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γ-干扰素诱导蛋白10在结核病诊断中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6
1
作者 陈秋悦 陈效友 《中国防痨杂志》 CAS 2017年第11期1233-1236,共4页
γ-干扰素诱导蛋白10(interferon-γ inducible protein 10,IP-10)属于CXC趋化因子,CXC趋化因子受体3(CXCR3)是其唯一的配体,IP-10主要由γ-干扰素(interferon-γ,IFN-γ)诱导产生,介导1型辅助性T细胞(Th1细胞)炎症反应。I... γ-干扰素诱导蛋白10(interferon-γ inducible protein 10,IP-10)属于CXC趋化因子,CXC趋化因子受体3(CXCR3)是其唯一的配体,IP-10主要由γ-干扰素(interferon-γ,IFN-γ)诱导产生,介导1型辅助性T细胞(Th1细胞)炎症反应。IP-10有强大的趋化淋巴细胞能力,检测血清中的IP-10水平在活动性肺结核、肺外结核及儿童肺结核的诊断中都表现出了较高的诊断效能,其诊断敏感度和特异度均高于γ干扰素;而且血清中IP-10水平降低与抗结核药物治疗表现出良好的相关性,对抗结核药物治疗的疗效监测是一个有效的生物标志物。随着IP-10检测技术的发展与完善,其对结核病的诊治能起到更积极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扰素Γ 趋化因子 CXC 酶联免疫斑点检测 结核 诊断 鉴别 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脊柱结核患者术中出现低体温的危险因素研究 被引量:14
2
作者 李凌海 于大青 +2 位作者 王春 刘涛 史志国 《中国防痨杂志》 CAS CSCD 2019年第4期426-429,共4页
目的分析脊柱结核手术患者术中出现低体温的影响因素。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选择2015年1月至2018年10月,北京胸科医院行脊柱结核手术的20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包括前路病灶清除并植骨融合+内固定术52例,后路病灶清除并植骨融合+内固... 目的分析脊柱结核手术患者术中出现低体温的影响因素。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选择2015年1月至2018年10月,北京胸科医院行脊柱结核手术的20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包括前路病灶清除并植骨融合+内固定术52例,后路病灶清除并植骨融合+内固定术148例。根据患者术中否发生低体温将患者分为低体温组(91例)和非低体温组(109例)。收集患者临床资料、术中液体总入量(含输血量)、麻醉时间和方式、手术持续时间和术式等资料。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患者术中出现低体温的危险因素。结果 200例患者中有91例术中发生低体温,发生率为45.5%,体温最低为33.7℃。低体温组行开胸手术者31例(34.07%),非低体温组行开胸手术者18例(16.51%),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脊柱结核患者行开胸手术者术中出现低体温的风险是未行开胸手术者的2.17倍(95%CI:1.09~4.33)。结论开胸是脊柱结核手术患者术中低体温的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核 脊柱 外科手术 体温变化 危险因素 病例对照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WHO 2014年版《耐药结核病规划管理指南伙伴手册》解读之三(抗结核药物分组) 被引量:5
3
作者 张青 聂理会 +1 位作者 李亮 唐神结 《中国防痨杂志》 CAS 2015年第5期531-533,共3页
WHO在2014年《耐药结核病规划管理指南伙伴手册》中在《耐药结核病规划管理指南(2006版)》、《耐药结核病规划管理指南紧急版》和《耐药结核病规划管理指南2011更新版》的基础上对抗结核药物分组进行了更新、补充和完善;这种分组法... WHO在2014年《耐药结核病规划管理指南伙伴手册》中在《耐药结核病规划管理指南(2006版)》、《耐药结核病规划管理指南紧急版》和《耐药结核病规划管理指南2011更新版》的基础上对抗结核药物分组进行了更新、补充和完善;这种分组法对耐药结核病化学治疗方案的设计十分有用。笔者对抗结核药物分组及其作用等进行解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耐药结核病 抗结核药物 管理指南 WHO 解读 手册 化学治疗方案 分组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WHO 2014年版《耐药结核病规划管理指南伙伴手册》解读之四(贝达喹啉在治疗耐多药结核病中的应用) 被引量:8
4
作者 姚岚 唐神结 《中国防痨杂志》 CAS 2015年第5期534-536,共3页
贝达喹啉(bedaquilin,Bdq,商品名斯耐瑞,曾称TMC-207,也曾称R207910)是近50年来第一个上市的抗结核新药,属于二芳基喹啉类药物。2012年12月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加速批准贝达喹啉用于耐多药结核病(MDR-TB)的治疗,2013年6月... 贝达喹啉(bedaquilin,Bdq,商品名斯耐瑞,曾称TMC-207,也曾称R207910)是近50年来第一个上市的抗结核新药,属于二芳基喹啉类药物。2012年12月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加速批准贝达喹啉用于耐多药结核病(MDR-TB)的治疗,2013年6月WHO颁布《贝达喹啉治疗耐多药结核病暂行策略指导》。在本指南手册中,WHO再次推出了“贝达喹啉在治疗耐多药结核病中的应用指导”,表明WHO对该药在未来结核病和耐药结核病治疗的一种呵护和厚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耐多药结核病 喹啉类药物 耐药结核病 管理指南 WHO 治疗 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 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65例结核性胸膜炎患者耐药情况分析 被引量:8
5
作者 黄庆红 黄麦玲 +5 位作者 王淑琦 姜广路 杨新婷 陈效友 黄海荣 王桂荣 《中国防痨杂志》 CAS 2017年第11期1179-1184,共6页
目的分析结核性胸膜炎患者对抗结核药物的耐药特点,为临床制定合理的化疗方案及结核病的防治提供依据。方法选取2014年1月至2016年12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胸科医院收治的临床诊断为结核性胸膜炎患者265例为研究对象,采用绝对浓度法... 目的分析结核性胸膜炎患者对抗结核药物的耐药特点,为临床制定合理的化疗方案及结核病的防治提供依据。方法选取2014年1月至2016年12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胸科医院收治的临床诊断为结核性胸膜炎患者265例为研究对象,采用绝对浓度法测定来自于结核性胸膜炎患者的265株结核分枝杆菌对利福平(RFP)、异烟肼(INH)、链霉素(Sin)、乙胺丁醇(EMB)、阿米卡星(Am)、卷曲霉素(cm)、乙硫异烟胺(Eto)、对氨基水杨酸(PAS)、左氧氟沙星(Lfx)和利福布汀(Rib)的敏感性。结果结核性胸膜炎患者对10种药物的总耐药率为39.25%(104/265),其中初治和复治患者总耐药率分别为30.05%(64/213)和76.92%(40/5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8.52,P〈0.001)。初治患者耐药顺位为:Sm(38/213,17.84%)〉INH(34/213,15.96%)〉RFP(21/213,9.86%)〉Rfb(18/213,8.45%)〉Lfx(14/213,6.57%)〉PAS(10/213,4.69%)=Cm(10/213,4.69%)〉EMB(8/213,3.76%)〉Am(7/213,3.29%)〉Eto(6/213,2.82%)。复治患者耐药顺位为:RFP(28/52,53.85%)〉Sin(27/52,51。92%)-INH(27/52,51.92%)〉Rfb(23/52,44.23%)〉Lfx(22/52,42.31%)〉PAS(13/52,25.()(]%)〉Eto(10/52,19.23%)〉Am(8/52,15.38%)〉EMB(7/52,13.46%)〉Cm(5/52,9.62%)。耐多药率和广泛耐药率分别为10.19%(27/265)和2.64%(7/265),其中初治患者分别为6.57%(14/213)和0.47%(1/213),复治患者分别为25.OO%(13/52)和11.54%(6/52),初、复治患者的耐多药率和广泛耐药率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值分别为15.51、19.91,P值均d0.001)。结论结核性胸膜炎同样存在原发耐药和继发耐药问题,应根据药物敏感性试验结果选择科学有效的化疗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核 胸膜 结核 抗多种药物性 微生物敏感性试验 数据说明 统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结核性脑膜炎治疗中存在的若干问题与看法 被引量:3
6
作者 马艳 高微微 《中国防痨杂志》 CAS CSCD 2019年第4期371-376,共6页
结核性脑膜炎有着较高的死亡率和致残率,是结核病最严重的类型。随着结核病呈现出高耐药率、并发HIV感染等新的流行特点,给结核性脑膜炎的治疗带来了严峻的挑战。要采取综合治疗措施提高结核性脑膜炎的治疗效果,作者就目前关于结核性脑... 结核性脑膜炎有着较高的死亡率和致残率,是结核病最严重的类型。随着结核病呈现出高耐药率、并发HIV感染等新的流行特点,给结核性脑膜炎的治疗带来了严峻的挑战。要采取综合治疗措施提高结核性脑膜炎的治疗效果,作者就目前关于结核性脑膜炎治疗方面存在的问题,以及综合治疗方法及其合理应用等结合文献和临床经验进行论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核 脑膜 思考 评论 综合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美罗培南对非结核分枝杆菌的体外抑菌效果评价 被引量:1
7
作者 于霞 罗晶晶 +5 位作者 赵立平 徐洋 梁倩 马异峰 董玲玲 黄海荣 《中国防痨杂志》 CAS CSCD 2019年第3期302-307,共6页
目的评价美罗培南(meropenem,MEM)对非结核分枝杆菌(non-tuberculous mycobacteria,NTM)的体外抑菌效果。方法收集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胸科医院2015年1月至2016年12月分离的NTM临床分离株,共计207株。采用微孔板AlamarBlue法测定MEM对... 目的评价美罗培南(meropenem,MEM)对非结核分枝杆菌(non-tuberculous mycobacteria,NTM)的体外抑菌效果。方法收集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胸科医院2015年1月至2016年12月分离的NTM临床分离株,共计207株。采用微孔板AlamarBlue法测定MEM对纳入的207株NTM临床分离株的体外抑菌效果。同时,评价其对46种NTM标准株[30株快生长分枝杆菌(rapidly growing mycobacterium,RGM)和16株慢生长分枝杆菌(slowly growing mycobacterium,SGM)]的体外抑菌情况。结果在30株RGM标准菌株中,26.7%(8/30)的菌种对MEM耐药。MEM对偶发和脓肿分枝杆菌临床分离株的耐药率分别为33.3%(11/33)和82.5%(33/40)。在16株SGM标准株,56.3%(9/16)的菌株对MEM耐药。在SGM临床分离株中,MEM对戈登分枝杆菌、胞内分枝杆菌、鸟分枝杆菌和堪萨斯分枝杆菌的耐药率分别依次为20.0%(2/10)、63.9%(23/36)、72.7%(16/22)和95.6%(43/45)。结论MEM对于大多数RGM菌种和部分SGM菌种都显示出一定的体外抑菌活性,其中对偶发分枝杆菌和戈登分枝杆菌则显示出相对较好的体外抑菌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枝杆菌 非典型性 微生物敏感性试验 结果评价(卫生保健) 美罗培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夫西地酸对分枝杆菌的体外抑菌效果评价 被引量:1
8
作者 程梦丽 姜广路 +2 位作者 霍凤敏 薛毅 于霞 《中国防痨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461-466,共6页
目的:评价夫西地酸(fusidic acid,FA)对分枝杆菌的体外抑菌效果。方法:选取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胸科医院菌株库保存的分枝杆菌标准菌株和临床分离株作为研究菌株,其中,分枝杆菌标准菌株共计45株,包括26株快速生长型分枝杆菌(rapidly gr... 目的:评价夫西地酸(fusidic acid,FA)对分枝杆菌的体外抑菌效果。方法:选取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胸科医院菌株库保存的分枝杆菌标准菌株和临床分离株作为研究菌株,其中,分枝杆菌标准菌株共计45株,包括26株快速生长型分枝杆菌(rapidly growing mycobacteria,RGM)菌株和19株缓慢生长型分枝杆菌(slowly growing mycobacteria,SGM)菌株;分枝杆菌临床分离株共计129株,为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胸科医院2017年1月至2018年12月分离获得,包括结核分枝杆菌(Mycobacterium tuberculosis,MTB)药物敏感株26株、耐多药(multidrug-resistant,MDR)MTB菌株29株、广泛耐药(extensive drug-resistant,XDR)MTB菌株30株、鸟分枝杆菌分离株23株和戈登分枝杆菌分离株21株。采用肉汤稀释法药物敏感性试验,测定FA对研究菌株的最低抑菌浓度(minimum inhibitory concentration,MIC)、MIC_(50)、MIC_(90)、MIC_(99),并将MIC≤16μg/ml的菌株定义为FA敏感株,分析菌株对FA的耐药情况。结果:RGM和SGM标准菌株对FA的耐药率分别为23.1%(6/26)和21.1%(4/19)。FA对MDR-MTB临床分离株的MIC_(50)、MIC_(90)、MIC_(99)分别是4、16、16μg/ml,MTB临床分离株对FA的耐药率为3.5%(3/85),其中MTB药物敏感株、MDR-MTB和XDR-MTB菌株的耐药率分别为0、0和10.0%(3/30)。鸟分枝杆菌和戈登分枝杆菌临床分离株对FA的耐药率分别为17.4%(4/23)和9.5%(2/21)。FA对分枝杆菌临床分离株的MIC_(50)、MIC_(90)、MIC_(99)值分别为4、16、>32μg/ml,分枝杆菌临床分离株对FA的总体耐药率为7.0%(9/129)。结论:FA对分枝杆菌菌种具有较强的抑菌活性,其中对MTB临床分离株具有很好的抑菌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枝杆菌属 微生物敏感性试验 抗菌药 体外研究 夫西地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性状痰标本的前处理液沉渣对MGIT 960液体培养法污染率的影响 被引量:5
9
作者 孔成成 贾红兵 +4 位作者 段惠娟 梁倩 马异峰 尚媛媛 孙照刚 《中国防痨杂志》 CAS CSCD 2019年第4期434-439,共6页
目的探讨不同性状的痰标本前处理液沉渣对MGIT 960液体培养污染率的影响及污染菌种的鉴定,以更好地控制污染。方法收集2018年1—2月于北京胸科医院门诊就诊的疑似肺结核患者痰标本共162份,其中干酪痰和血痰标本各20份,黏液痰标本122份... 目的探讨不同性状的痰标本前处理液沉渣对MGIT 960液体培养污染率的影响及污染菌种的鉴定,以更好地控制污染。方法收集2018年1—2月于北京胸科医院门诊就诊的疑似肺结核患者痰标本共162份,其中干酪痰和血痰标本各20份,黏液痰标本122份。每份痰标本分为2份,每份5ml,经前处理液消化处理15min,1份记录沉渣质量,1份取0.5ml上清(上清接种组)及0.5ml沉渣(沉渣接种组)分别接种于MGIT 960液体培养管中培养并进行涂片抗酸染色鉴定,分别记录上清接种组和沉渣接种组的培养结果,并对污染标本进行16S rDNA测序分析以鉴定菌种。结果 162份痰标本中,干酪痰标本消化处理15min后所得沉渣质量[(0.17±0.14)g],高于黏液痰标本[(0.09±0.07)g]和血痰标本[(0.10±0.07)g],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值分别为14.56、4.29,P值分别为0.00、0.01),血痰标本前处理液的沉渣质量略高于黏液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0.09,P=0.80)。沉渣接种组标本污染率为16.05%(26/162),高于上清接种组[0.00%(0/162)],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Fisher精确检验,P=0.00)。沉渣接种组不同性状的痰标本污染率不同,由大到小依次为血痰[50.00%(10/20)]、干酪痰[15.00%(3/20)]和黏液痰[10.66%(13/122)],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15.61,P=0.00)。26例患者污染标本中,5例未扩增出DNA,其余21例鉴定结果分别属于10种菌,以芽孢杆菌和链球菌较为突出,分别占23.08%(6/26)和15.38%(4/26)。结论痰标本前处理液沉渣是MGIT 960液体培养法受污染的主要原因之一,接种时避免沉渣存在能够有效降低污染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枝杆菌 结核 标本制备 培养基 微生物污染 因素分析 统计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