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情景式案例分析教学法联合标准化病人在神经内科住院医师医患沟通技能教学中的应用 被引量:29
1
作者 车锋丽 耿晓坤 赵性泉 《中国卒中杂志》 2021年第3期310-313,共4页
目的探索情景式案例分析教学法(case-based learning,CBL)联合标准化病人在神经内科住院医师医患沟通技能教学培训中的运用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9-12月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潞河医院神经内科轮转的住院医师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实验组... 目的探索情景式案例分析教学法(case-based learning,CBL)联合标准化病人在神经内科住院医师医患沟通技能教学培训中的运用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9-12月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潞河医院神经内科轮转的住院医师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实验组(20名)及对照组(20名)。实验组采用情景式CBL并应用标准化病人进行医患沟通能力教学,对照组采用以授课为导向的教学法进行医患沟通能力教学,教学时长共4课时,每周1次,每次2课时。教学结束后,应用SEGUE量表对两组学生进行医患沟通能力评价并记录得分情况,对两组得分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实验组SEGUE量表总分(18.52±3.68分vs 11.38±2.52分)及各维度得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结论情景式CBL联合标准化病人可用于住院医师医患沟通技能的教学,而且教学效果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案例分析教学法 标准化病人 医患沟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普罗布考联合阿托伐他汀治疗多发脑血管狭窄合并主动脉弓溃疡斑块病例报道 被引量:4
2
作者 王艳玲 王雪梅 《中国卒中杂志》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02-206,共5页
预防卒中的发生和复发是缺血性脑血管病防治的首要任务,多发脑血管狭窄合并主动脉弓溃疡斑块的患者缺血性卒中复发的风险显著升高。本文介绍1例普罗布考联合阿托伐他汀治疗多发脑血管狭窄合并主动脉弓溃疡斑块患者的发病和治疗情况。该... 预防卒中的发生和复发是缺血性脑血管病防治的首要任务,多发脑血管狭窄合并主动脉弓溃疡斑块的患者缺血性卒中复发的风险显著升高。本文介绍1例普罗布考联合阿托伐他汀治疗多发脑血管狭窄合并主动脉弓溃疡斑块患者的发病和治疗情况。该例患者表现为轻度神经功能缺损,住院期间发现多发脑血管狭窄合并主动脉弓溃疡斑块,在序贯双联抗血小板治疗3个月后持续阿司匹林单药抗血小板治疗,并全程联合普罗布考和阿托伐他汀强化降脂、抗氧化治疗,随访25个月,无卒中复发,且各项影像学和血液学检查指标保持稳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普罗布考 脑血管 主动脉弓 动脉粥样硬化 降脂 抗氧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以器官系统为基础,以疾病为中心”多学科融合教学模式在五年制临床医学系本科生脑血管病教学中的应用 被引量:1
3
作者 车锋丽 童燕娜 +3 位作者 韩臻臻 段洪连 耿晓坤 赵性泉 《中国卒中杂志》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1233-1238,共6页
目的探索“以器官系统为基础,以疾病为中心”多学科融合教学模式在五年制临床医学系本科生脑血管病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3年3—5月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潞河医院在读的2019级五年制临床医学系本科生2个班级学生作为研究对象... 目的探索“以器官系统为基础,以疾病为中心”多学科融合教学模式在五年制临床医学系本科生脑血管病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3年3—5月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潞河医院在读的2019级五年制临床医学系本科生2个班级学生作为研究对象,依据教学模式的不同随机分为试验组与对照组。两组教授课程均为脑血管病章节,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大纲进行授课,试验组采用“以器官系统为基础,以疾病为中心”的新型多学科融合课程体系及多学科融合教学模式进行教学。教学效果评价指标包括学生的考核成绩、学生对课堂教学质量的评价以及对自身能力提高的评价,教学结束后对教学效果进行评价。结果试验组学生理论考核成绩([43.90±2.36)分vs.(41.83±3.36)分,P=0.008]、实践考核成绩([43.67±2.16)分vs.(41.70±3.01)分,P=0.005]及总成绩([87.57±3.30)分vs.(83.53±5.43)分,P=0.001]均高于对照组;试验组学生对课堂教学质量的评价得分(如质量要求、总分)以及对自身能力提高的评价各维度(如课堂参与度、培养学习兴趣、拓展临床思维、提高自学能力、提升沟通及团队能力方面)得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以器官系统为基础,以疾病为中心”多学科融合教学模式应用于五年制临床医学系本科生脑血管病教学中,可提高学生的理论水平及临床实践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学科融合 临床医学 教学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症伴多发脑梗死的临床分析三例 被引量:7
4
作者 童燕娜 郭薇 +7 位作者 高忠明 程哲 段洪连 韩臻臻 杜明艳 孟繁花 杜会山 张伟东 《中国脑血管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198-200,共3页
患者1男,60岁,主因腹泻16 d,四肢乏力10 d于2015年6月10日收入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潞河医院(以下简称潞河医院)。入院前16 d患者出现腹泻,50~100 ml/次,2~3次/d,无发热、腹痛;入院前10 d出现四肢乏力;入院前3 d就诊于当地医院,血压... 患者1男,60岁,主因腹泻16 d,四肢乏力10 d于2015年6月10日收入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潞河医院(以下简称潞河医院)。入院前16 d患者出现腹泻,50~100 ml/次,2~3次/d,无发热、腹痛;入院前10 d出现四肢乏力;入院前3 d就诊于当地医院,血压94/62 mmH g,血常规示白细胞29.07×109/L,嗜酸性粒细胞百分率10.36%,嗜酸性粒细胞计数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嗜酸粒细胞增多 血栓形成 脑梗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阶段式责任制临床带教方案的设计与实施 被引量:12
5
作者 刘继红 岳鹏 +5 位作者 于晓云 张喜维 王红喜 魏淑霞 白凤羽 吴伟伟 《护理学杂志》 CSCD 2016年第1期19-21,共3页
目的探讨阶段式责任制临床带教方案的设计与实施效果。方法将在神经内科实习的109名大专及本科护生按时间段分为对照组51人、观察组58人。对照组按教学大纲一对一带教;观察组设计阶段式责任制带教方案,通过专家及临床护理人员审核后用... 目的探讨阶段式责任制临床带教方案的设计与实施效果。方法将在神经内科实习的109名大专及本科护生按时间段分为对照组51人、观察组58人。对照组按教学大纲一对一带教;观察组设计阶段式责任制带教方案,通过专家及临床护理人员审核后用于教学。6周实习结束评价教学效果。结果观察组理论考试、教学查房成绩及教学满意度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P<0.01)。结论阶段式责任制临床带教方案用于指导护生临床实习,有利于提高护生的理论成绩和综合能力,且受护生欢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护生 临床实习 阶段式责任制教学方案 临床教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以病例为基础的教学法联合传统教学法在5年制临床医学实习医师脑血管病带教中的应用 被引量:39
6
作者 车锋丽 赵性泉 +3 位作者 杜会山 魏建朝 张伟东 童燕娜 《中国卒中杂志》 2017年第1期94-96,共3页
目的探讨分析以病例为基础的教学(case based learning,CBL)联合传统教学模式在脑血管病5年制临床医学实习医师带教中的效果。方法以2015年9月-2016年9月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潞河医院神经内科脑血管病教学组5年制临床医学实习医师60... 目的探讨分析以病例为基础的教学(case based learning,CBL)联合传统教学模式在脑血管病5年制临床医学实习医师带教中的效果。方法以2015年9月-2016年9月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潞河医院神经内科脑血管病教学组5年制临床医学实习医师60例作为教学对象,按照1∶1比例随机分入传统教学模式组、CBL联合传统教学模式组。教学结束后以基础理论知识考核、实践考核(包括查体及病例分析)以及问卷调查等方式进行评价。结果两组的基础理论知识考核成绩无显著性差异;CBL联合传统教学组神经系统体格检查及病例分析成绩显著高于对照组[(89.10±2.99)分vs(86.60±3.41)分,P=0.015];CBL联合传统教学组学生在自我评价是否增加了学习兴趣、学习主动能力、文献查阅能力、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知识拓展能力、团队合作能力、教学满意度及系统诊断能力等方面均显著优于对照组。结论 CBL联合传统教学模式可以有效提高实习医师掌握脑血管病临床诊疗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统教学 病例为基础的教学 脑血管病 临床实习医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阶段式教学模式在临床护生实习带教中的应用 被引量:46
7
作者 刘继红 白凤羽 《中国护理管理》 CSCD 2015年第11期1360-1363,共4页
目的 :评价以CBL教学法为指导制定的阶段式教学模式在临床护生实习带教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神经内科2013年7月至2014年6月的71名实习护生为对照组,2014年7月至2015年6月的80名实习护生为观察组。对照组采用传统跟班制带教方法,观... 目的 :评价以CBL教学法为指导制定的阶段式教学模式在临床护生实习带教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神经内科2013年7月至2014年6月的71名实习护生为对照组,2014年7月至2015年6月的80名实习护生为观察组。对照组采用传统跟班制带教方法,观察组按照"CBL责任制带教路径表"4个阶段完成教学任务。结果 :出科时观察组优质护理服务认知程度、理论成绩、教学满意度、教学查房成绩及教学质量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按照"CBL责任制带教路径表"进行分阶段临床带教可使护生更好地理解优质护理服务及责任制的内涵,有利于理论与实践的结合,提高学习兴趣和积极性,有效提高护生的综合素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生 护理 带教 优质护理 责任制 典型病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阿替普酶静脉溶栓治疗急性后循环缺血性卒中患者的预后相关因素分析 被引量:19
8
作者 车锋丽 陈胜云 +2 位作者 赵性泉 杜会山 魏建朝 《中国卒中杂志》 2017年第2期112-118,共7页
目的探讨分析影响阿替普酶静脉溶栓治疗急性后循环缺血性卒中患者的预后的相关因素。方法选取发病0~4.5 h急性后循环缺血性卒中患者,分为阿替普酶静脉溶栓组和非静脉溶栓组,记录患者的一般人口学资料及基本资料、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 目的探讨分析影响阿替普酶静脉溶栓治疗急性后循环缺血性卒中患者的预后的相关因素。方法选取发病0~4.5 h急性后循环缺血性卒中患者,分为阿替普酶静脉溶栓组和非静脉溶栓组,记录患者的一般人口学资料及基本资料、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ational Institutes of Health Stroke Scale,NIHSS)评分,溶栓组记录发病至溶栓时间及溶栓后24 h NIHSS评分下降。结局指标采用90 d改良Rankin量表(modified Rankin Scale,m RS)评分、症状性颅内出血(symptomatic intracranial hemorrhage,SICH)及患者死亡率,应用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卒中患者90 d不良结局的相关因素。结果急性后循环缺血性卒中患者共116例,其中成功给予阿替普酶静脉溶栓治疗的患者84例,非静脉溶栓32例。静脉溶栓组3个月预后良好53例(63.1%),预后不良31例(36.9%),其中发生出血转化6例(7.1%),症状性颅内出血3例(3.5%),死亡3例(3.5%)。非静脉溶栓组3个月预后良好12例(37.5%),预后不良20例(62.5%),其中发生出血转化5例(15.6%),症状性颅内出血3例(9.3%),死亡3例(9.3%)。静脉溶栓组经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发病至溶栓时间、基线NIHSS评分、高血压与90 d不良预后相关(P<0.05)。静脉溶栓组和非静脉溶栓组相比,静脉溶栓组有更好的临床预后及更低的死亡率,两组在症状性颅内出血发病率方面并无明显差异。结论对于急性后循环缺血性卒中患者,尽早实施静脉溶栓对改善近期预后有一定临床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缺血性卒中 后循环缺血 静脉溶栓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组织窗代替传统时间窗指导急性脑梗死的再灌注治疗 被引量:16
9
作者 吴川杰 马青峰 +3 位作者 陈健 耿晓坤 宋海庆 吉训明 《中国卒中杂志》 2018年第8期847-852,共6页
卒中目前是导致我国居民死亡的第一位原因,近年来再灌注治疗在急性缺血性卒中的治疗中取得重大进展。用传统的时间窗来筛选患者已经显示出越来越多的局限性,而利用组织窗再灌注治疗却显示出很多优势。本文对组织窗和时间窗的不足和优势... 卒中目前是导致我国居民死亡的第一位原因,近年来再灌注治疗在急性缺血性卒中的治疗中取得重大进展。用传统的时间窗来筛选患者已经显示出越来越多的局限性,而利用组织窗再灌注治疗却显示出很多优势。本文对组织窗和时间窗的不足和优势以及组织窗的评价方法进行了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卒中 血管内治疗 组织窗 时间窗 机械取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青少年肌阵挛癫痫患者认知功能的研究 被引量:5
10
作者 姚兴祺 刘小云 +5 位作者 吴丹 李哲 杨彦枫 张楠 张珺 孙伟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701-704,共4页
目的对青少年肌阵挛癫痫(JME)患者的认知功能及心理精神状态进行评测,并探讨相关危险因素。方法 2011年9月至2014年2月21例JME患者作为患者组,同时选择18例年龄、性别及教育程度等与之相匹配的健康受试者作为对照组。采用蒙特利尔认知... 目的对青少年肌阵挛癫痫(JME)患者的认知功能及心理精神状态进行评测,并探讨相关危险因素。方法 2011年9月至2014年2月21例JME患者作为患者组,同时选择18例年龄、性别及教育程度等与之相匹配的健康受试者作为对照组。采用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和中国成人韦氏智力量表(WAIS-RC)对认知功能进行评测;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对心理精神状态进行测试;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其危险因素。结果两组MoCA评分无显著性差异(t=-1.544,P=0.131)。患者组的语言智商、操作智商及全量表智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t>4.119,P<0.001)。患者组SCL-90评分在人际关系敏感、抑郁、焦虑、敌对、恐怖、偏执及精神病性7项高于对照组(t>2.480,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提示,服用丙戊酸的患者语言智商下降(B=-3.064,OR=0.047,95%CI=0.002~0.920,P=0.044)。结论 JME患者的语言智商、操作智商及全量表智商下降,在人际关系敏感、抑郁、焦虑、敌对、恐怖、偏执及精神病性症状方面存在不同程度的障碍。服用丙戊酸是JME患者认知功能下降的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少年肌阵挛癫痫 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 中国成人韦氏智力量表 症状自评量表 认知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信互动平台联合PBL、TBL在脑血管病理论授课中的应用 被引量:18
11
作者 王雪梅 王艳玲 +3 位作者 耿晓坤 朱静 李晓梅 杜会山 《中国卒中杂志》 2017年第6期566-569,共4页
目的探索微信互动平台联合以问题为基础的教学法(problem-based learning,PBL)和以团队为基础的教学法(team-based learning,TBL)应用于脑血管病理论授课中的效果。方法选取首都医科大学2013级预防医学及临床医学专业两个班级的学生为... 目的探索微信互动平台联合以问题为基础的教学法(problem-based learning,PBL)和以团队为基础的教学法(team-based learning,TBL)应用于脑血管病理论授课中的效果。方法选取首都医科大学2013级预防医学及临床医学专业两个班级的学生为教学对象,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采用依托微信互动平台的PBL、TBL联合教学,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由同一教师按教学大纲制定教学计划和内容授课。比较两组学生课后成绩变化及对教学方式的主观性评价。结果实验组成绩平均提高(41.2±6.2)分,最高提高55分,最低提高29分;对照组成绩平均提高(32.8±8.6)分,最高提高49分,最低提高19分,实验组成绩提高优于对照组(P<0.05)。同时实验组认可并乐于接受联合PBL、TBL的微信互动平台教学方式。结论在脑血管病理论授课中依托微信互动平台采用PBL和TBL教学,利于教学过程的顺利展开,能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信 PBL TBL 脑血管疾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颅多普勒超声脑缺血溶栓分级与阿替普酶静脉溶栓治疗急性前循环不同大动脉闭塞性脑梗死预后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18
12
作者 车锋丽 陈胜云 +5 位作者 杨中华 赵性泉 杜会山 魏建朝 孟繁花 张伟东 《中国卒中杂志》 2017年第4期302-308,共7页
目的探讨分析经颅多普勒超声脑缺血溶栓分级与静脉溶栓治疗急性前循环不同大动脉闭塞性脑梗死患者血管再通评价与预后的相关性研究。方法选择急性前循环大动脉闭塞性脑梗死患者,对符合静脉溶栓者给予阿替普酶静脉溶栓治疗,分别于溶栓前... 目的探讨分析经颅多普勒超声脑缺血溶栓分级与静脉溶栓治疗急性前循环不同大动脉闭塞性脑梗死患者血管再通评价与预后的相关性研究。方法选择急性前循环大动脉闭塞性脑梗死患者,对符合静脉溶栓者给予阿替普酶静脉溶栓治疗,分别于溶栓前及溶栓后24 h行床旁经颅多普勒超声(transcranial Doppler,TCD)检查并记录脑缺血溶栓分级(thrombolysis in brain ischemia,TIBI)。采用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ational Institutes of Health Stroke Scale,NIHSS)评分记录患者临床神经功能缺损,3个月随访时采用改良Rankin量表(modified Rankin Scale,m RS)评分评估患者预后,分析前循环不同大血管闭塞性脑梗死患者静脉溶栓前后血管再通情况及患者3个月预后。结果共入选46例患者,其中颈内动脉(internal carotid artery,ICA)闭塞患者19例,大脑中动脉(middle cerebral artery,MCA)闭塞患者27例。溶栓前与溶栓后24 h TCD监测TIBI分级提示血管再通者,ICA闭塞组5.26%,MCA闭塞组55.56%。ICA闭塞组与MCA闭塞组比较,MCA闭塞组90 d随访生活自理及良好预后的比例均高于ICA闭塞组,死亡率低于ICA闭塞组,而两组间溶栓后的症状性颅内出血发生率差异无显著性。结论急性前循环大动脉闭塞性脑梗死经静脉溶栓治疗后可获得血管再通,尤其是MCA闭塞患者;溶栓前后TIBI血流分级变化可反映大动脉血管再通情况,且有助于判断患者临床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颅多普勒超声 脑缺血溶栓分级 急性缺血性卒中 静脉溶栓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ADASIL患者语言记忆和视空间记忆损害与脑萎缩的相关性 被引量:2
13
作者 石玉芝 张晨 +4 位作者 郭立营 周雪梅 李伟 李少武 张在强 《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210-215,共6页
目的分析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性皮层下梗死和白质脑病(cerebral autosomal-dominant arteriopathy with subcortical infarcts and leukoencephalopathy,CADASIL)患者语言记忆和视空间记忆功能损害及与脑萎缩的相关性。方法采用华山版听觉... 目的分析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性皮层下梗死和白质脑病(cerebral autosomal-dominant arteriopathy with subcortical infarcts and leukoencephalopathy,CADASIL)患者语言记忆和视空间记忆功能损害及与脑萎缩的相关性。方法采用华山版听觉词语学习测验(auditory verbal learning test-Huashan version,AVLT-H)和Rey-Osterrieth复杂图形测试(Rey-Osterrieth complex figure test,RCFT)评测20例CADASIL患者和与之性别、年龄、受教育程度匹配的对照组的语言记忆和视空间记忆功能。全脑皮层萎缩量表(global cortical atrophy,GCA)评价脑萎缩程度。采用线性回归分析语言记忆和视空间记忆指标与GCA分值的相关性。结果CADASIL患者听觉词语学习(r=-0.572,P=0.008)和复杂图形临摹表现(r=-0.538,P=0.017)与GCA分值呈负相关;语言回忆和视空间回忆评测项中除听觉词语短延迟回忆遗忘率与GCA分值呈正相关外,听觉词语长延迟回忆、线索回忆、复杂图形回忆与脑萎缩均无统计学相关。结论CADASIL患者听觉词语学习、短延迟回忆和复杂图形临摹功能损害与脑萎缩严重程度相关,语言和视空间长延迟回忆与脑萎缩严重程度无显著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ADASIL 语言记忆 视空间记忆 认知功能损害 脑萎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桡动脉入路全脑血管造影的影响因素研究 被引量:3
14
作者 苏伟 吴艳 +3 位作者 李伟 任春晖 黄弢 耿晓坤 《中国卒中杂志》 2018年第8期795-798,共4页
目的探讨分析桡动脉入路全脑血管造影的影响因素。方法采用回顾性病例对照研究,连续登记2014年1-12月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潞河医院神经内科收治的桡动脉入路全脑血管造影患者293例,收集患者人口学资料、血管危险因素、主动脉弓及变... 目的探讨分析桡动脉入路全脑血管造影的影响因素。方法采用回顾性病例对照研究,连续登记2014年1-12月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潞河医院神经内科收治的桡动脉入路全脑血管造影患者293例,收集患者人口学资料、血管危险因素、主动脉弓及变异、成攀技术方式、手术操作时间及并发症。依据手术操作时间分为手术困难组和对照组,通过两组间差异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手术难度的相关因素。结果 293例患者中,男212例,女81例,平均年龄(63.3±9.8)岁。手术困难组和对照组比较发现,年龄、糖尿病、高血压、高脂血症、吸烟史、Ⅲ型主动脉弓差异有统计学意义。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Ⅲ型主动脉弓(比值比9.93,95%可信区间6.63~14.86,P<0.01)是影响桡动脉入路全脑血管造影手术难度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主动脉弓形态是影响经桡动脉全脑血管造影的重要因素,Ⅲ型主动脉弓使造影难度增加、并发症增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脑血管造影 桡动脉 Simmons造影导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卒中介入诊疗:新机遇和新挑战 被引量:3
15
作者 耿晓坤 《中国卒中杂志》 2018年第8期769-772,共4页
随着介入材料的不断创新和相关技术的不断发展,神经介入成为神经领域发展最为快速的学科。近年来,神经介入治疗在许多方面取得了可喜的突破和进展。2015年,五项随机对照试验(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RCT)研究的先后发表,显示支... 随着介入材料的不断创新和相关技术的不断发展,神经介入成为神经领域发展最为快速的学科。近年来,神经介入治疗在许多方面取得了可喜的突破和进展。2015年,五项随机对照试验(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RCT)研究的先后发表,显示支架动脉取栓治疗大血管闭塞的缺血性卒中患者明显优于药物治疗,成为新的指南推荐[1-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卒中 血管内治疗 症状性颅内动脉狭窄 颅内动脉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脑干腹侧中线旁对称性脑梗死的临床及影像学分析
16
作者 王雪梅 蔡丽朋 +5 位作者 王艳玲 耿晓坤 魏建朝 孟繁花 张伟东 杜会山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2017年第9期965-970,共6页
目的探讨脑干腹侧部中线旁对称性脑梗死综合征的临床特点。方法对11例脑干腹侧部中线旁对称性脑梗死患者的临床资料及影像学检查进行回顾性分析。比较7例孤立性脑干病灶与4例合并后循环其他部位病灶患者,6例老年与5例中青年患者的临床... 目的探讨脑干腹侧部中线旁对称性脑梗死综合征的临床特点。方法对11例脑干腹侧部中线旁对称性脑梗死患者的临床资料及影像学检查进行回顾性分析。比较7例孤立性脑干病灶与4例合并后循环其他部位病灶患者,6例老年与5例中青年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患者均为急性起病,以不同程度的意识障碍、眼球运动障碍及四肢瘫痪为主要特点;病灶累及延髓1例,延髓脑桥交界区1例,单纯累及脑桥3例,同时累及中脑和脑桥4例,单纯累及中脑2例;3例死亡,3例持续性意识障碍,5例好转。孤立性脑干病灶与后循环多发病灶患者高脂血症、吸烟史和出院改良的Rankin量表≥4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老年患者意识障碍、合并肺感染、死亡或未愈比例较中青年患者高(P<0.05,P<0.01)。结论脑干腹侧部中线旁对称性脑梗死是椎基底动脉梗死的一种特殊类型,常见病因为椎基底动脉穿支闭塞,临床症状复杂多样,老年患者预后更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干 脑梗死 意识障碍 眼球运动障碍 四肢麻痹 磁共振成像 弥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轻型缺血性卒中患者静脉溶栓治疗分析 被引量:5
17
作者 宋兆慧 童燕娜 +4 位作者 段洪连 封靖 孟繁花 杜会山 王佳伟 《中国现代神经疾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2期975-980,共6页
目的探讨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rt⁃PA)治疗急性轻型缺血性卒中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纳入2017年11月至2018年10月发病4.50 h内入院的252例急性轻型缺血性卒中患者,分别行rt⁃PA静脉溶栓(静脉溶栓组,84例)、阿司匹林联合氯吡格雷双... 目的探讨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rt⁃PA)治疗急性轻型缺血性卒中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纳入2017年11月至2018年10月发病4.50 h内入院的252例急性轻型缺血性卒中患者,分别行rt⁃PA静脉溶栓(静脉溶栓组,84例)、阿司匹林联合氯吡格雷双联抗血小板(双抗组,108例),以及阿司匹林或氯吡格雷抗血小板(单抗组,60例)治疗,治疗后24 h采用CT或MRI观察有无颅内出血,比较治疗前后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和红细胞沉降率(ESR)表达变化,并于入院后7 d、发病后21和90 d行改良Rankin量表评分判断预后。结果入院后7 d,不同治疗组患者血清hs⁃CRP(均P=0.000)和ESR(均P=0.000)水平降低,其中双抗组和单抗组血清hs⁃CRP(P=0.000,0.000)和ESR(P=0.000,0.010)高于静脉溶栓组;治疗后24 h,静脉溶栓组与抗血小板组颅内出血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1.19%(1/84)对0(0/168);χ2=2.008,P=0.366]。入院后7 d,静脉溶栓组预后良好率高于双抗组(P=0.043)和单抗组(P=0.012);发病后21和90 d,静脉溶栓组预后良好率仅高于单抗组(P=0.021,0.037)。结论对于轻型缺血性卒中患者,尤其是症状轻微但可致残的患者应及时行rt⁃PA静脉溶栓,而因各种原因未能接受静脉溶栓治疗的患者则需在发病24小时内及时行阿司匹林联合氯吡格雷双联抗血小板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卒中 脑缺血 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