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组合式输尿管软镜联合钬激光治疗肾及输尿管上段结石97例报告 被引量:68
1
作者 李鑫 宋波 孔广起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7期621-623,共3页
目的:探讨组合式输尿管软镜下钬激光碎石术治疗肾结石及上段输尿管结石的疗效。方法我院2012年10月~2016年2月采用组合式输尿管软镜下钬激光碎石术治疗肾及输尿管上段结石97例,7例硬腰联合麻醉,90例采用静脉全麻,组合式输尿管软镜... 目的:探讨组合式输尿管软镜下钬激光碎石术治疗肾结石及上段输尿管结石的疗效。方法我院2012年10月~2016年2月采用组合式输尿管软镜下钬激光碎石术治疗肾及输尿管上段结石97例,7例硬腰联合麻醉,90例采用静脉全麻,组合式输尿管软镜寻及结石后使用220μm光纤,1.2~1.6 J/10~12 Hz(12~20 W)功率钬激光碎石。术后常规留置F6~7双J管和导尿管。术后4周复查B超或KUB或CT,评估清石率。结果2例因输尿管狭窄迂曲,发生输尿管穿孔,输尿管硬镜下留置双J管2周再次行软镜治疗;6例因输尿管狭窄,先置入输尿管支架管2周后二期行软镜碎石;其余89例进镜顺利。3例下盏结石未寻及,余94例手术时间30~190 min,平均100 min。结石寻及率96.9%(94/97),一次碎石成功率88.6%(86/97)。肾中、上盏结石碎石成功率100.0%(25/25),下盏结石碎石成功率75.0%(9/12),肾盂及多肾盏结石碎石成功率85.1%(23/27)。输尿管穿孔2例,无大出血并发症;术后高热5例,体温38.5~39.3℃,经抗感染治疗2~7 d体温恢复正常。术后住院2~7 d,平均3.3 d。术后4周复查B超或KUB或CT,5例残留结石>4 mm,其中3例结石位于肾下盏,2例位于多个肾盏。结论组合式输尿管软镜联合钬激光治疗肾及输尿管上段结石疗效满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组合式输尿管软镜 肾结石 钬激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J管在窦性心动过缓患者后腹腔镜尿路手术中的应用观察 被引量:2
2
作者 郭宝亮 苏拓 《解放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521-522,共2页
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程度日益加重,老年人输尿管结石等输尿管阻塞性疾病的发生率逐年升高[1],且老年患者多合并高血压、高血脂、冠心病等心血管疾病,治疗难度和风险增大。近些年,微创手术在临床中应用广泛,腹腔镜在输尿管结石、输尿管阻... 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程度日益加重,老年人输尿管结石等输尿管阻塞性疾病的发生率逐年升高[1],且老年患者多合并高血压、高血脂、冠心病等心血管疾病,治疗难度和风险增大。近些年,微创手术在临床中应用广泛,腹腔镜在输尿管结石、输尿管阻塞性疾病等的尿路手术也日益成熟。双J管配合腹腔镜手术不仅可以进行封闭式引流,还可以起到内支架的作用,能减少感染的发生[2],有研究表明术前放置双J管可有效减少输尿管损伤[3-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输尿管双J管 后腹腔镜 尿路手术 心动过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PI-RADS V2多参数MRI对移行带前列腺癌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11
3
作者 彭峰河 沈秀芝 +3 位作者 蔡建新 李艳翠 孔广起 彭如臣 《磁共振成像》 CAS CSCD 2018年第12期922-927,共6页
目的探讨基于第2版前列腺影像报告和数据系统(prostate imaging-reporting and data system version 2,PI-RADS V2)多参数磁共振成像(multiparametric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mp-MRI)对临床显著性移行带前列腺癌(transition zone p... 目的探讨基于第2版前列腺影像报告和数据系统(prostate imaging-reporting and data system version 2,PI-RADS V2)多参数磁共振成像(multiparametric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mp-MRI)对临床显著性移行带前列腺癌(transition zone prostate cancer,TZ-PCa)的诊断价值。材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经病理证实的105例前列腺病变(前列腺癌41例,良性前列腺增生64例)的病例资料,所有患者行mp-MRI检查,包括T1WI、T2WI常规序列及扩散加权成像(diffusion weighted imaging,DWI)、动态增强MRI (dynamic constrast-enhanced MRI,DCE-MRI)功能成像。两位医师依据PI-RADS V2对T2WI、DWI、DCE-MRI各独立序列及mp-MRI (T2WI+DWI)联合技术评分,以病理结果为金标准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ROC)曲线,计算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curve,AUC),分析各方案对前列腺癌的诊断价值。结果两位医师PI-RADS评分具有较好的一致性(Kappa值=0.83)。T2WI、DWI、DCE-MRI及mp-MRI诊断移行带前列腺癌的AUC分别为0.914、0.887、0.773、0.927。经Medcalc分析,T2WI与mpMRI间AUC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07),余其他扫描方案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4种扫描方案诊断灵敏度、特异度分别为85.4%、84.4%,78.0%、81.3%,78.0%、76.6%,92.7%、83.9%。结论基于PI-RADS V2的mp-MRI对临床显著性移行带前列腺癌的诊断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列腺肿瘤 移行带 磁共振成像 前列腺影像报告和数据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等离子前列腺剜除联合经膀胱前列腺旋切治疗大体积前列腺增生 被引量:29
4
作者 蔡大伟 孔广起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419-421,共3页
目的探讨经尿道等离子前列腺剜除术联合耻骨上经膀胱前列腺旋切治疗大体积前列腺增生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2015年6~12月收治前列腺体积>100 ml的良性前列腺增生28例,前列腺体积(112.6±9.8)ml,行等离子前列腺剜除,将腺体推入膀... 目的探讨经尿道等离子前列腺剜除术联合耻骨上经膀胱前列腺旋切治疗大体积前列腺增生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2015年6~12月收治前列腺体积>100 ml的良性前列腺增生28例,前列腺体积(112.6±9.8)ml,行等离子前列腺剜除,将腺体推入膀胱,扩大膀胱造瘘口,置入10 mm trocar,将10 mm妇科腹腔镜子宫肌瘤旋切器置入膀胱,以前列腺电切镜作为观察镜,用大抓钳钳夹旋切腺体并自trocar取出。结果 28例手术时间(85.8±26.5)min,其中前列腺剜除手术时间(38.3±11.3)min,旋切取出的手术时间(47.5±20.2)min。2例超声提示较多冲洗液外渗至耻骨后间隙,未予特殊处理。拔除尿管后2例暂时性压力性尿失禁,均在4周内恢复。术后随访3~6个月,无尿道狭窄,术后3个月IPSS评分(13.5±3.6)分。结论经尿道等离子前列腺剜除术联合耻骨上经膀胱前列腺旋切治疗大体积前列腺增生安全可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良性前列腺增生 等离子前列腺剜除术 旋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