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趋化因子用于结核病诊断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4
1
作者 马子淳 尚媛媛 +1 位作者 逄宇 李姗姗 《中国防痨杂志》 CAS CSCD 2023年第3期305-310,共6页
趋化因子是一类高度保守的蛋白质家族,参与多种生物过程,包括趋化细胞迁移、免疫细胞脱颗粒、造血和血管生成,在人体免疫系统中发挥重要作用。当机体感染结核分枝杆菌后,趋化因子及其受体的表达发生变化,其中多种趋化因子具有作为结核... 趋化因子是一类高度保守的蛋白质家族,参与多种生物过程,包括趋化细胞迁移、免疫细胞脱颗粒、造血和血管生成,在人体免疫系统中发挥重要作用。当机体感染结核分枝杆菌后,趋化因子及其受体的表达发生变化,其中多种趋化因子具有作为结核病诊断的生物学标志物的潜力。笔者总结了近些年趋化因子之于结核病诊断相关的研究,对CC趋化因子家族、CXC趋化因子家族及CXCL趋化因子家族中的部分因子及其受体的诊断学价值进行综述,探讨其在结核病诊断中的应用潜力,为结核病的诊断以及预后评估提供有价值的临床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炎症趋化因子类 结核 诊断 敏感性与特异性 生物学标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靶向二代测序技术对无痰肺结核患者的诊断效能评估
2
作者 杨泽亮 马子淳 +4 位作者 尚媛媛 石金 荆玮 逄宇 秦林 《中国防痨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878-883,共6页
目的:评估靶向二代测序(targeted next generation sequencing, tNGS)技术对无痰肺结核患者的诊断效能。方法:收集2023年12月至2024年3月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胸科医院就诊的149例无痰肺结核患者的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ronchoalveolar l... 目的:评估靶向二代测序(targeted next generation sequencing, tNGS)技术对无痰肺结核患者的诊断效能。方法:收集2023年12月至2024年3月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胸科医院就诊的149例无痰肺结核患者的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ronchoalveolar lavage fluid, BALF)标本,分别进行BECTEC MGIT 960液体培养(简称“培养”)、GeneXpert MTB/RIF(简称“Xpert”)和tNGS检测。分别以微生物学参考标准(microbiological reference standard, MRS)和临床参考标准(clinical reference standard, CRS)为标准,对比3种检测方法的肺结核诊断效能。结果:培养、Xpert和tNGS技术的阳性检出率分别为47.0%(70/149)、53.0%(79/149)和89.3%(133/149)。以MRS作为诊断标准,tNGS的敏感度为100.0%(81/81),与Xpert的97.5%(79/81)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2.025,P=0.155),高于培养的86.4%(70/8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1.801,P=0.001)。将CRS作为诊断标准后,tNGS的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96.3%(131/136)和84.6%(11/13),敏感度高于Xpert的59.6%(81/136)和培养的51.5%(70/136),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53.459,P<0.001;χ^(2)=70.921,P<0.001)。结论:tNGS技术对无痰肺结核患者的BALF标本具有良好的诊断效能,可以用于疑似肺结核患者的早期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核 支气管肺泡灌洗液 诊断技术和方法 靶向二代测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通量筛选并鉴定抗堪萨斯分枝杆菌活性化合物的研究
3
作者 胡前芳 钟如杰 +3 位作者 尚媛媛 张旭霞 李姗姗 王伟 《中国防痨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597-604,共8页
目的:堪萨斯分枝杆菌感染的治疗面临耐药性增加和药物选择有限的挑战。本研究旨在构建高通量筛选抗堪萨斯分枝杆菌活性化合物平台,寻找新型抗堪萨斯分枝杆菌活性的化合物,以应对这一临床需求。方法:构建基于96孔板的高通量筛选体系,对G... 目的:堪萨斯分枝杆菌感染的治疗面临耐药性增加和药物选择有限的挑战。本研究旨在构建高通量筛选抗堪萨斯分枝杆菌活性化合物平台,寻找新型抗堪萨斯分枝杆菌活性的化合物,以应对这一临床需求。方法:构建基于96孔板的高通量筛选体系,对G蛋白偶联受体(G protein-coupled receptor,GPCR)化合物库进行初筛,以寻找具有抗堪萨斯分枝杆菌活性的候选化合物。初筛后,选择活性最显著的候选化合物进行进一步评估,包括抗临床菌株活性实验、时间-杀菌曲线实验、生物膜形成抑制实验及细胞毒性测试实验。实验数据采用t检验和方差分析进行统计学分析,以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通过高通量筛选,从GPCR化合物库中初步筛选出17种对堪萨斯分枝杆菌标准菌株ATCC 12478具有抑菌活性的候选化合物。其中,盐酸异丙嗪(promethazine HCl,P-HCl)和沃拉帕沙(vorapaxar,VP)抑菌活性最为显著,对ATCC 12478菌株的最低抑菌浓度(minor inhibitory concentration,MIC)分别为1.6μg/ml及1.23μg/ml,作为候选化合物进行后续实验。抗临床菌株活性实验显示,两种化合物对两株利福平耐药临床分离株的MIC均为2μg/ml。时间-杀菌曲线实验提示,两种化合物对ATCC 12478菌株的抑菌活性呈浓度依赖性。生物膜形成抑制实验显示,两种化合物对ATCC 12478菌株的抗生物膜效应呈浓度依赖性,其中,盐酸异丙嗪在8μg/ml时显示出抑制作用(DMSO对照A_(450)=3.027,P-HCl A_(450)=1.984,t=4.183,P=0.014),而沃拉帕沙在4μg/ml(DMSO对照A_(450)=3.027,沃拉帕沙A_(450)=1.959,t=4.342,P=0.012)和8μg/ml(DMSO对照A_(450)=3.027,沃拉帕沙A_(450)=2.024,t=4.493,P=0.019)时显示出抑制作用。在细胞毒性测试中,P-HCl与THP-1细胞共培养24 h后,未观察到明显的细胞存活率下降,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沃拉帕沙仅在20μmol/L浓度下导致细胞存活率轻微降低(DMSO对照细胞存活率为99.97%,沃拉帕沙处理后细胞存活率为84.97%,t=3.098,P=0.021)。结论:构建了抗堪萨斯分枝杆菌活性化合物的高通量筛选平台,发现P-HCl和VP对堪萨斯分枝杆菌具有显著的抗菌活性和抗生物膜活性,为开发新型抗堪萨斯分枝杆菌药物提供了潜在候选化合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枝杆菌 堪萨斯 高通量筛选 异丙嗪 沃拉帕沙 生物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G蛋白偶联受体在宿主抗结核分枝杆菌感染中的功能及作用机制
4
作者 刘浩瀚 马子淳 +1 位作者 逄宇 李姗姗 《中国防痨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839-844,共6页
G蛋白偶联受体(GPCRs)在维持人体正常生理功能和细胞内稳态过程中发挥关键作用。GPCRs及其下游信号通路的表达失调是疾病发生发展的重要标志。近年来,结核病的防治面临着更加严峻的挑战,亟需研发安全、价廉、敏感的新型抗结核药物。其中... G蛋白偶联受体(GPCRs)在维持人体正常生理功能和细胞内稳态过程中发挥关键作用。GPCRs及其下游信号通路的表达失调是疾病发生发展的重要标志。近年来,结核病的防治面临着更加严峻的挑战,亟需研发安全、价廉、敏感的新型抗结核药物。其中,基于宿主导向治疗策略的新型抗菌药物受到广泛关注,而GPCRs作为宿主发挥免疫表达调控作用的受体之一,可作为宿主导向的抗结核潜在治疗靶标,然而GPCRs作为重要的药物研究靶点在结核病领域的研究尚显不足。笔者总结了近年来发现的GPCRs在宿主细胞应答结核分枝杆菌感染中所发挥的功能,系统综述了趋化因子受体类GPCRs、孤儿GPCRs及其他GPCRs在调控宿主细胞信号转导中发挥的关键作用和分子机制,为基于GPCRs的抗结核药物研发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受体 G-蛋白偶联 巨噬细胞 分枝杆菌 结核 感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GSK656和阿米卡星对脓肿分枝杆菌的体外联合药物敏感性研究 被引量:1
5
作者 陈磊 郭海萍 +5 位作者 逄宇 刘光福 潘兆宝 韩守华 程娟 李姗姗 《中国防痨杂志》 CAS CSCD 2022年第3期234-238,共5页
目的:评价3-氨甲基-4-卤代苯并噁唑类化合物GSK656与阿米卡星联合用药对脓肿分枝杆菌分离株的体外抑菌作用。方法:收集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胸科医院菌株库保存的30株脓肿分枝杆菌,采用微孔阿尔玛蓝检测法(MABA法)测定GSK656和阿米卡星... 目的:评价3-氨甲基-4-卤代苯并噁唑类化合物GSK656与阿米卡星联合用药对脓肿分枝杆菌分离株的体外抑菌作用。方法:收集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胸科医院菌株库保存的30株脓肿分枝杆菌,采用微孔阿尔玛蓝检测法(MABA法)测定GSK656和阿米卡星对脓肿分枝杆菌的体外最低抑菌浓度(MIC)。采用棋盘稀释法进行联合药物敏感性试验,通过分级抑菌浓度指数判断联合抑菌的效果。结果:GSK656对脓肿分枝杆菌的MIC为0.063~4.000 mg/L;阿米卡星对脓肿分枝杆菌的MIC为4.000~16.000 mg/L。GSK656对脓肿分枝杆菌分离株的MIC_(50)和MIC_(90)分别为0.250 mg/L和2.000 mg/L,阿米卡星对脓肿分枝杆菌分离株的MIC_(50)和MIC_(90)分别为8.000 mg/L和16.000 mg/L。GSK656与阿米卡星联合使用时,5株(16.7%)脓肿分枝杆菌分离株表现为协同作用,1株(3.3%)分离株表现为拮抗作用,其他分离株(80.0%,24/30)表现为无关作用。结论:GSK656与阿米卡星的体外联合用药对脓肿分枝杆菌表现出良好的抑菌效果,可为临床用药提供一定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SK656 抗菌药 分枝杆菌 非典型性 药物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奥布替尼在分枝杆菌感染宿主巨噬细胞中的免疫调控作用
6
作者 王艺霖 吴潇 +1 位作者 逄宇 李姗姗 《中国防痨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1063-1068,共6页
目的:探讨新型布鲁顿酪氨酸激酶(Bruton tyrosine kinase,BTK)抑制剂奥布替尼在结核分枝杆菌(Mycobacterium tuberculosis,MTB)感染宿主巨噬细胞中的免疫调控作用。方法:通过人急性单核白血病细胞(human acute monocytic leukemia cells... 目的:探讨新型布鲁顿酪氨酸激酶(Bruton tyrosine kinase,BTK)抑制剂奥布替尼在结核分枝杆菌(Mycobacterium tuberculosis,MTB)感染宿主巨噬细胞中的免疫调控作用。方法:通过人急性单核白血病细胞(human acute monocytic leukemia cells,THP-1)培养与分化,用耻垢分枝杆菌感染分化后的THP-1细胞,并以不同浓度的奥布替尼处理,比较其对巨噬细胞吞噬和清除耻垢分枝杆菌的能力。利用siRNA干扰技术敲低BTK蛋白表达,通过蛋白免疫印迹法验证敲除效果,并使用菌落形成单位(CFU)计数法检测奥布替尼对巨噬细胞胞内耻垢分枝杆菌的清除能力。结果:奥布替尼能够明显抑制BTK的酪氨酸磷酸化而不改变BTK蛋白的表达量,同时奥布替尼处理后的巨噬细胞胞内耻垢分枝杆菌菌落计数从130.0(120.3~137.5)×10^(3)个/ml下降至59.0(55.8~65.3)×10^(3)个/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U=0.000,P=0.014)。在敲低BTK蛋白表达后,巨噬细胞内耻垢分枝杆菌的载菌量由52.0(44.0~61.5)×10^(3)个/ml降低至25.0(22.0~28.0)×10^(3)个/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U=9.000,P=0.002)。结论:BTK在巨噬细胞功能调节中起关键作用,奥布替尼作为新型BTK抑制剂,不仅能够抑制BTK酪氨酸磷酸化,还能明显增强巨噬细胞对耻垢分枝杆菌的清除能力,为其潜在抗结核应用提供了新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枝杆菌 结核 蛋白酪氨酸激酶类 巨噬细胞 奥布替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