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急诊肺结核患者死亡的危险因素及风险模型建立
1
作者 薛玉 杨新婷 +4 位作者 王桂荣 柳芳超 雷轩 张静 李亮 《中国防痨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89-194,共6页
目的:分析急诊肺结核患者死亡的危险因素并建立风险预警模型。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连续纳入2024年1—6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胸科医院237例急诊肺结核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收集研究对象一般人口学信息、临床症状、急诊实验室检查结... 目的:分析急诊肺结核患者死亡的危险因素并建立风险预警模型。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连续纳入2024年1—6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胸科医院237例急诊肺结核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收集研究对象一般人口学信息、临床症状、急诊实验室检查结果、影像分级、细菌学检测结果等资料。根据研究对象是否死亡分为存活组和死亡组,比较两组间各项指标的差异,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影响急诊肺结核患者发生死亡的危险因素,明确独立危险因素并建立死亡风险模型,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 curve, ROC曲线)分析此模型对急诊肺结核患者死亡的预测价值。结果:237例研究对象中,存活189例,死亡48例,病亡率为20.3%。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血尿素氮>8.3 mmol/L、影像分级为重度、发生呼吸窘迫、呼吸衰竭、意识障碍为急诊肺结核患者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OR(95%CI)值分别为:4.550(1.761~11.758)、4.429(1.443~13.588)、27.507(3.985~189.847)、2.687(1.042~6.926)、27.184(6.926~106.699)]。多因素logistic回归方程为:logit P=In [P/(1-P)]=-1.433+1.515×(血尿素氮>8.3 mmol/L)+1.488×(影像分级重度)+3.314×(呼吸窘迫)+0.988×(呼吸衰竭)+3.303×(意识障碍)。ROC曲线分析显示,5种危险因素联合检测时曲线下面积为0.8968,预测急诊肺结核患者死亡的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87.50%和74.60%。结论:综合考虑急诊肺结核患者的血尿素氮水平、影像分级程度,以及是否出现呼吸窘迫、呼吸衰竭、意识障碍等症状可较好地预测其预后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核 急诊处理 死亡 因素分析 统计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结核病临床检验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指标体系构建
2
作者 柳芳超 张迪 +6 位作者 弭凤玲 李自慧 黄海荣 潘丽萍 时广利 姜广路 潘军华 《中国防痨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569-576,共8页
目的:构建结核病临床检验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指标体系。方法:在课题组前期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与检查督导工作经验基础上,通过文献研究集中收集国内实验室生物安全标准,包括《WS 233—2017病原微生物实验室生物安全通用准则》《CNAS—CL0... 目的:构建结核病临床检验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指标体系。方法:在课题组前期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与检查督导工作经验基础上,通过文献研究集中收集国内实验室生物安全标准,包括《WS 233—2017病原微生物实验室生物安全通用准则》《CNAS—CL05—2009实验室生物安全认可准则》《GB 19489—2008实验室生物安全通用要求》等,经课题组内部讨论初步筛选结核病临床检验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候选指标池并搭建体系框架,据此进行两轮外部专家咨询,根据专家对每一个指标的纳入排除情况以及重要性评分,确定指标体系内容,并运用层次分析法计算各个指标的权重系数,形成结核病临床检验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三级评价指标体系。结果:第一轮、第二轮分别收集专家咨询表15份和14份,咨询表回收率分别为100.0%、93.3%,第一轮主要针对指标体系结构进行删改,第二轮则进行指标重要性评分,第二轮咨询专家权威系数为0.76,咨询结果可靠。两轮调查各层级指标的协调系数均>0.1,经Kendall’s W一致性检验,除一级指标外,P值均<0.05,专家意见一致性较好。最终形成一套可操作的结核病临床检验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指标体系,包含5个一级指标、13个二级指标和44个三级指标。结论:依据科学理论构建了结核病临床检验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指标体系,可用于评价结核病临床检验实验室的生物安全管理水平,也可指导实验室通过定期自查提高管理效率,为医疗机构管理者制定管理制度与政策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核 实验室感染 安全管理 模型 组织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