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含贝达喹啉方案治疗耐多药肺结核对患者心电图QT间期的影响 被引量:32
1
作者 谢莉 高静韬 +12 位作者 马丽萍 张立群 孔忠顺 吴晓光 刘荣梅 陈红梅 宋艳华 李雪莲 黄麦玲 李强 吕子征 刘宇红 高孟秋 《中国防痨杂志》 CAS CSCD 2020年第7期687-694,共8页
目的探索含贝达喹啉方案对耐多药肺结核患者心电图QT间期(简称"QT")的影响,为贝达喹啉临床安全使用与监测提供依据。方法北京胸科医院在2018年2月至2019年10月依据纳入和排除标准入选符合条件的患者120例,给予含贝达喹啉的耐... 目的探索含贝达喹啉方案对耐多药肺结核患者心电图QT间期(简称"QT")的影响,为贝达喹啉临床安全使用与监测提供依据。方法北京胸科医院在2018年2月至2019年10月依据纳入和排除标准入选符合条件的患者120例,给予含贝达喹啉的耐药结核病治疗方案,监测并记录患者治疗前基线及治疗后的第2、4、8、12、16、20、24周末及完成贝达喹啉用药疗程后12个月每12周检测1次心电图。按心率校正、采用Fridericia公式计算的QT值(QTcF值)。首先采用t检验、ANOVA检验及秩和检验分析患者基线QTcF值在不同年龄、性别、体质量指数和耐药类型组间的差异性;其次,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比较治疗期间不同时点QTcF值与其基线的差异;最后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QT延长的影响因素。结果120例患者基线QTcF平均值为(404.90±19.27)ms,使用含贝达喹啉方案治疗过程中23例(19.2%)患者出现QTcF值较基线延长≥60 ms,10例(8.3%)患者同时出现QTcF≥500 ms。患者QTcF平均值随着贝达喹啉使用疗程时间增加逐渐增大,至20周末达峰值,且此前各时点QTcF值均与基线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治疗2周末,QTcF值为(413.51±22.69)ms(t=4.064,P=0.000);治疗4周末,QTcF值为(413.38±17.81)ms(t=4.022,P=0.000);治疗8周末,QTcF值为(414.78±23.71)ms(t=3.796,P=0.000);治疗12周末,QTcF值为(416.23±25.06)ms(t=3.752,P=0.000);治疗16周末,QTcF值为(419.23±29.18)ms(t=4.584,P=0.000);治疗20周末,QTcF值为(425.45±30.84)ms(t=5.865,P=0.000)。完成贝达喹啉疗程后的6个月期间,QTcF平均值在第36周末、48周末分别为(419.10±31.38)ms和(419.60±27.74)ms,与基线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治疗36周末,t=3.698,P=0.000;治疗48周末,t=2.790,P=0.007)。QTcF平均值在完成贝达喹啉疗程后的6-12个月期间与基线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60周末,QTcF值为(409.70±19.60)ms(t=0.759,P=0.453);治疗72周末,QTcF值为(412.77±15.96)ms(t=2.051,P=0.051)]。在上述观察期内所有患者均未出现严重的室性心律失常。多因素分析显示年龄≥45岁的患者出现QT延长的风险是18~<45岁患者的4.473倍(95%CI:1.614~12.401)。结论耐多药肺结核患者应用含贝达喹啉方案治疗所引起的QT延长的比例较高,QTcF值随贝达喹啉使用疗程增加而增大,在完成其使用疗程后的6个月左右即可恢复。多因素分析显示年龄≥45岁的患者出现QT延长的风险高。治疗期间对于QT延长的影响并不会导致严重的室性心律失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核 结核 抗多种药物性 药物疗法 心电描记术 药物毒性 贝达喹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贝达喹啉血药浓度在耐药肺结核治疗中的变化及其与QTc间期延长的相关性 被引量:23
2
作者 谢莉 朱慧 +16 位作者 高静韬 刘忠泉 马丽萍 张立群 戈启萍 聂理会 孔忠顺 吴晓光 刘荣梅 陈红梅 宋艳华 李强 吕子征 刘宇红 陆宇 逄宇 高孟秋 《中国防痨杂志》 CAS CSCD 2022年第3期219-226,共8页
目的:探索贝达喹啉血药浓度在耐药肺结核患者治疗中的变化规律及与心电图QTc间期延长的相关性。方法:采用前瞻性研究的方法,参照入组标准纳入2018年2月至2020年2月就诊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胸科医院的119例耐多药/利福平耐药肺结核(MD... 目的:探索贝达喹啉血药浓度在耐药肺结核患者治疗中的变化规律及与心电图QTc间期延长的相关性。方法:采用前瞻性研究的方法,参照入组标准纳入2018年2月至2020年2月就诊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胸科医院的119例耐多药/利福平耐药肺结核(MDR/RR-PTB)患者,由专家组对其制定含贝达喹啉在内的个体化治疗方案。收集患者服用贝达喹啉前的基线资料,并记录治疗后不同时间点的血电解质(钾、钙、镁)、血常规、尿常规、肝肾功能、心电图QTcF值,以及贝达喹啉的血药浓度。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QTc间期延长的因素。结果:119例患者均完成了72周抗结核治疗,处于停药随访中。其中,5例(4.2%)患者因在服用贝达喹啉24周内出现QTcF>500 ms,提前停用贝达喹啉;114例完成贝达喹啉治疗,包括53例完成24周(24周组),61例完成36周(36周组)。对于完成贝达喹啉治疗的114例患者,其第2周末时贝达喹啉的血药浓度谷浓度最高[1.753(1.365,2.412)μg/ml],明显高于第4周末[0.830(0.586,1.035)μg/ml]和第24周末[1.098(0.909,1.440)μg/m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Z=-9.222,P<0.001;Z=-7.798,P<0.001),且第24周末时的谷浓度明显高于第4周末谷浓度(Z=-7.826,P<0.001)。无论是24周组还是36周组患者,停用贝达喹啉12周后的血药浓度[0.769(0.500,0.947)μg/ml和0.824(0.642,1.023)μg/ml]均恢复到服药后第4周末水平;停用24周后血药浓度仍接近有效血药浓度(0.6μg/ml)。心电图QTcF值的变化规律与贝达喹啉血药浓度的变化规律基本一致。在服用贝达喹啉后均逐渐升高,停用贝达喹啉前后时达峰,随后均逐渐下降。8例(6.7%)出现心电图QTcF>500 ms;36例(30.3%)出现QTcF>450 ms;所有患者在观察期间均未出现严重的室性心律失常。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高龄(≥55岁)、低体质量指数(<18.5)、低钙血症(<2.3 mmol/L)更容易导致QT间期延长[OR(95%CI)值分别为7.056(1.841~27.043)、3.850(1.236~11.989)、2.786(1.029~7.541)]。结论:贝达喹啉的半衰期较长,有效浓度可维持至停药24周,且治疗耐药肺结核患者时延长使用贝达喹啉至36周是安全有效的;服药期间,患者QTc间期延长的发生率较高但无严重不良反应,应加强对高龄、低体质量指数、低钙血症等患者的心电图监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贝达喹啉 结核 抗多种药物性 药物监测 心电描记术 因素分析 统计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头颅MR增强扫描在急性血行播散性肺结核患者中筛查结核性脑膜炎的价值 被引量:11
3
作者 黄麦玲 马艳 +5 位作者 王桂荣 侯代伦 冯君兰 张立群 高孟秋 李琦 《中国防痨杂志》 CAS CSCD 2019年第1期36-41,共6页
目的探讨头颅MR增强扫描在急性血行播散性肺结核患者中筛查结核性脑膜炎的价值。方法搜集北京胸科医院2012年1月至2018年5月住院的415例急性血行播散性肺结核患者的临床资料,筛选出进行了头颅MR增强扫描及脑脊液常规及生化检查的患者235... 目的探讨头颅MR增强扫描在急性血行播散性肺结核患者中筛查结核性脑膜炎的价值。方法搜集北京胸科医院2012年1月至2018年5月住院的415例急性血行播散性肺结核患者的临床资料,筛选出进行了头颅MR增强扫描及脑脊液常规及生化检查的患者235例,男∶女=1.12∶1(124/111),年龄15~87岁,平均年龄(36±18)岁,15~35岁年龄组患者占62.1%(146/235)。采用SPSS 22.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数资料组间比较采用卡方检验。当总数>40,且1<理论频数<5时采用校正卡方检验。配对计数资料的比较采用配对卡方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 235例急性血行播散性肺结核患者,头颅MR增强扫描发现的异常率(89.8%,211/235)较脑脊液常规及生化(63.0%,148/235)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McNemar检验,P=0.000)。按照结核性脑膜炎诊断标准,“确诊”及“很可能”结核性脑膜炎219例中,头颅MR增强扫描发现的异常率(96.3%,211/219)较脑脊液常规及生化检查(67.6%,148/219)高,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McNemar检验,P=0.000)。有中枢神经系统症状的143例患者中,头颅MR增强扫描发现的异常率(95.8%,137/143)较脑脊液常规及生化发现的异常率(88.1%,126/143)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McNemar检验,P=0.035)。无中枢神经系统症状的76例患者中,头颅MR增强扫描发现的异常率(97.4%,74/76)较脑脊液常规及生化高(28.9%,22/7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McNemar检验,P=0.000)。有中枢神经系统症状与无中枢神经系统症状患者的头颅MR增强扫描发现的异常率[95.8%(137/143)与97.4%(74/76)]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校正χ^ 2检验,P=0.834);有中枢神经系统症状较无中枢神经系统症状患者脑脊液常规及生化检查发现的异常率[88.1%(126/143)与28.9%(22/76)]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9.286,P=0.000)。结论头颅MR增强扫描在急性血行播散性肺结核患者中对颅内病变的发现率高;特别是对于无神经系统症状的结核性脑膜炎患者,脑脊液常规及生化检查发现的异常率偏低,而头颅MR增强扫描发现的异常率仍>9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核 脑膜 磁共振成像 图像增强 诊断技术和方法 多相筛查 对比研究 急性血行播散性肺结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Xpert MTB/RIF Ultra检测脑脊液对结核性脑膜炎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9
4
作者 黄麦玲 孙晴 +6 位作者 王桂荣 李文胜 杜亚东 蔡宝云 黄海荣 李琦 初乃惠 《中国防痨杂志》 CAS CSCD 2021年第7期670-676,共7页
目的评估超敏结核分枝杆菌和利福平耐药基因(Xpert MTB/RIF Ultra,简称"Xpert Ultra")检测脑脊液(cerebral spinal fluid,CSF)对结核性脑膜炎(tuberculous meningitis,TBM)的诊断价值。方法连续纳入2017年1月至2018年12月首... 目的评估超敏结核分枝杆菌和利福平耐药基因(Xpert MTB/RIF Ultra,简称"Xpert Ultra")检测脑脊液(cerebral spinal fluid,CSF)对结核性脑膜炎(tuberculous meningitis,TBM)的诊断价值。方法连续纳入2017年1月至2018年12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胸科医院就诊的疑似TBM患者189例,依据入组标准最终纳入151例,其中临床诊断TBM患者106例(包括32例确诊、55例很可能,19例可能),非TBM患者45例。收集所有患者的CSF,评价抗酸染色涂片镜检、BACTEC MGIT 960培养(简称"MGIT 960培养")、GeneXpert MTB/RIF(简称"Xpert")和Xpert Ultra检测CSF对TBM的诊断效能。结果以临床诊断为参考标准,Xpert Ultra对106例临床诊断TBM患者检测的敏感度[(44.3%,47/106)]明显高于Xpert[24.5%(26/10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6.000,P<0.01);对76例行CSF培养的TBM患者的检测敏感度[44.7%(34/76)]明显高于MGIT 960培养[18.4%(14/7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2.893,P<0.01)。纳入Xpert Ultra检测结果后,诊断TBM的确诊率从30.2%(32/106)上升至50.0%(53/106)。Xpert Ultra对62例培养阴性患者的阳性检出率[38.7%(24/62)]明显高于Xpert[21.0%(13/6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692,P=0.003)。Xpert和Xpert Ultra对接受抗结核治疗TBM患者CSF的阳性检出率[分别为13.3%(8/60)和20.0%(12/60)]均明显低于未接受抗结核治疗患者[分别为39.1%(18/46)和76.1%(35/46)],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9.360,P=0.002;χ^(2)=33.189,P<0.01);且Xpert Ultra对未接受抗结核治疗的TBM患者的阳性检出率明显高于Xpert(χ^(2)=15.059,P<0.01)。Xpert Ultra和Xpert同时检出利福平耐药者1例,利福平敏感者5例,与表型药物敏感性试验结果一致。结论 Xpert Ultra检测CSF诊断TBM的敏感度明显高于Xpert和MGIT 960培养;且在培养阴性的TBM患者中,Xpert Ultra阳性检出率明显优于Xpert。Xpert Ultra可快速诊断TBM,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Xpert MTB/RIF Ultra 结核 脑膜 诊断 对比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耐多药和广泛耐药MTB的inhA基因突变与对丙硫异烟胺耐药的相关性分析 被引量:8
5
作者 宋艳华 王桂荣 +3 位作者 霍凤敏 刘荣梅 高孟秋 李琦 《中国防痨杂志》 CAS 2018年第8期821-824,共4页
目的 了解耐多药(MDR)和广泛耐药(XDR)结核分枝杆菌(MTB)katG和inhA基因突变特征及其与对丙硫异烟胺(PTH)耐药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2016年2月至2017年2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胸科医院确诊的132例MDR-TB或XDR-TB患者作为研究对象... 目的 了解耐多药(MDR)和广泛耐药(XDR)结核分枝杆菌(MTB)katG和inhA基因突变特征及其与对丙硫异烟胺(PTH)耐药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2016年2月至2017年2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胸科医院确诊的132例MDR-TB或XDR-TB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研究对象临床分离株均培养阳性且鉴定为MTB,具有异烟肼(INH)、利福平(RFP)、左氧氟沙星(Lfx)、阿米卡星(Am)、卷曲霉素(Cm)及PTH的药物敏感性试验(简称"药敏试验")结果,同时具有katG和inhA突变检测结果.分析MTB临床分离株katG和inhA突变特征及对PTH耐药的相关性.结果 132株临床分离菌株中MDR-MTB有89株(67.4%)、前广泛耐药结核分枝杆菌(pre-XDR-MTB)有26株(19.7%)、XDR-MTB有17株(12.9%).菌株对PTH的总耐药率为22.7%(30/132),在MDR-MTB、pre-XDR-MTB、XDR-MTB中分别为11.2%(10/89)、30.8%(8/26)、70.6%(12/17).XDR-MTB对PTH的耐药率明显高于MDR-MTB(χ^2=30.57,P〈0.01)和pre-XDR-MTB(χ^2=6.55,P〈0.05).inhA突变率(合并及不合并katG突变)在MDR-MTB、pre-XDR-MTB、XDR-MTB中分别为19.1%(17/89)、23.1%(6/26)、17.6%(3/17).在MDR-MTB、pre-XDR-MTB、XDR-MTB的PTH耐药株中,只有5/10、4/8、3/12发生inhA基因突变. 结论 从MDR-MTB到XDR-MTB临床分离株,对PTH的耐药率明显增加,inhA基因突变率下降,inhA突变可能不是XDR-MTB对PTH耐药的主要原因,未检测到inhA突变的菌株并不一定对PTH敏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核 抗多种药物性 丙硫异烟胺 抗药性 基因 突变 因果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结核分枝杆菌对乙硫异烟胺/丙硫异烟胺耐药的机制及其增敏剂研究进展 被引量:5
6
作者 宋艳华 高孟秋 李琦 《中国防痨杂志》 CAS CSCD 2020年第2期173-177,共5页
乙硫异烟胺(ethionamide,ETH)/丙硫异烟胺(prothionamide,PTH)是异烟肼(isoniazid,INH)的类似物,属于二线抗结核药品,目前主要用于耐多药结核病(multidrug resistant tuberculosis,MDR-TB)的治疗。ETH/PTH的临床应用受到与INH交叉耐药,... 乙硫异烟胺(ethionamide,ETH)/丙硫异烟胺(prothionamide,PTH)是异烟肼(isoniazid,INH)的类似物,属于二线抗结核药品,目前主要用于耐多药结核病(multidrug resistant tuberculosis,MDR-TB)的治疗。ETH/PTH的临床应用受到与INH交叉耐药,以及临床治疗剂量ETH、PTH杀菌作用弱和产生消化道不良反应的影响。最近几年来,基于ETH/PTH的分子作用机制的ETH增敏剂的研究也取得了明显进展。作者复习文献,主要从ETH/PTH耐药及INH交叉耐药机制、增敏剂研究等方面进行了总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枝杆菌 结核 异烟肼 乙硫异烟胺 丙硫异烟胺 结核 抗多种药物性 药理作用分子作用机制 综述文献(主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7例耐药肺结核外科手术后治疗失败的原因分析 被引量:3
7
作者 张静 岳淑敏 +3 位作者 尹韶华 王冬冬 张金福 高微微 《中国防痨杂志》 CAS 2016年第7期555-558,共4页
目的分析耐药肺结核患者行外科手术治疗后失败的原因,以吸取经验和教训。方法回顾分析1992年10月至2014年10月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胸科医院内科住院和门诊接诊的17例经胸外科手术后治疗失败耐药肺结核患者,其中诊断多耐药肺结核(P... 目的分析耐药肺结核患者行外科手术治疗后失败的原因,以吸取经验和教训。方法回顾分析1992年10月至2014年10月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胸科医院内科住院和门诊接诊的17例经胸外科手术后治疗失败耐药肺结核患者,其中诊断多耐药肺结核(PDR-PTB)患者1例,耐多药肺结核(MDR-FTB)患者9例和广泛耐药肺结核(XDR-PTB)患者7例。胸外科进行病灶部位的肺叶切除15例和一侧全肺(患肺)手术切除2例。分别分析手术前和手术后耐药肺结核治疗是否规范与手术后治疗失败原因及转归。结果术前17例和术后16例均使用了2~3种“可能敏感”的抗结核药物,术后另一例虽然选择了4种敏感药,但疗程仅2个月;其中有4例MDR-PTB患者术后抗结核药物治疗失败后,更换至少4种敏感药物的有效方案治疗后治愈;8例术后反复应用不足4种敏感药的方案进行治疗而未治愈(其中PDR-PTB)例并发糖尿病,反复治疗后转为XDR-PTB;其他有MDR-PTB 3例,XDR-PTB 4例);5例(其中MDR-PTB 2例,XDR-PTB 3例)术前和术后反复应用一线和二线抗结核药物,每次均不能组成有效的治疗方案,持续菌阳,治疗失败,和并发肺部感染和呼吸衰竭而死亡。结论耐药肺结核患者手术前和手术后选择无效方案或采用有效方案而疗程不足,会增加手术后治疗失败的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核 肺/外科学 抗药性 微生物 抗药性 多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含贝达喹啉方案治疗耐多药/广泛耐药结核病的近期疗效及安全性分析 被引量:18
8
作者 吴国兰 高静韬 +8 位作者 陈晓红 陈力舟 翁丽珍 郭志平 陈秀平 林剑东 陈素霞 高孟秋 刘宇红 《中国防痨杂志》 CAS CSCD 2021年第9期899-904,共6页
目的分析16例应用含贝达喹啉方案治疗的耐多药/广泛耐药结核病(MDR-TB/XDR-TB)患者的近期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2018年9月至2020年1月福建省福州肺科医院使用含贝达喹啉方案治疗且符合MDR-TB纳入标准的患者16例作为研究对象,其中MDR-T... 目的分析16例应用含贝达喹啉方案治疗的耐多药/广泛耐药结核病(MDR-TB/XDR-TB)患者的近期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2018年9月至2020年1月福建省福州肺科医院使用含贝达喹啉方案治疗且符合MDR-TB纳入标准的患者16例作为研究对象,其中MDR-TB患者4例,XDR-TB患者6例,pre-XDR-TB患者6例,分析24周痰培养阴转情况和监测入组前1周内、2周、4周、8周、12周、16周、20周、24周心电图QTc间期的变化及入组前1周内、12周、24周胸部病灶变化,记录药物不良反应及处理情况。结果16例患者均完成24周强化治疗,痰菌中位阴转时间为8(4,12)周,阴转时间2例为4周、10例为8周、3例为12周,1例患者培养持续阳性;胸部CT扫描肺部病灶显示7例显著吸收,7例部分吸收,2例不变。不良反应以例次计算,主要集中在QTc间期延长(25.8%,42/163)、可以耐受的胃肠道反应(22.1%,36/163)、肝功能异常(3.7%,6/163)、高尿酸血症(36.8%,60/163)、白细胞减少(4.3%,7/163)、乏力、关节肌肉酸痛(3.1%,5/163)、呼吸衰竭(0.6%,1/163)、皮肤红染(3.7%,6/163)。16例患者的基线心电图QTc间期值中位数为412.50(398.25,420.75)ms;各监测时间[治疗2周为414.00(405.00,426.75)ms,治疗4周为419.50(402.00,434.50)ms,治疗8周为410.50(398.25,421.25)ms,治疗12周为421.50(409.50,434.75)ms,治疗16周为424.50(413.75,432.25)ms,治疗20周为421.50(409.50,434.75)ms,治疗24周为424.00(414.00,435.25)ms]的QTc间期值与基线QTc间期值对比,治疗开始后12周、16周、20周、24周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2.198,P=0.028;Z=-2.096,P=0.036;Z=-1.965,P=0.049;Z=-2.406,P=0.016)。16例患者均未出现QTc间期>500ms。结论含贝达喹啉方案治疗MDR-TB患者获得了较好的临床疗效,且临床安全性较高,丰富了MDR-TB患者的临床药物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泛耐药结核病 贝达喹啉 药物评价 观察性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