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非结核分枝杆菌肺病影像学表现及应用人工智能新技术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
1
作者 高珊 聂文娟 +1 位作者 侯代伦 初乃惠 《中国防痨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362-366,共5页
非结核分枝杆菌病在全球的发病率逐渐上升,并且已经成为我国结核病防治领域重点关注的问题之一。非结核分枝杆菌肺病在影像学上有特征性表现,因此影像学成为诊断非结核分枝杆菌肺病的重要辅助诊断方式。近年来,人工智能在医学领域中飞... 非结核分枝杆菌病在全球的发病率逐渐上升,并且已经成为我国结核病防治领域重点关注的问题之一。非结核分枝杆菌肺病在影像学上有特征性表现,因此影像学成为诊断非结核分枝杆菌肺病的重要辅助诊断方式。近年来,人工智能在医学领域中飞速发展,基于影像学的人工智能技术在非结核分枝杆菌肺病方向有了新的研究尝试。因此,笔者整理了非结核分枝杆菌肺病的影像学表现,介绍了人工智能新技术在影像学诊断、预后和治疗评价中的应用,期望能够更好地了解非结核分枝杆菌肺病在人工智能领域的发展趋势,以及为疾病诊断、治疗评估方式提供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枝杆菌 非典型性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人工智能 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8例血行播散性肺结核并发颅内结核的临床与影像学分析 被引量:11
2
作者 梁瑞霞 王慧 +3 位作者 吴寒 李娅茹 白汉林 周新华 《中国防痨杂志》 CAS 2016年第5期375-380,共6页
目的探讨血行播散性肺结核并发颅内结核患者的临床及影像学特点,减少误诊与漏诊。方法搜集自2008年3月至2015年6月在河南省胸科医院临床确诊的血行播散性肺结核并发颅内结核患者28例,对患者的临床及影像学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所有患... 目的探讨血行播散性肺结核并发颅内结核患者的临床及影像学特点,减少误诊与漏诊。方法搜集自2008年3月至2015年6月在河南省胸科医院临床确诊的血行播散性肺结核并发颅内结核患者28例,对患者的临床及影像学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所有患者均进行脑脊液的实验室诊断、CT平扫及MR增强扫描检查,分析胸部CT、头颅CT平扫及MR增强扫描的影像学特点,并重点评价MR增强扫描在颅内结核诊断中的重要性。结果28例血行播散性肺结核并发颅内结核患者临床表现为高热、盗汗、乏力、纳差、咳嗽等,并同时伴有癫痫发作,或头痛、视物模糊、呕吐,或意识改变,或脑膜刺激征阳性等症状和体征,其中脑脊液实验室检查异常20例(71.4%)。胸部CT平扫均可见两肺弥漫粟粒影,26例(92.9%)表现为病灶大小、密度和分布“三均匀”状态。头颅CT平扫仅4例可见异常,1例基底池脑膜增厚并发脑腔积液;2例脑实质多发低密度斑片及结节病灶,其中1例并发脑腔积液;1例右叶脑沟局限性轻度不均匀狭窄。28例患者行头颅MR增强扫描:5例(17.9%)显示单纯基底池及侧裂池脑膜的条状及结节状强化;12例(42.3%)显示为单纯脑实质病变,其中8例呈现为直径2~5mm的弥漫性粟粒结节,4例为脑结核瘤;11例(39.3%)混合型,为脑膜增厚及脑实质病变并存,其中2例并发脑腔积液。8例脑脊液实验室检查正常者,CT平扫虽未见异常,但头颅MR增强扫描检查均显示有脑实质弥漫性粟粒结节病灶。结论血行播散『生肺结核往往并发颅内结核,CT平扫容易漏诊,MR增强扫描是发现和诊断颅内结核的关键技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核 结核 粟粒性 结核 颅内 磁共振成像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肺内多发空洞病变的CT影像分析 被引量:6
3
作者 李成海 赵泽钢 +8 位作者 周新华 吕岩 陈步东 王东坡 贺伟 周震 宁锋钢 谢汝明 段惠萍 《中国防痨杂志》 CAS 2016年第5期369-374,共6页
目的分析肺内多发空洞病变的CT影像表现,探讨其特点与鉴别要点。方法收集2012年1月至2015年12月期间CT影像表现为肺内多发空洞病变39例共计130个空洞,其中继发性肺结核17例,肺内多发转移癌13例,肺隐球菌病6例,肺脓肿3例;男25例,... 目的分析肺内多发空洞病变的CT影像表现,探讨其特点与鉴别要点。方法收集2012年1月至2015年12月期间CT影像表现为肺内多发空洞病变39例共计130个空洞,其中继发性肺结核17例,肺内多发转移癌13例,肺隐球菌病6例,肺脓肿3例;男25例,女14例,年龄16~73岁,中位年龄41岁。分析病灶内空洞的形态、密度及周围病灶影像特点。全部患者均行胸部CT平扫及增强扫描。计数资料采用y。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1)空洞形态特点:肺结核空洞55个,以裂隙状及新月形多见,占69.1%(38/55);洞壁厚薄不匀,内壁规则51个(92.7%,51/5s),空洞外壁大部分清楚35个(63.6%,35/55),39个可见引流支气管影(70.9%,39/55),增强扫描洞壁多无明显强化;肺转移癌空洞44个,以厚壁(75.O%)多见,内壁不规则30个(68.2%,30/44),洞壁强化明显39个(88.6%,39/44);肺隐球菌病空洞20个,多为厚壁(95.O%,19/20),内壁轻度不规整16个(80.0%,16/20),周围多伴有磨玻璃状片影;肺脓肿空洞11个,全部为厚壁,内壁规则10个(10/11),外壁模糊10个(10/11),伴有液平9个(9/11),全部出现周围渗出性阴影(11/11),洞壁强化明显(11/11)。肺结核与肺转移癌空洞内壁规则状况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40.218,P=0.000);肺结核与肺转移癌空洞洞壁强化程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76.517,P=0.000)。(2)伴随病变影像征象:肺结核空洞的伴随病变主要是微小结节及树芽征,分别占60.0%(33/55)和30.9%(17/55);肺转移癌的多发空洞周围主要为斑片及磨玻璃状影,分别占2.3%(1/44)和31.8%(14/44)。肺结核与肺转移癌伴随空洞出现微小结节的比率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39.600,P=0.000),出现实变斑片状影的比率两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1.274,P=0.259),出现磨玻璃状密度影的比率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20.382,P=0.000),出现树芽征的比率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6.420,P=0.000)。肺隐球菌病的空洞周围主要为磨玻璃状影(85.0%,17/20),而肺脓肿空洞周围主要为炎性浸润的片状阴影(100%,11/11),这两种征象与肺转移癌空洞组明显不同(X2值分别为15.571、49.271,P值均=0.000)。结论肺部空洞病变的内外壁状况、强化程度及周围伴随病变等CT表现具有一定特征性,进行综合分析,有助于对肺部多发性空洞性病变的诊断与鉴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核 肺/诊断 肺肿瘤 肺隐球菌病 空洞 X线计算机 体层摄影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菌阴肺结核影像诊断难点分析 被引量:11
4
作者 赵泽钢 周新华 《中国防痨杂志》 CAS 2016年第5期342-345,共4页
菌阴肺结核临床特征较少,有时仅表现为肺部阴影。其中孤立的肉芽肿结节、不规则肿块样影、段性及大叶性实变、多发性结节、弥漫的雪花状影,以及是否并发免疫功能低下等问题均是影像诊断的难点;此外,结节病Ⅲ期与粟粒性肺结核的鉴别... 菌阴肺结核临床特征较少,有时仅表现为肺部阴影。其中孤立的肉芽肿结节、不规则肿块样影、段性及大叶性实变、多发性结节、弥漫的雪花状影,以及是否并发免疫功能低下等问题均是影像诊断的难点;此外,结节病Ⅲ期与粟粒性肺结核的鉴别、肺结核与肺癌等恶性病变并存等均为影像学鉴别诊断的棘手问题。分析与把握其基本影像学特征是确定肺结核诊断的前提,重视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活检并结合临床症状与征象进行综合分析仍然是确定诊断的重要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核 菌阴 诊断 鉴别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活组织检查 切割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肺外结核影像学诊断的回顾与展望 被引量:3
5
作者 吕岩 周新华 《中国防痨杂志》 CAS 2014年第9期783-787,共5页
肺外结核包括多系统、多脏器、多部位、多种类型的结核病变,诊断较肺结核相对困难,但及时、正确的诊断是患者得以正规及有效治疗的前提,影像学检查在病变发现、诊断、鉴别诊断和观察病变动态方面具有重要作用.常规影像学检查(超声、X线... 肺外结核包括多系统、多脏器、多部位、多种类型的结核病变,诊断较肺结核相对困难,但及时、正确的诊断是患者得以正规及有效治疗的前提,影像学检查在病变发现、诊断、鉴别诊断和观察病变动态方面具有重要作用.常规影像学检查(超声、X线、CT、MRI及骨扫描)对肺外结核病变的诊断及治疗效果的观察具有肯定的价值,同时亦有局限性.随着影像学技术的迅猛发展,除了病变形态学研究外,分子影像和功能成像等技术已成为国内外的研究热点和发展趋势,在肺外结核尤其是中枢神经系统结核的诊断与鉴别诊断中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核 放射摄影术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磁共振成像 回顾性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肺结核的影像学诊断——从形态分析到分子影像诊断 被引量:27
6
作者 周新华 《中国防痨杂志》 CAS 2014年第8期638-642,共5页
医学影像学已成为肺结核及肺部疾病诊断不可缺少的重要方法.病灶形态分析是肺结核影像学诊断与鉴别诊断的重要方法,CT增强扫描是病灶形态学诊断的重要补充方法,MRI既是形态学诊断也是分子影像诊断的重要技术,正电子发射计算机体层摄影... 医学影像学已成为肺结核及肺部疾病诊断不可缺少的重要方法.病灶形态分析是肺结核影像学诊断与鉴别诊断的重要方法,CT增强扫描是病灶形态学诊断的重要补充方法,MRI既是形态学诊断也是分子影像诊断的重要技术,正电子发射计算机体层摄影术计算机体层摄影术(PET-CT)是重要的分子影像学诊断技术,在结核病的鉴别诊断和结核病灶活动性的评价方面具有重要意义.熟练掌握不同影像学技术,以及在肺结核诊断中应用的目的与意义,重视肺结核不典型影像表现和菌阴肺结核的影像诊断与鉴别,推进影像学形态分析和细菌学、病理学及免疫学等多学科联合诊断等,将是现在及未来的主要努力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核 放射摄影术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磁共振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视肺结核及其并发病变的影像学分析与诊断 被引量:13
7
作者 周新华 《中国防痨杂志》 CAS 2017年第6期552-554,共3页
肺结核是由结核分枝杆菌引起的一种慢性传染性疾病,通常由结核分枝杆菌的直接侵袭所致,但在机体免疫功能低下时也可以作为并发病变出现,即机遇性感染。此外,诸如糖尿病患者不仅存在细胞免疫功能缺陷,其高血糖水平又能够促进结核分... 肺结核是由结核分枝杆菌引起的一种慢性传染性疾病,通常由结核分枝杆菌的直接侵袭所致,但在机体免疫功能低下时也可以作为并发病变出现,即机遇性感染。此外,诸如糖尿病患者不仅存在细胞免疫功能缺陷,其高血糖水平又能够促进结核分枝杆菌的生长,从而易于感染肺结核。由此可见,肺结核与其他相关疾病并发存在,不仅是临床诊断与鉴别的常见问题,也是影像分析、诊断与鉴别的重要内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临床诊断 肺结核 影像学分析 并发 病变 结核分枝杆菌 细胞免疫功能缺陷 慢性传染性疾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深度学习在肺结核影像诊断中的应用 被引量:10
8
作者 吴键 侯代伦 《中国防痨杂志》 CAS CSCD 2022年第1期91-94,共4页
肺结核的影像学形态往往呈多样性,因此,如何鉴别诊断肺结核一直以来是常规影像学研究的重点与难点。近年来,深度学习在辅助影像诊断方面有了飞快发展。深度学习擅长识别大量图像数据中的复杂模式,可大大提高医师的诊断准确性及工作效率... 肺结核的影像学形态往往呈多样性,因此,如何鉴别诊断肺结核一直以来是常规影像学研究的重点与难点。近年来,深度学习在辅助影像诊断方面有了飞快发展。深度学习擅长识别大量图像数据中的复杂模式,可大大提高医师的诊断准确性及工作效率。笔者将对深度学习在影像诊断及肺结核影像诊断中的应用、不足及展望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核 放射学 诊断 人工智能 综述文献(主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CT图像的肺结核病灶治愈状态判定深度学习模型的建立 被引量:5
9
作者 秦李祎 吕平欣 +8 位作者 郭琳 钱令军 肖谦 杨阳 尚园园 贾俊楠 初乃惠 刘远明 李卫民 《中国防痨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272-278,共7页
目的:基于CT影像构建深度学习模型判定肺结核病灶的活动性。方法:回顾性纳入2018年12月至2020年12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胸科医院就诊的具有治疗前、中和后时间点的CT影像资料的肺结核治愈患者(102例),按照8∶2的比例将病灶随机分为训... 目的:基于CT影像构建深度学习模型判定肺结核病灶的活动性。方法:回顾性纳入2018年12月至2020年12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胸科医院就诊的具有治疗前、中和后时间点的CT影像资料的肺结核治愈患者(102例),按照8∶2的比例将病灶随机分为训练集和测试集。另外,于2021年10月至2022年12月在同一家医院前瞻性纳入肺结核治愈患者(72例),在治疗前、中和后时间点纳入CT资料作为独立验证集。通过迁移学习方式进行深度学习模型构建;采用掩膜区域卷积神经网络(Mask R-CNN)架构实现病灶自动分割及活动性判定。基于三维病灶标签进行模型训练,通过计算测试集受试者工作特性(ROC)曲线下面积(AUC)、敏感度、特异度,并与独立验证集比较,评估模型对肺结核病灶活动性的判定效能。结果:回顾性队列共纳入符合标准的肺结核治愈患者102例,共收集到770份CT影像资料;332个病灶为活动性,464个病灶为非活动性。前瞻性队列纳入肺结核治愈患者72例,共收集到540份CT影像资料。基于迁移学习的Mask R-CNN深度学习模型计算,测试集的AUC为87.5%,敏感度为85.7%,特异度为78.6%;独立验证集的AUC为79.9%,敏感度为78.7%,特异度为75.0%。结论:基于迁移学习的Mask R-CNN深度学习模型在小样本量肺结核病灶活动性预测中展现出一定潜力,可以为快速、自动的临床决策提供科学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核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模型 结构 人工智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肺结核并发肺部真菌感染的CT表现特征分析 被引量:21
10
作者 过丽芳 贺伟 +7 位作者 王仁贵 李成海 周新华 吕岩 周震 王东坡 赵春生 邱万成 《中国防痨杂志》 CAS 2017年第6期570-575,共6页
目的探讨肺结核并发肺部真菌感染的CT表现特征,并进行观察分析。方法回顾性分析112例经病理组织学或细菌学,以及临床确诊的肺结核并发肺部真菌感染患者的CT表现特征,根据并发真菌感染的种类将患者分为曲霉菌组(61例)、念珠菌组(4... 目的探讨肺结核并发肺部真菌感染的CT表现特征,并进行观察分析。方法回顾性分析112例经病理组织学或细菌学,以及临床确诊的肺结核并发肺部真菌感染患者的CT表现特征,根据并发真菌感染的种类将患者分为曲霉菌组(61例)、念珠菌组(48例)、隐球菌组(3例),总结比较组间CT表现特征。结果肺结核并发常见真菌感染的发生率分别为曲霉菌组54.4%0(61/112)、念珠菌组42.9%(48/112)、隐球菌组2.7%(3/112)。其中曲霉菌组与念珠菌组比较,各项临床症状(咳嗽、咯痰、发热、咯血丝痰、胸痛)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肺结核并发真菌感染的CT表现常见斑片影96例(85.7%)、结节影95例(84.8%)、空洞影93例(83.0%)、树芽征改变74例(66.1%)、磨玻璃样密度影60例(53.6%)。念珠菌组与曲霉菌组肺部感染病灶累及肺叶较广,且曲霉菌组累及3个肺叶以上者(98.0%,47/48)明显多于念珠菌组(80.3%,49/6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7.91,P=0.005)。曲霉菌组在斑片影(93.4%,57/6i)、空洞影(93.4%,57/61)、磨玻璃样密度影(63.9%,39/61)表现上较念珠菌组(77.1%,37/48;72.9%,35/48;39.6%,19/48)多见,而念珠菌组以树芽征(79.2%,38/48)、段性或大叶性实变影(39.6%,19/48)较曲霉菌组(59.0%,36/61;3.3%,2/61)多见,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X^2=6.06,P=0.014;X^2=8.60,P=0.003;X^2=6.40,P=0.011;X^2=5.00,P=0.025;X^2=22.76,P=0.000)。曲霉菌组中93.4%(57/61)的感染者可见曲菌球表现,其中37例为典型曲菌球。隐球菌组仅3例,均可见结节影,多位于胸膜下,且1例结节内可见内壁光滑的空洞。结论肺结核并发真菌感染有一定CT表现特征,CT扫描显示的图像特征有助于提示真菌感染的可能,具有一定的诊断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核 肺疾病 真菌性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判别分析 诊断 鉴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头颅MR增强扫描在急性血行播散性肺结核患者中筛查结核性脑膜炎的价值 被引量:11
11
作者 黄麦玲 马艳 +5 位作者 王桂荣 侯代伦 冯君兰 张立群 高孟秋 李琦 《中国防痨杂志》 CAS CSCD 2019年第1期36-41,共6页
目的探讨头颅MR增强扫描在急性血行播散性肺结核患者中筛查结核性脑膜炎的价值。方法搜集北京胸科医院2012年1月至2018年5月住院的415例急性血行播散性肺结核患者的临床资料,筛选出进行了头颅MR增强扫描及脑脊液常规及生化检查的患者235... 目的探讨头颅MR增强扫描在急性血行播散性肺结核患者中筛查结核性脑膜炎的价值。方法搜集北京胸科医院2012年1月至2018年5月住院的415例急性血行播散性肺结核患者的临床资料,筛选出进行了头颅MR增强扫描及脑脊液常规及生化检查的患者235例,男∶女=1.12∶1(124/111),年龄15~87岁,平均年龄(36±18)岁,15~35岁年龄组患者占62.1%(146/235)。采用SPSS 22.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数资料组间比较采用卡方检验。当总数>40,且1<理论频数<5时采用校正卡方检验。配对计数资料的比较采用配对卡方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 235例急性血行播散性肺结核患者,头颅MR增强扫描发现的异常率(89.8%,211/235)较脑脊液常规及生化(63.0%,148/235)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McNemar检验,P=0.000)。按照结核性脑膜炎诊断标准,“确诊”及“很可能”结核性脑膜炎219例中,头颅MR增强扫描发现的异常率(96.3%,211/219)较脑脊液常规及生化检查(67.6%,148/219)高,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McNemar检验,P=0.000)。有中枢神经系统症状的143例患者中,头颅MR增强扫描发现的异常率(95.8%,137/143)较脑脊液常规及生化发现的异常率(88.1%,126/143)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McNemar检验,P=0.035)。无中枢神经系统症状的76例患者中,头颅MR增强扫描发现的异常率(97.4%,74/76)较脑脊液常规及生化高(28.9%,22/7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McNemar检验,P=0.000)。有中枢神经系统症状与无中枢神经系统症状患者的头颅MR增强扫描发现的异常率[95.8%(137/143)与97.4%(74/76)]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校正χ^ 2检验,P=0.834);有中枢神经系统症状较无中枢神经系统症状患者脑脊液常规及生化检查发现的异常率[88.1%(126/143)与28.9%(22/76)]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9.286,P=0.000)。结论头颅MR增强扫描在急性血行播散性肺结核患者中对颅内病变的发现率高;特别是对于无神经系统症状的结核性脑膜炎患者,脑脊液常规及生化检查发现的异常率偏低,而头颅MR增强扫描发现的异常率仍>9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核 脑膜 磁共振成像 图像增强 诊断技术和方法 多相筛查 对比研究 急性血行播散性肺结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成年血行播散性肺结核并发颅内结核的临床及头颅MRI表现特征 被引量:5
12
作者 宁锋钢 周新华 +3 位作者 侯代伦 吕平欣 吕岩 贺伟 《中国防痨杂志》 CAS CSCD 2020年第1期19-25,共7页
目的探讨成年血行播散性肺结核并发颅内结核的临床及头颅MRI表现特征,以减少漏诊与误诊。方法收集2015年2月至2019年7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胸科医院临床确诊的53例成年血行播散性肺结核并发颅内结核患者的临床资料,纳入资料完整的48... 目的探讨成年血行播散性肺结核并发颅内结核的临床及头颅MRI表现特征,以减少漏诊与误诊。方法收集2015年2月至2019年7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胸科医院临床确诊的53例成年血行播散性肺结核并发颅内结核患者的临床资料,纳入资料完整的48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进行了结核病相关实验室检查(包括脑脊液检测)、头颅MR平扫及增强扫描检查,分析评价患者的临床及头颅MRI表现特征。结果48例患者中,24例(50.0%)存在结核中毒症状和呼吸系统症状,36例(75.0%)出现发热、头痛,29例(60.4%)具有神经系统症状和体征;胸部CT平扫均可见两肺弥漫性粟粒状影;脑脊液常规和生化检查异常者45例(93.8%),其中蛋白升高43例(89.6%),葡萄糖含量降低38例(79.2%),氯化物降低37例(77.1%);所有患者均行腰椎穿刺术检查,颅内压增高[>180mm H2O(1mm H2O=0.0098kPa)]者31例(64.6%)。48例患者行头颅MR增强扫描,8例(16.7%)未发现明确结核病灶,40例有脑实质和(或)脑膜结核病变,分别为单纯脑膜结核9例(18.8%)、单纯脑实质结核19例(39.6%)、混合型颅内结核12例(25.0%);而48例行头颅MR平扫的患者仅35例显示颅内结核病灶,除8例增强MR未显示的患者外,仍有5例未发现结核病灶。25例患者抗结核药物治疗3个月后进行了头颅MR复查,其中11例较前好转,7例较前加重,5例出现部分病灶好转和部分病灶加重,2例未见变化。结论血行播散性肺结核并发颅内结核患者临床多见发热、头痛、神经系统症状和体征、脑脊液常规和生化检查指标异常、颅内压增高。MR头颅扫描对该病的发现率较高,尤以MR增强扫描更为明显,是发现和诊断颅内结核的重要技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核 结核 粟粒性 结核 中枢神经系统 疾病特征 磁共振成像 评价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表现为孤立结节的原发性肺隐球菌病CT诊断及鉴别 被引量:6
13
作者 赵泽钢 周新华 +5 位作者 吕岩 周震 贺伟 李成海 王东坡 宁锋钢 《中国防痨杂志》 CAS 2016年第5期358-363,共6页
目的探讨表现为孤立结节的原发性肺隐球菌病(primary pulmonary cryptococcosis,PPC)的CT特征。方法搜集2011年3月至2015年9月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胸科医院就诊,经病理确诊、表现为孤立结节的原发性肺隐球菌病患者21例(PPC组)... 目的探讨表现为孤立结节的原发性肺隐球菌病(primary pulmonary cryptococcosis,PPC)的CT特征。方法搜集2011年3月至2015年9月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胸科医院就诊,经病理确诊、表现为孤立结节的原发性肺隐球菌病患者21例(PPC组),对患者的CT平扫及增强CT图像进行回顾性分析,患者免疫功能均正常。搜集同时期经病理及临床综合诊断确诊、影像表现为肺内孤立结节的肺结核球及周围型肺癌各30例,分别为结核球组和肺癌组,分别观察3组结节及其周围病灶的CT特征并进行比较分析,计数资料采用卡方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PPC组病灶分布多位于下叶(66.7%,14/21)及外带(80.9%,17/21),与结核球组(30.0%,9/30和53.3%,16/30)及肺癌组(36.7%,11/30和40.0%,12/30)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X2=6.708,P=0.010和X2=4.449,P=0.035;X2=4.126,P=0.042和X^2=8.446,P=0.004);PPC组病变边缘模糊者(81.0%。17/21)明显多于结核球组(16.7%,5/30)及肺癌组(13.3%,4/30)(X2=0.812,P=0.000和x2=23.319,P=0.000)。PPC组病变边缘可出现长毛刺或索条影,以及与胸膜之间的多条状牵拉改变,与周围型肺癌的“幕状或兔耳状”的胸膜凹陷征有所不同;PPC组邻近胸膜增厚者(57.1%,12/21)明显多于结核球组(16.7%,5/30)及肺癌组(o.0%,0/30)(X2=9.107,P=0.003;X2=19.354,P=0.000);晕征在PPC组周围病灶中占比(70.6%,12/17)较高,明显高于结核球组(3.8%,1/2B)及肺癌组(20.O%,1/5)(X2=21.708,P=0.000;X2=4.090,P=0.043);增强CT扫描,PPC结节[76.2%(16/21)]呈轻度不均匀强化,有别于结核球的无强化或包膜强化,以及肺癌的明显强化。结论表现为肺内孤立结节的PPC,多位于下叶胸膜下,边缘模糊,伴支气管气象、空泡征及晕征,邻近胸膜多有增厚,增强扫描呈轻度强化伴斑片状低密度区;当出现这些征象时,应考虑PPC的可能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隐球菌病 孤立性肺结节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诊断 鉴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结核分枝杆菌肺病的CT分型及其临床特征分析(附132例报告) 被引量:7
14
作者 李多 房坤 +2 位作者 王珏 周震 吕平欣 《中国防痨杂志》 CAS CSCD 2019年第2期202-209,共8页
目的分析非结核分枝杆菌肺病的CT分型,以及不同型别患者的临床及CT表现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11月至2018年1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胸科医院确诊的132例非结核分枝杆菌肺病患者的临床及CT资料,根据CT表现分为上叶空洞型、结节支气... 目的分析非结核分枝杆菌肺病的CT分型,以及不同型别患者的临床及CT表现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11月至2018年1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胸科医院确诊的132例非结核分枝杆菌肺病患者的临床及CT资料,根据CT表现分为上叶空洞型、结节支气管扩张型、混合型和不易分类型4种类型,统计分析不同CT分型患者的临床及CT特征。采用SPSS17.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或连续校正χ^2检验,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或方差分析,均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4组不同CT型别患者的临床统计数据进行两两比较时,以P<0.008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132例非结核分枝杆菌肺病CT分型结果为:上叶空洞型36例(27.3%),结节支气管扩张型61例(46.2%),混合型15例(11.4%),不易分类型20例(15.2%)。非结核分枝杆菌肺病不同CT分型组中,男性构成比由高到低分别为上叶空洞型(86.1%,31/36)、不易分类型(70.0%,14/20),混合型(53.3%,8/15)和结节支气管扩张型(24.6%,15/6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7.712,P<0.001)。上叶空洞型、结节支气管扩张型、混合型和不易分类型患者平均年龄分别为(58.5±13.8)岁、(58.1±13.3)岁、(61.3±10.4)岁和(51.0±17.0)岁,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1.875,P=0.140)。上叶空洞型患者中吸烟者占64.7%(22/34),明显高于结节支气管扩张型患者(13.0%,7/54)(χ^2=25.258,P<0.001)。上叶空洞型患者发生肺气肿者占66.7%(24/36),发生间质纤维化改变者占33.3%(12/36),明显高于结节支气管扩张型[分别为13.1%(8/61)和0.0%(0/61)](χ^2=29.369、23.204,P值均<0.001)。上叶空洞型并发胸膜增厚者占61.1%(22/36),明显高于结节支气管扩张型(23.0%,14/61)(χ^2=14.125,P<0.001);混合型患者并发胸膜增厚者占66.7%(10/15),同样高于结节支气管扩张型(χ^2=10.649,P=0.001)。结论非结核分枝杆菌肺病中,结节支气管扩张型最常见;上叶空洞型好发于男性有肺气肿和(或)间质纤维化改变的患者,结节支气管扩张型好发于女性无肺部基础疾病(未并发肺部其他种类疾病,包括肺气肿、间质纤维化等)的患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枝杆菌感染 非典型性 肺疾病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诊断显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肺结核患者肺部局灶性磨玻璃样病灶的CT征象分析 被引量:3
15
作者 吕岩 王珏 +4 位作者 李芳 贺伟 周震 穆晶 周新华 《中国防痨杂志》 CAS CSCD 2020年第3期204-209,共6页
目的探讨肺结核患者肺部局灶性磨玻璃样(focal ground-glass opacity,fGGO)病灶的CT特征,以提高对肺结核少见征象的认识。方法收集2009-2019年北京胸科医院确诊的11例具有fGGO病灶的肺结核患者(肺结核组,11个fGGO病灶),其中7例经临床综... 目的探讨肺结核患者肺部局灶性磨玻璃样(focal ground-glass opacity,fGGO)病灶的CT特征,以提高对肺结核少见征象的认识。方法收集2009-2019年北京胸科医院确诊的11例具有fGGO病灶的肺结核患者(肺结核组,11个fGGO病灶),其中7例经临床综合诊断、3例经手术组织标本病理检查证实、1例经皮肺穿刺活检病理证实。同期按照1:4比例选取经我院手术病理证实的44例具有fGGO病灶的肺癌患者(肺癌组,44个fGGO病灶)。分析两组患者fGGO病灶的CT扫描特征。结果肺结核组和肺癌组患者fGGO病灶分布在上叶[分别为63.6%(7/11)和65.9%(29/44)]、中叶[分别为9.1%(1/11)和11.4%(5/44)]、下叶[分别为27.3%(3/11)和22.7%(10/44)]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2.608,P=0.106)。肺结核组fGGO病灶呈圆或椭圆形[36.4%(4/11)]、边缘与肺交界面清晰[9.1%(1/11)]、有分叶[0.0%(0/11)]的比例均明显低于肺癌组[77.3%(34/44)、93.2%(41/44)、43.2%(19/44)](χ~2=5.114,P=0.024;χ~2=29.974,P=0.000;χ~2=5.473,P=0.019)。肺结核组fGGO病灶内部密度均匀[9.1%(1/11)]、有支气管影或空泡[0.0%(0/11)]、出现增粗或扭曲血管影[0.0%(0/11)]的比率均明显低于肺癌组[分别为54.5%(24/44)、38.6%(17/44)、77.3%(34/44)](χ~2=7.333,P=0.007;χ~2=4.475,P=0.034;χ~2=19.108,P=0.000),而多发结节样病灶[90.9%(10/11)]的比率高于肺癌组[0.0%(0/44)](χ~2=42.969,P=0.000)。结论肺结核fGGO病灶分布与肺癌无特异性差别;依据fGGO边缘模糊、无分叶、无胸膜凹陷征、病灶内部密度不均匀、无支气管影或空泡、无增粗或扭曲血管影、多发簇状分布结节样病灶的CT表现,在与肺癌鉴别诊断时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核 肺肿瘤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诊断显像 对比研究 磨玻璃样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肺外结核磁共振成像的诊断及研究进展 被引量:4
16
作者 吕岩 陈步东 《中国防痨杂志》 CAS 2017年第6期654-658,共5页
磁共振成像是体层摄影术的一种,有高于CT扫描数倍的软组织分辨能力,可以敏感地检出组织成分中水含量的变化;同时,可以任意做直接的多方向体层摄影、三维成像,甚至可以得到空间-波谱分布的四维图像。在中枢神经系统、骨关节、腹腔... 磁共振成像是体层摄影术的一种,有高于CT扫描数倍的软组织分辨能力,可以敏感地检出组织成分中水含量的变化;同时,可以任意做直接的多方向体层摄影、三维成像,甚至可以得到空间-波谱分布的四维图像。在中枢神经系统、骨关节、腹腔、生殖系统及少见部位结核的诊断及鉴别诊断中具有重要价值,可为临床诊断及疗效评估提供可靠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共振成像 诊断 鉴别 结核 肺外结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视肺结核的CT征象分析 被引量:11
17
作者 周新华 《中国防痨杂志》 CAS 2016年第5期339-341,共3页
肺结核属于肺部慢性炎症范畴,在病理上以结核性肉芽肿形成为特点。在肺结核的影像学诊断与鉴别诊断中,除分析其渗出、增生及变质3种炎症的基本影像学表现外,探讨和明确由其病理解剖构成与CT成像特点等所形成的某些特征表现和相关表... 肺结核属于肺部慢性炎症范畴,在病理上以结核性肉芽肿形成为特点。在肺结核的影像学诊断与鉴别诊断中,除分析其渗出、增生及变质3种炎症的基本影像学表现外,探讨和明确由其病理解剖构成与CT成像特点等所形成的某些特征表现和相关表现,在肺结核的诊断及与其他肺部相关疾病的鉴别上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T征象分析 肺结核 肺部慢性炎症 鉴别诊断 病理解剖 肉芽肿形成 影像学诊断 影像学表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炎性成肌纤维细胞瘤并发结核分枝杆菌潜伏感染一例——文献复习及临床诊疗过程分析 被引量:1
18
作者 赵彬 迟晶宇 +4 位作者 王传庆 侯代伦 张运曾 王成 金锋 《中国防痨杂志》 CAS CSCD 2019年第3期330-337,共8页
炎性成肌纤维细胞瘤在临床上较为罕见,临床诊断困难,在结核相关检查结果为阳性时,容易误诊为结核病。作者结合相关文献回顾分析了山东大学附属山东省胸科医院收治的1例恶性炎性成肌纤维细胞瘤并发结核分枝杆菌潜伏感染患者的临床资料,... 炎性成肌纤维细胞瘤在临床上较为罕见,临床诊断困难,在结核相关检查结果为阳性时,容易误诊为结核病。作者结合相关文献回顾分析了山东大学附属山东省胸科医院收治的1例恶性炎性成肌纤维细胞瘤并发结核分枝杆菌潜伏感染患者的临床资料,指出如果抗结核、抗炎治疗疗效不佳时,应考虑到少见的低度恶性肿瘤的可能;应采取多次多点活检病理检查,必要时请多家医院进行病理会诊,以尽早明确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瘤 肌组织 结核 脊柱 潜伏性结核病 结核 总结性报告(主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肺结核患者治愈后肺内残留的非活动性结核病灶的CT特征研究 被引量:3
19
作者 秦李祎 吕岩 +4 位作者 杨阳 贾俊楠 霍凤敏 李卫民 吕平欣 《中国防痨杂志》 CAS CSCD 2022年第4期336-342,共7页
目的:探讨肺结核治愈后肺内残留的稳定的非活动性结核病灶的分布、CT特点及其在长时间无医疗干预情况下的演化情况。方法:采用回顾性队列分析的方法,搜集2017年5月至2020年7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胸科医院符合入组标准的100例患者的两... 目的:探讨肺结核治愈后肺内残留的稳定的非活动性结核病灶的分布、CT特点及其在长时间无医疗干预情况下的演化情况。方法:采用回顾性队列分析的方法,搜集2017年5月至2020年7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胸科医院符合入组标准的100例患者的两次随访CT资料,对两次资料中肺内非活动性病灶的分布、CT形态和特点,以及两次CT中的病灶演化特点进行归纳和分析。结果:100例肺结核治愈患者最常见的肺内非活动性病灶征象为索条(88.0%)、结节(67.0%)和斑片(63.0%)。人均可检出结节病灶6.5(1.0,8.3)个、斑片病灶1.6(1.0,2.0)个。可见钙化表现、与胸膜粘连、边缘存在索条的结节、斑片及条片病灶发生率分别为92.6%(403/435)、52.9%(54/102)及81.0%(17/21),72.2%(314/435)、93.1%(95/102)及100.0%(21/21),76.6%(333/435)、96.1%(98/102)及100.0%(21/21)。结节、斑片、条片病灶在随访前后两次的检查中横断最大径[6.97(5.44,10.47)mm和6.72(4.87,9.67)mm,18.30(10.67,30.46)mm和16.00(9.59,30.76)mm,42.30(21.63,74.90)mm和41.75(18.75,73.37)mm]和病灶体积[18.03(14.86,77.89)mm^(3)和16.10(14.02,55.04)mm^(3),201.57(61.02,633.55)mm^(3)和144.29(58.68,612.75)mm^(3),3224.00(410.50,5265.00)mm^(3)和3138.25(302.08,3865.50)mm^(3)]均显著减少(Z=-10.289,P<0.001;Z=-3.658,P<0.001;Z=-2.312,P=0.021;Z=-7.524,P<0.001;Z=-3.334,P=0.001;Z=-2.194,P=0.028),且结节和斑片的病灶CT均值[157.01(126.24,236.77)HU和211.22(144.96,342.05)HU,19.79(17.22,45.89)HU和31.15(16.16,64.08)HU]显著增加(Z=-10.342,P<0.001;Z=-4.094,P<0.001)。结论:肺结核治愈患者最常见的肺内非活动性病灶征象为索条、结节和斑片,且多数表现出钙化、与胸膜粘连、边缘存在索条不光整。非完全钙化和纤维化病灶在治疗停药后的随访中表现为体积进行性病灶缩小、密度增加的变化趋势,这种变化对于判断肺内病灶活动性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核 预后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