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7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结核病临床检验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指标体系构建
1
作者 柳芳超 张迪 +6 位作者 弭凤玲 李自慧 黄海荣 潘丽萍 时广利 姜广路 潘军华 《中国防痨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569-576,共8页
目的:构建结核病临床检验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指标体系。方法:在课题组前期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与检查督导工作经验基础上,通过文献研究集中收集国内实验室生物安全标准,包括《WS 233—2017病原微生物实验室生物安全通用准则》《CNAS—CL0... 目的:构建结核病临床检验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指标体系。方法:在课题组前期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与检查督导工作经验基础上,通过文献研究集中收集国内实验室生物安全标准,包括《WS 233—2017病原微生物实验室生物安全通用准则》《CNAS—CL05—2009实验室生物安全认可准则》《GB 19489—2008实验室生物安全通用要求》等,经课题组内部讨论初步筛选结核病临床检验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候选指标池并搭建体系框架,据此进行两轮外部专家咨询,根据专家对每一个指标的纳入排除情况以及重要性评分,确定指标体系内容,并运用层次分析法计算各个指标的权重系数,形成结核病临床检验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三级评价指标体系。结果:第一轮、第二轮分别收集专家咨询表15份和14份,咨询表回收率分别为100.0%、93.3%,第一轮主要针对指标体系结构进行删改,第二轮则进行指标重要性评分,第二轮咨询专家权威系数为0.76,咨询结果可靠。两轮调查各层级指标的协调系数均>0.1,经Kendall’s W一致性检验,除一级指标外,P值均<0.05,专家意见一致性较好。最终形成一套可操作的结核病临床检验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指标体系,包含5个一级指标、13个二级指标和44个三级指标。结论:依据科学理论构建了结核病临床检验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指标体系,可用于评价结核病临床检验实验室的生物安全管理水平,也可指导实验室通过定期自查提高管理效率,为医疗机构管理者制定管理制度与政策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核 实验室感染 安全管理 模型 组织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8~65岁人群重组结核杆菌融合蛋白皮肤试验应用剂量及在3~17岁和66~75岁人群中的安全性:一项随机、盲法、阳性对照Ⅱ期临床试验
2
作者 王敬 王庆枫 +5 位作者 荆玮 王宇津 王雪钰 黄海荣 初乃惠 聂文娟 《中国防痨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840-845,共6页
背景:结核菌素皮肤试验使用结核菌素纯蛋白衍生物,广泛用于结核病筛查,但结核菌素皮肤试验无法明确区分结核分枝杆菌潜伏感染、卡介苗免疫和活动性结核病。因此,需要开发更准确的结核病诊断方法。重组结核杆菌融合蛋白由结核分枝杆菌标... 背景:结核菌素皮肤试验使用结核菌素纯蛋白衍生物,广泛用于结核病筛查,但结核菌素皮肤试验无法明确区分结核分枝杆菌潜伏感染、卡介苗免疫和活动性结核病。因此,需要开发更准确的结核病诊断方法。重组结核杆菌融合蛋白由结核分枝杆菌标准株H37Rv的早期分泌靶抗原6(ESAT-6)和培养滤液蛋白10(CFP-10)蛋白组成,具有诊断结核分枝杆菌潜伏感染、结核病和卡介苗接种后状态的作用。方法:研究分两个阶段进行,第一阶段采用随机、盲法、同类制品对照的同体双臂皮试设计,比较不同剂量组重组结核杆菌融合蛋白、对照试剂在18~65岁结核病患者中的敏感度及健康受试者、非结核性肺部疾病患者中的特异度;计算不同剂量组重组结核杆菌融合蛋白的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曲线)及曲线下面积(AUC),评价试验药物的最佳诊断试验分界值;分别评价重组结核杆菌融合蛋白、对照试剂及γ干扰素释放试验3种检测试剂的一致率,同时评价重组结核杆菌融合蛋白的安全性。第二阶段采用开放性、单臂研究设计,受试者单臂给药,评价重组结核杆菌融合蛋白在3~17岁和66~75岁人群中应用的安全性。讨论:本研究旨在对重组结核杆菌融合蛋白用于结核分枝杆菌潜伏感染和结核病诊断的评估和用药安全性评价,期望通过临床研究,将基于重组结核杆菌融合蛋白的结核病诊断技术手段推广到更广泛的人群和临床应用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核 重组融合蛋白质类 临床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涂片阳性/Xpert阴性结果早期预测临床标本中存在非结核分枝杆菌的可靠性 被引量:1
3
作者 赵悦 王昊然 +3 位作者 程美锦 王伟 梁瑞霞 黄海荣 《中国防痨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61-65,共5页
目的:评估涂片阳性/Xpert阴性结果用于早期预测临床标本中存在非结核分枝杆菌(non-tuberculous mycobacteria,NTM)的可靠性。方法:回顾性分析河南省胸科医院2019年1月至2024年4月新发肺部疾病就诊且涂片显微镜检查报告阳性结果的患者和... 目的:评估涂片阳性/Xpert阴性结果用于早期预测临床标本中存在非结核分枝杆菌(non-tuberculous mycobacteria,NTM)的可靠性。方法:回顾性分析河南省胸科医院2019年1月至2024年4月新发肺部疾病就诊且涂片显微镜检查报告阳性结果的患者和分离培养鉴定出NTM的患者的实验室检查资料。分析涂片阳性/Xpert阴性结果作为患者分离鉴定出NTM预测指标的准确性。对研究期间培养鉴定为NTM的患者,分析其获得涂片阳性/Xpert阴性结果的比例,了解此预测指标的敏感度;分析涂片阳性的结核病患者中出现Xpert检测阴性结果的比例,了解预测指标的特异度。结果:在纳入的涂片阳性患者中,8.22%(202/2458)的患者同期开展的Xpert检测结果为阴性。在148例涂片阳性/Xpert阴性结果且具有同期培养鉴定结果的患者中,138例(93.24%)培养鉴定出NTM,表明涂片阳性/Xpert阴性结果早期预测临床标本中存在NTM具有良好的准确性。增加γ-干扰素释放试验阴性结果的附加条件后,预测的准确性达到100.00%(73/73),但预测敏感度大幅降低(37.61%,44/117)。在分离鉴定为NTM病的患者中,涂片阳性/Xpert阴性结果预测NTM存在的敏感度为39.78%(109/274),而在涂阳结核病患者中,该指标的特异度为99.56%(2256/2266)。结论:在疑似结核病患者中,涂片阳性/Xpert阴性结果是一项早期、可靠的NTM分离预测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典型性细菌 分枝杆菌属 诊断 鉴别 预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初治重症肺结核患者早期危险因素分析及预测模型的构建
4
作者 薛玉 郭树彬 +7 位作者 雷轩 张静 李文胜 刘岩 李欢 刘志峰 王伟 文力 《中国防痨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1038-1043,共6页
目的:探索初治重症肺结核患者的流行病学特点,分析发生重症的危险因素,为临床早期识别初治重症肺结核患者并改善预后提供依据。方法:选取2024年1—6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胸科医院收治的217例初治肺结核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重症肺结... 目的:探索初治重症肺结核患者的流行病学特点,分析发生重症的危险因素,为临床早期识别初治重症肺结核患者并改善预后提供依据。方法:选取2024年1—6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胸科医院收治的217例初治肺结核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重症肺结核诊断标准分为初治重症组(107例)和初治非重症组(110例)。收集研究对象一般人口学信息、基础疾病、实验室检查结果、细菌学检测结果等资料。比较两组间各项指标的差异,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初次诊断尚未开始治疗即发生重症肺结核的危险因素,并建立风险预测模型,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 operator characteristic,ROC)曲线,分析此模型对初治重症肺结核患者的预测价值。结果: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心率、白蛋白、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血钠、呼吸窘迫为初治肺结核患者发生重症的独立影响因素。心率增快(OR=1.205,95%CI:1.010~1.436)、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增加(OR=2.247,95%CI:1.133~4.455)和发生呼吸窘迫(OR=26.899,95%CI:1.713~289.780),肺结核患者出现重症的风险增加;白蛋白水平升高(OR=0.487,95%CI:0.270~0.876)和血钠水平升高(OR=0.489,95%CI:0.257~0.928),肺结核患者出现重症的风险降低。ROC曲线分析显示,5种因素联合检测时曲线下面积为0.995,预测初治重症肺结核患者的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96.2%和98.2%。结论:心率、呼吸窘迫、白蛋白、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血钠为初治肺结核患者发生重症的影响因素,且五者联合对初治重症肺结核患者的早期筛查和预防具有良好的预测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危重病 结核 因素分析 统计学 模型 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江苏省结核病示范区结核病患者健康素养调查及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2
5
作者 何楚 吴兆军 +3 位作者 彭红 钱姣 姜洁 翟祥军 《中国防痨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90-198,共9页
目的:了解江苏省结核病示范区结核病患者健康素养水平并分析相关的影响因素,为开展结核病相关健康素养促进工作提供参考。方法:于2020年7月3-24日期间采用《2020年全国居民健康素养监测调查问卷(结核)》,对江苏省结核病示范区(丹阳市、... 目的:了解江苏省结核病示范区结核病患者健康素养水平并分析相关的影响因素,为开展结核病相关健康素养促进工作提供参考。方法:于2020年7月3-24日期间采用《2020年全国居民健康素养监测调查问卷(结核)》,对江苏省结核病示范区(丹阳市、泰兴市和张家港市)的988例结核病患者进行问卷调查,发放问卷988份,有效回收988份。通过分析结核病患者3个方面健康素养(基本健康知识和理念素养、健康生活方式与行为素养和基本技能素养)和6类健康问题健康素养(科学健康观素养、传染病防治素养、慢性病防治素养、安全与急救素养、基本医疗素养和健康信息素养)的具备情况作为指标描述结核病患者健康素养水平。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结核病患者健康素养的影响因素。结果:示范区具备健康素养的患者占36.2%(358/988),具备3个方面健康素养的患者占比由高到低依次为基本健康知识和理念素养[47.5%(469/988)]、健康生活方式与行为素养[40.9%(404/988)]、基本技能素养[33.4%(330/988)];具备6类健康问题素养的患者占比由高至低依次为安全与急救素养[65.9%(651/988)]、科学健康观素养[62.2%(615/988)]、健康信息素养[49.5%(489/988)]、慢性病防治素养[44.2%(437/988)]、基本医疗素养[34.2%(338/988)]、传染病防治素养[28.5%(282/988)]。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以15~44岁为参照,45~64岁(OR=0.527,95%CI:0.371~0.748)和65岁及以上(OR=0.406,95%CI=0.268~0.615)具备健康素养的患者占比较低;以丹阳为参照,泰兴(OR=1.612,95%CI:1.127~2.306)和张家港(OR=1.539,95%CI:1.080~2.195)具备健康素养的患者占比较高;以小学及以下为参照,初中、高中/职高/中专(OR=2.872,95%CI:1.909~4.320)和大专、本科及以上(OR=8.050,95%CI:4.502~14.395)的患者具备健康素养的占比较高。结论:江苏省结核病示范区结核病患者总体健康素养水平较高,但传染病防控素养水平较低。对45岁及以上中老年、低文化水平结核病患者需加强健康促进与健康教育工作,尤其是加强传染病防治方面的健康教育宣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核 健康素养 问卷调查 因素分析 统计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CT图像的肺结核病灶治愈状态判定深度学习模型的建立 被引量:5
6
作者 秦李祎 吕平欣 +8 位作者 郭琳 钱令军 肖谦 杨阳 尚园园 贾俊楠 初乃惠 刘远明 李卫民 《中国防痨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272-278,共7页
目的:基于CT影像构建深度学习模型判定肺结核病灶的活动性。方法:回顾性纳入2018年12月至2020年12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胸科医院就诊的具有治疗前、中和后时间点的CT影像资料的肺结核治愈患者(102例),按照8∶2的比例将病灶随机分为训... 目的:基于CT影像构建深度学习模型判定肺结核病灶的活动性。方法:回顾性纳入2018年12月至2020年12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胸科医院就诊的具有治疗前、中和后时间点的CT影像资料的肺结核治愈患者(102例),按照8∶2的比例将病灶随机分为训练集和测试集。另外,于2021年10月至2022年12月在同一家医院前瞻性纳入肺结核治愈患者(72例),在治疗前、中和后时间点纳入CT资料作为独立验证集。通过迁移学习方式进行深度学习模型构建;采用掩膜区域卷积神经网络(Mask R-CNN)架构实现病灶自动分割及活动性判定。基于三维病灶标签进行模型训练,通过计算测试集受试者工作特性(ROC)曲线下面积(AUC)、敏感度、特异度,并与独立验证集比较,评估模型对肺结核病灶活动性的判定效能。结果:回顾性队列共纳入符合标准的肺结核治愈患者102例,共收集到770份CT影像资料;332个病灶为活动性,464个病灶为非活动性。前瞻性队列纳入肺结核治愈患者72例,共收集到540份CT影像资料。基于迁移学习的Mask R-CNN深度学习模型计算,测试集的AUC为87.5%,敏感度为85.7%,特异度为78.6%;独立验证集的AUC为79.9%,敏感度为78.7%,特异度为75.0%。结论:基于迁移学习的Mask R-CNN深度学习模型在小样本量肺结核病灶活动性预测中展现出一定潜力,可以为快速、自动的临床决策提供科学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核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模型 结构 人工智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技术检测利福平耐药预测耐多药结核病的可靠性分析 被引量:1
7
作者 薛毅 梁倩 +2 位作者 齐浩然 梁瑞霞 黄海荣 《中国防痨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892-896,共5页
目的:分析不同技术检测利福平耐药(RR)预测耐多药(MDR)结核病的可靠性。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从河南省胸科医院“医院信息管理系统”中搜集2021年7月至2022年11月收治的130例开展过MassARRAY核酸质谱技术检测结核分枝杆菌耐药性项目... 目的:分析不同技术检测利福平耐药(RR)预测耐多药(MDR)结核病的可靠性。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从河南省胸科医院“医院信息管理系统”中搜集2021年7月至2022年11月收治的130例开展过MassARRAY核酸质谱技术检测结核分枝杆菌耐药性项目,并获得结核分枝杆菌核酸阳性结果及药物敏感性试验(简称“药敏试验”)数据的结核病患者实验室相关数据,追踪所有患者同期开展的GeneXpert MTB/RIF(简称“Xpert”)和表型药敏试验(pDST)检测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在130例MassARRAY检测阳性的结核病患者中,37例(28.46%)报告为RR;102例Xpert检测阳性患者中,38例(37.25%)诊断为RR;48例培养阳性后行pDST的患者中,22例(45.83%)检出RR。在MassARRAY检出RR患者中,MassARRAY和pDST诊断的MDR占比分别为83.78%(31/37)和90.48%(19/21);在Xpert检出RR患者中,MassARRAY和pDST诊断的MDR占比分别为73.68%(28/38)和76.00%(19/25);在pDST检出RR患者中,MassARRAY和pDST诊断的MDR占比分别为90.91%(20/22)和95.23%(20/21);在MassARRAY和Xpert同时诊断RR患者中,MassARRAY和pDST诊断的MDR占比分别为88.89%(24/27)和88.89%(16/18);在MassARRAY或Xpert任一检出RR患者中,MassARRAY和pDST诊断的MDR占比分别为72.92%(35/48)和75.00%(21/28)。结论:不同方法检出RR作为预测MDR的标志具有良好的可靠性,但可靠程度与RR诊断技术的准确性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利福平 抗药性 结核 抗多种药物性 评价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七氟烷对结核分枝杆菌体外抑菌效果的评价
8
作者 张超 于霞 +2 位作者 黄海荣 刘伟 刘涛 《中国防痨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58-163,共6页
目的:探究临床常用镇静、镇痛和肌肉松弛剂对结核分枝杆菌(Mycobacterium tuberculosis,MTB)的体外抑菌活性。方法:检测5种临床常用镇静剂(包括吸入用的七氟烷和静脉用的丙泊酚)、镇痛剂地佐辛和肌肉松弛剂(罗库溴铵和阿曲库铵)对MTB标... 目的:探究临床常用镇静、镇痛和肌肉松弛剂对结核分枝杆菌(Mycobacterium tuberculosis,MTB)的体外抑菌活性。方法:检测5种临床常用镇静剂(包括吸入用的七氟烷和静脉用的丙泊酚)、镇痛剂地佐辛和肌肉松弛剂(罗库溴铵和阿曲库铵)对MTB标准株H37Rv的最低抑菌浓度(minimal inhibit concentration,MIC)。对具有较好体外抑菌活性的七氟烷通过菌落形成单位(CFU)计数方法观察不同浓度处理后MTB的菌落数量变化。制备痰菌悬液模拟痰液环境,观察七氟烷在4 h内的抗结核活性;使用人单核细胞白血病细胞(THP-1)验证4 h内七氟烷的细胞毒性。结果:丙泊酚、地佐辛、罗库溴铵和阿曲库铵对MTB均无明显的体外抑菌活性,仅七氟烷在体外对H37Rv有抑菌效果,MIC值为1.25%。进一步发现,3%、6%、9%浓度七氟烷处理8 h MTB的菌落计数(log10CFU)分别为3.086±0.196、4.165±0.083和4.162±0.100,均明显低于对照组(4.489±0.08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7.630,P=0.003);9%七氟烷处理48 h MTB的菌落计数(log10CFU)为3.000±0.000,明显低于对照组的5.077±0.19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313.300,P<0.001)。在痰菌悬液中,用9%七氟烷处理2 h和4 h可产生明显的抗MTB活性,MTB菌落计数(log10CFU)分别为5.846±0.384和5.947±0.280,均明显低于对照组[MTB菌落计数(log10CFU)分别为6.264±0.150和6.331±0.162],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值分别为4.173和6.091,P值分别为0.025和0.006)。并且CCK-8实验发现,0~9%浓度七氟烷处理THP-1细胞4 h内均可维持细胞存活率在(81.033±3.190)%以上。结论:七氟烷具有良好的体外抗MTB活性,在模拟痰液环境中保持短时间杀菌的效果,且安全性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枝杆菌 结核 微生物敏感性试验 催眠药和镇静药 体外研究 七氟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iRNA-451a参与血行播散性肺结核发病机制的初步研究
9
作者 赵玲娟 刘浩然 +1 位作者 聂文娟 王伟 《中国防痨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623-628,共6页
目的:初步探讨miRNA-451a参与血行播散性肺结核的发病机制。方法:(1)采用前瞻性研究方法,连续纳入2018年12月至2019年12月就诊于北京胸科医院并接受治疗的继发性肺结核患者56例、血行播散性肺结核(hematogenous disseminated pulmonary ... 目的:初步探讨miRNA-451a参与血行播散性肺结核的发病机制。方法:(1)采用前瞻性研究方法,连续纳入2018年12月至2019年12月就诊于北京胸科医院并接受治疗的继发性肺结核患者56例、血行播散性肺结核(hematogenous disseminated pulmonary tuberculosis,HDPTB)患者24例作为病例组;健康对照组17名均来自本院体检合格者。收集所有研究对象静脉血样本,以及社会人口学信息和临床信息。应用qRT-PCR技术分析外周血中miRNA-451a及其靶基因巨噬细胞迁移抑制因子(macrophage migration inhibitory factor,MIF)的表达水平。(2)培养并分化人急性单核白血病细胞(THP-1),应用细胞转染技术构建miRNA-451a过表达细胞模型,使用MTB标准株H37Rv进行细胞感染,通过qRT-PCR验证基因表达水平,蛋白免疫印迹法验证MIF蛋白表达水平。通过菌落形成单位(colony forming units,CFU)计数检测巨噬细胞对MTB的清除能力。结果:(1)继发性肺结核组、HDPTB组和健康对照组中miRNA-451a的相对表达量分别为24.177(5.150,46.066)、81.742(29.003,117.388)、77.762(54.422,134.6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H=19.040,P<0.001);MIF在三组中的相对表达量分别为0.306(0.168,0.795)、0.189(0.073,0.443)、0.025(0.012,0.08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H=35.967,P<0.001)。(2)在miRNA-451a过表达的THP-1细胞模型中MIF相对表达水平(0.442±0.019)明显低于阴性对照组(1.477±0.19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9.384,P<0.001);在H37Rv感染细胞24 h后,miRNA-451a过表达巨噬细胞组的总细胞内细菌存活率(42.55%,40/94)明显高于阴性对照组(7.24%,21/29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6.247,P<0.001)。结论:miRNA-451a通过调节MIF的表达水平进而影响巨噬细胞内结核分枝杆菌的存活情况,参与到HDPTB的发病机制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核 微RNAS 巨噬细胞游走抑制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环介导等温扩增法检测临床标本中结核分枝杆菌的系统评价 被引量:13
10
作者 于霞 马异峰 +3 位作者 付育红 刘冠 王晓波 黄海荣 《中国防痨杂志》 CAS 2014年第4期260-266,共7页
目的采用Meta分析的方法评价环介导等温扩增法(LAMP)检测临床标本中结核分枝杆菌的准确性。方法通过检索PubMed、Embase、WebofScience、CochraneLibrary、CNKI、万方、维普数据库广泛收集文献,根据QUADAS质量评价标准评价纳入文献... 目的采用Meta分析的方法评价环介导等温扩增法(LAMP)检测临床标本中结核分枝杆菌的准确性。方法通过检索PubMed、Embase、WebofScience、CochraneLibrary、CNKI、万方、维普数据库广泛收集文献,根据QUADAS质量评价标准评价纳入文献的质量,最终纳入16篇相关文献,共计18项研究。应用Meta—Disc软件对环介导等温扩增法检测临床标本中结核分枝杆菌的敏感度、特异度、诊断比值比进行合并分析,对纳入的研究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对纳入的研究进行异质性检验,采用Meta回归分析异质性的来源。Meta回归会生成相对诊断比值比(relativediagnosticoddsratios,RDOR)。当RDOR〉1.0,表明某个研究特征比没有这个特征的诊断准确性要高。结果最终纳入16篇文献,共计18项研究综合分析所有数据,合并敏感度为0.91(95%CI:0.90~0.93);合并特异度为0.97(95%CI:0.96~0.97);合并诊断比值比为283.02(95%CI:157.37~509.00);受试者工作曲线曲线下面积为0.9829。研究间异质性来源与结果判断相关,紫外灯判读试验的精确性比肉眼判读试验的精确性高5.66倍(RDOR--5.66,95%CI:1.32-24.22,P=0.0225)。结论对纳入的研究分析证实,环介导等温扩增法检测临床标本中的结核分枝杆菌的敏感度和特异度很高,表明该方法在结核病的快速诊断方面具有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枝杆菌 结核 核酸扩增技术 敏感性与特异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17株结核分枝杆菌临床分离株对注射用抗结核药物耐药水平的研究 被引量:4
11
作者 宋艳华 马丽萍 +2 位作者 陆宇 付育红 高孟秋 《中国防痨杂志》 CAS 2015年第4期371-376,共6页
目的 对临床Mtb菌株进行链霉素(Sm)、卡那霉素(Km)、阿米卡星(Am)、卷曲霉素(Cm)的药物敏感性试验(简称“药敏试验”),了解其耐药程度和交叉耐药水平。 方法 采用微孔板Alamar blue试验(microplate Alamar Blue assay,MAB... 目的 对临床Mtb菌株进行链霉素(Sm)、卡那霉素(Km)、阿米卡星(Am)、卷曲霉素(Cm)的药物敏感性试验(简称“药敏试验”),了解其耐药程度和交叉耐药水平。 方法 采用微孔板Alamar blue试验(microplate Alamar Blue assay,MABA),检测117株Mtb临床分离菌株的Sm、Km、Am和Cm的体外最低抑菌浓度(MIC)值。Sm、Km、Am、Cm的临界浓度分别为2、4、1、2.5 μg/ml。将Sm、Km、Am 的MIC值大于临界浓度≤16 μg/ml、32~64 μg/ml、〉64 μg/ml分别为低度耐药、中度耐药、高度耐药;Cm的MIC值大于临界浓度≤20 μg/ml、40~80 μg/ml、〉80 μg/ml分别为低度耐药、中度耐药、高度耐药。 结果 117株临床分离株中,83株耐Sm,其中63株(75.9%)为高度耐药,18株(21.7%)为低度耐药,2株(2.4%)中度耐药;23株耐Km和19株耐Am的耐药株中分别有78.3%(18/23)和94.7%(18/19)高度耐药,其余分别为两药的低度耐药菌株,未发现中度耐Km或Am的菌株;14株Cm耐药株的MIC值都在5~20 μg/ml,未发现高度耐药株。83株Sm耐药的菌株中有27.7%(23/83)和22.9%(19/83)分别对Km和Am耐药,71.1%(59/83)对Am和Km均敏感。Km耐药株和Am耐药株中分别有78.3%(18/23)和94.7%(18/19)同时耐Km和Am(χ^2=1.157,P〉0.05),且对Km和Am均高度耐药;5株对Km低度耐药,但对Am敏感。Am耐药株和Cm耐药株中,分别有68.4%(13/19)和92.9%(13/14)同时耐Am和Cm。结论 耐Sm或Km或Am的Mtb临床分离株绝大多数为高度耐药,耐Cm的Mtb临床分离株以低度耐药为主;绝大多数的Sm高度耐药株仍对Am、Km敏感;高度耐Am或Km的菌株互为为完全交叉耐药,Km低度耐药的菌株对Am敏感;Am高度耐药株多数对Cm为低度耐药,绝大多数Cm耐药株对Am高度耐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核分枝杆菌 抗结核药 抗药性 细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北京基因型结核分枝杆菌感染THP-1细胞系表达谱的研究 被引量:2
12
作者 李卫民 黄海荣 +7 位作者 高峰 刘毅 范伟兴 戴广明 姜广路 宋小运 赵立平 付玉红 《首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346-351,共6页
目的通过分析不同结核分枝杆菌感染巨噬细胞后表达谱的改变,探讨结核病(tuberculosis,TB),尤其是北京基因型结核分枝杆菌(Mycobacterium tuberculosis M.tb)感染的结核病免疫发病机制。方法具有IS6110 DNARFLP和Spoligotyping基因分型... 目的通过分析不同结核分枝杆菌感染巨噬细胞后表达谱的改变,探讨结核病(tuberculosis,TB),尤其是北京基因型结核分枝杆菌(Mycobacterium tuberculosis M.tb)感染的结核病免疫发病机制。方法具有IS6110 DNARFLP和Spoligotyping基因分型结果的265株北京基因型结核分枝杆菌(简称M.tb Beijing genotype)鉴定自2000年中国结核病流行病学抽样调查(简称2000年流调),采用平均连锁方法计算北京基因型结核分枝杆菌中心菌。结核分枝杆菌(M.tb H37Rv)、牛分枝杆菌(M.bovis)标准菌株和M.tb Beijing genotype感染THP-1细胞,采用基因芯片分析其表达谱的改变。结果输入MAS系统,行进一步的分析。结果依据计算原则,相似系数最大为0.514,其对应菌株为结核分枝杆菌北京基因型中心菌株。分枝杆菌感染THP-1细胞后相应的芯片结果具有可靠性和可分析性。M.tb H37Rv、M.bovis、M.tb Beijing genotype感染THP-1细胞的共同表达293个基因。共同表达基因的GO和pathway分析,发现一些不为人特别关注,但对结核免疫有一定作用的信号通路,例如B细胞受体信号通路。M.tb H37Rv、M.tb Beijing genotype感染THP-1细胞差异表达基因包括:tnf,tnfrsf9,pim-1,icam-1和cd48。结论 2000年结核病流调以中国人口为整体,采用分层整群随机抽样。因此获得的M.tb Beijing genotype中心菌株具有中国代表性。293个基因可作为筛选用于菌阴结核病诊断的候选靶标。对这些差异表达基因涉及的信号通路,例如:JAK-STAT信号通路和自然杀伤细胞介导的细胞毒性以及TNF的深入分析,将对理解M.tb Beijing genotype免疫毒性特征有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核分枝杆菌 北京基因型 基因芯片 表达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色氨酸-犬尿氨酸代谢中间产物对结核病患者T细胞免疫的影响 被引量:1
13
作者 张荧 朱慧 +4 位作者 梁倩 赵立平 黄海荣 黄娟 孙照刚 《中国防痨杂志》 CAS 2015年第4期333-338,共6页
目的 明确结核病患者T细胞亚群的失衡状况,以期发现色氨酸(TRP)-犬尿氨酸(KYN)代谢中间产物对T细胞亚群的影响,以解释结核病患者T细胞亚群发生变化的可能机制。 方法 结核病患者来源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胸科医院2012年9月至201... 目的 明确结核病患者T细胞亚群的失衡状况,以期发现色氨酸(TRP)-犬尿氨酸(KYN)代谢中间产物对T细胞亚群的影响,以解释结核病患者T细胞亚群发生变化的可能机制。 方法 结核病患者来源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胸科医院2012年9月至2012年12月期间,经细菌学、病理学和影像学检查明确诊断为肺结核的患者,无合并糖尿病等其他合并疾病,共104例,经数字表法随机抽样选取45例作为试验组;健康对照患者来源于同期北京市昌平区结核病防治所的健康体检志愿者,共100名,经数字表法随机选取其中39名作为健康对照组。采用流式细胞分析方法检测试验组和健康对照组的血细胞中调节性T细胞(Treg细胞)和T辅助细胞17(Th17)的水平;进一步通过体外添加TRP及其代谢中间产物KYN和喹啉酸(QA)来刺激CD4^+和CD8^+ T淋巴细胞,观察其对细胞凋亡的影响,分析TRP及其代谢中间产物对T细胞分化的影响。采用SPSS 17.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流式细胞分析结果所获数据符合方差齐性和正态分布,以“x±s”表示,采用t检验进行统计学分析,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果 与健康对照组[(0.41±0.26)%]相比,试验组的Treg细胞的比率[(1.49±0.82)%]显著上升(t=33.64,P=0.000),而Th17的比率[健康对照组(0.73±0.43)%、试验组(1.04±0.72)%]虽有所上升,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44.46,P=0.071)。体外细胞刺激试验发现:高浓度的KYN(2.0 mmol/L)对CD4^+ T淋巴细胞[健康对照组(8.40±3.28)%、试验组(30.07±7.37)%;t=7.49,P=0.000]和CD8^+ T淋巴细胞[健康对照组(15.31±1.88)%、试验组(26.36±1.09)%;t=4.89,P=0.003]具有明显的诱导凋亡作用。对CD4^+ T淋巴细胞而言,添加高浓度的TRP(2.0 mmol/L)和 QA(2.0 mmol/L)后,试验组TRP和 QA的细胞凋亡比率分别为(6.66±0.96)%和(6.85±0.43)%,与健康对照组(8.40±3.28)%和(8.40±3.28)%相比略有减少,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6.42,P=0.189;t=8.21,P=0.107);对CD8^+ T淋巴细胞而言,添加高浓度的TRP(2.0 mmol/L)和QA(2.0 mmol/L)后试验组的细胞凋亡比率分别为(16.48±4.75)%和(17.18±2.07)%,与健康对照组(15.31±1.88)%和(15.31±1.88)%相比,凋亡比率略有增加,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RP:t=7.41,P=0.238;QA:t=8.02,P=0.121)。 结论 Treg细胞的含量在结核病患者中有明显的升高。TRP-KYN途径代谢中间产物KYN能够影响CD4^+ T和CD8^+ T淋巴细胞凋亡,推测通过这种细胞凋亡的途径促进了T细胞分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核/免疫学 T淋巴细胞亚群 色氨酸 犬尿氨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肺结核患者治愈后肺内残留的非活动性结核病灶的CT特征研究 被引量:3
14
作者 秦李祎 吕岩 +4 位作者 杨阳 贾俊楠 霍凤敏 李卫民 吕平欣 《中国防痨杂志》 CAS CSCD 2022年第4期336-342,共7页
目的:探讨肺结核治愈后肺内残留的稳定的非活动性结核病灶的分布、CT特点及其在长时间无医疗干预情况下的演化情况。方法:采用回顾性队列分析的方法,搜集2017年5月至2020年7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胸科医院符合入组标准的100例患者的两... 目的:探讨肺结核治愈后肺内残留的稳定的非活动性结核病灶的分布、CT特点及其在长时间无医疗干预情况下的演化情况。方法:采用回顾性队列分析的方法,搜集2017年5月至2020年7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胸科医院符合入组标准的100例患者的两次随访CT资料,对两次资料中肺内非活动性病灶的分布、CT形态和特点,以及两次CT中的病灶演化特点进行归纳和分析。结果:100例肺结核治愈患者最常见的肺内非活动性病灶征象为索条(88.0%)、结节(67.0%)和斑片(63.0%)。人均可检出结节病灶6.5(1.0,8.3)个、斑片病灶1.6(1.0,2.0)个。可见钙化表现、与胸膜粘连、边缘存在索条的结节、斑片及条片病灶发生率分别为92.6%(403/435)、52.9%(54/102)及81.0%(17/21),72.2%(314/435)、93.1%(95/102)及100.0%(21/21),76.6%(333/435)、96.1%(98/102)及100.0%(21/21)。结节、斑片、条片病灶在随访前后两次的检查中横断最大径[6.97(5.44,10.47)mm和6.72(4.87,9.67)mm,18.30(10.67,30.46)mm和16.00(9.59,30.76)mm,42.30(21.63,74.90)mm和41.75(18.75,73.37)mm]和病灶体积[18.03(14.86,77.89)mm^(3)和16.10(14.02,55.04)mm^(3),201.57(61.02,633.55)mm^(3)和144.29(58.68,612.75)mm^(3),3224.00(410.50,5265.00)mm^(3)和3138.25(302.08,3865.50)mm^(3)]均显著减少(Z=-10.289,P<0.001;Z=-3.658,P<0.001;Z=-2.312,P=0.021;Z=-7.524,P<0.001;Z=-3.334,P=0.001;Z=-2.194,P=0.028),且结节和斑片的病灶CT均值[157.01(126.24,236.77)HU和211.22(144.96,342.05)HU,19.79(17.22,45.89)HU和31.15(16.16,64.08)HU]显著增加(Z=-10.342,P<0.001;Z=-4.094,P<0.001)。结论:肺结核治愈患者最常见的肺内非活动性病灶征象为索条、结节和斑片,且多数表现出钙化、与胸膜粘连、边缘存在索条不光整。非完全钙化和纤维化病灶在治疗停药后的随访中表现为体积进行性病灶缩小、密度增加的变化趋势,这种变化对于判断肺内病灶活动性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核 预后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世界卫生组织《应用新一代靶向测序技术检测耐药结核病:快速通告,2023》解读 被引量:11
15
作者 黄海荣 《中国防痨杂志》 CAS CSCD 2023年第10期921-924,共4页
世界卫生组织近期发布了《应用新一代靶向测序技术检测耐药结核病:快速通告,2023》,目的是向全球及时分享关于新一代靶向测序技术在耐药结核病应用情况的重要数据,以及据此形成的主要观点,从而推动该技术的合理应用和推广。本文对该通... 世界卫生组织近期发布了《应用新一代靶向测序技术检测耐药结核病:快速通告,2023》,目的是向全球及时分享关于新一代靶向测序技术在耐药结核病应用情况的重要数据,以及据此形成的主要观点,从而推动该技术的合理应用和推广。本文对该通告中的重要数据和观点进行了解读,以便读者了解新一代靶向测序技术对耐药结核病诊断的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枝杆菌 结核 抗药性 细菌 诊断技术和方法 基因 细菌 总结性报告(主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举措并举提高结核病诊疗水平 被引量:8
16
作者 黄海荣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660-663,共4页
结核病仍然是威胁我国公民健康的公共卫生问题。近年来,我国结核病在公共卫生、临床诊疗和基础研究等领域,都取得了长足的进步,极大地促进了结核病诊疗水平的提高。本文对多项与临床密切相关的研究工作进行了述评,尤其是对每项研究可为... 结核病仍然是威胁我国公民健康的公共卫生问题。近年来,我国结核病在公共卫生、临床诊疗和基础研究等领域,都取得了长足的进步,极大地促进了结核病诊疗水平的提高。本文对多项与临床密切相关的研究工作进行了述评,尤其是对每项研究可为临床诊疗提供的参考价值做了重点描述。相信不同领域的点点滴滴的进步,必将深化对结核菌和结核病的认知,全方位地提升结核病防控、患者管理、患者诊疗等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核病 耐药 结核分枝杆菌 潜伏感染 非结核分枝杆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Xpert MTB/RIF Ultra检测脑脊液对结核性脑膜炎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9
17
作者 黄麦玲 孙晴 +6 位作者 王桂荣 李文胜 杜亚东 蔡宝云 黄海荣 李琦 初乃惠 《中国防痨杂志》 CAS CSCD 2021年第7期670-676,共7页
目的评估超敏结核分枝杆菌和利福平耐药基因(Xpert MTB/RIF Ultra,简称"Xpert Ultra")检测脑脊液(cerebral spinal fluid,CSF)对结核性脑膜炎(tuberculous meningitis,TBM)的诊断价值。方法连续纳入2017年1月至2018年12月首... 目的评估超敏结核分枝杆菌和利福平耐药基因(Xpert MTB/RIF Ultra,简称"Xpert Ultra")检测脑脊液(cerebral spinal fluid,CSF)对结核性脑膜炎(tuberculous meningitis,TBM)的诊断价值。方法连续纳入2017年1月至2018年12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胸科医院就诊的疑似TBM患者189例,依据入组标准最终纳入151例,其中临床诊断TBM患者106例(包括32例确诊、55例很可能,19例可能),非TBM患者45例。收集所有患者的CSF,评价抗酸染色涂片镜检、BACTEC MGIT 960培养(简称"MGIT 960培养")、GeneXpert MTB/RIF(简称"Xpert")和Xpert Ultra检测CSF对TBM的诊断效能。结果以临床诊断为参考标准,Xpert Ultra对106例临床诊断TBM患者检测的敏感度[(44.3%,47/106)]明显高于Xpert[24.5%(26/10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6.000,P<0.01);对76例行CSF培养的TBM患者的检测敏感度[44.7%(34/76)]明显高于MGIT 960培养[18.4%(14/7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2.893,P<0.01)。纳入Xpert Ultra检测结果后,诊断TBM的确诊率从30.2%(32/106)上升至50.0%(53/106)。Xpert Ultra对62例培养阴性患者的阳性检出率[38.7%(24/62)]明显高于Xpert[21.0%(13/6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692,P=0.003)。Xpert和Xpert Ultra对接受抗结核治疗TBM患者CSF的阳性检出率[分别为13.3%(8/60)和20.0%(12/60)]均明显低于未接受抗结核治疗患者[分别为39.1%(18/46)和76.1%(35/46)],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9.360,P=0.002;χ^(2)=33.189,P<0.01);且Xpert Ultra对未接受抗结核治疗的TBM患者的阳性检出率明显高于Xpert(χ^(2)=15.059,P<0.01)。Xpert Ultra和Xpert同时检出利福平耐药者1例,利福平敏感者5例,与表型药物敏感性试验结果一致。结论 Xpert Ultra检测CSF诊断TBM的敏感度明显高于Xpert和MGIT 960培养;且在培养阴性的TBM患者中,Xpert Ultra阳性检出率明显优于Xpert。Xpert Ultra可快速诊断TBM,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Xpert MTB/RIF Ultra 结核 脑膜 诊断 对比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不同结核标本及其联合玻璃珠磨菌法检测价值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9
18
作者 戴广明 王芬 +3 位作者 曹廷明 褚洪迁 黄海荣 孙照刚 《中国防痨杂志》 CAS CSCD 2022年第5期450-454,共5页
目的:探索实时荧光定量PCR(qRT-PCR)联合玻璃珠磨菌法对检测不同临床标本中结核分枝杆菌菌载量的优化作用。方法:回顾性搜集2008年1月1日至2016年12月31日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胸科医院住院和门诊诊治的疑似结核病患者11570份不同临床... 目的:探索实时荧光定量PCR(qRT-PCR)联合玻璃珠磨菌法对检测不同临床标本中结核分枝杆菌菌载量的优化作用。方法:回顾性搜集2008年1月1日至2016年12月31日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胸科医院住院和门诊诊治的疑似结核病患者11570份不同临床标本的qRT-PCR检测结果并进行分析,主要包括痰液1487份、脓液273份、脑脊液1391份、气管(支气管)肺泡灌洗液41份和血液4650份等。再通过建立伪随机函数的方法从中选取82份临床诊断为肺结核的痰液标本,对其进行玻璃珠(直径0.3 mm)振荡磨菌前后qRT-PCR定量检测效果分析。结果:11570份不同临床标本的总检测阳性率为12.16%(1407/11570)。其中,气管(支气管)灌洗液的检出率最高[36.59%(15/41)],以门诊患者来源的阳性率最高[43.48%(10/23)];其次是脓液标本[35.53%(97/273)],以住院患者来源的阳性率最高[36.26%(95/262)];痰液标本位居第三[30.33%(451/1487)];其他标本阳性率介于10.43%(485/4650)~15.03%(209/1391)之间。对选取的82份痰标本行5 min的玻璃珠磨菌处理后,qRT-PCR检测的核酸浓度[44.45(9.05,71.62)×10^(7)拷贝/ml]较处理前[4.03(1.87,5.92)×10^(7)拷贝/ml]明显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2.120,P=0.016)。其中,有28份(34.15%)痰标本提高了菌株数量级,尤其是21份含菌量为10^(2)拷贝/ml的临床痰标本经振荡研磨后有14份(66.67%)提升到了10^(3)拷贝/ml菌量数量级,使阳性检出率由磨菌处理前的60.98%(50/82)提高到磨菌处理后的78.05%(64/82)。结论:qRT-PCR对灌洗液、脓液和痰液标本中结核分枝杆菌的检出率高,在其他标本中检出率低。采用玻璃珠振荡磨菌处理后可提高临床标本的阳性检出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枝杆菌 结核 分子诊断技术 实验室技术和方法 评价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细菌学与病理学检查技术对骨关节结核诊断的效能研究 被引量:6
19
作者 苏丹 车南颖 +6 位作者 欧喜超 赵颖丽 李琨 陈学敬 林海峰 穆晶 黄海荣 《中国防痨杂志》 CAS CSCD 2022年第4期362-367,共6页
目的:回顾性分析脓液标本细菌学检测技术和组织标本病理学检测技术诊断骨关节结核的检测效能。方法:以2016年1月至2018年12月在北京胸科医院住院治疗的213例送检同部位脓液和组织标本进行检测的疑似骨关节结核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取新鲜... 目的:回顾性分析脓液标本细菌学检测技术和组织标本病理学检测技术诊断骨关节结核的检测效能。方法:以2016年1月至2018年12月在北京胸科医院住院治疗的213例送检同部位脓液和组织标本进行检测的疑似骨关节结核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取新鲜脓液标本进行涂片染色镜检、GeneXpert MTB/RIF(GeneXpert)检测、实时荧光定量PCR(FQ-PCR)检测和BACTEC MGIT 960液体培养(MGIT 960液体培养);组织标本经石蜡包埋后进行抗酸染色镜检和FQ-PCR检测。结果:根据骨结核临床诊断综合参考标准(CRS),186例纳入患者诊断为骨关节结核,其中124例为确诊结核患者,23例为高度疑似结核患者,39例为疑似结核患者;27例患者排除骨关节结核。与CRS比较,脓液标本涂片镜检、MGIT 960液体培养、FQ-PCR、GeneXpert以及组织标本抗酸染色和FQ-PCR检测的敏感度分别为28.7%(49/171)、49.0%(48/98)、58.1%(25/43)、87.5%(161/184)、48.6%(90/185)和85.4%(146/171);特异度分别为100.0%(26/26)、11/11、8/9、96.2%(25/26)、96.3%(26/27)和100.0%(27/27)。结论:脓液标本GeneXpert检测和组织标本FQ-PCR检测的敏感度高,检测用时短,可用于骨关节结核的早期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核 骨关节 病理学 细菌学技术 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结核分枝杆菌rpsL和rrs基因突变与氨基糖苷类和多肽类抗结核药物耐药的关系 被引量:7
20
作者 宋艳华 高孟秋 +5 位作者 李琦 马丽萍 陆宇 刘荣梅 付育红 陈红梅 《中国防痨杂志》 CAS 2016年第10期799-804,共6页
目的测定结核分枝杆菌(MTB)临床分离株对链霉素(Am)、卡那霉素(Km)、阿米卡星(Am)、卷曲霉素(Cm)的敏感性,了解其耐药程度和交叉耐药水平,并进一步探讨耐药及交叉耐药与MTB的rrs和rpsL基因突变的关系。方法采用微量平板Alam... 目的测定结核分枝杆菌(MTB)临床分离株对链霉素(Am)、卡那霉素(Km)、阿米卡星(Am)、卷曲霉素(Cm)的敏感性,了解其耐药程度和交叉耐药水平,并进一步探讨耐药及交叉耐药与MTB的rrs和rpsL基因突变的关系。方法采用微量平板Alamar Blue检测(MABA)法,检测64株选自北京胸科医院的MTB临床分离菌株的Sin、Km、Am和Cm的最小抑菌浓度(minimum inhibitory concentration,MIC)值;并且对这些菌株rrs和rpsL基因进行序列测定。结果64株MTB临床分离株中,52株对Sm耐药,其中有42株(80.8%)发生rpsL基因突变,包括32株(76.2%)为128A→G(Lys43Arg),其MIC值均≥128/μg/ml;9株(21.4%)263A→G(Lys88Arg),1株(2.4%)263A→T(Lys88Met),MIC值介于4-64μg/ml。9株菌rrs基因514A→C突变,其中,8株MIC值介于4-8μg/ml,1株MIC值为2μg/ml。在2株Sm耐药株(MIC值是4〉g/m1)中没有发现rpsL基因、rrs基因530区及rrs基因1400区突变。18株菌检测到rrs基因1401A→G突变,均对Km和Am高度耐药。其中,15株为rrs基因1401A→G单突变,3株合并rrs基因其他位点突变。18株菌对Sm、Km、Am均耐药,且对Km和Am均高度耐药。18株rrs基因1401A→G突变菌株中,13株菌对Km、Am、Cm均耐药,且均为Km、Am高度耐药耐合并Cm低度耐药;5株菌对Cm敏感(MIC值均为2.5tzg/m1)。64株菌株均有rpsL基因363A→G突变,相应的密码子为121位AAA→AAG突变,其编码的氨基酸均为赖氨酸(Lys)。结论MTB的rpsL基因Lys43Arg、Lys88Arg/Met突变分别可能与Sm高度和中度耐药相关;rrs基因514A→C突变可能与Sm低度耐药相关。rrs基因1401A→G联合514A→C突变,或联合rpsL基因突变可能与Sm、Km、Am均耐药相关。rrs基因1401A→G是Km高度耐药及交叉耐药的分子基础,也可能是Km和Am与Cm部分交叉耐药的分子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枝杆菌 结核 抗药性 细菌 氨基糖苷类 肽类 抗生素类 抗结核 基因 MD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