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肺结核合并呼吸衰竭患者经机械通气治疗的预后分析 被引量:6
1
作者 刘秋月 张宗德 +4 位作者 骆宝建 韩芬 潘丽萍 吴恩东 李琦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17年第23期99-102,共4页
目的探讨经机械通气治疗呼吸衰竭的肺结核患者死亡的高危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2016年5月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胸科医院住院的肺结核合并呼吸衰竭患者共120例的临床资料,并按照临床转归分为存活组及死亡组。采用χ~2/t检验及... 目的探讨经机械通气治疗呼吸衰竭的肺结核患者死亡的高危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2016年5月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胸科医院住院的肺结核合并呼吸衰竭患者共120例的临床资料,并按照临床转归分为存活组及死亡组。采用χ~2/t检验及Logistic回归分析明确高危因素。结果 120例经机械通气治疗呼吸衰竭的肺结核患者中,死亡59例,病死率为49.20%。APACHEⅡ评分、入ICU时呼吸频率、乳酸、C反应蛋白及机械通气24 h氧合指数是死亡的独立影响因素(P<0.05)。结论经机械通气治疗呼吸衰竭的肺结核患者,ApacheⅡ评分、入ICU时呼吸频率、乳酸、C反应蛋白高及机械通气24 h氧合指数低的患者死亡风险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结核 呼吸功能不全 危险因素 机械通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气管镜超声引导针吸活检术联合核酸扩增试验对肺门/纵隔淋巴结结核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3
2
作者 李媛媛 常炜 +1 位作者 阿尔泰 高孟秋 《山东医药》 CAS 2023年第22期50-54,共5页
目的探讨经气管镜超声引导针吸活检术(EBUS-TBNA)联合核酸扩增试验(NAAT)对肺门/纵隔淋巴结结核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疑似肺门/纵隔淋巴结结核患者159例,患者均接受EBUS-TBNA,获取的标本分别进行组织病理学、结核菌培养、NAAT检测,根据... 目的探讨经气管镜超声引导针吸活检术(EBUS-TBNA)联合核酸扩增试验(NAAT)对肺门/纵隔淋巴结结核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疑似肺门/纵隔淋巴结结核患者159例,患者均接受EBUS-TBNA,获取的标本分别进行组织病理学、结核菌培养、NAAT检测,根据临床诊断结果并经6个月随访最终诊断肺门/纵隔淋巴结结核,比较EBUS-TBNA不同检测方法诊断肺门/纵隔淋巴结结核的效能,记录EBUS-TBNA的不良反应,分析肺门/纵隔淋巴结结核的耐药特征。结果159例患者经综合诊断肺门/纵隔淋巴结结核121例,92.56%(112/121)的肺门/纵隔淋巴结结核患者通过EBUS-TBNA获得诊断。EBUS-TBNA检测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3.14%(5/159)。经EBUS-TBNA穿刺物标本组织病理诊断的灵敏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PPV)、阴性预测值(NPV)、准确率分别为74.38%、78.95%、91.84%、49.18%和75.47%,经EBUS-TBNA穿刺物标本结核菌培养诊断的灵敏度、特异度、PPV、NPV、准确率分别为38.2%、100%、100%、33.63%和52.83%,经EBUS-TBNA穿刺物标本核酸扩增试验诊断的灵敏度、特异度、PPV、NPV、准确率分别为65.29%、100%、100%、47.5%和73.58%,核酸扩增试验对结核分枝杆菌检测的灵敏度和准确率与组织病理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特异度和阳性预测价值高于组织病理学,且灵敏度和准确率高于结核菌培养(P均<0.05)。121例肺门/纵隔淋巴结结核患者中EBUS-TBNA标本MGIT 960培养阳性46例,表型药物敏感性检测总耐药率为15.22%(7/46),单耐药3例,多耐药1例,耐多药2例,利福平耐药1例,对异烟肼耐药率较高。分子药物敏感性试验(DST)检出利福平耐药和异烟肼耐药结果与表型DST结果一致性较高。结论EBUS-TBNA联合核酸扩增试验对肺门/纵隔淋巴结结核具有良好的诊断价值,且安全性较高,临床还可获得EBUS-TBNA标本结核分枝杆菌耐药信息,进一步指导肺门/纵隔淋巴结结核的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门/纵隔淋巴结结核 经气管镜超声引导针吸活检术 核酸扩增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