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北京市通州区结核病患者发病部位的关联性研究 被引量:7
1
作者 康万里 刘洋 +1 位作者 唐神结 郑素华 《中国防痨杂志》 CAS 2018年第1期94-97,共4页
目的 研究北京市通州区结核病患者发病部位的关联性,为临床医师提供有关结核病患者的相关信息,为临床诊断和治疗决策提供帮助。方法 以北京市通州区2006—2015年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胸科医院所有住院的638例结核病患者为研究对象,采... 目的 研究北京市通州区结核病患者发病部位的关联性,为临床医师提供有关结核病患者的相关信息,为临床诊断和治疗决策提供帮助。方法 以北京市通州区2006—2015年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胸科医院所有住院的638例结核病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回顾性调查方法,查阅患者的住院病历信息,设计统一的调查表,内容包括结核病住院患者的性别、年龄、结核患病部位等信息,对患者的相关信息进行录入、整理。应用关联分析中的Apriori法研究结核病患者发病部位的关联性。结果 638例结核病患者中共患39种不同发病部位的结核,涉及病变部位863处。同时患2个部位及以上结核病变的患者例数占总例数的27.6%(176/638)。 863处病变部位中,主要包括肺结核459处(53.2%),结核性胸膜炎145处(16.8%),腰椎结核46处(5.3%),淋巴结结核34处(3.9%),支气管结核25处(2.9%),胸椎结核21处(2.4%)等。依据置信度>10%建立关联,发现14条关联。结论 某区1/4的结核病患者同时患有2个部位及以上的结核病变,因此,在诊断1个发病部位结核病变的时候要考虑到其关联的其他部位发生结核的可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核 算法 数据说明 统计 关联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靶点环介导等温扩增技术对结核分枝杆菌检测的比较研究 被引量:4
2
作者 刘洋 郭艳玲 +3 位作者 姜广路 孙琦 郑素华 张宗德 《中国防痨杂志》 CAS 2015年第8期843-847,共5页
目的探讨针对hspX、gyrB、IS6110靶基因设计引物,采用环介导等温扩增技术(LAMP)检测对结核病的诊断价值。方法肺结核组为我院收治的68例肺结核患者,对照组为我院收治的45例肺癌患者和20名健康体检者,收集痰标本后采用LAMP、定量PC... 目的探讨针对hspX、gyrB、IS6110靶基因设计引物,采用环介导等温扩增技术(LAMP)检测对结核病的诊断价值。方法肺结核组为我院收治的68例肺结核患者,对照组为我院收治的45例肺癌患者和20名健康体检者,收集痰标本后采用LAMP、定量PCR及涂片法进行分析,评价LAMP技术的临床应用价值。采用LAMP及定量PCR分别对结核分枝杆菌标准株H37Rv的DNA样品进行检测,评价LAMP技术的检测限;同时对鸟分枝杆菌、胞内分枝杆菌、瘰疬分枝杆菌、偶发分枝杆菌、耻垢分枝杆菌、海分枝杆菌、龟分枝杆菌和堪萨斯分枝杆菌等8种非结核分枝杆菌菌株及4株普通菌标准株包括大肠埃希菌(ATCC25922)、阴沟肠杆菌(ATCC700323)、铜绿假单胞菌(ATcc27853)和金黄色葡萄球菌标准菌株(ATcc29213)进行鉴定,评价LAMP的敏感度和特异度。结果本研究采用hspX、IS6110和gyrB靶基因进行LAMP检测,对H37Rv的DNA样品检测限分别为320amol/L,320amol/L和32amol/L。LAMP对8种非结核分枝杆菌和4种普通菌检测结果为阴性。对照组中健康志愿者定量PCR,涂片法及LAMP方法的结果均为阴性,对照组中肺癌患者中hspX,gyrB,IS6110LAMP方法和定量PCR阳性结果2例,3种靶基因位点的LAMP和定量PCR检测的特异度均为96.9%(63/65)。针对hspX、gyrB、IS6110靶基因进行LAMP检测,对68例肺结核患者痰标本检测的敏感度分别为75.0%(51/68),77.9%(53/68),73.5%(50/68);定量PCR检测的敏感度为79.4%(54/68)。3种不同基因位点LAMP技术与定量PCR检测的敏感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0.82,P〉0.05),但均高于涂片法的38.2%(26/68),LAMP技术与涂片法之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x^2=18.71,x^2=22.02,x^2=17.18,P值均〈0.01)。结论hspX、gyrB、IS6110LAMP技术检测的敏感度和特异度均较高,尤其是针对gyrB靶基因位点进行LAMP检测的敏感度与定量PCR接近,并且高于涂片法;如果结合不同基因位点LAMP技术的检测结果进行评判可以提高该技术的敏感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核分枝杆菌 核酸扩增技术 结核 肺/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液体活检在肺癌早期诊断中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6
3
作者 宋治鹏 刘洋 《中国肺癌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8期620-627,共8页
肺癌的早期诊断有利于提高患者的生存率。应用影像学方法对肺癌高风险人群进行筛查,可以起到早发现、早诊断的作用。越来越多的研究显示,液体活检(liquid biopsy)可以对该方法进行替代和补充。检测肺癌患者外周血中的循环肿瘤细胞(circu... 肺癌的早期诊断有利于提高患者的生存率。应用影像学方法对肺癌高风险人群进行筛查,可以起到早发现、早诊断的作用。越来越多的研究显示,液体活检(liquid biopsy)可以对该方法进行替代和补充。检测肺癌患者外周血中的循环肿瘤细胞(circulating tumor cells,CTCs)、循环肿瘤DNA(circulating tumor DNA,ctDNA)、微小核糖核酸(microRNA,miRNA)、外泌体(exosomes)、肿瘤血小板(tumor educated platelets,TEPs)可以用于肺癌的早期诊断,并且可能为影像学检查阴性的高风险人群提供相应的诊疗建议。全文就以上标志物的检测手段、在肺癌早期诊断中的价值以及存在优势与局限性进行综述,以期促进液体活检在肺癌早期诊断、与其他筛查手段相结合方面的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肿瘤 液体活检 诊断 循环肿瘤细胞 循环肿瘤DNA 微小核糖核酸 外泌体 肿瘤血小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14—2019年北京市通州区学校肺结核患者就诊和诊断延误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22
4
作者 解艳涛 高汉青 +3 位作者 吴越 王赛赛 康万里 刘洋 《中国防痨杂志》 CAS CSCD 2021年第5期506-512,共7页
目的探索北京市通州区学校肺结核患者就诊延误、诊断延误及其影响因素,为制定干预措施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2014—2019年北京市通州区辖区学校的152例初治肺结核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收集《中国结核病管理信息系统》病案... 目的探索北京市通州区学校肺结核患者就诊延误、诊断延误及其影响因素,为制定干预措施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2014—2019年北京市通州区辖区学校的152例初治肺结核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收集《中国结核病管理信息系统》病案数据、北京市统一制定的学校肺结核患者的个案调查表数据和学校相关数据,采用单因素χ2检验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方法,分析学校肺结核患者的就诊延误(从出现症状至首次到医疗机构就诊的时间间隔超过14d)和诊断延误(从首次就诊至被确诊为肺结核的时间间隔超过14d)的影响因素。结果2014—2019年北京市通州区学校肺结核患者从出现症状到就诊的天数中位数(四分位数)为4.0(0.0,11.0)d,从初次就诊到确诊的天数中位数(四分位数)为10.5(6.0,19.0)d;就诊延误率为16.4%(25/152),诊断延误率为34.9%(53/152);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以执行晨午检为对照,未执行晨午检的学校肺结核患者就诊延误的风险高[OR(95%CI)=26.900(3.188~226.978)];以被动发现为对照,健康体检和密切接触者筛查发现的学校肺结核患者的就诊延误的风险低[OR(95%CI)=0.049(0.005~0.436)和OR(95%CI)=0.088(0.010~0.802)];相对于第四季度发病,第二季度和第三季度发病的学校肺结核患者的就诊延误的风险低[OR(95%CI)=0.089(0.020~0.391)和OR(95%CI)=0.169(0.036~0.801)];以首诊在定点医疗机构就诊为对照,首诊在非定点医疗机构就诊的学校肺结核患者诊断延误的风险高[OR(95%CI)=2.638(1.203~5.785)];以被动发现为对照,密切接触者筛查发现的学校肺结核患者的诊断延误风险低[OR(95%CI)=0.169(0.037~0.785)]。结论北京市通州区学校肺结核患者的就诊延误、诊断延误的影响因素包括患者、医疗机构和学校方面的因素,对于上述延误的影响因素要加强干预,在提升非定点医疗机构结核病诊断水平和发现意识的同时,重点关注学校晨午检制度、定期健康体检制度等学校相关因素的干预,减少延误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核 院校 延误就诊 延误诊断 因素分析 统计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结核性毁损肺发生的相关因素分析 被引量:15
5
作者 蔡宝云 张金福 +4 位作者 初乃惠 康万里 郑素华 梁清涛 李琦 《中国防痨杂志》 CAS 2011年第9期570-574,共5页
目的分析结核性毁损肺发生的相关因素,为避免毁损肺发生提供依据。方法对2005年5月至2010年5月住院的结核性毁损肺患者100例和同期非毁损肺的肺结核患者100例进行比较。对患者的一般资料、病程、用药是否规律、耐药情况、肺内感染情况... 目的分析结核性毁损肺发生的相关因素,为避免毁损肺发生提供依据。方法对2005年5月至2010年5月住院的结核性毁损肺患者100例和同期非毁损肺的肺结核患者100例进行比较。对患者的一般资料、病程、用药是否规律、耐药情况、肺内感染情况、肺病变数量、合并症、咯血、脓胸及是否有呼吸衰竭等相关因素做统计分析。结果在单因素中,结核病病程(χ2=84.040,P<0.001)、耐药(χ2=53.107,P<0.001)、是否发生呼吸衰竭(χ2=11.753,P=0.001)、血红蛋白计数(Hg)(χ2=12.106,P=0.001)、是否有肺内感染(χ2=8.036,P=0.005)、咯血(χ2=11.293,P=0.001)、是否排菌(χ2=8.413,P=0.035)、有无脓胸发生(χ2=13.211,P<0.001),以及病变数量(χ2=22.917,P<0.001)是结核性毁损肺发生的危险因素,两组患者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不规律治疗(χ2=25.149,P<0.001)、有无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χ2=5.647,P=0.017)、血清白蛋白(ALB)(χ2=6.650,P=0.010)亦是结核性损毁肺的危险因素,两组患者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在多因素分析中:病程长短[Waldχ2=24.47,P<0.01,OR=3.81(95%CI:2.24~6.64)]、耐药[Waldχ2=20.09,P<0.01,OR=27.11(95%CI:6.40~114.79)]、合并症[Waldχ2=9.76,P<0.01,OR=4.88(95%CI:1.81~13.20)]是结核性毁损肺发生的危险因素,两组患者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Hg[Waldχ2=3.95,P=0.050,OR=0.38(95%CI:0.14~0.99)]、是否排菌[Waldχ2=4.68,P=0.030,OR=0.61(95%CI:0.39~0.95)]、肺病变数量[Waldχ2=5.08,P=0.020,OR=26.53(95%CI:1.54~458.52)]也是结核性毁损肺的危险因素,两组患者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结核性毁损肺发生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为避免结核性毁损肺的发生要进行早期整体综合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核 肺/并发症 肺疾病 危险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结核感染T细胞斑点试验在糖尿病并发肺结核诊断中的价值 被引量:9
6
作者 王雅 吴妹英 +7 位作者 杨坤云 阿尔泰 吴树才 耿书军 李志惠 李明武 康万里 唐神结 《中国防痨杂志》 CAS 2018年第8期846-853,共8页
目的 探讨结核感染T细胞斑点试验(T-SPOT.TB)对糖尿病并发肺结核患者的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了2012年12月至2015年11月在北京胸科医院、苏州市第五人民医院、湖南省胸科医院、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胸科医院、河北省胸科医院、昆明市... 目的 探讨结核感染T细胞斑点试验(T-SPOT.TB)对糖尿病并发肺结核患者的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了2012年12月至2015年11月在北京胸科医院、苏州市第五人民医院、湖南省胸科医院、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胸科医院、河北省胸科医院、昆明市第三人民医院结核科住院的207例糖尿病并发肺结核及95例单纯糖尿病患者临床资料,其中糖尿病并发培养阳性肺结核患者组141例(简称“Ⅰ组”)、糖尿病并发培养阴性肺结核患者组(简称“Ⅱ组”)66例、单纯糖尿病患者组(简称“Ⅲ组”)95例。应用全血T-SPOT.TB 试剂盒检测外周血淋巴细胞对MTB菌株早期分泌性靶抗原6(ESAT-6)和培养滤液蛋白10(CFP-10)的免疫反应。结果 T-SPOT.TB检测在Ⅰ组、Ⅱ组、Ⅲ组患者中的阳性率分别为92.9%(131/141) (95%CI:87.3%~96.5%)、86.4% (57/66)(95%CI:75.7%~93.6%)、48.4% (46/95)(95%CI:38.0%~58.9%)。Ⅰ组的T-SPOT.TB检测阳性率高于Ⅲ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9.91,P〈0.01);Ⅱ组的T-SPOT.TB检测阳性率高于Ⅲ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4.33,P〈0.01)。Ⅰ组的T-SPOT.TB检测阳性率与Ⅱ组接近,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2.31,P=0.129)。以肺结核临床诊断为金标准,T-SPOT.TB检测糖尿病并发肺结核的敏感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诊断准确度分别为90.8%(188/207) (95%CI:86.0%~94.3%)、51.6%(49/95) (95%CI:41.1%~62.0%)、80.3%(188/234) (95%CI:74.7%~85.2%)、72.1%(49/68) (95%CI:59.9%~82.3%)、78.5%(237/302) (95%CI:73.4%~83.0%)。结论 T-SPOT.TB检测糖尿病并发肺结核具有较高的阳性率、敏感度和特异度,可以作为糖尿病并发肺结核的一种辅助诊断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核 糖尿病 共病现象 实验室技术和方法 酶联免疫斑点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15例结核性毁损肺的耐药分析及临床特点 被引量:8
7
作者 蔡宝云 初乃惠 +2 位作者 康万里 郑素华 李琦 《中国防痨杂志》 CAS 2012年第6期380-383,共4页
目的分析结核性毁损肺耐药情况及临床特征,为耐药肺结核的诊断与治疗提供依据。方法对2005年5月至2011年5月住院的结核性毁损肺患者115例的耐药分型、耐药的分布、病变部位情况、结核性毁损肺病程与耐药关系、耐药结核性毁损肺是否规律... 目的分析结核性毁损肺耐药情况及临床特征,为耐药肺结核的诊断与治疗提供依据。方法对2005年5月至2011年5月住院的结核性毁损肺患者115例的耐药分型、耐药的分布、病变部位情况、结核性毁损肺病程与耐药关系、耐药结核性毁损肺是否规律治疗情况、及肺内临床表现与耐药关系进行分析。并对结核性毁损肺耐药的60例患者,分为病程>5年、1年<病程≤5年和病程≤1年的3组,对病程与耐药情况进行进一步分析统计。应用SPSS 13.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115例结核性毁损肺中,耐药60例,非耐药55例。结核性毁损肺耐药率为52.2%。在60例耐药的结核性毁损肺中,单耐药3例,占5.0%;多耐药15例,占25.0%;耐多药(MDR-TB)29例,占48.3%;广泛耐药(XDR-TB)13例,占21.7%。单耐药、多耐药、耐多药、广泛耐药比较,耐多药易发生毁损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2.933,P<0.001)。在60例耐药患者中,抗结核药物中最易发生耐药的是利福喷丁(Rft),占90.0%(54/60),其余依次为RFP(占86.7%,52/60)、INH(占71.7%,43/60)、S(占68.3%,41/60)、Lfx(占53.3%,32/60)、丙硫异烟胺(Pto)(占40.0%,24/60),其中卷曲霉素(Cm)和Ofx耐药最低[占10.0%(6/60)和13.3%(8/60)]。60例耐药患者病程与耐药关系:病程≤1年与其他比较易发生耐药,病程>5年(4例)、1年<病程≤5年(14例)和病程≤1年(42例)。3组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8.800,P<0.001),耐药肺结核可能在短时间内(1年内)发生毁损肺,治疗耐药肺结核的关键是第一年。结核性毁损肺耐药患者,不规律治疗易发生耐药规律治疗17例(28.3%),不规律治疗43例(71.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1.267,P<0.05)。结论结核性毁损肺耐药情况较为严重,耐药患者以耐多药多见,结核性毁损肺耐药的患者耐药率高与毁损肺本身是互为因果、相辅相成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核 肺疾病 结核 抗多种药物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结核分枝杆菌临床株的乙胺丁醇耐药性特点及突变分析 被引量:4
8
作者 程君 凌颖 +3 位作者 徐玉辉 李志玲 刘毅 孙照刚 《中国抗生素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65-70,共6页
目的探讨结核分枝杆菌对乙胺丁醇(EMB)的耐药性及其embB306位点的突变特点。方法以1049株结核分枝杆菌临床分离株为研究对象,采用两浓度绝对浓度法(高度和低度),对其中65株EMB耐药菌的耐药谱和耐药程度进行检测,分析EMB耐药性产... 目的探讨结核分枝杆菌对乙胺丁醇(EMB)的耐药性及其embB306位点的突变特点。方法以1049株结核分枝杆菌临床分离株为研究对象,采用两浓度绝对浓度法(高度和低度),对其中65株EMB耐药菌的耐药谱和耐药程度进行检测,分析EMB耐药性产生及其embB306位点的突变特点。结果在65株EMB耐药菌中,有61.54%的菌株同时耐受异烟肼(INH)和利福平(RFP),其中以同时耐受INH和RFP以及其他4种抗结核药物f阿米卡星(AMK)/氧氟沙星(OFX)/链霉素(SM)和对氨基水杨酸钠(PAS)]中的1~2种所占比例最高。65株EMB耐药菌中45株(69.23%)的菌株同时高度耐受RFP,19株(29.23%)的菌株同时高度耐受INH。16株EMB高度耐药菌均对INH高度耐药,其中13株(81.25%)同时对RFP高度耐药。embB306位点的突变在EMB耐药菌株中存在较普遍;在单一耐受EMB的菌株中发生embB306位点突变的频率最低(20%),而在EMB同时耐受INH和RFP的菌株中发生率较高,以同时耐受EMB、INH、RFP以及其它1~2种抗结核药物的菌株中的出现频率最高(60.87%)。相LLINH和RFP而言,EMB耐药性产生需要较长的时间。结论结核分枝杆菌临床株的EMB耐药性显示出与INH和RFP耐药性存在相关性,原因之一是可能与EMB相对不容易产生耐药性有关;embB306位点的突变在耐多药结核的判断方面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核分枝杆菌 乙胺丁醇 耐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Kriging插值在中国结核病分布中的应用 被引量:3
9
作者 康万里 郑素华 《中国防痨杂志》 CAS 2012年第2期90-92,共3页
目的应用克里格(Kriging)插值研究中国结核病的空间分布特征,为结核病的防控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收集第4次全国结核病流行病学抽样调查资料,建立相关数据库。第4次流调共调查365 097人,发现活动性肺结核病患者1340例,活动性肺结核患病率3... 目的应用克里格(Kriging)插值研究中国结核病的空间分布特征,为结核病的防控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收集第4次全国结核病流行病学抽样调查资料,建立相关数据库。第4次流调共调查365 097人,发现活动性肺结核病患者1340例,活动性肺结核患病率367.03/10万(1340/365 097)。应用Kriging插值研究中国活动性肺结核患病率的空间分布特征。结果 (1)半变异函数表明,中国活动性肺结核患病率由空间自相关引起的空间变异性中等,C0/(C0+C)=66.14%。(2)中国活动性肺结核患病率的Kriging插值研究,显示出中国活动性肺结核患病率的空间分布不均衡。结论利用Kriging插值等空间分析技术可以通过抽样调查数据对全国活动性肺结核患病率进行总体估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核 肺/流行病学 患病率 模型 统计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型糖尿病并发肺结核患者发生呼吸衰竭的危险因素分析 被引量:9
10
作者 王孝微 骆宝建 +4 位作者 张楠 刘秋月 康万里 李琦 陈效友 《中国防痨杂志》 CAS 2017年第12期1286-1290,共5页
目的分析2型糖尿病并发肺结核(type 2 diabetes mellitus complicated with pulmonary tuberculosis,T2DM-PTB)患者发生呼吸衰竭的危险因素,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至2015年12月期间北京胸科医院住院的200... 目的分析2型糖尿病并发肺结核(type 2 diabetes mellitus complicated with pulmonary tuberculosis,T2DM-PTB)患者发生呼吸衰竭的危险因素,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至2015年12月期间北京胸科医院住院的200例T2DM-PTB患者,其中100例发生呼吸衰竭者为A组;100例未发生呼吸衰竭者为B组。收集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危险因素。结果对A、B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单因素分析发现,年龄(χ2=18.588,P=0.000)、病灶所占肺野个数(χ2=11.808,P=0.001)、肺结核空洞(χ2=16.330,P=0.000)、咯血(χ2=8.753,P=0.003)、使用糖皮质激素(χ2=10.485,P=0.001)、长期应用抗生素(χ2=4.750,P=0.029)、结核病病程(χ2=9.469,P=0.009)、酮症酸中毒(χ2=8.414,P=0.004)和体质量指数(χ2=14.474,P=0.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对这些因素进一步行多因素分析显示,年龄[Wald χ2=15.527,P=0.000,OR=4.055(95%CI:2.021~8.136)]、病灶所占肺野个数[Wald χ2=11.938,P=0.001,OR=3.689(95%CI:1.759-7.735)]、肺结核空}同EWald χ2=4.844,P=0.028,OR=0.463(95%C1:0.233-0.919)]、使用糖皮质激素[Wald χ2=7.374,P=0.007,OR=4.765(95%CI:1.544~14.707)]和酮症酸中毒[Wald χ2=6.077,P=0.014,OR=4.859(95%CI:1.383-17.079)]为T2DM-PTB患者发生呼吸衰竭的危险因素。结论本研究发现年龄、病灶所占肺野个数、结核空洞、使用糖皮质激素和酮症酸中毒为T2DM-PTB患者发生呼吸衰竭的重要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 2型 结核 共病现象 呼吸功能不全 危险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浆miR-34b-3p和miR-302a-5p在非小细胞肺癌诊断中的临床应用 被引量:16
11
作者 宋治鹏 张宗德 刘洋 《中国肺癌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216-222,共7页
背景与目的微小核糖核酸(microRNA, miRNA)是一类长约22个核苷酸的单链非编码RNA,其表达异常与疾病密切相关。本研究旨在探讨miR-34b-3p和miR-302a-5p在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 NSCLC)患者血浆中的表达水平及其在NSCL... 背景与目的微小核糖核酸(microRNA, miRNA)是一类长约22个核苷酸的单链非编码RNA,其表达异常与疾病密切相关。本研究旨在探讨miR-34b-3p和miR-302a-5p在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 NSCLC)患者血浆中的表达水平及其在NSCLC诊断的临床应用价值研究。方法采用荧光定量PCR(real-time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 RT-PCR)对86例NSCLC患者、64例肺结核(pulmonary tuberculosis, PTB)患者、39例健康体检者血浆中的miR-34b-3p和miR-302a-5p含量进行测定,同时对比并结合癌胚抗原(carcino-embryonic antigen, CEA)、神经元烯醇化酶(neuron-specific enolase, NSE)和血清骨胶素(cytokeratin 19 fragments 21-1, CYFRA21-1),分析其诊断NSCLC的价值。结果 NSCLC组血浆中miR-34b-3p及miR-302a-5p表达水平明显高于PTB组和健康对照组(P<0.05)。血浆miR-34b-3p的表达水平与肿瘤直径相关(P<0.01)。单项检测NSCLC时,miR-302a-5p的灵敏度最高(82.6%),CEA的特异度最高(81.6%)。双项检测NSCLC时,miR-34b-3p+miR-302a-5p的灵敏度最高(80.2%),miR-34b-3p+CEA的特异度最高(89.3%)。多项检测NSCLC时,miR-302a-5p+NSE+CYFRA21-1的灵敏度最高(81.4%),miR-34b-3p+CEA+NSE的特异度最高(90.3%)。当联合miR-34b-3p、miR-302a-5p和CEA进行检测时,其ROC曲线下面积AUC(area under the curve, AUC)最大,为0.832。Logistic回归模型表明:在NSCLC与对照组(PTB组+健康对照组)中,miR-34b-3p可能是NSCLC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血浆miR-34b-3p、miR-302a-5p有可能成为NSCLC辅助诊断的血浆学标志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肿瘤 诊断 微小核糖核酸 肿瘤标志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