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双重滤过血浆置换治疗高脂血症胰腺炎的临床效果观察 被引量:10
1
作者 刘立 王冠 +6 位作者 赵鑫宇 刘景院 纪宇 刘勇 韩威 翁以炳 李昂 《首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943-949,共7页
目的验证双重滤过血浆置换(double filtration plasmapheresis,DFPP)治疗高三酰甘油血症性急性胰腺炎(hypertriglyceridemia acute pancreatitis,HTG-AP)的临床效果。方法以首诊进入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潞河医院重症医学科的HTG-AP患... 目的验证双重滤过血浆置换(double filtration plasmapheresis,DFPP)治疗高三酰甘油血症性急性胰腺炎(hypertriglyceridemia acute pancreatitis,HTG-AP)的临床效果。方法以首诊进入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潞河医院重症医学科的HTG-AP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类实验研究方法,将2017年9月至2021年3月收治的HTG-AP患者45例作为双重血浆分离置换组(DFPP组),采用DFPP治疗降低三酰甘油(triglyceride,TG);将2015年9月至2017年8月收治的HTG-AP患者24例作为强化胰岛素治疗组(胰岛素组),采用胰岛素和葡萄糖输注控制TG。两组患者均予禁食、抑酸、抑制胰酶分泌和营养支持等常规治疗。结果两组在性别、年龄、HTG-AP病情严重程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DFPP组在降低TG所需时间、重症医学科(intensive care unit,ICU)停留时间、住院时间等3项指标,均明显优于胰岛素组(P<0.05);TG下降至3.71 mmol/L以下所需的时间,DFPP组明显少于胰岛素组,分别为(6.7±3.3)h和(44.1±11.6)h(P<0.05);在腹痛、腹胀等临床症状72 h缓解率速度方面,DFPP组明显快于胰岛素组(P<0.05);DFPP组外周血白细胞、C反应蛋白、白细胞介素-6、白细胞介素-8、肿瘤坏死因子-α等炎性反应指标均较胰岛素组在下降速度和幅度上明显优于胰岛素组(P<0.01)。两组治疗在实施过程中,患者生命体征稳定,耐受良好,未见过敏反应、出血等不良事件,提示两组治疗安全性均良好。结论DFPP是一种快捷、有效降低TG的治疗方法,它对严重HTG-AP的疗效取决于是否早期即实施。对于操作技术成熟的大型医疗机构,应尽早使用DFPP方法对重症HTG-AP进行治疗,以期尽早阻断HTG-AP可能的恶性进程应该是有益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三酰甘油血症性胰腺炎 高三酰甘油血症 双重滤过血浆置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肝移植术后急性肾损伤的发生率及危险因素 被引量:4
2
作者 岳竹 李昂 +3 位作者 刘培 白静 庄海舟 段美丽 《首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14-20,共7页
目的回顾性分析肝移植患者术后发生急性肾损伤(acute kidney injury,AKI)的临床特征及危险因素。方法收集2013年6月1日至2016年10月31日入住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重症医学科的成年肝移植患者,除外肝肾联合移植、肾移植术后、二... 目的回顾性分析肝移植患者术后发生急性肾损伤(acute kidney injury,AKI)的临床特征及危险因素。方法收集2013年6月1日至2016年10月31日入住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重症医学科的成年肝移植患者,除外肝肾联合移植、肾移植术后、二次肝移植、终末期肾病依赖透析患者、术前诊断AKI的患者。将所有入组的患者依据改善全球肾脏病预后组织(Kidney Disease:Improving Global Outcomes,KDIGO)标准分为急性肾损伤组和非急性肾损伤组。纳入分析的因素包括人口学特征,既往病史包括高血压、糖尿病病史,肝病分型,终末期肝病模型(model for end-stage liver disease,MELD)评分。术前化学检验指标:肌酐、白蛋白、总胆红素、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anine transaminase,ALT)、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partate transaminase,AST)。术中记录:手术时间、冷/热缺血时间、液体平衡。术后资料:重症监护病房(intensive care unit,ICU)住院天数,总住院天数和28 d病死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找出两组间有差别的变量,再用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出发生急性肾损伤的危险因素,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ROC)曲线建立预测模型。结果在纳入的279例肝移植术后患者中,成年人(年龄≥18岁)124例,急性肾损伤68例,发生率为54.8%,在发生急性肾损伤患者中,根据KDIGO分期,Ⅰ期患者45例,所占比例为66.2%;Ⅱ期患者9例,所占比例为13.2%,Ⅲ期患者14例,所占比例为20.6%。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显示成年人肝移植术后发生AKI的独立高危因素包括术中低血压时间比值比(odd ratio,OR)=1.020、术中失血量(OR=1.036)和术中液体正平衡(OR=1.015),ROC曲线中其界值分别为27.5 min、32.5 m L/kg、31.2 m L/kg,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662(P=0.002,95%CI:0.567~0.757)、0.637(P=0.009,95%CI:0.540~0.734)和0.624(P=0.017,95%CI:0.526~0.723)。结论肝移植患者术后AKI发生率为54.8%,危险因素为术中低血压时间、术中失血量和术中液体正平衡,AKI组住院时间较非AKI组住院时间延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肾损伤 肝移植 危险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