修复方法。方法:20具成人尸体标本,1具单侧唇裂胎儿标本,采用大体解剖方法。结果:外鼻下端存在两个环状解剖结构。①由鼻翼软骨内、外... 目的:探索鼻翼软骨环状结构特点与外鼻形态的解剖关系,寻找唇裂鼻畸形可能的病理机制及手术修复方法。方法:20具成人尸体标本,1具单侧唇裂胎儿标本,采用大体解剖方法。结果:外鼻下端存在两个环状解剖结构。①由鼻翼软骨内、外脚及穹窿部,鼻中隔,小翼软骨和连结小翼软骨与前鼻棘的纤维组织组成的鼻翼软骨纤维环;②由鼻翼软骨的内、外脚及穹窿部与鼻肌的两束肌纤维连结而成的鼻翼软骨肌肉环。唇裂侧鼻翼软骨环状结构发育不良。结论:鼻翼软骨环状结构对外鼻形态的维持起重要作用;鼻翼软骨环状结构发育不良是唇裂鼻畸形发生的重要因素;鼻翼软骨环状结构的修复与重建对唇裂鼻畸形的手术矫正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鼻翼软骨环 唇裂 鼻畸形 解剖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剂量多次注射链脲佐菌素建立糖尿病早期视网膜病变动物模型 被引量:13
7
作者 朱华 李彦红 +4 位作者 徐艳峰 徐玉环 许庆刚 尹红霞 秦川 《中国实验动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487-493,共7页
目的多次小剂量注射链脲佐菌素(STZ)制作糖尿病(DM)早期大鼠视网膜病变(DR)动物模型。方法雄性SD大鼠75只,体重(180±15)g。随机分为对照组(CON组,n=30)和模型组(DM组,n=45)。DM组按30mg/kg体重腹腔注射3%的STZ,连续5 d。成模后每... 目的多次小剂量注射链脲佐菌素(STZ)制作糖尿病(DM)早期大鼠视网膜病变(DR)动物模型。方法雄性SD大鼠75只,体重(180±15)g。随机分为对照组(CON组,n=30)和模型组(DM组,n=45)。DM组按30mg/kg体重腹腔注射3%的STZ,连续5 d。成模后每周测量体重、血糖等指标。分别在成模后第4、8、12周各组随机安乐死10只动物,对视网膜组织进行H.E染色、免疫组化、消化铺片及透射电镜超微结构观察。结果模型成立后第2周,动物表现出多食、多饮、多尿的糖尿病症状。与对照组比较,模型大鼠4周时仅见视网膜变薄,8周时视网膜内皮细胞增生,毛细血管基底膜增厚,内皮细胞指状突起,吞饮泡增多。12周时毛细血管膨大,毛细血管细胞凋亡,核固缩、深染。视网膜变薄,神经节细胞数量减少。视网膜周细胞线粒体肿胀,嵴脱落空泡样变。模型组大鼠视网膜GFAP阳性细胞主要分布在节细胞层和神经纤维层,呈条索状连续排列,阳性细胞数明显减少。结论小剂量多次注射STZ诱导的大鼠DR模型表现出人类早期视网膜病变相似的特征,可用于发病机理、药效学等方面的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 糖尿病视网膜病 动物模型 链脲佐菌素 大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急性肠系膜血管栓塞的急诊早期诊治分析 被引量:11
8
作者 徐毅 马俊勋 +4 位作者 陈晓雄 赵晓东 涂玉亮 姚胜 张立军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0期860-862,共3页
目的分析急性肠系膜血管栓塞的临床特点、诊断与治疗,提出急诊早期诊治原则。方法对2004—2008年5月在同仁医院和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第一附属医院急诊科确诊的25例急性肠系膜血管栓塞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总结分析。结果25例确诊为急性... 目的分析急性肠系膜血管栓塞的临床特点、诊断与治疗,提出急诊早期诊治原则。方法对2004—2008年5月在同仁医院和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第一附属医院急诊科确诊的25例急性肠系膜血管栓塞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总结分析。结果25例确诊为急性肠系膜血管栓塞的患者中急性肠系膜动脉栓塞16例,急性肠系膜静脉血栓形成9例;首诊时确诊5例,余20例在诊断为其他疾病并对症处理病情不缓解后被确诊。首诊确诊的5例早期保守治疗后治愈,18例行手术治疗,包括行手术取出栓子、坏死肠管切除加端端吻合术10例及单纯坏死肠切除并吻合术8例;2例因全身情况恶化未行手术死亡。共死亡9例。结论急诊早期应提高对急性肠系膜血管栓塞的警惕,早期诊断和早期手术治疗可有效降低病死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肠系膜血管栓塞 诊断 治疗 急诊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泪腺腺样囊性癌的CT和MRI诊断 被引量:8
9
作者 张淑慧 王振常 +1 位作者 鲜军舫 付琳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507-509,共3页
目的探讨CT和MRI对泪腺腺样囊性癌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2例经病理证实的泪腺腺样囊性癌的影像学资料,9例行CT检查,11例行MRI检查。结果肿瘤发生在泪腺眶部,呈不规则扁长形9例,椭圆形3例;沿肌锥外间隙向眶尖浸润生长,与外直肌分... 目的探讨CT和MRI对泪腺腺样囊性癌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2例经病理证实的泪腺腺样囊性癌的影像学资料,9例行CT检查,11例行MRI检查。结果肿瘤发生在泪腺眶部,呈不规则扁长形9例,椭圆形3例;沿肌锥外间隙向眶尖浸润生长,与外直肌分界不清9例;8例边缘不规则。9例CT表现为不均匀等密度或略高密度,伴眶壁骨质“虫蚀样”或广泛破坏6例,眶壁受压凹陷变形2例,骨质增生硬化4例。MR检查11例,T1WI呈等信号8例,低信号3例,信号不均匀,T2WI均为不均匀高信号,增强后肿块不均匀明显强化。肿瘤侵及颅内、颞窝和海绵窦6例。结论泪腺腺样囊性癌的CT和MRI表现具有一定特征,CT和MRI结合可以提高病变诊断的准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泪腺 腺样囊性癌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磁共振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乌拉地尔与硝酸甘油注射液治疗高血压合并急性心力衰竭患者有效性及安全性研究 被引量:49
10
作者 何婧瑜 周玉杰 +9 位作者 付研 秦俭 覃数 陈晓敏 郭金城 王德昭 詹红 关卫 徐亚伟 华琦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2016年第7期676-680,共5页
目的比较乌拉地尔与硝酸甘油治疗高血压合并急性失代偿心力衰竭患者有效性及安全性的差异。方法选取2011年8月~2013年11月我国10个研究中心就诊的急性心力衰竭患者,各中心采用数字表法将患者随机分为硝酸甘油组及乌拉地尔组,其中硝酸甘... 目的比较乌拉地尔与硝酸甘油治疗高血压合并急性失代偿心力衰竭患者有效性及安全性的差异。方法选取2011年8月~2013年11月我国10个研究中心就诊的急性心力衰竭患者,各中心采用数字表法将患者随机分为硝酸甘油组及乌拉地尔组,其中硝酸甘油组125例,男性64例,女性61例,平均年龄(70.75±11.31)岁;乌拉地尔组123例,男性61例,女性62例,平均年龄(69.33±12.76)岁。比较2组患者治疗前及治疗后1d、2d、3d、7d各指标变化。结果治疗2d、7d后乌拉地尔组较治疗前左心室收缩末容积[(71.36±40.72)ml、(67.69±39.11)ml vs(75.23±42.69)ml,P=0.035]及左心室舒张末容积[(139.61±52.08)ml、(140.93±53.10)ml vs(150.27±54.89)ml,P=0.027]明显下降,LVEF明显升高[(52.09±11.41)%、(56.74±11.48)%vs(50.94±8.90)%,P=0.042],乌拉地尔组胆固醇下降幅度明显高于硝酸甘油组(P〈0.05),2组患者7d及30d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的发生率无统计学差异(P〉0.05),30d再住院或心功能恶化率明显低于硝酸甘油组(4.8%vs11.2%,P=0.000)。结论乌拉地尔为治疗高血压合并急性失代偿心力衰竭安全、有效的血管扩张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硝酸甘油 血管舒张 高血压 心力衰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定量瞳孔阻滞力仿真实验的虹膜组织生物力学特性分析 被引量:7
11
作者 陈琛 刘晓华 +3 位作者 林丁 刘志成 张昆亚 宋红芳 《眼科新进展》 CAS 2006年第4期248-252,共5页
目的分析瞳孔阻滞力作用下的虹膜特性,探讨虹膜生物力学特性参量与瞳孔阻滞力和前后房压强差的关系。方法利用设计的瞳孔阻滞力仿真装置模拟瞳孔阻滞力,用液体加压装置模拟前后房压强差,对实验动物的虹膜进行整体加压,定量分析瞳孔阻滞... 目的分析瞳孔阻滞力作用下的虹膜特性,探讨虹膜生物力学特性参量与瞳孔阻滞力和前后房压强差的关系。方法利用设计的瞳孔阻滞力仿真装置模拟瞳孔阻滞力,用液体加压装置模拟前后房压强差,对实验动物的虹膜进行整体加压,定量分析瞳孔阻滞力作用下的虹膜面应变、曲率半径的变化与前后房压强差的关系,以及不同大小的瞳孔阻滞力与前后房压强差的关系。结果获得了与临床现象相近的实验模型,与前期实验工作的方法相比,该实验方法更接近生理状态。得出分别以面应变、虹膜膨隆最高点的曲率半径与前后房压强差关系表达的方程,虹膜面应变δ与前后房压强差ΔP成以下规律:ΔP=b0eb1δ(b0=3.3373,b1=30.3909);虹膜曲率半径r与前后房压强差ΔP关系:r=e(b0+b1/ΔP)(b0=0.4761,b1=21.6604)。初步完成了虹膜特性和瞳孔阻滞力的定量研究,描述了不同大小的瞳孔阻滞力与前后房压强差的关系。结论实现了软组织小力学量的定量测量。面应变和曲率半径是可量化的虹膜形变特性参量,能够敏感的反映前后房压强差的变化,虹膜膨隆最高点的曲率半径是临床上容易测量的指标,对其的测量将帮助人们更好的进行早期临床诊断和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虹膜 瞳孔阻滞力 面应变 曲率半径 前后房压强差 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鼻肌的应用解剖及其临床意义 被引量:6
12
作者 郑永生 张发惠 +2 位作者 郑和平 刘经南 陈宗基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3期206-207,共2页
目的:研究鼻肌的解剖分部、功能及其临床意义。方法:30具成人尸体及1具单侧唇裂死胎(胎龄8个月),采用由浅入深,逐层显示和顺肌肉走行为原则的大体解剖方法。结果:鼻肌是起源于上颌骨切牙窝的一组扁平肌,按肌纤维走行分为4... 目的:研究鼻肌的解剖分部、功能及其临床意义。方法:30具成人尸体及1具单侧唇裂死胎(胎龄8个月),采用由浅入深,逐层显示和顺肌肉走行为原则的大体解剖方法。结果:鼻肌是起源于上颌骨切牙窝的一组扁平肌,按肌纤维走行分为4部分,即横部、翼部、基底部和小柱部。唇裂死胎解剖中未见裂侧之基底部和小柱部。结论:鼻肌是外鼻下端主要的肌肉组织,对外鼻的形态维持起重要作用。唇裂患者裂侧鼻肌发育畸形,隧导致了两侧鼻肌肌力的失衡,进而导致或加剧了单侧唇裂患者复杂多样的外鼻畸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鼻肌 唇裂 鼻畸形 应用解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儿行为听力测试在人工耳蜗植入术前评估中的应用 被引量:7
13
作者 莫玲燕 陈雪清 +6 位作者 刘博 刘莎 孔颖 赵啸天 郑军 李永新 韩德民 《听力学及言语疾病杂志》 CAS CSCD 2001年第4期297-298,共2页
目的 探讨小儿行为听力测试在人工耳蜗植入中的作用。方法和结果 在我院临床听力中心 1996年至 2 0 0 1年 4月就诊的 10 0 0科名 6岁以下儿童中要求植入人工耳蜗的小儿 ,男 30例 ,女 2 6例 ,经系统的术前的医学和听力学评估 (CT或MRI... 目的 探讨小儿行为听力测试在人工耳蜗植入中的作用。方法和结果 在我院临床听力中心 1996年至 2 0 0 1年 4月就诊的 10 0 0科名 6岁以下儿童中要求植入人工耳蜗的小儿 ,男 30例 ,女 2 6例 ,经系统的术前的医学和听力学评估 (CT或MRI、ABR、40Hz -AERP、声阻抗、耳声发射、小儿行为听力评估包括裸耳听阈和助听听阈 ) ,植入人工耳蜗 45例 ,10例配以助听器 ,1例证实为蜗后病变而随访。结论 小儿行为听力测试在人工耳蜗植入术前听力学评估很重要 ,可以进行手术适应证的选择、指导术后调试 ,并可作为术前的听觉训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耳蜗植入 小儿行为 听力测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鼻部韦格纳肉芽肿的CT诊断 被引量:9
14
作者 杨本涛 王振常 +4 位作者 高爱英 刘莎 鲜军舫 刘中林 兰宝森 《放射学实践》 2003年第11期779-782,共4页
目的 :探讨鼻部韦格纳肉芽肿的CT表现及其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 8例经活检或术后病理证实的鼻部韦格纳肉芽肿 ,均经过CT检查 ,主要临床表现包括慢性鼻窦炎症状、鼻粘膜干燥结痂和鼻出血。结果 :3例韦格纳肉芽肿局限于鼻部 ,其余 ... 目的 :探讨鼻部韦格纳肉芽肿的CT表现及其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 8例经活检或术后病理证实的鼻部韦格纳肉芽肿 ,均经过CT检查 ,主要临床表现包括慢性鼻窦炎症状、鼻粘膜干燥结痂和鼻出血。结果 :3例韦格纳肉芽肿局限于鼻部 ,其余 5例为全身性韦格纳肉芽肿。CT表现 :①鼻窦炎表现。②鼻腔内充以软组织影 ,鼻甲、鼻中隔破坏。③早期上颌窦内壁破坏 ,晚期鼻窦骨质增生、硬化 ,窦壁增厚 ,出现“双线”征。④ 2例随访观察鼻甲、鼻中隔破坏较前明显 ,4例鼻甲、鼻中隔改变未见加重 ,6例上颌窦壁骨质明显增厚 ,出现不规则“双线”征 ,窦腔变小。结论 :鼻甲、鼻中隔破坏 ,鼻腔充以软组织影 ,鼻窦壁“双线”征是诊断本病有价值的征象 ;CT可准确显示鼻部韦格纳肉芽肿侵及范围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韦格纳肉芽肿病 鼻腔 CT表现 影像学诊断 临床特点 血管炎性疾病 骨质硬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骨髓干细胞在大鼠肝再生环境中的分化 被引量:6
15
作者 展玉涛 陈红松 +2 位作者 刘宾 魏来 王宇 《临床肝胆病杂志》 CAS 2006年第2期121-122,共2页
研究大鼠骨髓干细胞在部分肝切除后肝再生环境中的分化。从部分肝切除模型大鼠的胫骨中提取骨髓细胞,应用流式细胞仪富集骨髓干细胞,以PKH26-GL体外标记后通过门静脉进行自体移植,2周后行白蛋白和角蛋白8免疫组化检查。结果肝板肝细胞间... 研究大鼠骨髓干细胞在部分肝切除后肝再生环境中的分化。从部分肝切除模型大鼠的胫骨中提取骨髓细胞,应用流式细胞仪富集骨髓干细胞,以PKH26-GL体外标记后通过门静脉进行自体移植,2周后行白蛋白和角蛋白8免疫组化检查。结果肝板肝细胞间PKH26-GL标记骨髓干细胞表达白蛋白、角蛋白8。提示骨髓干细胞在部分肝切除后肝再生环境中能分化为肝细胞,骨髓干细胞可能参与部分肝切除后的肝再生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髓干细胞 肝再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糖调节异常与听力损害 被引量:7
16
作者 卢彬 段金萍 +4 位作者 孟岩 吴小娟 闫倩 庄晓明 刘博 《首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98-102,共5页
听力损失发病率逐年升高,其中糖尿病引起的听力损失日益得到关注,主要表现为双侧对称性感音神经性聋,以高频听力下降为主。发病机制尚有待于进一步研究,目前主要认为与糖尿病微血管病变、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有关。临床中多应用纯音测听... 听力损失发病率逐年升高,其中糖尿病引起的听力损失日益得到关注,主要表现为双侧对称性感音神经性聋,以高频听力下降为主。发病机制尚有待于进一步研究,目前主要认为与糖尿病微血管病变、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有关。临床中多应用纯音测听、畸变产物耳声发射、听性脑干反应等对听力损失特点、程度及受损部位进行评估。糖调节异常作为糖尿病前期阶段,已出现微血管病变及神经病变,使得内耳神经及滋养神经的微血管受累,最终导致听力减退,现结合国内外文献对糖调节异常与听力损害予以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调节异常 听力损害 周围神经病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北方两地区小学生沙眼衣原体检测及基因分型研究 被引量:12
17
作者 周玉梅 王智群 孙旭光 《眼科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465-468,共4页
目的对我国北方两地区小学生沙眼患者结膜样本进行聚合酶链反应(PCR)检测,并分析其病原流行株的基因类型。方法按照世界卫生组织沙眼分期标准,在宁夏回族自治区银川市和河北省武强县两地采集临床诊断为沙眼的小学生结膜样本共213份。同... 目的对我国北方两地区小学生沙眼患者结膜样本进行聚合酶链反应(PCR)检测,并分析其病原流行株的基因类型。方法按照世界卫生组织沙眼分期标准,在宁夏回族自治区银川市和河北省武强县两地采集临床诊断为沙眼的小学生结膜样本共213份。同时在两地分别采集正常小学生结膜样本作对照。利用PCR检测沙眼衣原体质粒片段,对质粒PCR检测阳性者通过套式PCR扩增沙眼衣原体主要外膜蛋白(MOMP)基因(omp-1)第4可变区片段,再经序列分析进行基因分型。结果银川市45份样本中,质粒PCR检测阳性22份,检出率为48.9%;对17份样本进行套式PCR基因分型,显示B型为16份(94.1%),C型为1份(5.9%)。武强县168份样本中,质粒PCR检测阳性109份,检出率为64.9%;对34份样本进行套式PCR基因分型,显示B型为28份(82.4%),C型为6份(17.6%)。结论沙眼在中国西北部银川市和华北部武强县的小学生中仍有流行,其流行株的基因类型以B型为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沙眼 沙眼衣原体 基因分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色素内镜在食管疾病诊断中的价值 被引量:3
18
作者 王虹 刘宾 +1 位作者 龚宝丽 谢新纪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4期297-299,共3页
为探讨色素内镜对食管疾病的诊断价值,对87例食管疾病患者在普通内镜检查之后进行了色素内镜检查。结果表明,普通内镜与病理诊断符合率为80%,色素内镜与病理诊断符合率为95%,色素内镜正确诊断率为100%。进一步证实色素内镜能使... 为探讨色素内镜对食管疾病的诊断价值,对87例食管疾病患者在普通内镜检查之后进行了色素内镜检查。结果表明,普通内镜与病理诊断符合率为80%,色素内镜与病理诊断符合率为95%,色素内镜正确诊断率为100%。进一步证实色素内镜能使病变区明显化,从而可发现普通内镜下不易发现的病变、明确病变的性质、类型及范围,从而提高了正确诊断率及活俭成功率。同时对手术切除范围的确定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色素内镜 色素剂 食管疾病 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虹膜组织力学特性及瞳孔阻滞力定量分析的实验装置设计 被引量:4
19
作者 陈琛 刘晓华 +4 位作者 林丁 刘志成 张昆亚 宋红芳 王玉慧 《眼科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206-208,共3页
目的设计一种在不破坏虹膜形态结构和正常功能的前提下能用于虹膜组织力学特性及瞳孔阻滞力定量分析的仿真装置。方法用不锈钢制作瞳孔阻滞力仿真装置,用负压吸附虹膜,体外模拟瞳孔阻滞现象;依据连通器原理制作加压装置,模拟前后房压强... 目的设计一种在不破坏虹膜形态结构和正常功能的前提下能用于虹膜组织力学特性及瞳孔阻滞力定量分析的仿真装置。方法用不锈钢制作瞳孔阻滞力仿真装置,用负压吸附虹膜,体外模拟瞳孔阻滞现象;依据连通器原理制作加压装置,模拟前后房压强差对虹膜整体进行加压。结果用此装置可以体外模拟完全瞳孔阻滞现象,经过动物试验获得的实验模型与临床现象相近,可以实现定量瞳孔阻滞力作用下的虹膜生物力学特性参量的测量。结论此装置是一种用于虹膜特性分析和瞳孔阻滞力定量分析的理想装置,实验给出了一种适用面较宽的小力学量、大曲率准球状腔体类生物软组织力学特性研究的实验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虹膜 瞳孔阻滞 仿真 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 生物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在小鼠异基因骨髓细胞移植中超抗原SEB诱导的耐受特征 被引量:5
20
作者 陈钰 潘志强 +1 位作者 彭虹 徐亮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544-547,共4页
目的: 研究在异基因骨髓细胞移植中葡萄球菌肠毒素B(SEB)诱导的耐受强度和细胞学特征.方法: 选用C57BL/J小鼠作为受体,BALB/c小鼠作为供体.所有受体小鼠在接受6×107骨髓细胞前均接受6.0Gy 60Coγ射线的照射,随机分成3组: 组1为只接... 目的: 研究在异基因骨髓细胞移植中葡萄球菌肠毒素B(SEB)诱导的耐受强度和细胞学特征.方法: 选用C57BL/J小鼠作为受体,BALB/c小鼠作为供体.所有受体小鼠在接受6×107骨髓细胞前均接受6.0Gy 60Coγ射线的照射,随机分成3组: 组1为只接受6.0Gy 60Coγ射线照射的对照组(照射对照组,RI);组2为照射后注射生理盐水(移植对照组,Tran.); 组3为照射后注射60 μg SEB(SEB组).180 d后由组2和组3实验鼠获得两组C57BL/L-BALB/c嵌合体小鼠.用流式细胞术分析移植后30~180d受体小鼠体内CD4+ T、 CD8+ T、 CD3+/NK1.1+ NKT淋巴细胞亚群的数量和MHC H-2Kb、 H-2Kd抗原表达的百分率,用MLR方法测定嵌合体小鼠淋巴细胞对ConA和异源性抗原的反应性.结果: (1)接受大剂量骨髓细胞移植后,注射SEB和注射生理盐水的两组小鼠均可存活180 d以上,SEB组小鼠呈现出BALB/c供体小鼠的颜色特征(白色);Tran.组小鼠呈现出其灰白色.(2)SEB组嵌合体小鼠对ConA的反应性明显低于RI组和Tran.组;对异源性抗原的应答高于Tran.组.(3)SEB组小鼠外周血中CD4+ T细胞的数量在移植后30~60 d明显下降,随后增加; CD8+T细胞的数量不变.CD3+/NK1.1+ NKT细胞的数量,从接受移植后30 d开始增加,随着时间的延长而递增,到180d达到5.71%.存活180 d的嵌合体小鼠,体内供体小鼠特有的MHC H-2Kd抗原的表达率高达80.95%,自体MHC H-2Kb抗原表达的百分率只占1.45%.(4)与SEB组相反,Tran.组小鼠CD8+ T细胞的数量持续下降; CD3+/NK1.1+NKT细胞的数量的增加只在移植后180 d上升达到5.07%.结论: 在异基因骨髓细胞移植中,SEB诱导的耐受性比单纯骨髓移植诱导的耐受性强.SEB诱导的耐受性与移植早期特异性CD4+ T细胞数量的减少和NKT细胞数的持续增加有关.反应性的降低表现为T细胞对ConA反应性的下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抗原 免疫耐受 NKT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