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鲍曼不动杆菌肺感染影像学特征分析 被引量:7
1
作者 信瑞强 李艳翠 +2 位作者 甄根深 常军霞 马大庆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0期748-750,共3页
目的鲍曼不动杆菌肺感染发病率及耐药率日趋升高,本文旨在总结分析鲍曼不动杆菌肺感染影像学表现,为早期临床诊断及治疗提供依据。资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49例经痰培养证实的鲍曼不动杆菌肺感染患者的影像表现,总结归纳其影像学特征。结... 目的鲍曼不动杆菌肺感染发病率及耐药率日趋升高,本文旨在总结分析鲍曼不动杆菌肺感染影像学表现,为早期临床诊断及治疗提供依据。资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49例经痰培养证实的鲍曼不动杆菌肺感染患者的影像表现,总结归纳其影像学特征。结果鲍曼不动杆菌肺感染胸部CT最常见的3种变化是弥漫磨玻璃改变[69.4%(34/49)]、实变[67.3%(33/49)]、胸腔积液[53.1%(26/49)],X线胸片主要表现为肺内斑片影[83.7%(41/49)]、实变[36.7%(18/49)]、胸腔积液[36.7%(18/49)],进一步分析显示鲍曼不动杆菌混合感染和单纯鲍曼不动杆菌感染胸部CT和X线胸片影像学表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鲍曼不动杆菌肺感染胸部影像学最常见的3种变化是弥漫磨玻璃改变、肺实变、胸腔积液。总结其影像学特点,对临床早期诊断、治疗及判断预后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炎 细菌性 鲍氏不动杆菌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p-Te间期及Tp-Te/QT比率对心功能不全患者的临床应用价值 被引量:7
2
作者 李多 李凤杰 王红宇 《中国心血管病研究》 CAS 2016年第2期145-148,共4页
目的探讨反映心室跨壁复极离散度(TDR)的相关指标T波峰-末间期(Tp-Te)和T波峰-末间期/QT间期比率(Tp-Te/QT)对心功能不全患者的临床意义及应用价值。方法105例心功能不全患者及100例对照组纳入研究。记录所有入选者的体表心电... 目的探讨反映心室跨壁复极离散度(TDR)的相关指标T波峰-末间期(Tp-Te)和T波峰-末间期/QT间期比率(Tp-Te/QT)对心功能不全患者的临床意义及应用价值。方法105例心功能不全患者及100例对照组纳入研究。记录所有入选者的体表心电图Tp-Te间期及Tp-Te/QT比率,以及心率、年龄、BNP等相关临床指标。按照纽约心功能分级(NYHA)将病例组分为低危组(NYHAⅠ-Ⅱ)及高危组(NYHAⅢ-Ⅳ),将高危组中治疗后BNP下降≥30%的患者纳入治疗有效组。分别比较心功能不全患者与对照组、心功能不全严重程度不同患者之间,以及高危心功能不全患者治疗前后Tp-Te间期及Tp-Te/QT比率的差异。结果①心功能不全患者与对照组比较,Tp-Te间期及Tp-Te/QT比率均明显增加[Tp-Te(127.15±21.48)ms比(99.85±19.16)ms;Tp-Te/QT(0.33±0.05)比(0.23±0.04),P〈0.05]。②高危心功能不全患者较低危患者的Tp-Te间期及Tp-Te/QT比率明显增大[Tp-Te(135.90±24.91)ms比(119.09±18.45)ms;Tp-Te/QT(0.37±0.07)比(0.27±0.06),P〈0.05]。③高危心功能不全患者治疗后与治疗前比较,Tp-Te间期未见统计学差异[(127.14±15.60)ms比(131.95±18.6)ms,P〉0.05],而Tp-Te/QT比率有所降低[(0.31±0.06)比(O.37±0.06),P〈0.0530结论Tp-Te间期及Tp-Te/QT比率可作为反映心功能不全患者病情严重程度及治疗效果的临床心电学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功能不全 心室跨壁复极离散度 T波峰-末间期 T波峰-末间期/QT间期比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