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2013-2015年北京胸科医院收治肺结核患者的HIV感染筛查结果分析
1
作者 孙勇 尹颜军 +3 位作者 陈燕 白万秋 荣长利 时广利 《中国防痨杂志》 CAS 2016年第8期690-692,共3页
采用酶联免疫和电化学发光的方法对2013年1月至2015年12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胸科医院收治的7916例肺结核患者进行HIV感染筛查,检测出HIV抗体阳性患者41例,最终经北京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使用免疫印迹的方法确认33例HIV抗体为阳性。3... 采用酶联免疫和电化学发光的方法对2013年1月至2015年12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胸科医院收治的7916例肺结核患者进行HIV感染筛查,检测出HIV抗体阳性患者41例,最终经北京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使用免疫印迹的方法确认33例HIV抗体为阳性。33例确诊的HIV感染者中,男30例(90.9%);25-49岁年龄段22例(66.7%);河北省户籍11例(33.3%);公司职员11例(33.3%),农民10例(30.3%)。在HIV抗体阳性患者中,以男性公司职员和农民居多,以中青年为主,户籍以河北省居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核 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 人类免疫缺陷病毒 双重感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结核病临床检验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指标体系构建
2
作者 柳芳超 张迪 +6 位作者 弭凤玲 李自慧 黄海荣 潘丽萍 时广利 姜广路 潘军华 《中国防痨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569-576,共8页
目的:构建结核病临床检验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指标体系。方法:在课题组前期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与检查督导工作经验基础上,通过文献研究集中收集国内实验室生物安全标准,包括《WS 233—2017病原微生物实验室生物安全通用准则》《CNAS—CL0... 目的:构建结核病临床检验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指标体系。方法:在课题组前期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与检查督导工作经验基础上,通过文献研究集中收集国内实验室生物安全标准,包括《WS 233—2017病原微生物实验室生物安全通用准则》《CNAS—CL05—2009实验室生物安全认可准则》《GB 19489—2008实验室生物安全通用要求》等,经课题组内部讨论初步筛选结核病临床检验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候选指标池并搭建体系框架,据此进行两轮外部专家咨询,根据专家对每一个指标的纳入排除情况以及重要性评分,确定指标体系内容,并运用层次分析法计算各个指标的权重系数,形成结核病临床检验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三级评价指标体系。结果:第一轮、第二轮分别收集专家咨询表15份和14份,咨询表回收率分别为100.0%、93.3%,第一轮主要针对指标体系结构进行删改,第二轮则进行指标重要性评分,第二轮咨询专家权威系数为0.76,咨询结果可靠。两轮调查各层级指标的协调系数均>0.1,经Kendall’s W一致性检验,除一级指标外,P值均<0.05,专家意见一致性较好。最终形成一套可操作的结核病临床检验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指标体系,包含5个一级指标、13个二级指标和44个三级指标。结论:依据科学理论构建了结核病临床检验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指标体系,可用于评价结核病临床检验实验室的生物安全管理水平,也可指导实验室通过定期自查提高管理效率,为医疗机构管理者制定管理制度与政策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核 实验室感染 安全管理 模型 组织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急诊肺结核患者死亡的危险因素及风险模型建立
3
作者 薛玉 杨新婷 +4 位作者 王桂荣 柳芳超 雷轩 张静 李亮 《中国防痨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89-194,共6页
目的:分析急诊肺结核患者死亡的危险因素并建立风险预警模型。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连续纳入2024年1—6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胸科医院237例急诊肺结核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收集研究对象一般人口学信息、临床症状、急诊实验室检查结... 目的:分析急诊肺结核患者死亡的危险因素并建立风险预警模型。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连续纳入2024年1—6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胸科医院237例急诊肺结核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收集研究对象一般人口学信息、临床症状、急诊实验室检查结果、影像分级、细菌学检测结果等资料。根据研究对象是否死亡分为存活组和死亡组,比较两组间各项指标的差异,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影响急诊肺结核患者发生死亡的危险因素,明确独立危险因素并建立死亡风险模型,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 curve, ROC曲线)分析此模型对急诊肺结核患者死亡的预测价值。结果:237例研究对象中,存活189例,死亡48例,病亡率为20.3%。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血尿素氮>8.3 mmol/L、影像分级为重度、发生呼吸窘迫、呼吸衰竭、意识障碍为急诊肺结核患者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OR(95%CI)值分别为:4.550(1.761~11.758)、4.429(1.443~13.588)、27.507(3.985~189.847)、2.687(1.042~6.926)、27.184(6.926~106.699)]。多因素logistic回归方程为:logit P=In [P/(1-P)]=-1.433+1.515×(血尿素氮>8.3 mmol/L)+1.488×(影像分级重度)+3.314×(呼吸窘迫)+0.988×(呼吸衰竭)+3.303×(意识障碍)。ROC曲线分析显示,5种危险因素联合检测时曲线下面积为0.8968,预测急诊肺结核患者死亡的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87.50%和74.60%。结论:综合考虑急诊肺结核患者的血尿素氮水平、影像分级程度,以及是否出现呼吸窘迫、呼吸衰竭、意识障碍等症状可较好地预测其预后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核 急诊处理 死亡 因素分析 统计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钙结合蛋白S100A12与中性粒细胞胞外诱捕网形成在重症肺结核患者肺损伤中作用机制研究进展
4
作者 宋云林 布祖克拉·阿布都艾尼 +2 位作者 王桂荣 张继园 鲁晓擘 《中国防痨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513-519,共7页
重症肺结核患者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居高不下,然而,由于重症肺结核在早期阶段的临床症状和体征缺乏特异性,诊断面临巨大挑战。此外,重症肺结核的治疗也因药物相互作用、药物与疾病相互作用及药物不良反应等多重因素的影响变得更加复杂,这... 重症肺结核患者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居高不下,然而,由于重症肺结核在早期阶段的临床症状和体征缺乏特异性,诊断面临巨大挑战。此外,重症肺结核的治疗也因药物相互作用、药物与疾病相互作用及药物不良反应等多重因素的影响变得更加复杂,这些因素对结核病的预防和控制带来了新的挑战。重症肺结核的发病机制涉及到宿主与结核分枝杆菌间复杂的交互作用,发病机制仍不完全清楚。有研究报道,钙结合蛋白S100A12(简称“S100A12”)与中性粒细胞胞外诱捕网(neutrophil extracellular traps,NETs)在重症肺结核的病理生理过程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S100A12驱动NETs形成,是NETs生理病理效应相关的关键蛋白。S100A12通过调控免疫细胞与炎症因子的释放及其相互作用,参与重症肺结核患者肺功能损伤机制,然而,当前针对S100A12与NETs在重症肺结核调控中的机制尚未完全阐明。鉴于此,笔者旨在综述S100A12与NETs在重症肺结核患者中的相关研究进展及其潜在的分子机制,以期为重症肺结核治疗策略的探索提供新的科学依据和创新性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性粒细胞 结核 肺损伤 作用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北京地区对卷曲霉素和阿米卡星耐药结核分枝杆菌的rrs和tlyA基因突变研究 被引量:6
5
作者 孙勇 邢青 +3 位作者 张治国 易俊莉 王甦民 李传友 《中国防痨杂志》 CAS 2015年第6期616-621,共6页
目的探讨北京地区结核分枝杆菌卷曲霉素(Cm)和阿米卡星(Am)耐药与rrs基因和ayA基因突变相关性。方法采用比例法对保存的临床菌株进行Cm和Am药敏试验测定,并对其中的临床菌株rrs基因和tlyA基因进行PCR、测序分析。筛选得到了10株Am... 目的探讨北京地区结核分枝杆菌卷曲霉素(Cm)和阿米卡星(Am)耐药与rrs基因和ayA基因突变相关性。方法采用比例法对保存的临床菌株进行Cm和Am药敏试验测定,并对其中的临床菌株rrs基因和tlyA基因进行PCR、测序分析。筛选得到了10株Am耐药菌株、25株Cm耐药菌株、15株Am和Cm交叉耐药菌株,并选择了30株敏感菌株作为对照分析。数据采用SPSS17.0进行统计分析,组间率的比较采用Fisher精确概率法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tlyA基因突变结果显示,Cm耐药菌株有6株突变(24.0%,6/25),与敏感菌株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m耐药菌株、Am和Cm交叉耐药菌株与敏感菌株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rrs基因检测中,Am耐药、Cm耐药、Am和Cm交叉耐药突变率分别有30.0%(3/10)、8.0%(2/25)和26.7%(4/15),敏感菌株中也有10.0%(3/30)突变株,3组耐药菌株与敏感菌株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F=2.353、0.06、1.161,P值均〉0.05)。在3组中,rrs基因A1401G突变位点突变比例分别是10.0%(1/10)、8.0%(2/25)和13.3%(2/15),1株在Am和Cm交叉耐药双位点突变,共计6株A1401G位点突变菌株,与敏感菌株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另一突变位点C1402T在Am、Am和Cm交叉耐药中各1株。结论结核分枝杆菌tlyA基因可能与Cm耐药相关,与Am耐药不相关;rrs基因A1401G和C1402T突变可能与Am和Cm交叉耐药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核分枝杆菌 卷曲霉素 丁胺卡那霉素 细菌蛋白质类 突变 北京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者入院时血清降钙素原、白细胞介素-6和白细胞介素-8水平及其在患者预后中的意义
6
作者 龙嗣博 陈燕 +10 位作者 张鑫桐 尹颜军 杨丽梅 郑迈克 王潮虹 孙晴 晏君 施亦衡 时广利 赵艳 王桂荣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471-475,共5页
目的分析患者入院时血清降钙素原(PCT)和细胞因子水平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者(COVID-19)预后的预测价值。方法纳入2022年11月至2023年2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胸科医院收治的确诊COVID-19,采用化学发光法检测血清PCT水平,流式微球阵列法... 目的分析患者入院时血清降钙素原(PCT)和细胞因子水平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者(COVID-19)预后的预测价值。方法纳入2022年11月至2023年2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胸科医院收治的确诊COVID-19,采用化学发光法检测血清PCT水平,流式微球阵列法检测血清细胞因子IL-1β、IL-2、IL-4、IL-5、IL-6、IL-8、IL-10、IL-12p70、IL-17A、IL-17F、IL-22、TNF-α、TNF-β、IFN-γ水平。将入住ICU、接受机械通气和院内死亡定义为预后不良,排除合并细菌感染的患者后,分析入院时血清中PCT和细胞因子水平与COVID-19患者预后的关系。结果共纳入176例资料完整的患者,其中PCT正常组134例,PCT升高组42例,中位年龄为71.50岁,男性占71.59%。PCT升高组患者ICU入住率(38.41%vs.13.11%,P<0.05)、机械通气率(76.92%vs.24.59%,P<0.001)和院内死亡率(38.46%vs.6.56%,P<0.001)均显著高于PCT正常组。预后不良患者血清中细胞因子IL-6(7.40 pg/mL vs.4.78 pg/mL,P<0.05)和IL-8(10.97 pg/mL vs.5.92 pg/mL,P<0.001)的水平显著高于预后良好者。根据ROC曲线计算,PCT、IL-6和IL-8预测COVID-19患者预后不良的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687、0.660和0.746;灵敏度分别为52.78%、55.17%和72.41%;特异度分别为81.58%、74.19%和74.19%。当PCT、IL-6和IL-8联合预测COVID-19患者预后时,曲线下面积为0.764,灵敏度为70.00%,特异度为80.00%。结论血清PCT和细胞因子IL-6、IL-8可作为COVID-19患者预后不良的预测标志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 细胞因子 降钙素原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行播散性肺结核耐药情况分析(附71例报告)
7
作者 施亦衡 王潮虹 +6 位作者 杨斌 孙晴 晏君 龙嗣博 郑迈克 赵艳 王桂荣 《解放军医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1379-1385,共7页
目的分析血行播散性肺结核患者的耐药特点,为临床制定个体化治疗方案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2024年1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胸科医院收治的71例血行播散性肺结核住院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分枝杆菌微孔板药敏检测技术检测来... 目的分析血行播散性肺结核患者的耐药特点,为临床制定个体化治疗方案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2024年1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胸科医院收治的71例血行播散性肺结核住院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分枝杆菌微孔板药敏检测技术检测来自71例患者的结核分枝杆菌对16种抗结核药的敏感性,分析血行播散性肺结核患者的结核分枝杆菌培养结果、药敏试验结果、初治或复治情况、耐药情况,以及初治与复治患者耐药类型的差异。结果71例血行播散性肺结核患者中,男51例(71.8%),急性血行播散性肺结核58例(81.7%),对16种抗结核药的总耐药率为38.0%。复治患者总耐药率与初治患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52.2%(12/23)vs.31.3%(15/48),P=0.089]。患者对16种抗结核药任一耐药的前7位为链霉素(Sm)、异烟肼(INH)各13例(18.3%),利福喷丁(Rft)、对氨基水杨酸异烟肼(Pa)各10例(14.1%),利福平(RFP)、利福布汀(Rfb)、卷曲霉素(Cm)各9例(12.7%);初治患者任一耐药的前6位为Cm 6例(12.5%),Sm 5例(10.4%),Pa 4例(8.3%),INH、克拉霉素(Clr)、对氨基水杨酸(PAS)各3例(6.3%);复治患者任一耐药的前7位为INH 10例(43.5%),Sm、RFP、Rft各8例(34.8%),Rfb 7例(30.4%),Pa、左氧左旋氧氟沙星(Lfx)各6例(26.1%)。患者对16种抗结核药的总单耐药率、总多耐药率、总耐多药率分别为9.9%、7.0%、11.3%;所有单耐药患者均为初治患者;复治患者多耐药率与初治患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13.0%vs.4.2%,P=0.591],但耐多药率明显高于初治患者[30.4%vs.2.1%,P=0.002]。结论血行播散性肺结核耐药情况严峻,临床医师可根据药敏试验结果制定个性化的抗结核治疗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行播散性肺结核 药物敏感性试验 耐药性 耐多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肺结核合并肺部感染的临床研究(英文) 被引量:14
8
作者 李晓迎 段鸿飞 +3 位作者 杨丽梅 刘晓清 黄延风 李卫民 《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364-372,共9页
目的描述肺结核合并病原菌感染菌谱特征,并分析造成合并感染的危险因素及耐药特点,为临床早期及合理治疗提供依据。方法收集2009.6-2012.6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胸科医院(国家结核病临床中心)所有确诊为肺结核、肺结核或肺癌合并社区获... 目的描述肺结核合并病原菌感染菌谱特征,并分析造成合并感染的危险因素及耐药特点,为临床早期及合理治疗提供依据。方法收集2009.6-2012.6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胸科医院(国家结核病临床中心)所有确诊为肺结核、肺结核或肺癌合并社区获得性肺炎(CAP)或医院获得性肺炎(HAP)的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计算比值比(OR),并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找出与共同感染有关的危险因素。收集的临床资料包括年龄、性别、初复治、合并症、影像学资料和血常规及结核分枝杆菌和其他病原菌培养均为阳性的药敏结果。结果肺结核合并感染中占首位的致病菌为铜绿假单胞杆菌25%(66/268)。肺空洞(OR=0.57,95%CI:0.43-0.75,=0.000),女性患者(OR=0.61,95%CI:0.45-0.82,P=0.000)和40-59岁(OR=1.79,95%CI:1.30-2.26,P=0.000)均与合并感染相关呈显著相关性。结核分枝杆菌培养阳性的肺结核中有2株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5株泛耐药铜绿假单胞菌、2株泛耐药鲍曼不动杆菌合并感染。广泛耐药结核病(Extensively drug-resistant tuberculosis,XDR-TB)病例中,培养出普通细菌对四类抗生素(青霉素类、头孢菌素类、氨基糖苷类、喹诺酮类)均出现耐药情况。结论研究结果强调有必要制定结核分枝杆菌合并普通细菌性肺炎感染的特殊治疗方案,以及实施定期监测耐药情况的调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结核 合并感染 肺炎 临床研究 宿主免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靶点环介导等温扩增技术对结核分枝杆菌检测的比较研究 被引量:4
9
作者 刘洋 郭艳玲 +3 位作者 姜广路 孙琦 郑素华 张宗德 《中国防痨杂志》 CAS 2015年第8期843-847,共5页
目的探讨针对hspX、gyrB、IS6110靶基因设计引物,采用环介导等温扩增技术(LAMP)检测对结核病的诊断价值。方法肺结核组为我院收治的68例肺结核患者,对照组为我院收治的45例肺癌患者和20名健康体检者,收集痰标本后采用LAMP、定量PC... 目的探讨针对hspX、gyrB、IS6110靶基因设计引物,采用环介导等温扩增技术(LAMP)检测对结核病的诊断价值。方法肺结核组为我院收治的68例肺结核患者,对照组为我院收治的45例肺癌患者和20名健康体检者,收集痰标本后采用LAMP、定量PCR及涂片法进行分析,评价LAMP技术的临床应用价值。采用LAMP及定量PCR分别对结核分枝杆菌标准株H37Rv的DNA样品进行检测,评价LAMP技术的检测限;同时对鸟分枝杆菌、胞内分枝杆菌、瘰疬分枝杆菌、偶发分枝杆菌、耻垢分枝杆菌、海分枝杆菌、龟分枝杆菌和堪萨斯分枝杆菌等8种非结核分枝杆菌菌株及4株普通菌标准株包括大肠埃希菌(ATCC25922)、阴沟肠杆菌(ATCC700323)、铜绿假单胞菌(ATcc27853)和金黄色葡萄球菌标准菌株(ATcc29213)进行鉴定,评价LAMP的敏感度和特异度。结果本研究采用hspX、IS6110和gyrB靶基因进行LAMP检测,对H37Rv的DNA样品检测限分别为320amol/L,320amol/L和32amol/L。LAMP对8种非结核分枝杆菌和4种普通菌检测结果为阴性。对照组中健康志愿者定量PCR,涂片法及LAMP方法的结果均为阴性,对照组中肺癌患者中hspX,gyrB,IS6110LAMP方法和定量PCR阳性结果2例,3种靶基因位点的LAMP和定量PCR检测的特异度均为96.9%(63/65)。针对hspX、gyrB、IS6110靶基因进行LAMP检测,对68例肺结核患者痰标本检测的敏感度分别为75.0%(51/68),77.9%(53/68),73.5%(50/68);定量PCR检测的敏感度为79.4%(54/68)。3种不同基因位点LAMP技术与定量PCR检测的敏感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0.82,P〉0.05),但均高于涂片法的38.2%(26/68),LAMP技术与涂片法之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x^2=18.71,x^2=22.02,x^2=17.18,P值均〈0.01)。结论hspX、gyrB、IS6110LAMP技术检测的敏感度和特异度均较高,尤其是针对gyrB靶基因位点进行LAMP检测的敏感度与定量PCR接近,并且高于涂片法;如果结合不同基因位点LAMP技术的检测结果进行评判可以提高该技术的敏感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核分枝杆菌 核酸扩增技术 结核 肺/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18例骨关节结核耐药情况分析 被引量:1
10
作者 王潮虹 孙晴 +5 位作者 廖鑫磊 晏君 龙嗣博 郑迈克 赵艳 王桂荣 《解放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9期1055-1060,共6页
目的分析118例骨关节结核住院患者的耐药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2022年6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胸科医院收治的118例骨关节结核住院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药敏试验检测来自118例患者的结核分枝杆菌对链霉素(Sm)、异烟肼(INH)、... 目的分析118例骨关节结核住院患者的耐药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2022年6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胸科医院收治的118例骨关节结核住院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药敏试验检测来自118例患者的结核分枝杆菌对链霉素(Sm)、异烟肼(INH)、利福平(RFP)、乙胺丁醇(EMB)、利福喷丁(Rft)、左氧左旋氧氟沙星(Lfx)、阿米卡星(Am)、卷曲霉素(Cm)、丙硫异烟胺(Pto)、对氨基水杨酸异烟肼(Pa)、莫西沙星(Mfx)、对氨基水杨酸(PAS)、克拉霉素(Clr)、利福布汀(Rfb)、卡那霉素(Km)和氯法齐明(Cfz)的敏感性,分析骨关节结核患者的结核分枝杆菌培养结果、药敏试验结果、初治或复治情况,以及病原学确诊为骨关节结核初治与复治患者耐药类型的差异。结果118例骨关节结核患者对16种抗结核药的总耐药率为28.0%(33/118),复治患者的总耐药率明显高于初治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70.0%(21/30)vs.13.6%(12/88),P<0.001]。118例骨关节结核患者任一耐药率顺位前7位为Sm、INH、RFP、Rft、Rfb、Pa和Clr,初治患者任一耐药率顺位前7位为Sm、INH、Clr、Pa、RFP、Rft和PAS,复治患者任一耐药率顺位前7位为Sm、RFP、Rft、Rfb、INH、Pa和EMB。118例骨关节结核患者的总单耐药率、总多耐药率、总耐多药率依次为7.6%(9/118)、8.5%(10/118)、11.9%(14/118)。初治患者与复治患者的单耐药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6.8%(6/88)vs.10.0%(3/30),P=0.691],复治患者多耐药率和耐多药率明显高于初治患者[20.0%(6/30)vs.4.5%(4/88),P=0.017;40.0%(12/30)vs.2.3%(2/88),P<0.001]。结论骨关节结核耐药问题严重,临床医师在行手术治疗的同时,应根据药敏试验结果制定有效的药物治疗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核 骨关节 药物敏感性试验 耐药性 耐多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