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结核病病理学诊断规范》团体标准解读 被引量:4
1
作者 赵艳丽 车南颖 《中国防痨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371-374,共4页
2023年12月25日,《T/CRHA 029—2023结核病病理学诊断规范》团体标准正式在全国团体标准平台发布,并于2024年1月1日起开始实施。本文就该标准核心要点进行解读,旨在帮助全国各级医疗机构病理相关医务人员掌握结核病病理学诊断依据,提高... 2023年12月25日,《T/CRHA 029—2023结核病病理学诊断规范》团体标准正式在全国团体标准平台发布,并于2024年1月1日起开始实施。本文就该标准核心要点进行解读,旨在帮助全国各级医疗机构病理相关医务人员掌握结核病病理学诊断依据,提高结核病病理学诊断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核 病理学 诊断 鉴别 评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39例肺肉瘤样癌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分析 被引量:2
2
作者 陈岑 任占良 +4 位作者 董宇杰 王莹 高远 李红霞 张同梅 《中国肺癌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514-522,共9页
背景与目的肺肉瘤样癌(pulmonary sarcomatoid carcinoma,PSC)是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的罕见类型,具有低发病率、高度恶性、强侵袭性、预后差的特点,当前无标准治疗方案。本研究拟通过收集PSC患者临床病理特... 背景与目的肺肉瘤样癌(pulmonary sarcomatoid carcinoma,PSC)是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的罕见类型,具有低发病率、高度恶性、强侵袭性、预后差的特点,当前无标准治疗方案。本研究拟通过收集PSC患者临床病理特征、当前诊治情况并分析预后因素,总结诊治经验,旨在提高临床对PSC的认识。方法回顾性收集2013年12月至2023年12月于北京胸科医院确诊、接受治疗且临床资料完整的39例PSC患者的人口学信息、临床病理特征、肿瘤原发灶-淋巴结-转移(tumor-node-metastasis,TNM)分期和诊疗方案资料,并完成临床预后随访。应用Kaplan-Meier法进行单因素生存分析。结果39例PSC患者年龄范围45-76岁,其中男性35例,女性4例,首诊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20例患者接受手术治疗,19例患者行姑息性放化疗或对症支持治疗。患者1、5年生存率分别为61.90%、35.20%。单因素分析结果提示恶性肿瘤家族史、肿瘤部位、TNM分期、淋巴结转移、远处转移、是否手术、手术类型、治疗方案、细胞程序性死亡配体1(programmed cell death ligand 1,PD-L1)蛋白表达≥1%、间质上皮细胞转化因子(mesenchymal-epithelial transition factor,MET)通路异常与患者总生存期(overall survival,OS)有关(P<0.05);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淋巴结转移是患者OS的独立影响因素(P=0.037)。结论PSC临床发病率低,多见于有吸烟史的老年男性。PD-L1蛋白表达≥1%及MET通路异常可提示患者不良预后,淋巴结转移是患者OS的独立危险因素。以手术为主的综合治疗是早期及局部晚期患者的主要治疗模式,靶向治疗和免疫治疗的临床应用价值有待进一步探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肉瘤样癌 临床特征 病理特征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两种制片方法在纤维支气管镜下刷检细胞学标本诊断肺癌中的应用
3
作者 陈学敬 周立娟 +2 位作者 张莉 董宇杰 车南颖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825-828,共4页
目的探讨应用液基薄层制片法和常规涂片两种方法,在纤维支气管镜下刷检细胞学标本诊断肺癌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810例经纤维支气管镜下刷取标本病例资料,均用液基薄层制片法和常规涂片两种方法进行诊断,评价两种方法在肺癌诊断... 目的探讨应用液基薄层制片法和常规涂片两种方法,在纤维支气管镜下刷检细胞学标本诊断肺癌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810例经纤维支气管镜下刷取标本病例资料,均用液基薄层制片法和常规涂片两种方法进行诊断,评价两种方法在肺癌诊断中的意义。结果810例中肺癌451例(均有组织病理诊断结果)、良性病变359例。液基薄层制片法诊断肺癌的敏感性为55.9%,特异性为100%,常规涂片法诊断肺癌的敏感性为28.8%,特异性为100%;以组织病理诊断为金标准,对非小细胞癌和小细胞癌分型的准确性:液基制片法为96.7%、100%,常规涂片法为97.4%、100%。结论纤维支气管镜下刷检标本液基薄层制片法敏感性高,两种方法联合应用能提高检测的敏感性和分型的准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癌 纤维支气管镜 液基细胞学 刷检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细菌学与病理学检查技术对骨关节结核诊断的效能研究 被引量:6
4
作者 苏丹 车南颖 +6 位作者 欧喜超 赵颖丽 李琨 陈学敬 林海峰 穆晶 黄海荣 《中国防痨杂志》 CAS CSCD 2022年第4期362-367,共6页
目的:回顾性分析脓液标本细菌学检测技术和组织标本病理学检测技术诊断骨关节结核的检测效能。方法:以2016年1月至2018年12月在北京胸科医院住院治疗的213例送检同部位脓液和组织标本进行检测的疑似骨关节结核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取新鲜... 目的:回顾性分析脓液标本细菌学检测技术和组织标本病理学检测技术诊断骨关节结核的检测效能。方法:以2016年1月至2018年12月在北京胸科医院住院治疗的213例送检同部位脓液和组织标本进行检测的疑似骨关节结核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取新鲜脓液标本进行涂片染色镜检、GeneXpert MTB/RIF(GeneXpert)检测、实时荧光定量PCR(FQ-PCR)检测和BACTEC MGIT 960液体培养(MGIT 960液体培养);组织标本经石蜡包埋后进行抗酸染色镜检和FQ-PCR检测。结果:根据骨结核临床诊断综合参考标准(CRS),186例纳入患者诊断为骨关节结核,其中124例为确诊结核患者,23例为高度疑似结核患者,39例为疑似结核患者;27例患者排除骨关节结核。与CRS比较,脓液标本涂片镜检、MGIT 960液体培养、FQ-PCR、GeneXpert以及组织标本抗酸染色和FQ-PCR检测的敏感度分别为28.7%(49/171)、49.0%(48/98)、58.1%(25/43)、87.5%(161/184)、48.6%(90/185)和85.4%(146/171);特异度分别为100.0%(26/26)、11/11、8/9、96.2%(25/26)、96.3%(26/27)和100.0%(27/27)。结论:脓液标本GeneXpert检测和组织标本FQ-PCR检测的敏感度高,检测用时短,可用于骨关节结核的早期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核 骨关节 病理学 细菌学技术 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外阴原发性外周原始神经外胚层肿瘤3例临床病理特点 被引量:4
5
作者 董宇杰 王文泽 钟定荣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98-100,共3页
目的探讨外阴原发性外周原始神经外胚层肿瘤(pe-ripheral primitive neuroectodermal tumor,pPNET)的临床病理学特点、诊断及鉴别诊断。方法对3例外阴原发性pPNET进行临床病理学和免疫组化分析,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 3例pPNET均表现为... 目的探讨外阴原发性外周原始神经外胚层肿瘤(pe-ripheral primitive neuroectodermal tumor,pPNET)的临床病理学特点、诊断及鉴别诊断。方法对3例外阴原发性pPNET进行临床病理学和免疫组化分析,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 3例pPNET均表现为外阴占位,镜下均为较均匀一致、蓝染、未分化的小圆细胞肿瘤,胞质较少,染色质浓集,可见坏死及大量核分裂象,免疫组化示瘤细胞NSE、CD99一致强阳性。结论外阴原发性pPNET是一种非常罕见的小圆细胞高度恶性肿瘤,结合免疫组化染色和细胞遗传学特点有助于明确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周原始神经外胚层肿瘤 外阴 小圆细胞肿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深度学习模型的非小细胞肺癌新辅助免疫联合化疗疗效预测
6
作者 谭婧 赵宏 +4 位作者 杨墨轩 熊佳航 赵丹 周立娟 车南颖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561-566,共6页
目的:基于深度学习算法,使用临床数据构建人工智能(artificial intelligence,AI)模型,评估其预测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新辅助免疫联合化疗疗效的可行性。方法:收集2020年1月至2024年1月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 目的:基于深度学习算法,使用临床数据构建人工智能(artificial intelligence,AI)模型,评估其预测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新辅助免疫联合化疗疗效的可行性。方法:收集2020年1月至2024年1月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胸科医院确诊且接受新辅助免疫联合化疗的132例NSCLC患者的临床病理数据。对影响新辅助免疫联合化疗疗效的主要因素进行统计学分析。根据统计学分析结果以及查阅相关文献对变量进行筛选,构建变量数据集。基于多层感知机(multi-layer perceptron,MLP)算法采用5折交叉验证建立深度学习模型,应用接收者操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ROC)曲线评估模型性能。结果:132例患者中单因素分析显示获得主要病理缓解(major pathological response,MPR)组与未获得MPR组的患者在性别(P=0.020)、吸烟史(P=0.004)、癌胚抗原(carcinoembryonic antigen,CEA)(P=0.038)及程序性死亡配体-1(programmed death-ligand 1,PD-L1)是否≥1%(P=0.038)方面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获得完全病理缓解(complete pathological response,pCR)组与未获pCR组患者在肿瘤大小是否≤3 cm(P=0.007)和CEA水平方面(P=0.01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经5折交叉验证后,MPR预测模型在验证集和测试集的平均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the curve,AUC)值分别为0.72及0.71。结论:该深度学习模型能够有效预测NSCLC患者新辅助免疫联合化疗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癌 新辅助治疗 深度学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组人血管内皮抑制素联合贝伐珠单抗体内抑瘤作用的效果及分析 被引量:26
7
作者 牛牛 李宝兰 +5 位作者 刘朝阳 胡瑛 李雪冰 李杰 史鹤龄 张海清 《中国肺癌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61-66,共6页
背景与目的研究重组人血管内皮抑制素和贝伐珠单抗在体内对肺腺癌抑制作用的差别及联合用药的效果。方法首先建立A549肺腺癌细胞系的荷瘤Balb/c小鼠动物模型,然后将小鼠随机分为4组,对照组使用普通生理盐水每日瘤周注射。重组人血管内... 背景与目的研究重组人血管内皮抑制素和贝伐珠单抗在体内对肺腺癌抑制作用的差别及联合用药的效果。方法首先建立A549肺腺癌细胞系的荷瘤Balb/c小鼠动物模型,然后将小鼠随机分为4组,对照组使用普通生理盐水每日瘤周注射。重组人血管内皮抑制素治疗组使用重组人血管内皮抑素(3mg/kg)每日瘤周注射连续16天贝伐珠单抗治疗组使用贝伐珠单抗(5mg/kg)每周两次瘤周注射给药。贝伐珠单抗、重组人血管内皮抑制素联合用药组使用贝伐珠单抗(5mg/kg)每周两次瘤周注射给药+重组人血管内皮抑素(3mg/kg)每日瘤周注射给药。治疗16天后处死所有实验鼠切取肿瘤标本比较实体瘤大小,采用Westernblot的方法检测血管内皮生长因子A和C(vascularendothelialgrowthfactor/VEGF-A,C)在各组表达情况的差异。结果重组人血管内皮抑制素和贝伐珠单抗在体内实验中均表现出了抑制肿瘤生长的作用,贝伐珠单抗作用更加明显(52.36%vs38.68%)。联合使用可获得更好的效果(64.15%)。贝伐珠单抗只对VEGF-A有抑制作用(60.8%),重组人血管内皮抑制素对VEGF-A/C都有抑制作用(14.6%,30.3%)。联合用药组对VEGF-A/C的抑制作用最强(79.4%,44.2%)。结论重组人血管内皮抑制素和贝伐珠单抗都在裸鼠动物模型试验中表现出了明显的抑瘤效果,联合使用抑制肿瘤效果更加明显。恩度对肿瘤组织内VEGF-A/C都表现出了抑制作用贝伐珠单抗对VEGF-A表现出了较明显的抑制作用联合用药组对VEGF-A/C抑制作用更加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肿瘤 抗血管治疗 重组人血管内皮抑制素 贝伐珠单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辅助免疫治疗联合化疗在可手术的非小细胞肺癌的初步疗效评估 被引量:14
8
作者 周世杰 郝学峰 +11 位作者 于大平 刘树库 曹小庆 苏崇玉 宋小运 肖宁 李云松 杨威 赵丹 王敬慧 刘志东 许绍发 《中国肺癌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420-425,共6页
背景与目的初步研究证实新辅助免疫联合化疗对可手术非小细胞肺癌近期疗效显著,但国内相关临床试验较少。本研究回顾性分析应用新辅助免疫治疗联合化疗的可手术Ⅰb期-Ⅲb期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病理资料,初步评估新辅助免疫治疗联合化疗... 背景与目的初步研究证实新辅助免疫联合化疗对可手术非小细胞肺癌近期疗效显著,但国内相关临床试验较少。本研究回顾性分析应用新辅助免疫治疗联合化疗的可手术Ⅰb期-Ⅲb期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病理资料,初步评估新辅助免疫治疗联合化疗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11月-2020年12月期间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胸科医院胸外科治疗的临床分期Ⅰb期-Ⅲb期的非小细胞肺癌患者20例,术前应用免疫联合化疗新辅助治疗,根据影像学和病理学方法分别评估疗效。结果全组患者新辅助治疗后影像学评估疗效,客观有效率(objective responserate,ORR)为85.0%(完全缓解4例,部分缓解13例),疾病稳定1例(5.0%),疾病进展2例(10.0%)。其中17例后续接受手术治疗,16例达到R0(no residual tumor)切除,1例R1(microscopic residual tumor)切除。术后病理评估:主要病理缓解率(major pathologic response,MPR)为47.1%(8/17),其中完全病理缓解率(complete pathologic response,CPR)为29.4%(5/17)。主要不良反应:免疫相关性肺炎(Ⅳ级)1例,Ⅲ级及以上血液学毒性9例(45.0%)。结论新辅助免疫联合化疗对于可手术的非小细胞肺癌近期疗效显著,具有一定的安全性及有效性。但新辅助免疫联合化疗的远期疗效、最佳周期数以及理想预测免疫治疗效果的标记物仍有待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肿瘤 免疫治疗 新辅助治疗 手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强化调脂对行非心脏手术的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患者的心肌保护作用及机制初探 被引量:8
9
作者 夏经钢 曲杨 +3 位作者 胡少东 许骥 尹春琳 徐东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601-605,共5页
目的:探讨强化阿托伐他汀治疗对稳定型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心病)患者行非心脏的择期外科手术围手术期的心肌保护作用及可能机制。方法:将拟行非心脏外科手术的60名稳定型冠心病患者随机分为强化组(n=30)和常规组(n=30),强化组... 目的:探讨强化阿托伐他汀治疗对稳定型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心病)患者行非心脏的择期外科手术围手术期的心肌保护作用及可能机制。方法:将拟行非心脏外科手术的60名稳定型冠心病患者随机分为强化组(n=30)和常规组(n=30),强化组在术前12 h给予阿托伐他汀80 mg顿服,术前2 h给予阿托伐他汀40 mg顿服,术前每晚服用阿托伐他汀40 mg;常规组术前每晚服用阿托伐他汀20 mg;而后进行非心脏的外科手术,术后强化组每晚服用阿托伐他汀40 mg,常规组每晚服用阿托伐他汀20 mg。比较两组围手术期主要不良心脏事件(包括心脏性猝死、急性心肌梗死、非计划性血运重建)的发生情况,术前、术后48 h血脂水平(总胆固醇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及炎症指标水平(高敏C反应蛋白和白细胞介素-6)的变化情况。结果:常规组出现1例急性前壁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行急诊前降支介入再灌注治疗)和7例无症状型心肌梗死,强化组出现1例无症状型心肌梗死,强化组围手术期心肌梗死发生率较常规组明显降低(P<0.05);两组术前和术后血脂水平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常规组相比,强化组的炎症指标水平显著降低(P<0.05)。结论:强化组可显著降低稳定型冠心病患者非心脏的择期外科手术围手术期主要不良心脏事件,特别是无症状型心肌梗死的发生率,抑制炎症反应可能是其保护作用的机制之一,但尚需大样本多中心随机对照临床试验进一步证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托伐他汀 冠心病 外科手术 猝死 心脏 心肌梗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405例肺癌合并肺结核患者临床特征及驱动基因检测分析 被引量:12
10
作者 胡瑛 杨新杰 +3 位作者 聂理会 赵丹 安军 李宝兰 《中国肺癌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337-342,共6页
背景与目的随着肺癌研究进展,靶向治疗、免疫检查点抑制剂等新的治疗方法已经开始应用于肺癌患者,因此需要进一步了解合并肺结核的肺癌患者的临床及实验室特点,从而为此类患者的临床治疗提供新的思路。本研究目的是分析肺癌合并肺结核... 背景与目的随着肺癌研究进展,靶向治疗、免疫检查点抑制剂等新的治疗方法已经开始应用于肺癌患者,因此需要进一步了解合并肺结核的肺癌患者的临床及实验室特点,从而为此类患者的临床治疗提供新的思路。本研究目的是分析肺癌合并肺结核患者的临床特征、驱动基因检测结果及其之间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4年1月-2019年12月收治的405例肺癌合并肺结核患者,应用统计学方法分析其临床特征与驱动基因状态之间的关系。结果405例肺癌合并肺结核患者中男性占77.3%,有吸烟史患者占85.3%,病理类型以肺腺癌为主,当胸部影像学有空洞改变时以鳞癌为主要类型。214例患者进行驱动基因检测,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EGFR)基因突变率为35.9%,其中41.8%为外显子19缺失突变,50.9%为外显子21 L858R突变。当胸部影像有空洞改变时,EGFR突变率显著降低(16.1%)。间变性淋巴瘤激酶(anaplastic lymphoma kinase,ALK)融合基因检测阳性率为2.5%,原癌基因1酪氨酸激酶(c-ros oncogene 1 receptorkinase,ROS1)突变率为1.9%,肉瘤病毒致癌基因同源物B1(V-raf murine sarcoma viral oncogene homolog B1,BRAF)基因突变率为1.1%,克尔斯滕大鼠肉瘤病毒致癌基因同源物(Kirsten Rat Sarcoma Viral Oncogene Homolog,KRAS)基因突变率为10.1%。女性肺癌合并肺结核患者基因突变率为50.0%,男性为27.9%。结论肺癌合并肺结核患者以有吸烟史的男性患者为主,病理类型以腺癌为主。基因突变阳性率与单纯肺癌无明显差异,但是当胸部影像有空洞表现时,基因突变率显著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肿瘤 肺结核 驱动基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肺结核患者肺部局灶性磨玻璃样病灶的CT征象分析 被引量:3
11
作者 吕岩 王珏 +4 位作者 李芳 贺伟 周震 穆晶 周新华 《中国防痨杂志》 CAS CSCD 2020年第3期204-209,共6页
目的探讨肺结核患者肺部局灶性磨玻璃样(focal ground-glass opacity,fGGO)病灶的CT特征,以提高对肺结核少见征象的认识。方法收集2009-2019年北京胸科医院确诊的11例具有fGGO病灶的肺结核患者(肺结核组,11个fGGO病灶),其中7例经临床综... 目的探讨肺结核患者肺部局灶性磨玻璃样(focal ground-glass opacity,fGGO)病灶的CT特征,以提高对肺结核少见征象的认识。方法收集2009-2019年北京胸科医院确诊的11例具有fGGO病灶的肺结核患者(肺结核组,11个fGGO病灶),其中7例经临床综合诊断、3例经手术组织标本病理检查证实、1例经皮肺穿刺活检病理证实。同期按照1:4比例选取经我院手术病理证实的44例具有fGGO病灶的肺癌患者(肺癌组,44个fGGO病灶)。分析两组患者fGGO病灶的CT扫描特征。结果肺结核组和肺癌组患者fGGO病灶分布在上叶[分别为63.6%(7/11)和65.9%(29/44)]、中叶[分别为9.1%(1/11)和11.4%(5/44)]、下叶[分别为27.3%(3/11)和22.7%(10/44)]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2.608,P=0.106)。肺结核组fGGO病灶呈圆或椭圆形[36.4%(4/11)]、边缘与肺交界面清晰[9.1%(1/11)]、有分叶[0.0%(0/11)]的比例均明显低于肺癌组[77.3%(34/44)、93.2%(41/44)、43.2%(19/44)](χ~2=5.114,P=0.024;χ~2=29.974,P=0.000;χ~2=5.473,P=0.019)。肺结核组fGGO病灶内部密度均匀[9.1%(1/11)]、有支气管影或空泡[0.0%(0/11)]、出现增粗或扭曲血管影[0.0%(0/11)]的比率均明显低于肺癌组[分别为54.5%(24/44)、38.6%(17/44)、77.3%(34/44)](χ~2=7.333,P=0.007;χ~2=4.475,P=0.034;χ~2=19.108,P=0.000),而多发结节样病灶[90.9%(10/11)]的比率高于肺癌组[0.0%(0/44)](χ~2=42.969,P=0.000)。结论肺结核fGGO病灶分布与肺癌无特异性差别;依据fGGO边缘模糊、无分叶、无胸膜凹陷征、病灶内部密度不均匀、无支气管影或空泡、无增粗或扭曲血管影、多发簇状分布结节样病灶的CT表现,在与肺癌鉴别诊断时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核 肺肿瘤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诊断显像 对比研究 磨玻璃样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快速荧光染色法在评估肺癌胸膜侵犯中的临床价值 被引量:2
12
作者 陈学敬 赵丹 +5 位作者 周立娟 董宇杰 张晨 张莉 赵颖丽 车南颖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7期868-870,共3页
1988年Hamme首先提出用肿瘤是否突破脏层胸膜弹力纤维层作为侵犯胸膜的依据,随后有多篇文献报道在HE染色不能确定的情况下,弹力纤维染色是一种可以诊断胸膜侵犯的重要技术手段[1]。EVG染色是临床常用的染色方法,但耗时长,当肿瘤细胞靠... 1988年Hamme首先提出用肿瘤是否突破脏层胸膜弹力纤维层作为侵犯胸膜的依据,随后有多篇文献报道在HE染色不能确定的情况下,弹力纤维染色是一种可以诊断胸膜侵犯的重要技术手段[1]。EVG染色是临床常用的染色方法,但耗时长,当肿瘤细胞靠近弹力纤维分布时,判断肿瘤是否突破弹力纤维层较为困难[2]。近年研究发现弹力纤维可以通过荧光染色法观察,杨通等[3]报道荧光染色剂可以显现动脉内外弹力膜上的弹力纤维以及肺泡和细支气管之间的弹力纤维。本科室在实际工作中探索一种快速显示弹力纤维分布的荧光染色法,可以在同一切片中反映弹力纤维和肿瘤组织的关系。实验进一步在肺癌手术切除标本中评估了该技术和传统EVG染色法的一致性,现报道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肿瘤 胸膜侵犯 快速荧光染色法 弹力纤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胶颗粒芯片技术检测痰标本中结核分枝杆菌及其耐药性的研究 被引量:2
13
作者 苏丹 李强 +4 位作者 车南颖 欧喜超 赵冰 赵雁林 黄海荣 《中国防痨杂志》 CAS 2018年第10期1034-1039,共6页
目的评估一种新型胶颗粒芯片技术[TruArray胶颗粒芯片(Gel element arrays),简称为“TruArray芯片”]用于痰标本中结核分枝杆菌及利福平(RFP)和异烟肼(INH)耐药性的检测效能。方法选取2016年8月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胸科医院... 目的评估一种新型胶颗粒芯片技术[TruArray胶颗粒芯片(Gel element arrays),简称为“TruArray芯片”]用于痰标本中结核分枝杆菌及利福平(RFP)和异烟肼(INH)耐药性的检测效能。方法选取2016年8月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胸科医院就诊的149例疑似肺结核患者痰标本,分别进行涂片镜检、BACTEC MGIT 960快速液体培养系统(简称“MGIT 960”)、TruArray芯片和GeneXpert MTB/RIF(简称“GeneXpert”)检测,对液体培养阳性菌株进行测序菌种鉴定、MGIT960药物敏感性试验(简称“药敏试验”)和耐药相关基因测序,分析TruArray芯片检测痰标本中结核分枝杆菌及其耐药性的检测效能。结果液体培养、GeneXpert和TruArray芯片对结核分枝杆菌的检出率分别为32.2%(48/149),53.7%(80/149)和57.0%(85/149),TruArray芯片和GeneXpert两种方法检出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34,P-0.560),但TruArray芯片检测阳性率高于液体培养(χ^2=18.59,P〈0.01)。以MGIT960试验结果为标准,TruArray芯片检测痰标本中结核分枝杆菌的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97.90%(47/48)和61.4%(62/101);以GeneXpert检测结果为标准,TruArray芯片检测结核分枝杆菌的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97.5%(78/80)和88.4%(61/69)。以MGIT960药敏试验结果为标准,TruArray芯片检测RFP耐药的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91.7%(11/12)和96.8%(30/31);以GeneXpert检测结果为标准,TruArray芯片检测RFP耐药的敏感度和特异度为85.0%(17/20)和97.9%(47/48);以耐药基因测序结果为标准,TruArray芯片检测RFP耐药的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92.3%(12/13)和100.0%(30/30)。以MGIT960液体药敏试验结果为标准,TruArray芯片技术检测INH耐药的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78.6%(11/14)和93.8%(30/32);以耐药基因测序结果为判断标准,TruArray芯片检测INH耐药的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100.0%(11/11)和94.3%(33/35)。结论TruArray芯片检测技术快速、可靠,在结核病及耐多药结核病快速诊断方面具有非常好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核分枝杆菌 耐多药结核病 芯片分析技术 实验室技术和方法 对比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天然免疫相关蛋白分子SPLUNC1载体构建及蛋白稳定表达 被引量:1
14
作者 薛君力 周立娟 +3 位作者 曾姣娥 易玲 王小珏 张洪涛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500-503,共4页
固有免疫应答在保护机体避免细菌感染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如果固有免疫应答出现紊乱,则会加重感染和炎症反应。在呼吸道,黏膜分泌的多种蛋白如杀菌性/通透性增强蛋白(bactericidal/permeabilityincreasing protein,BPI)等能够通过参与... 固有免疫应答在保护机体避免细菌感染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如果固有免疫应答出现紊乱,则会加重感染和炎症反应。在呼吸道,黏膜分泌的多种蛋白如杀菌性/通透性增强蛋白(bactericidal/permeabilityincreasing protein,BPI)等能够通过参与固有免疫应答来清除呼吸道入侵的细菌,避免呼吸道感染[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然免疫 短上腭、肺及鼻咽上皮克隆基因1(SPLUNC1) 蛋白表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替罗非班应用在药物涂层支架植入术后老年患者实行非心脏手术的可行性和安全性 被引量:1
15
作者 夏经钢 尹春琳 +2 位作者 曲杨 郝恒剑 徐东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3期4213-4215,共3页
目的:明确替罗非班是否可以在药物涂层支架植入老年患者实行非心脏手术围手术期替代口服双联抗血小板药物而发挥预防支架内血栓的作用,同时不增加外科手术的出血。方法:入选入院前1年内曾因冠心病植入药物涂层支架服用双联抗血小板药物... 目的:明确替罗非班是否可以在药物涂层支架植入老年患者实行非心脏手术围手术期替代口服双联抗血小板药物而发挥预防支架内血栓的作用,同时不增加外科手术的出血。方法:入选入院前1年内曾因冠心病植入药物涂层支架服用双联抗血小板药物而后无缺血性胸痛症状,因外科疾病保守治疗无效需手术治疗的12例患者配对分组,手术前5d停用口服双联抗血小板药物,治疗组6例患者应用替罗非班0.1μg/(kg·min)持续静脉微量泵泵入,对照组6例患者应用低分子肝素依诺肝素1mg/kg皮下注射(每天2次),手术结束后在重症监护室中继续术前应用方法,根据外科情况允许,停用替罗非班及低分子肝素,尽早恢复口服双联抗血小板药物使用,分析围手术期两组新发心血管事件以及严重出血事件。结果:两组患者围手术期均未发生缺血性室性恶性心律失常、心绞痛、心肌梗死、心源性猝死,未发生大量出血而导致输血或需二次手术止血等出血事件。结论:替罗非班应用在药物涂层支架植入术后患者实行非心脏手术替代口服双联抗血小板药物预防围手术期支架内血栓的治疗作用不亚于低分子肝素,没有严重的出血并发症,而且有半衰期短的特点,其优势需要大样本随机对照试验以进一步证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替罗非班 支架内血栓 非心脏手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结核分枝杆菌胸膜炎三例 被引量:6
16
作者 解雪飞 杨新婷 +1 位作者 车南颖 段鸿飞 《中国防痨杂志》 CAS CSCD 2020年第11期1254-1257,共4页
非结核分枝杆菌(nontuberculous mycobacteria,NTM)是除结核分枝杆菌复合群和麻风分枝杆菌以外的分枝杆菌。NTM主要侵犯肺脏,此外还可引起淋巴结、骨骼、关节、皮肤和软组织等肺外病变。近年来,全球NTM肺病呈增多趋势,已成为威胁人类健... 非结核分枝杆菌(nontuberculous mycobacteria,NTM)是除结核分枝杆菌复合群和麻风分枝杆菌以外的分枝杆菌。NTM主要侵犯肺脏,此外还可引起淋巴结、骨骼、关节、皮肤和软组织等肺外病变。近年来,全球NTM肺病呈增多趋势,已成为威胁人类健康的重要公共卫生问题,但由NTM引起的胸膜炎相对少见[1-2]。有文献报道,NTM感染的患者中胸腔积液的发生率为3.4%~6%[3-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结核分枝杆菌 结核分枝杆菌复合群 麻风分枝杆菌 胸膜炎 胸腔积液 公共卫生问题 文献报道 NTM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LK免疫组化切片重复利用进行FISH检测的可行性 被引量:1
17
作者 杨清麟 刘子臣 +2 位作者 刘辉 吴林果 胡艳萍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7期871-872,共2页
目前肺癌是全球发病率和病死率增长较快的恶性肿瘤之一,其中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占80%以上,约5%的NSCLC出现间变性淋巴瘤激酶(anaplastic lymphoma kinase,ALK)重排[1]。近年来克唑替尼等ALK基因靶向药物临... 目前肺癌是全球发病率和病死率增长较快的恶性肿瘤之一,其中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占80%以上,约5%的NSCLC出现间变性淋巴瘤激酶(anaplastic lymphoma kinase,ALK)重排[1]。近年来克唑替尼等ALK基因靶向药物临床发展迅速,对晚期NSCLC患者疗效显著。晚期肺癌患者通常无法进行手术,临床活检组织标本、细胞学标本的珍贵性不言而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肿瘤 非小细胞肺癌 ALK 免疫组织化学 FISH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