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全自动EasyNAT核酸快速检测系统检测石蜡包埋组织诊断结核病的临床价值
1
作者 车佳璐 刘子臣 +2 位作者 李琨 张晨 车南颖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047-1051,共5页
目的:评估自动化EasyNAT核酸快速检测系统检测石蜡包埋组织诊断结核病的准确性。方法:选择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胸科医院2018年至2022年患者的病例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连续纳入134例患者,包括结核病确诊患者101例,非结核患者33例。以临... 目的:评估自动化EasyNAT核酸快速检测系统检测石蜡包埋组织诊断结核病的准确性。方法:选择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胸科医院2018年至2022年患者的病例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连续纳入134例患者,包括结核病确诊患者101例,非结核患者33例。以临床诊断结果为参考标准,分析EasyNAT核酸快速检测系统应用于石蜡包埋组织诊断结核病的敏感性、特异性、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和准确率。结果:EasyNAT核酸快速检测系统应用于石蜡包埋组织诊断结核病的敏感性为87.1%(88/101,95%CI:79.2%~92.3%),特异性为100.0%(33/33,95%CI:89.6%~100.0%),阳性预测值为100.0%(88/88,95%CI:95.8%~100.0%),阴性预测值为71.7%(33/46,95%CI:57.5%~82.7%),准确率为90.3%(121/134,95%CI:84.1%~94.2%)。与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quantitative real-time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qPCR)技术检测结果的一致性检验Kappa值为0.84。对肺结核的检出率为86.4%(38/44,95%CI:73.3%~93.6%),肺外结核的检出率为87.7%(50/57,95%CI:76.8%~93.9%),与qPCR对应的检测结果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而EasyNAT检测集核酸提取、扩增和分析于一体,与传统qPCR法相比,手工操作时间缩短了2 h,总检测时间缩短了3 h。结论:EasyNAT核酸快速检测系统可以快速、便捷、准确地检测出石蜡包埋组织中的结核分枝杆菌DNA,对于病理学诊断结核病具有良好的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核病 诊断 石蜡包埋组织 分子病理 交叉引物恒温扩增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驱动基因阳性且PD-L1高表达的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病理特征及靶向治疗疗效评估的真实世界研究 被引量:7
2
作者 张卉 杨新杰 +11 位作者 李琨 王敬慧 吕嘉林 李曦 张新勇 秦娜 张权 吴羽华 马丽 盖飞 胡瑛 张树才 《中国肺癌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78-87,共10页
背景与目的驱动基因突变阳性患者行靶向治疗,驱动基因阴性但程序性死亡配体1(programmed death-ligand 1,PD-L1)高表达患者行免疫抑制剂治疗,是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患者一线治疗的首选,但对于驱动基因... 背景与目的驱动基因突变阳性患者行靶向治疗,驱动基因阴性但程序性死亡配体1(programmed death-ligand 1,PD-L1)高表达患者行免疫抑制剂治疗,是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患者一线治疗的首选,但对于驱动基因阳性且PD-L1高表达患者的治疗选择仍值得探究。方法以315例NSCLC患者为研究对象,分析驱动基因阳性且PD-L1高表达患者的临床病理特征及靶向治疗疗效。结果本研究纳入的315例NSCLC患者中,驱动基因突变总阳性率为62.2%,PD-L1高表达率(≥50.0%)为11.2%,驱动基因阳性且PD-L1高表达的患者比例为10.7%。其中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EGFR)突变、KRAS突变、ALK融合、BRAF突变和MET 14外显子跳跃突变患者中均有PD-L1高表达,比例分别为7.8%(11/141)、18.2%(4/22)、23.1%(3/13)、50.0%(2/4)和100.0%(1/1)。EGFR突变且PD-L1高表达患者主要为IV期肺腺癌患者,KRAS突变且PD-L1高表达患者主要为有吸烟史的患者。其中详细跟踪了两例分别为ALK融合阳性且PD-L1高表达(90.0%)和EGFR L858R突变且PD-L1高表达(70.0%)患者的靶向治疗全过程,两例患者总生存期分别仅为5个月和2个月。结论NSCLC患者各驱动基因突变与PD-L1高表达共存的比例和临床病理特征有较大差异。发生敏感突变且PD-L1高表达的患者靶向治疗疗效和预后可能更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肿瘤 驱动基因 程序性死亡配体1 靶向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肺腺癌EGFR与KRAS基因突变状态分析 被引量:22
3
作者 张卉 杨新杰 +10 位作者 秦娜 李曦 杨惠夷 农靖颖 吕嘉林 吴羽华 张权 张新勇 王敬慧 周立娟 张树才 《中国肺癌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1期686-690,共5页
背景与目的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EGFR)突变和KRAS基因突变是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靶向治疗的重要分子标志,与临床治疗疗效密切相关。分析肺腺癌EGFR和KRAS基因突变与临床特征... 背景与目的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EGFR)突变和KRAS基因突变是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靶向治疗的重要分子标志,与临床治疗疗效密切相关。分析肺腺癌EGFR和KRAS基因突变与临床特征的关系。方法收集初治肺腺癌患者395例,有可供检测的肿瘤组织标本。利用突变富集液相芯片法进行EGFR和KRAS基因突变检测。结果 395例肺腺癌中,EGFR基因突变192例(48.9%),KRAS基因突变29例(7.8%),EGFR和KRAS基因同时发生突变1例(0.3%)。女性和不吸烟患者EGFR基因突变率高于男性和吸烟患者(62.0%vs 37.1%,61.9%vs 30.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P<0.001);不同年龄、分期及病理取材标本之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KRAS基因突变在EGFR基因野生型患者中发生率(13.5%,27/200)明显高于EGFR基因突变患者(1.0%,2/192),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肺腺癌EGFR基因突变在女性和不吸烟患者中较高,KRAS基因突变只在EGFR基因野生型患者中较高。在使用TKI靶向治疗药物之前,应同时检测EGFR基因和KRAS基因的突变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肿瘤 表皮生长因子受体 KRAS基因 突变 腺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